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首都博物馆里感受佛教文化魅力

文化资讯2024-10-12 11:43
简介首都博物馆东区的最高层,由于位置较偏,可能是观众最少的地方。但这里却常年设置着一个特别的展览:千年宝藏 盛世重光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北京地区古代佛塔分布示意图,..

首都博物馆东区的最高层,由于位置较偏,可能是观众最少的地方。但这里却常年设置着一个特别的展览:千年宝藏 盛世重光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

北京地区古代佛塔分布示意图,在西城、海淀、房山和门头沟尤为密集。

对于佛塔,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多少都会有点儿印象。特别是北海公园的白塔,只要听过《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就能联想起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这样清风拂面的镜头。

据统计,北京地区现存的各种佛塔和僧塔达到五百余座。这些塔因何而建,又因何而来呢?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对此作了解答。

这些佛塔形式多样,时间年代从隋朝到清朝,跨越千年时光。

塔,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最初为供奉释迦牟尼佛的遗骸(舍利)而建,后来演变成供奉高僧大德的遗骸。佛教传入中国后,塔的兴建也传播开来。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塔的外在形制还是内部供藏,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雕塑的基因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辽代以后,北京成为封建王朝的都城,佛教文化随之发展。斗转星移,岁月变迁,佛塔随着寺庙的兴建,以不同的风格和造型遍布北京。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工作者本着保护和抢救的方针,对北京古代遗存的少数佛塔和僧塔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的佛教文物。首博的佛塔文物展就是在此基础上遴选而来。

北郑塔出塔的辽代释迦牟尼佛涅槃石像。此像侧身卧于石床上,头饰螺发,头顶肉髻微隆,身着袒右肩袈裟,胸前露出蝴蝶结,衣纹写实自然,造型简洁,神态安详。

北郑塔位于房山城区西南长沟镇北郑村,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建于辽重熙二十年(1015年)。塔旁原有崇福寺,建于隋唐,为京西著名佛教道场。1977年6月,辽塔突然倒塌,从塔基、塔身和地宫共清理出60余件重要文物。包括舍利石函、陶经幢、释迦牟尼佛涅槃石像等等。目前这批出塔文物大部分收藏在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法源寺内)。

妙应寺白塔内发现清代的黄檀木观音菩萨像。佛像由整块黄檀木雕刻而成,正面镶嵌彩绘木盖,木盖外面彩绘哼哈二将,内面是乾隆御笔亲书的竖行墨书观音偈:念彼观音力,能救世间苦;愿以此功德,众生同得渡。

妙应寺位于阜成门内,始建于辽寿昌二年(1096年),原名永安寺,元代重建后更名大圣寿万安寺,明代称妙应寺。因寺中有一座元至元八年(1271年)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大白塔,又被称为白塔寺。1978年白塔遭地震严重破坏,文物部门对其全面修缮时,在塔刹的宝顶内发现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修塔时敬装的一批珍贵佛教文物,包括铜镀金嘎乌及赤金长寿佛、黄檀木观音菩萨像、三世佛像,等等。

文物无声,却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时值暑假,展厅内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参观。与有些喧闹的一层大厅不同,这里一片宁静。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佛塔可谓是庄重的梵音。炎炎夏日,这里却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