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李四龙:南北朝唯识新学的传入

居士人物2024-09-28 13:42
简介南北朝时期,般若思想在中国佛教界深入人心,被公认是诸佛之母。与此同时,印度唯识法相学逐步输入中国,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出现奠定了义学基础。本文主要说明,这一时期传入..

南北朝时期,般若思想在中国佛教界深入人心,被公认是诸佛之母。与此同时,印度唯识法相学逐步输入中国,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出现奠定了义学基础。本文主要说明,这一时期传入唯识新学与当时业报主体的讨论密切相关,这是当时佛教义学领域的发展主线。

一、业报主体的讨论

业报轮回说是印度宗教思想的基础理论,认为宇宙间的各种生命处于相续不断的生死流转。佛教认为,轮回的依据在于业力,具体表现为十二因缘,这在宇宙观上就是佛教的业感缘起论,在伦理观上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论。业报论在输入中国以后,成为佛教劝喻世人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谁来承受这种业报?谁来持续这种业力?佛教无我义直接否定任何恒常不变的实体。业报与无我之间的矛盾也就构成了佛教的根本问题。

佛教初传中国,所谓业报轮回的主体很容易与中国本土灵魂、精神等观念相混。僧睿《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此土先出诸经,于识神性空,明言处少。存神之文,其处甚多。汤用彤称之为存神之论,他说:罗什以前其所谓神者,或不出二义,一为神实沈于生死之我,一为神明住寿。换言之,业报轮回主体或被称为神,或被称为神明、住寿。在罗什僧团相当完整地译介般若学以后,中国僧人开始明白神明本无、识神性空的道理。

对业报轮回主体的关注当时表现为形神关系讨论。形神关系在两汉之际已为思想界重视。当时桓谭(约公元前23一公元25年)认为,形神好象烛火的关系,烛火俱尽就好比形神同灭。稍后的王充(27104)在此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明确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知之精?这种以黄老精气说为依据的形神同灭论,既不符合儒家社会神道设教的主流思想,也不符合佛教关于业报的教义。

从佛教角度讨论形神问题,自东晋前期业已开始。《高僧传》卷5竺僧敷传记载:时东晋前期异学之徒,咸谓心神有形,但妙于万物,随其能言,互相摧压。敷乃着《神无形论》,以有形便有数,神既无尽,故知无形矣。东晋后期又有罗含(约310380)与孙盛(302373)的辩论。罗含撰写《更生论》,提出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神之与质自然之偶也,偶有离合,死生之变也,质有聚散,往复之势也。孙盛读后认为,形既粉散,知亦如之,纷错混淆,化为异物,罗含则进一步说明生死流转的道理,他说:岂徒一更而己哉?将与无穷而长更矣。这里所谓更生,亦即轮回之意,神不灭思想主要是从天地无终(无尽)、神无形(无数)立论,受玄学语言的束缚比较大。

对神不灭的申辩是晋末、南北朝佛教的主要话题。在早期佛教最重要的论文集(弘明集》中有三个主题:业报轮回、道人敬事、夷夏关系,宣扬神不灭思想的论文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据这份记载,历史上曾有过两次业报主体的大讨论:一次是在东晋末年、刘宋初,一次是在萧齐、梁武时。

1、东晋末年、刘宋初年。当时这场讨论十分热烈,基本能从佛教的名相直接切入问题。庐山慧远(334417)由于桓玄(369404)设问,覆信《明报应论},并撰《三报论》,称业有三报:一日现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在他《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第五部分以薪尽火传这个比喻讲形尽神不灭,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郑鲜之(364427)撰(神不灭论》,借用传统的薪火之喻说明神不灭。据《高僧传}卷7僧含传,有任城彭丞着(无三世论》,刘宋灵味寺释僧含撰《神不灭论》以及(业报论》予以回击,时间当在灵味寺建立即公元430年稍后。刘宋元嘉年间(424452),慧琳着(白黑论》(又称《均善论》或《均圣论》),质问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何承天(370447)着(释均善论》、《达性论》、《报应问》,认为生必有死,至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西方说报应迂而无征,乖背五经。慧远弟子宗炳(375443)着《明佛论》(又称《神不灭论》),又撰《答何衡阳难释白黑论》批驳何承天之说,认为精神不灭,人可成佛,今以不灭之神,含知尧之识,幽显于万世之中,苦以创恶,乐以诱善,加有日月之宗,垂光助照,何缘不虚己钻仰,一变至道乎?。刘少府、颜延之(384456)等亦作文批驳何承天的观点。

