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09)“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佛法教门无量、重重无尽、但归纳来说,只有两种法门:一是消灾增福延生之药师法门二是渡亡往生净土之弥陀法门而这两类法门在佛经中皆有根据,尤以中国寺院大佛殿中塑像均有表法,皆「中供释迦佛、左供药师佛、右供阿弥陀佛」,可是在释迦佛法中理应药师佛与阿弥陀佛两大法门平衡发展才对,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有弥陀法门能求生净土,却很少人知道有药师法门能随心满愿、增福延寿,这是什么原因呢?早在中国晚唐期间,各「宗、经、论」曾遭严重摧毁,唯因禅宗不立文字,且山林水边皆可做其功夫故能流盛,致其它显教的各种法门皆告衰微。直至宋朝禅宗又走下坡,而念佛法门即起而代之,「一句弥陀,天下披靡」,致使消灾增福可以现世利益众生之药师法门,反而隐而不扬,好似全部的佛法就只有净土法门全权代表,而其它法门就一落千丈了。到了清朝出现了「玉琳国师」,他在阅览大藏经中发觉药师经里「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多是注重利益现世众生,繁荣现实的社会。且近代高僧「太虚大师」也是提倡药师法门的,他感受到在现今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社会的人,眼光都是短视的,因为他们察觉不到下列两种现象:(1)今生行善来世能得生天富贵的后世乐(2)今世勤修般若智慧,期能上生净土的究竟乐而能够使现代的人们产生兴趣的,就是药师经中教人求的现世的快乐。如经中所说:「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在读诵了药师经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本经是佛教的百宝箱,只要至诚恳切的如法修持,你就能得到药师佛愿力的加持,让你求什么得什么……。然而求生净土的弥陀法门,虽然是无上至教,但是在世俗的社会里,尚未深明佛理的人,往往就会以为佛法对现在的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他们认为那只是为了替先逝亲友、祖先,超荐才用得到的佛法。更有一些生活困苦坎坷的人,他们觉得在今生已无法达成他们的美梦和愿望,只有将希望寄托在未来极乐世界的莲花果位上,那真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为在药师佛法中是彩色的、是富贵的、是健康的,是衣食住行圆满无缺的,无须陷入灰色枯槁的修行境地。其实释迦牟尼佛是传下了生死二大法门,理应由生门修到死门,而非倒过来,由死门往生门里修,致将佛法的真髓妙意完全蒙蔽了。所以这个药师佛法是最合乎时代潮流的,对于偏重于死后求生极乐净土「后世乐」的弥陀法门来说,是有补偏救弊之作用,而药师佛法的宗旨正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个法门就是最适合深着于「现世乐」的人来修持之一种佛法,与现今「一句弥陀」上生净土之修行法门,正是殊途同归,相得益彰……。所以我发愿:我要弘扬东方的药师佛法门,为让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和大家分享!
●药师法门如果用七个字概括,就是吃好、睡好、心情好。吃好是秘密禅;睡好是祖师禅;心情好,心息相依就是如来禅。这就是药师禅!
坛城是所谓“治”的象征,“治”的反面就是“乱”。恶劣的天气,身体的疾病,荒凉的土地,野蛮民族,异教徒之国,这些都是“乱”。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乱”为“治”。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个政治结构。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心咒:得雅他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惹杂萨目嘎喋梭哈
“坛城”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
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药师禅”的修持圣地,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道场”。
回向:此福愿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涛涌,愿度有海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遍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供成佛道。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星光“义工”温馨提示: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每天法施”分享,只要大家“坚持”看一年的“药师法门”分享,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法门(药师禅)“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相关文章
- 印顺法师:药师大愿不舍现乐向菩提
- 香道-香道文化,健康养生
- 香道与佛学文化
- 香道文化的传播者
- 【香道文化】一千年前的焚香雅集
- 文化时尚的回归;(二)香道的复兴
- “香叔”金于峰:通过“互联网+”推广香道文化(全文)
- 文化传承 从闻香开始
- 正安文化 •「和音听香」香道公开课
- 紫云居士:药师如幻三昧法
- 香道文化:香与佛教的供养
- 陈渝东先生: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者
- 与亲朋分享素食的观念
- 沉香与香道文化的传承
- 60周年暨两浙佛教文化艺术特展”
- 人机交互时代的佛教 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 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
-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儒家、道家、佛家有何区别?
- 佛教养生文化略说——道坚法师
-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