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养生文化略说——道坚法师

文化资讯2024-10-09 10:09
简介一、佛教生命观1、生命轮回思想佛教生命观属广义的,其认为世界生命由有情界和无情界组成。无情界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植物,如山川大地草木等,属器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

一、佛教生命观

1、生命轮回思想

佛教生命观属广义的,其认为世界生命由有情界和无情界组成。无情界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植物,如山川大地草木等,属器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识的动物,也称众生,属有情世间。有情世间指一切生命现象,包括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前六是六凡法界,属烦恼众生;后四是四圣法界,属觉悟境界。六凡法界也称六道、六趣,六道轮回,无有休息,若不修行了生脱死,则不能解脱。六道之中,人道最为殊胜,堪称苦乐参半,为六道升沉之中枢,成佛成魔,皆在一心,故有人身难得,借假修真之说。

2、因果报应论

佛教因果学说,是揭示万事万物之原因与结果的规律,简称因果律。佛教以因果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即普通联系律。一切诸法的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基本信念。宋知礼《妙宗钞》云: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或因果报应之说,让我们明白现在之所受为过去因的作用,而现在的行为,将会在未来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如是困,必有如是果,把握自己的未来,不在上天,不在命运,就在当下一念间。

3、佛性论

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觉悟成佛的本性,是佛教的自性观。《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故佛性之于人生,为生命的核心精神,人人本具,见性成佛。身体的健康只是永恒生命的驿站,成佛才是真正的养生。

二、佛教养心长寿术

1、常存清静心

清静心为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中阿含经》卷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

2、常存平常心

平常心又称赵州平常心是道,或平常是道。意谓无思量计较的平常心就是道。据《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卷上所述,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如何是道?南泉普愿答说:平常心是道。南泉以为此道不属知与无知。言知,唯是妄觉。言不知,即是无记。拟议即皆乖。故达不拟之道,寥廓洞然,犹如太虚。《无门关》第十九则,颂云(大正48295b):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搬柴运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即是神通。

3、常存欢喜心

凡夫境界,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证得菩萨境界,成就欢喜地。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卷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云: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菩萨十行中有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4、常存善良心

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语。

5、常存和悦心

和,六和敬,身和共住(谓生活上互相照顾)、口和无诤(谓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意和同事(谓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戒和同修(谓遵守共同的戒律)、见和同解(谓见解一致地共同修学)、利和同均(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

悦者,悦意,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悦乐,谓如来说法音声,悦可人意,而爱听无厌也。悦耳,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之意。

6、常存安乐心

安乐,身安心乐也。《法华文句》卷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据《法华经》卷《四安乐行品》载,安乐行计有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等四种,称为四安乐行。亦即诸众菩萨应远离身、口、意三业之过失,并发誓教导众生,度化众生,行自利利他之安乐行为。

7、常存慈悲心

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十二利: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8、常存菩提心

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

9、常存诸佛心

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

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

结语

佛教对于养生的态度,先要明了生命之苦空无常,生死乃人之常事,想以任何方法得到永久的寿命,都是不可能的。寿命之长短,各有内因外缘所然,不执著寿命长短,专心于道业,致力于生命的解脱,才是佛教的基本思路。

虽说不执著寿命长短,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态面对死亡,然而,自古高僧多长寿,修行之人有长寿之报,却是历史之事实。长寿对于佛教徒来说,也是五福之一,也能起到教化大众,趋心向善的作用。佛教对长寿的因缘,作了非常深刻的探讨,包括运动、饮食、情绪、环境等对人寿命的影响,也分析了过去世的业和祖上余荫对今生寿命的作用,说明了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持戒静心,慈心护生,自然得现世长寿报。

佛教之养生法,注重以法养生,修行即养生的观念,虽不占佛教的主流思想,却也对社会身心健康之内涵,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养生之术,佛教重在养心。养心之法,即安住于正业正念正见之际的禅定方法,于二六时中,勤行于道,合于自然,不执于寿,而寿自在。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