2、萧齐、梁武时期。当时主要的反对派是范缜(约450约510),他撰写了《神灭论》,以刃利之喻说明形质神用的关系,认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种理论在当时引为轰动。齐竟陵王萧子良(460--494)、梁武帝萧衍(464549)都曾召集众人予以反驳。在这次争论中,萧琛(?465531)撰《难范缜神不灭论》,曹思文撰《难范中书神灭论》,沈约(441513)撰《论形神》、《神不灭论》、《难范缜神灭论》,梁武帝敕令臣下驳斥范缜(神灭论}时,参与反驳者竟有64人之多。梁武帝自己撰写《立神明成佛义记》,认为夫心为用本,本一而用殊;殊用自有兴废,一本之性不移;一本者即无明神明也,论证成佛之理。范缜以刃利作譬较为有力,但他处于明显的劣势,人单势孤,不象东晋末、刘宋初的那次讨论,双方在人气上互有短长。

在这场神灭、神不灭大论战中,中国僧人的处境实际上一直比较为难。虽然神不灭论者人气兴旺,优势明显,但取胜所依靠的理据往往不是佛教思想,而是儒家的话语权力,甚或是民间俗信。神灭论者都主张无鬼论,如王充《论衡论死》、范晔《无鬼论》;神不灭论者虽不必承认死后都要成鬼,但必须说明存在成佛之理,如宗炳《明佛论》、萧衍《立神明成佛义记》,必须说明报应无爽的道理,譬如,荆州刺史谢诲不信因果,斩佛像拆佛塔,法愍因而撰写《显验论》。这些感应灵验的故事,实际上是与民间的鬼魂信仰相契合,晋宋士大夫亦多爱谈此类故事。因此,这时期士大夫持神不灭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原始鬼魂信仰、儒家祖先崇拜的思想流露,如曹思文《难神灭论》说:原寻论旨,以无鬼为义。试重诘之曰:孔子菜羹瓜祭,祀其祖祢也。《记》云:乐以迎来,哀以送往。神既无矣,迎何所迎?神既无矣,送何所送?,梁武帝在《敕答臣下神灭论》中的态度则更为明显:《祭义》云:惟孝子为能飨亲。《礼运》云:三日齐(斋),必见所祭。若谓飨非所飨,见非所见,违经背亲,言语可息。神灭之论,朕所未详。

从佛理上说,这场争论对中国僧人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神不灭论者的胜利,而在于能从中找到与般若空思想不相违背的轮回主体,证明因果报应,澄清成佛之理。在佛教看来,主张神灭论固然是错,但主张神不灭论又何尝不是错?!因为佛教反对断也反对常,轮回与无我之间一直有理论矛盾。《中论》所提出的二谛义或许可以摆脱这种理论困境:就凡夫而言,惟有说神不灭方能信轮回、报应、涅槃:就圣人而言,无所谓神灭、神不灭。宗炳{答何衡阳书(之一)》说:佛经所谓本无者,非谓众缘和合者皆空也。垂荫轮奂处,物自可有耳,故谓之有谛;性本无矣,故谓之无谛。,所谓不灭的神也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名。当时许多神不灭论者多从体用、本末这些角度,说明生死流转与永恒不变之间的关系。

神不灭论者的最大危险就是执着于有。部派佛教立补特伽罗、胜义补特伽罗、中阴、假名我、不可说我、一味蕴、穷生死蕴、细蕴、细心、根本心等说,就被人讥为是承认外道神我的实有思想。因此,一种既非实有又可任持业力的神,就成了这一代僧人需要论证的东西。

二、唯识新学的传入

这一阶段逐渐传入了《涅槃经》、《华严经》、《楞伽经》、《胜髫经》、《解深密经》等,这些讲述佛性、如来藏、唯识学的经典为中国佛教提供了新鲜养料。在当时的争论中,人们常把神当作神明或识神,神的流转还灭意味着众生的轮回与成佛。神或神明往往也是佛性、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代名词。佛教之所以为佛教的理据并不在轮回报应,而在于解脱生死。这一阶段的中国僧人必须让人看到成佛的可能性,解释业力相续的原由。这个任务很难由般若学完成,唯识新学却可以进一步说服世人发起信佛学佛之心,证实佛教因果论。

