学佛常识
-
文章佛教中为何称僧人的晚餐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对出家僧人而言,要能专心学佛办道,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
2023-09-18 07:40阅读原文>> -
文章信徒如何参访寺院
寺院 --当走进佛教寺院,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寺院特有的祥和气氛,沉浸其中,平日紧张烦躁的身心自然也跟着放松起来。若再仔细观察寺院中人,会发现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往往比一般人多了一分从容与自在。但是,有一些人想要参访寺院,却又裹足不前,他们犹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担心..
2023-09-17 07:44阅读原文>> -
文章二十徒劳行--七:为八风所动,修行乃徒劳也
八风,亦名之世间八法:谓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八种。思益经有云:〔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如此之八法,常率于世间。〕八风是世间的爱憎所,令众生为之所惑,而煽动人心,是如飓风之肆虐横扫,而让诸有情执迷于其中,因此才谓之为八风。如行宗记一上曰〔智论云:..
2023-09-16 07:42阅读原文>> -
文章二十徒劳行--十、不以菩提心,又无虔信,布施为徒劳也!
修行 勿修徒劳行 论及布施,暂不言他,单从修加行、聚集福德资粮来讲,是修行人增之福报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布施,在其性质上分,有净布施和不净布施,即有相布施和无相布施,主要看其所为布施之境是否对无量之境而起,或是否落于世俗贪着利养有相之因而生等。总而言之,它并非如..
2023-09-15 07:42阅读原文>> -
文章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四):受用前行
《入法门论》科解(四):受用前行阿王諾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受用之义:(P.95)(一)修炼功行二法产生法益觉受(二)得佛法加持力增益福慧功德灌前熟读,领悟论意二、受用生處:(一)身業:身體行為動作(二)口業:語言氣息音聲(三)意業:意識起心動念同步必修..
2023-09-03 07:41阅读原文>> -
文章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
《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缘境: (一)立相应所缘:(P.77)1. 根基2. 法境:(1)小乘 (2)大乘 (3)密乘 (二)不相应行缘1. 因:(1)无明好贪---妄取胜法(2)知见不正---轻视小法2. 果:(1)慢佛之罪---业..
2023-09-03 07:38阅读原文>> -
文章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
《入法门论》科解(五):轮 回阿王诺布帕母 著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轮回本因:无明(无知) (P.102-103)二、轮回世间:一切皆空,有漏无常 (P.103)三、轮回主体: (P.103-107)(一)具相幻化有—六大假合 → 无我 有形身体,死后坏灭:(P.106)1. 风大分解 → 呼吸停止..
2023-09-03 07:30阅读原文>> -
文章佛教唱诵的益处
佛教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作为宗教,音乐作为艺术,佛教的传播是以音乐为一种媒介手段。佛教传入东土以后,其音乐风靡天下,而音乐的感染力和传播功能较之其他艺术更加强烈。佛教的诵经、持咒和念佛等功课,均通过歌唱方式进行。其曲..
2023-09-02 07:47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何在佛前礼拜出家师父时,师父说“礼佛一拜”
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佛弟子若对三宝态度轻慢,就会导致俗人也对三宝轻慢嘲笑。因为作为三宝弟子,对自己应当尊重的境界都这么轻慢,又怎么能让世俗人对三宝生信恭敬呢?结果就会损灭正法。相反的,如果佛弟子对三宝恭敬尊重,自然能引发别人的恭敬之心。所以对三宝的恭敬,不仅..
2023-09-02 07:41阅读原文>> -
文章寺院礼仪-寺院八种基本礼仪规矩
一、事师不直呼法师名号,不议论僧团是非,非时非地不拜,不宜走在师前,不宜站在师的上首,不应与师辩解。二、入众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不于座上遥相呼笑;不奔跑跳跃,不比手画脚,不私下耳语;众中有失仪者,当隐恶扬善。呵欠当以衣袖掩口。三、起居洗面当惜福,不浪费用水,..
2023-09-02 07:38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
大乘起信论义疏慧远大师 著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大乘起信论者盖乃宣显至极..
-
培植善心,坚持行善有善报
培植善心,坚持行善有善报《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
-
什么是识心
识心(佛教解释)1.见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裴楷 儁朗有..
-
达真堪布:念咒的要领
达真堪布:念咒的要领 虽然大家都在念咒,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念咒。其实念..
-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3)..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
-
迦叶辩服外道教徒,使其心服口服归依佛门..
迦叶辩服外道教徒,使其心服口服归依佛门 典故摘自:《长阿含经.卷7——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