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学佛入门】《快速学佛指引》——初学佛者参考

简介一、学佛的利益,学佛对我有什么好处?学佛的好处无有穷尽,绝不仅仅是不明白佛法的人说的寻找精神寄托。“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真了解了佛法,就会知道学佛的好处太大了..


一、

学佛

的利益,

学佛

对我有什么好处?

学佛的好处无有

穷尽,绝不仅仅是不明白佛法的人说的寻找精神寄托。“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真了解了佛法,就会知道学佛的好处太大了:

1、佛法是最圆满的智慧。无所不包,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生百态。

2、佛法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相,比如为什么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有人贫有人富、有人高有人矮、有人美有人丑、有人多助有人寡助、有人吉祥有人命运坎坷,有人健康有人疾病...所有一切,佛法解释的清清楚楚。

3、佛法既可以让我们了脱生死脱离轮回,而且可以让我们当下得到巨大利益。无论是健康、平安,还是学业、升官、事业、发财等。佛陀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众生都认为财富、健康不可缺少,所以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方便法门。

4、佛法里有无限可能,有无限的奇迹。我们所认为的不可能,很多只不过被业障所蒙蔽罢了。

二、人生的基本真相:人生八苦,任何人无法避免

无论一个人再富有、地位再显赫,都无法逃避这八种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其实光一个"求不得苦"已经够大多数人苦不堪言了,比如想要一套理想的房子,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想有一个轻松赚钱又多的工作,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希望儿女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各方面都优秀,这些种种苦等,有些人一辈子都难以求到。

死亡的痛苦更不用说了,无论再有钱地位再高,都没法阻挡死亡的来临,有些人会因为病苦折磨而慢慢死去,有些人因各种意外或灾害突然离开人间,根本没有时间去准备。

人生为什么这么多苦?苦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解脱这些苦? 这正是我们学佛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点击详细了解:人生八苦

三、佛教的因果观:人与人为什么不一样?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佛教最基本的因果观,而人生不不仅限这三世,因为前世还有前世,后世还有后世。甚至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理解为昨天是今天的前世,明天是今天后世。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

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有些人因为不能见到过去和未来,所以不能相信过去和未来的存在。那么自己没有看到过历史,难道就不相信民族的历史、家族的家谱?没有见过祖先,就否认祖先的存在?一个在偏僻农村从没有见过飞机、火箭的老人,就否认飞机火箭的存在?所以眼见为实并不完全可靠。

前面介绍的人生八苦是每个人都共有的,但每一种苦,每人的处境却是不同的。有些宗教认为这一切都有一个“神”在主宰,信这个“神”的人得救,不信这个“神”的人不得救。那么为什么同样是信这位“神”的,仍然有些富有有些贫穷?有些端正有些丑陋?有些长寿有些短命? 为什么不信“神”仍然有同样的问题呢?

对于这些问题,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因缘果报”,种了某个因,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必然会得到某个果。是善果还是恶果,都是和这个因有关系。

有了这个基础,一切都很好解释,种了财富的因才能得财富的果,种了长寿的因才能得到长寿的果,种了端正的因才能得到端正的果......

如果你学佛法学通了,你感觉世界没有不平,是真正平等。自做业自受报,有什么不平等的?谁加给你的?你自己加给你的。

点击详细了解:因果解析

四、佛教的业力与轮回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那么什么是业?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里在想,这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感到将来的果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谓业的因;从业的因到业的果报,就有所为的业力,既是说由业力与外缘配合形成果报,就是所谓的业力。

业可分为很多种,比如身业、口业、意业;善业或恶业;共业或别业;定业或不定业;引业或满业等。

我们造业后,业缘成熟时要受果报,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来世,它们的活动过程是怎样的?其实,业的活动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相续,我们日复日年复年的生活着,这就是业的活动。我们在受业报的过程中,又再造新的业因。

众生就是因为受业力牵引,不停的在六道中轮回,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三恶道指畜生道、鬼道、地狱道。人死后具体投生到哪一道,根据个人的业力决定,谁也无法左右。

点击详细了解:有关业力和轮回

五、释迦牟尼佛和佛教

释迦牟尼原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 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除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佛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点击详细了解:有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在八十岁示现涅槃和佛教的一些问答知识

点击详细了解:有关佛教的知识

六、佛教的基本教理

包括:五戒、十善业、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六度法门、三法印和一实相印等。(点击打开佛教基本教义图解)

五戒十善是我们学佛人都要了解并尽量去做到的,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守五戒是不是吃亏了呢?如果明白因果其实守五戒是吃点眼前的“小亏”,而实际上持戒能获巨大功德利益,佛经上说一个不饮酒、不食肉的人,福报不可思议!

