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净土法门法语:孝亲尊师是世出世法成就的根本

向生净土2024-09-21 11:06
简介1要当孝顺,即《观经》之孝养父母,见于彼经三福之首,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也。」在这一品的开端,念老就引用了《观无量寿经》净业三福,这个三条十一句,世尊告诉我们..

1要当孝顺,即《观经》之孝养父母,见于彼经三福之首,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也。」在这一品的开端,念老就引用了《观无量寿经》净业三福,这个三条十一句,世尊告诉我们,那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换句话说,一切菩萨修行成佛,这个三条是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学习佛法,经历很长的时间,有人几年,有人几十年,得不到修学的效果,于是对修学佛法怀疑了、中悔、退心了。自古以来这都常常见到,不足以为奇。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产生?对于净业三福了解得不够透彻,没有真正能够修学,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由此可知,这三条是多重要。净宗学会当年刚成立的时候,这是二十多年的事情,我们跟同学们定了日常修学的课程,只有五个科目,愈简单愈好记。第一个科目就是净业三福,不仅仅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可以说所有大乘法门都不能违背、都不能离开。你说这个三条是多么重要,违背这三条决定不能成就。而这第一条,确确实实就是落实在儒释道的三个根。孝养父母,怎么做法?只要你能够把《弟子规》做到。《弟子规》不是念的、不是讲的,字字句句都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它才管用,这是根本的根本。

2唐朝中叶以后,在中国佛教里面的祖师大德,他们放弃小乘的学习。盛唐的时代,小乘有两个宗派,俱舍宗跟成实宗,只要是学佛,小乘不能不学。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佛说是「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你躐等了,小学没有念去念大学,哪有这种道理!唐朝中叶之后,祖师大德放弃小乘,那怎么办?他们用儒、用道代替小乘。行不行?通过这一千多年的实验,行,效果卓著。这一千多年来,佛门里面无论哪个宗派,都有很好的成绩表现,说明儒跟道确实可以代替小乘。儒、道是我们中国本土的东西,我们学起来格外的亲切。所以儒家我们就采取《弟子规》,道家我们采取《太上感应篇》,去落实「慈心不杀」,儒家的《弟子规》落实「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孝亲尊师。有这样的基础,后面修十善业就不难。所以净业三福头一条四句,里面就是讲儒释道的三个根,如果这三个根没有学好,学佛当然有问题。所以佛不承认你是弟子,我们受了三皈,拿了皈依证,没用处,佛不承认。如果你真学,真的把儒释道三个根扎好,没有做皈依的仪式,佛菩萨还是承认你,你是他的真弟子,不是假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三皈五戒这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重要是你真正肯干,你真学,这比什么都重要。

3孝养父母,这一句可以说是世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哪有不孝父母的人会有成就,他能够作佛、能够作菩萨,没这个道理!哪有不孝父母的人,能够成为世间的圣人、贤人、君子?没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看到一个。今天的人把孝养父母疏忽了,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他修学世出世间法都不会有成就,我们不能不知道。你要问为什么?因为孝亲尊师是性德,世出世间的圣学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不是性德,跟它不相应,它不是世间某一种学术。今天世间的学术,他们所求的是知识,不孝父母、不敬尊长,学知识可以学到,智能不行,他没有真智慧。没有真智慧,换句话说,他没有真正的福报。他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财富,但是他的人生不快乐,他的人生没有幸福。这是我们同学们你只要细心去观察你都看到,都在眼前。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三二集)2011/6/2 檔名:02-039-0432

 

更新于:2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