南北朝时期,先后大体有三个僧团传播唯识系经典:楞伽师、地论师、摄论师。

1、刘宋元嘉十三年(436)、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罗在建康先后译出《胜鬘经》一卷、《楞伽经》四卷。最迟在公元500年前后已为菩提达摩等人奉为心要,《续高僧传》卷16僧可(慧可)传说: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达摩僧团的慧可、昙林等人均以楞伽师名世,在北方邺等地盛弘《楞伽》、《胜鬘》两经。这些人后来都被尊为禅宗的祖师,他们当肘特别推重识藏、如来藏在修行中的作用。

2、北魏正始五年(508),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合译{十地经论}十二卷,这部论主要解释《华严经》十地品,后来弘扬此论的僧人被人称为地论师。勒那摩提传慧光,属地论南道系,这一系名僧辈出,如法上(495580)、慧远(523592)等,主张阿梨耶识即法性、真如佛性,本来具足一切功德,所谓现常之说;菩提流支传道宠,属地论北道系,主张阿梨耶识系染识,一切功德必待新熏而生,所谓当常之说。佛性当有(始有)、现有(本有)是南北道之争的焦点。

3、陈天嘉元年(560),真谛于南海(今广州)译出《摄大乘论》本论三卷、释论十二卷、义疏八卷。北魏佛陀扇多之前也译出过本论。当时虚妄唯识思想不易为人接受,公元569年,真谛在郁郁不得志中客死岭南。摄论思想后经道尼、法泰、僧宗、昙迁(542607)等人传播,真谛之学最迟到公元590年己在长安流行,而在庐山、建康等地成为佛教义学的中心话题在时间上可能还要早些。摄论师思想比较接近地论北道系,在阿赖耶识外另立第九阿摩罗识,即真如佛性,修行者由净识对治妄识,证入阿摩罗识而成佛。

唯识新学的传播使得业力相续的问题变得相对直观,容易理解。在讨论轮回主体的时候,已有人把识神或神识当作造业的主体、果报的承受者,把众生称为含识,但对识、识神的理解未免有实体化的倾向。唯识学传入之后,以如来藏、藏识说明佛性,说明成佛之理,用薰习、种子、现行等概念遣除识神的实有论色彩。

首先,唯识学改变人们对业的理解,如世亲所说:业即是思,无身语业。《大乘成业论》说:故离彼计身语二业所引别法,但应由思差别作用,熏习相续,会起功能。由此功能,转换差别,当来世果,差别而生。如紫矿汁,染拘木缘花,应知亦尔。因此,传统的身语意三业差别不复存在,代之以审虑思、决定思、发动思的差别,刹那生灭的业不会再有被实体化的危险,异时因果关系也就成为不断熏习的流动过程。所谓种子、现行,无非是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个过程。

其次,唯识学要成立种子无我义,通过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的相互依持论证阿赖耶识无我无常。阿赖耶识一方面能够摄持一切法种子,一方面又已经摄持一切法种子。这个能所合一的阿赖耶识体被末那识染污意执着、遍计为一种实我,它作为业力相续的主体,其特性由末那识来承担。但实际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完全可以用无记性来统称,末那识由于执着阿赖耶识为我见我痴我慢我爱,是有覆无记,而阿赖耶识不过是被动的受体,所以是无覆无记。这种处理我与无我之间矛盾的方式非常巧妙,在根本上保证了阿赖耶识无我义、无常义。

南北朝时期,通常把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等同视之,如梁武帝以无明神明为本,天台智者大师(538597)以一念无明法性心为不可思议境,阐释成佛的理据。其中固然有般若学烦恼即菩提的逻辑,但从根本上说,是受唯识新学影响所致。

如果考察南北朝末年成立的几个佛教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禅宗,或多或少与当时的唯识学有关。天台宗的性具思想是在与摄论师、地论师争论的基础上明确的受《华严经》唯心偈影响较大;三论师取代成论师实际上是南朝佛教转型的一大契机:早期禅宗的祖师如达摩等人被人视为楞伽师。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山相信,唯识新学的传入是隋唐佛教宗派得以成立的义学基础。

当然,隋唐佛教宗派的成立还有深刻的社会基础,涉及到南北朝佛教发展的另外一条主线,即僧团的自我努力与政府的基层控制。这条主线如何影响佛教宗派的成立,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需要另文专门讲述。

更新于:20天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