七、学佛要注意什么问题

前面介绍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所以为什么经常会念或经常听别人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些人说学佛得找一个老师,而且还要找名气大的。想法不错,能遇到一个善知识是非常好的,但虚云老和尚告诉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况且名气大不等于这个人就是善知识。

如何辨别善知识,宣化上人说“那很简单,先衡量他是否贪财?是否好色?就以此二端作准绳。真正的善知识是绝不贪钱的。不像有些外道,你一进门他就要你把整副身家和盘托出,或者巧设种种玄妙的名目来向信徒要钱。灌顶要几百块,宝瓶要几千块,医病要多少钱,祝福又要多少钱,私传密法又要多少钱。”(扩展阅读:分辨正邪)

不管跟谁学,最终学的一定要是符合释迦牟尼佛讲的法,符合佛说的,我们可以学可以做,这就是“以佛经为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尽量多做,不该做的尽量不要做,这就是“以戒为师”。

八、诵经持咒有什么用处,有没有注意事项?

宣化上人说“你每念一次经,在你的自性里边就经过这么一次的刷洗。这个念经是在你自性上,智慧会增加的。但是这个智慧增加了多少?你是看不见的,你看不见的,这才是真好处;你能看见的,那完全都是皮毛。”

印光大师说“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

很多佛经上都会介绍各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比如金刚经告诉我们读诵一句一偈的功德果报就大的不得了,楞严经上说即使我们以散乱心持咒忆咒就随时随地得到金刚护法保护,宝箧印经上说我们诵经持咒“一切所愿任意满足”。但在介绍大悲咒的大悲心陀罗尼经上告诫我们要“唯除不善,除不至诚”,这就是要我们守好戒律,并能诚心去做,不要怀疑这怀疑那,假以时日必能花开见果!印光大师说“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这里有一些学佛的备忘录,可以作为参考。

点击详细阅读:感应录

九、佛教这么多法门,我该从何学起?

既然学佛有这么多的好处,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对治我们众生的各种根性和爱好,这好比对病下药。

比方众生是些病人,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在把病治好。再说一个比方,比如从南京去上海,有的人爱坐火车,佛就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轮船,佛就教他坐轮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这样,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学佛有定课最好,并贵在坚持

所谓定课,简单说就是每天固定的功课,适当为自己定一个每天的目标,比如诵经几部、佛号多少声,也可以按时间,主要是养成不懈怠的习惯,让自己更精进。当我们定下每天的目标后,无论再忙再累,都要坚持完。实在是当天完不成的,第二天记得及时补上。

学佛当然不能执著于数量,但在我们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执著数量还是比较好的。一开始的时候,数量宜适中但尽量专一。否则一下太多,给自己太大压力,可能很容易放弃。当尝试坚持几个月都没有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但是已经坚持的,尽量不要轻易放弃了。比如地下3尺有一个大元宝,当你挖到2.9尺的时候,就放弃了,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推荐一些常念的佛号、佛经和咒语:

1、佛菩萨圣号比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等;注意南无两个字的发音为“那摩”。

2、佛经比如:心经、金刚经、宝箧印陀罗尼经、地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等;

3、咒语比如:大悲咒、楞严咒、宝箧印陀罗尼、药师咒、准提咒、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等。

对于大多数初学者而言,上述的推荐已经足够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或几种,不要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反而不一定好,更不要追求什么捷径神通念一个佛经里面没有的咒语以免误入歧途!

十、如何尽快见到学佛的效果

此生能闻到佛法或说上一句一偈,都有莫大的功德,《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所以一称“南无佛”,就已经种下了成佛的因。

1、学佛如果要尽快见到效果,务必要精进实修

做任何事情,不是说一做马上就有效果的,同样做某件事情,有人见效快有人见效慢。对同一个人来说,精进和不精进诵持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总而言之,如果要尽快见到效果,务必要精进实修。就是给自己定一些稍微高一些的目标,比如发愿多长时间内诵佛菩萨圣号xx万声,或诵某部经xx部,或持某个咒xxx遍等等。有些人认为“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没必要追求数量,事实上,追求数量的过程本身就是逐渐达到制心一处的过程,唯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从量变转化为质变,让自己的修行更上一个台阶。当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后,会发现自己法喜充满不可言喻,慢慢自己学佛的信心也越来越大,逐渐会发现健康、事业、家庭也会朝着可喜的方向发展。

2、生起稀有想及难遭想,是修持任何法门成功之要素!

