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名词:【唯识】-唯识是什么
简介唯识(佛教解释)梵语 (Vijāptimātratāsiddhi)。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识者心之别名。词语属性释义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
唯识(佛教解释)
梵语 (Vijāptimātratāsiddhi)。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
识者心之别名。
词语属性
释义
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影响及应用
中国
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
唯识论
唯识的认识论,就是由识分成见分(认识的主体,亦即认识的能力或作用)及相分(认识的客体,亦即反映在主观上被认识的形相),然后由见分去认识相分。此时的经验,可以给阿赖耶识造成新的印象,形成新的种子。世界万物只是阿赖耶识内藏的自性各别的诸法名言种子的显现,故说境依识起,唯识无境。
佛教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重要术语之一。意谓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心识所变现,心外无独立的客观存在。亦称唯识无境。这种观点认为有情的识可分为八种:前五识,谓能了别外界对象的眼、耳、鼻、舌、身等识;第六识,谓有想象、思考等统觉作用的意识;第七识,谓作为潜在的自我意识的末那识;第八识,谓作为前七识的根本及核心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内藏着被命名为种子的能产生世界各种现象的精神因素,故又称为藏识或种子识。从阿赖耶识能维持种子及身心器官这一方面说,又被称为执持识。唯识无境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宗教理论与宗教实践的基石,也是中国佛教地论学派,摄论学派以及法相宗的基本观点。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男女相爱,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 印顺法师:戒律的分歧:佛教的首次结集与大分化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 佛光山总住持满谦法师于福慧慈缘开讲“走进人间佛教
- 佛教界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
- 梦参老和尚:在这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
- 金王朝时期山西大同著名佛教殿宇宏伟壮观
- 中国佛教中的香道
- 梦中梦因果问答:我父亲死前有什么预兆?逝世后去了什么地方
- 念什么经感应最大
- 人间天:房子久不居住,想住进去需要注意什么吗?
- 达摩祖师:黄夏年: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 达摩祖师:董群:论菩提达摩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 慧能大师:赖永海:慧能与中国佛教的儒学化
- 寺院石雕经幢雕刻意义及佛教石经幢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佛教居士:曾良:《法苑珠林》异文及校勘札记
- 陈永革:佛教净慈观的伦理阐释
- 佛教居士:黄连忠: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
- 陈永革: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