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菜根谭: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素食菜谱汇2022-06-21 18:35
简介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索居来求取安宁,却不知道远..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索居来求取安宁,却不知道远离人群只是为了保护自我,而一心求静的结果,但是一旦遇到喧嚣就会成为烦躁的由头。我和他人、万物都本是一体的,只知强调自我的宁静,又如何能达到真正的安宁境界呢?

修身养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欲情欲,排除私心杂念。而前提就是先修一颗清静心。

欲求内心的清静,我们很多时候会执着于外环境的宁静,就喜欢避开喧杂的场所独处或安于相对宁静的地方。起初时,这样确实可以有利于我们心境的安宁,因为很多时候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很容易被环境影响。但如果我们真的要契入一定的境界,就要明了真正的静是心静,环境在其次。如果只是依赖环境的幽寂来安静自己,首先也是一种依赖、一种执着,再如果环境一变,我们的心境也就随之而变,并不是真正的清净心。

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以求宁静。假如不能忘却世欲事物,内心仍然是一片烦杂念头,那就只是逃避,不敢面对自我,不敢面对现实而已。何况使自己和人群隔离,就表示内心还存有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清净心,达不到我们修身炼性的目的。所以必须完全扬弃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

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座寺庙,香火鼎盛,整天访客不断,这样一来,庙里难免就人声喧扰,失去了那份原有的宁静。

徒弟们为此常闷闷不乐,有时忍不住向师父抱怨说:“师父您看,这么吵的环境,我们怎么修行呢?”

师父总是笑笑,对徒弟的抱怨置若罔闻,仍然一幅自得其乐的样子,似乎根本不关心宁静还是吵闹。

有一天,徒弟们私下聚会,决定对师父下最后通牒:如果寺庙还是这么人声鼎沸,我们就要集体离开了。

第二天他们告诉师父这个决定。

“你们这些傻瓜!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比这更棒的道场!”师父终于说话了。

“有这么多学习的机会都不珍惜!那些执着要走的人,我尊重你们的意愿,请随便吧!”

“不过,难道你们修了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宁静并不是在清静的环境中悄无声息的宁静,那个不叫宁静,叫一潭死水。如果那个样子叫宁静,那每个人跑到僻静的地方,都可以生起那种感觉。可一到红尘之中,就立刻打回原形了,那算什么修行!”

所以,真正的宁静是在喧闹的环境,仍然感到从容、宁静、淡定。

“游人的举止很粗俗,你能包容原谅,你就宁静了;

“访客的问题很浮浅,你能智慧回答,你就宁静了;

“信徒的抱怨很烦人,你能耐心倾听,你就宁静了;

“寺里的人声很嘈杂,你能专心禅修,你就宁静了。 ”

“弟子们,你们具备了这份包容、智慧、耐心、专心了吗?如果这一些不具备,要找一个宁静的环境,只怕是越修越偏越外求啊!要知道,真正的宁静,不在深山古寺,而在你们的心中。”“只有生发了心中的那份宁静,纵使是红尘火炉中,也能胜似清凉胜境啊!”

弟子们听了,个个愧疚不已。确实,当我们在家修出这份宁静,就会“灵光一点甚分明”,此时,又“何必千里访明师,万里寻口诀”呢。有了这一点灵光、这一份清静,自然就“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注释]

我相:佛家语,是佛教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之一。

动根:***之源。

人我一视:我和别人万物是一体。

更新于:2022-06-21 18:35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