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求,是凡夫弊病,亦是初修者必然要立刻矫正之心态。否则日复一日,时光飞逝,经咒虽在念,但人每天好像半被迫交功课的心态,有时一天事忙亦没有念了,这不是把修持经咒视为日常修行第一要务,放在生活的最前线;就算没有放弃念诵,这样十数年后,名义上是修行,实质上证到的、得著的,又有几多呢?最终可能都是白了少年头啊!

3、感应微妙难思,只不过不为凡夫有漏六根六识所观听感受,只要继续保持真诚至善之心修持下去,一切显感显应,自会发生。

4、严持戒律,勤修戒定慧。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戒定慧三无漏学三纲领统摄一切佛法,为诸法之通则。戒为无上菩提本,学佛没有效果,首先检查戒律守持的如何,比如杀盗淫妄酒等。(有关持戒利益和戒律)

其实不发生灵验感应的原因,还要检查诚敬心及考虑自身业力轻重的问题,心念要诚,也要身体力行,比如佛经乱放,单手随便取经,如厕不洗手然后马上读经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实质是诚心不足的表现。

5、每日坚持不断

梦参老和尚说:“一切法等你一断,断了之后再相续,重头再来。我们每个道友,不管你持哪个咒,修哪一个法门,你最妨碍最主要的注意到千万莫中断。”

总之,做好上面5个方面,必得诸佛菩萨加持,感应道交只是迟早的事情,阿弥陀佛。

十一、学佛不可忽视的一些助行

诵经持咒念佛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拜佛、布施、施食等助行。拜佛不仅是一项很好的身体运动,更可以培养我们的虔诚心,而且对消除业障非常有帮助,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所以拜佛的功德不可思议。

放生、布施、施食等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佛把众生都看做自己的儿子,所以放生的功德非常大,而且放生文里一般会念诵佛经佛号咒语等,所以放生同时兼有法布施的功德在里面,经常如法放生的人都能感到法喜充满,放生一般还需要出钱或出力,这样就又等于兼做了财布施和无畏布施。

点击详细了解:有关放生专题印光大师对放生的七点重要开示!最简单的放生仪轨就是至诚念佛号

点击详细了解:有关施食专题

进入阅读:梦参老和尚:用布施的力量来成就我们的功德

十二、修行的途径:信→解→行→证

用简单的话来说,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后(信);

就得认真去研究佛学,了解佛的理论(解);

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着佛的教导去修行(行);

这样,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究竟涅盘的快乐,,亲自证明了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上述还是从通途法门来说,如果进入净土法门,只要信受并专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成佛有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头老太太、鹦鹉八哥都可以念佛往生的原因!

往生条件专题:l

十三、如何回向

印光大师: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

常用回向语: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这里的安乐国特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回向专题请进入阅读:l

十四、学佛最重要是找到方向

念佛的目的不是除罪,念佛就是要求往生!

圆瑛法师:念佛之人不可愿来生,但求往生极乐世界

若不求往生净土,不堕地狱者,未之有也!

印光大师:如达摩祖师现于此时,当倡导仗佛力法门(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即使达摩祖师在这个时代教化众生,他也只能弘扬净土一法

舍净土而择其它,是极为悲痛的事

十五、分清什么是专修、杂修:专修百分百往生,杂修千中难得三、五个往生

【什么是专修、杂修】

善导大师《观经疏》节选:

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馀诸善,悉名杂行。”

【专修、杂修对往生有重大影响】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善导大师

详情:l

善导大师专题论坛:l

十六、佛教介绍了那么多法门,如今又说学多了是杂修,不是矛盾吗

不矛盾。“经”者径也,佛经的目的是让我们找到修行的方向和方法,而不是让我们死读佛经。方向就是脱离轮回、往生成佛,成佛后才能更好的普度十方众生,这是总方向。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统称圣道门),但这些法门里面有方便、有真实,阿弥陀佛化身善导大师根据净土三经得出结论,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目的都是为了归入回向往生西方净土(称为“要门”),进入“要门”之后还不够,应该更上一层楼,就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真实的“弘愿”——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相关:

善导大师:观经目的是为引导圣道门进入净土门,再由要门导归弥陀本愿(专念弥陀佛号)

善导大师:观经目的不在十三定观或净业三福九品,而在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善导大师:极乐世界是报土,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全托佛愿他力

慧净法师介绍善导流净土法门的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更新于:22天前
3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