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二十划
二十划
【摄大乘论】印度瑜伽行学派重要的著作,无著论师造,又称摄论,为摄论宗的根本要典,为十支论中的广苞大义支。我国有三种译本,一者后魏佛陀扇多译,凡二卷,此译本虽最早译出,但由于他没有译出世亲的《释论》,所以影响不大。二者陈代真谛译,凡三卷,此即摄论宗所依的论典。三者唐代玄奘译,凡三卷。西藏亦有译本,凡四卷。本书系解释《大乘阿毗达磨经》的摄大乘品,以瑜伽行派的观点,阐述大乘教义,以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之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释】为无著所造《摄大乘论》的注释书,无著之弟世亲论师造。汉土有三种译本,一为陈代真谛译,凡十二卷,一说十五卷,陈天嘉四年,在广州制旨寺译出,慧恺笔受,后世称《梁译摄大乘论释》,略称摄论释。二者隋开皇十年,沙门达摩笈多暨行矩等合译,凡十卷,名为《摄大乘论释论》。三者唐代贞观二十三年玄奘三藏译,凡十卷,世称唐译世亲摄论。
在真谛译本中,阐示八识体一,种、现一体,及阿陀那七识异名说等,为隋唐两种译本所无,其余相异之处亦多。其故何在呢,因世亲之后,十大论师继起,对唯识宗义,当时就有不同的见解,于是就其释论,增添删削,故新旧二译原本即不尽相同。摄论宗所依的是安慧一系的古唯识义;而玄奘一系所依的,是护法一系的新唯识义,这就是二者不同的原因。
【摄末归本识】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摄末归本识为第三种观法。相分是识所取之境,见分是了别境的作用,此二者均从识体生起,故识体为本,相、见二分为末,所以离开识之自体分,就没有相见二分的存在。故摄末归本,这是体用相对的观法。
【摄受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三界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都为真实见所摄受,故称为摄受因。参阅十因条。
【摄散归观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分别瑜伽论》,此论中土未译。参阅十支论条。
【摄论九识】真谛一系的摄论师,于八识之外,立第九阿摩罗识,成立九识义,与地论师及唯识宗之八识各不相同。此九识即: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意识: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自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所缘善恶之境而转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译为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清净识,又合无垢识,真如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
【摄论宗】此为我国陈隋之际,真谛译出《摄大乘论》后,与其弟子所建立的一个宗派,为我国大小乘十三宗之一;此宗依于《摄大乘论》,主张无尘唯识之义,兼立九识义,倡对治阿梨耶识,证入阿摩罗无垢识之宗派。又取弘通摄论之义,称为摄论家;宣扬此宗之诸师,称为摄论师、摄大乘师。以陈代真谛为开祖。《摄大乘论》前后有北魏佛陀扇多、陈代真谛、唐代玄奘等三译,又别有隋代达摩笈多、行矩等共译之《摄大乘论释论》中所揭之论文及西藏译本,此宗惟以真谛所译为正所依。
梁太清二年,真谛因武帝之请入建康,寻以侯景之乱流徙各处,陈天嘉四年止住广州制旨寺,译《摄大乘论》三卷与世亲之释论十二卷,同时宣讲之,并撰义疏八卷。又别译决定藏论、三无性论、转识论等,制九识义记等,成一家之说。门人慧恺、曹毗、法泰、僧宗、道尼、法准、慧旷等均各有所成。及道尼弟子道岳、智光、慧休等,随其师于隋开皇十年奉敕入长安,尔后南方遂无摄论讲主。此前,开皇七年,昙迁已入长安,始讲此论,净影寺慧远、昙延之弟子等皆列其席。其后,文帝建禅定寺,以昙迁为寺主,昙迁先后撰著摄论疏十卷、九识章等,禅定寺遂成为此宗重镇。逮道尼等北上后,摄论研习之风愈盛。盖陈迄隋、唐,法将辈出,先后有法常、智俨、慧休、灵范、神照、道杰、僧荣、慧琎、静嵩、智凝、法护、道因、僧辩、智则、道积、道基、善慧等诸师宣扬摄论教义。及唐代玄奘弘宣瑜伽唯识,将此论摄入《成唯识论》援引十一部论之一以后,此独立学派遂告式微,乃至与法相宗合并而废绝。
《摄大乘论》立十种胜相,以阿梨耶识为诸法之依止,又说明一切法之相性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由此而入唯识观,修六波罗蜜,又于欢喜等十地学戒、定、慧,以证无住处涅槃之果,得无分别智,显现三身,摄论宗主要教义即在诠明《摄大乘论》所说。惟真谛在八识之外,别依《楞伽经》、《决定藏论》等,而倡九识义,即于八识之外,立阿摩罗识为第九识,第八阿梨耶识为有漏随眠识,第九阿摩罗识则为真常净识。真谛所著今皆不传,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三可略窥此说,大抵,真谛名第七识为阿陀那识,唯我执烦恼障,而无法执;第八阿梨耶识有解性、果报及染污三种义,染污之第八识即法执,缘真如起四种谛,果报之第八识缘十八界,解性之第八识有成佛义;第九阿摩罗识即本觉,取真如二义中之能缘义,名为识。此宗诸师有关净土的分类,多取四土说,即:化净土、事净土、实报净土、法性净土。其中,又多以阿弥陀佛之净土为真净土,依《摄大乘论》别时意趣之说,否认凡夫之顺次往生,有阻净土教义之弘通。
【触支】十二因缘的第六支,婴儿出生后,根、境接触而生认识作用,唯尚无强烈的分别心,只是以无分的赤子之心来触对外境,这种天真末凿的直觉就称为触。《涅槃经》云:未别苦乐,是名为触。若以现代观念诠释触支,触是认识作用的开怡。经云:六入缘触。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对而生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即名曰触。所以触是由感觉、认知的过程中而生起。然而,触境系心,由于触而生起苦、乐、忧、喜、舍的受,受的下一步就是爱憎取舍、攫取占有了。而触是由六入而起,所以六入是触之缘。
【触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触是根、境、识三者的接触,故又称三和。《成唯识论》卷三曰: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论文的意思是说:根、境交涉,识必俱起,根为识之所依,境为识之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缘一境,并由此而引生受、想、思的心理活动。在根、境、识三和合位,有顺生一切心所的功能,这就称为变异。见《成唯识论》卷六。
【触食】四食之一,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的根、境、识和合所生。换言之,触食,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时,能够产生喜、乐、舍受,资益身心。见四食条。
【触境】又作触处,五境之一,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百法纂释》曰:触尘者,亦四大所造,乃色尘之触,身根所对,谓轻重滑涩、冷暖饥渴等触,为身识之所缘故。此在《大乘广五蕴论》则曰:云何触一分,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细说有二十六种,即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重、滑、涩,缓、急、冷、暖,硬、软、饥、渴、饱,力、劣,闷、痒、粘,老、病、死、瘦二十二种。
相关文章
-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二划
-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八讲 缘起说的具体表达——四圣谛
- 于凌波: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一篇)
-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十二讲 第八识颂
- 宏印法师: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
- 星云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一
-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一章 文殊菩萨所问章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全译文
-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体论)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4)
- 守培法师:读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后的一点意见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七)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五)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八)
- 惟贤法师:唯识札记 前言
- 菩萨行证:第十二课、唯识家无著大师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