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释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这部经,我阿难亲耳听闻佛所讲。(或译为“我闻如是”,我阿难听佛这样说。)
那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这时,世尊到日头近午的吃饭时分,身穿袈裟,拿着食钵,进入舍卫大城乞食。在城内挨家挨户要饭完毕,然后返回住处。吃完饭,收拾好袈裟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位就开始打坐。
[点评]释迦牟尼佛有十个圣号, “佛”、“世尊”、“如来”都是其中的一个,但三者是有区别的:《金刚经》里的“佛”,一般是指佛的报身、肉身;“世尊”,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如来”,代表形而上的道体,一切众生同于诸佛菩萨的心性之体,就是生命的根源。
《金刚经》中对须菩提也有三处不同称法:“善现须菩提”、“慧命须菩提”及“长老须菩提”。这三处是三个不同程序,指其所理解的、所悟到的程度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经文开头所展示的是释迦和他的弟子们的日常生活图景,透露出佛法与人间生活的关联,本经中记载的佛,照样要化缘、吃饭、收拾衣钵、洗脚、敷座、打坐,是那么的平常。平常就是道,佛是平常心。
这是一幅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文明的图景。在轴心时代(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和列子等诸子百家;在古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并且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译文]这时有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佛旁的众比丘中离座站起,袒露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向佛礼敬,并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如来善于护持、惦念身旁的各位菩萨,又善于嘱咐、托付身旁的各位菩萨。世尊啊,那些善男子和善女人,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心,请问世尊,怎样才能守护住心念,才能排除杂念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你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如来善于护持、惦念身旁的各位菩萨,又善于嘱咐、托付身旁的各位菩萨。你等现在仔细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子和善女人,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心,应该像这样守护住心念,像这样排除杂念的干扰。”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我乐意聆听您的话。”
[点评]住:本意为“停留”、“停住”、“守住”,此品中“云何应住”和“应如是住”中的“住”意为“安住”、“守护住”。此经后面的“应无所住”、“不住”、“无住”等中的“住”意为“执著”(“住著”、“执而不舍”)。此品(章)中须菩提问释迦牟尼佛: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在此品中答道:“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时间、心念如行云流水,《金刚经》教我们如何住,也就是无所住,不需要住。住即不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心如明镜,没有主观、成见,物来则应、事来则应、事去则休,就是所谓如来。同样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等杂念的自性本来是空的,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云何应住”和“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一样,其实是一个问题,排除了杂念的干扰自然也就守护住了心念,守护住了心念也就自然没有了杂念,这谓之两只金刚眼。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译文]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排除杂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无论其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无论是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还是其他物质衍变而成的;无论是欲界色界中一切有物质形体的生命,还是无色界中没有物质形体的生命;无论是有思想、感觉,有心识活动的众生,还是没有思想、感觉,无心识活动的众生,以及一切说不上有无心识活动的众生,所有这些众生,我都要让他们达到脱离生死轮回的涅磐境界,灭除他们的烦恼,使他们非常彻底地度脱。虽然像这样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其实并没有众生是被我灭度的。因为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了。”
[点评]佛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那么什么是众生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谓之众生,包括人、鬼、动物等,并不只是指人,人只是众生的一种。但要注意的是,众生有意识,所以称“有情”,称“含识生命”;植物、矿物没有意识,不属于有情类,不属于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并且,有情识的生物和无情识的植物在佛教中也有严格的区别。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不住于相布施。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四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否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再者(其次),须菩提,菩萨对于法应该无所执著,以不执著来进行布施。不执著于色相、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意识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不执著于相而布施。因为什么缘故呢?如果菩萨不执著于相而布施,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是不可思议和估量的。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认为东、南、西、北等四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维以及上方、下方的虚空,可以想像和度量吗?”
须菩提答道:“世尊,我认为不可以。”
佛说:“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相作布施,其福德也就像十方虚空那样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应依照我教的不执著于相(布施)的道理来守护住其心念。”
[点评]这里并不是以虚空的广大,形容福德的广大;而是以虚空的无所有、不可住(住:执著)、不可说边际数量,形容不住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
菩萨是应该这样的安住,这样的行施,所以如来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为得到善报而去进行布施做善事者,绝不是真菩萨,而仍然是痴迷无明的人。
菩萨行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品中说布施一种,是以布施以例其余也。若具足说,应为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行于持戒,行于忍辱,行于精进,行于禅定,行于般若。
此品中佛陀阐明无住的道理,阐明无住的道理,即是对须菩提前面提的“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这一问题的答复。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凭身相见如来否?”
“否也,世尊。不可凭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依据佛的身体相状来认识如来的真实体性(即实相法身)吗?”
须菩提答道:“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依据佛的身体相状来认识如来的真实体性。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身体相状,并不就是真实的身体相状。”
佛告诉须菩提:“凡世间所有一切色相(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无常的。若是识破了诸般色相,都是非真实相,那就可以见到如来的法身了(就悟透了佛法)。”
[点评]佛有三十二身相,但这只是其肉身相,其法身是无相的,所以“不可凭身相得见如来”。
“佛”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超感觉的理念境界,并非一种凝固的、静止的、可见的物质形象。所以在《金刚经》中说:“不可凭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及“佛性本空”、“理佛无相”等等。并且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间一切相也不可著。随时不著相,就可以见到如来,见到自己自性的法身。
但是以佛、菩萨接引往生西方,绝对是有相的,既是有相,则属虚妄,既是虚妄,为什么愿求往生呢?因为如不往生净土,在恶多善少的秽土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难保不造恶业;而往生净土后,则有了一个永不退转的向上的环境。这是一种方便法门。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取法相或非法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文]须菩提问佛说:“世尊,芸芸众生,听到你刚才所说的这些内容及道理,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和真实的信心吗?”
佛告诉须菩提说:“你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在我灭度后第五个五百年(即进入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五百年),会有修持戒律、修集福德的人,他们会从这些话语章句中产生信心,以此为真实的教法。应当知道,这些人不只是在一位佛、两位佛、三四五位佛处种下了善根前缘,而是从无量千万佛处所种来了一切善根。因此,只需听到这些经文章句,就会在一念之间产生真正的信仰。须菩提,我完全确知确信,这些众生将会有不可估量的福德。因为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这些众生已经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著,也不再有法相和非法相的分别执著了。因为什么缘故呢?如果众生心念中执著于色相(身相)、法相或非法相,也就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种幻相的存在而为这四相所羁了。所以,众生不应该执取“法相”而执著有,也不应执取“非法相”而执空,连不著相的道理也不要执著。正因为如此,如来才经常强调说:你们这些比丘,应该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对你们的修行证悟成佛来说,就好像渡河的筏,过了河登上彼岸就要舍弃。对佛的正法尚且不能执著,度脱开悟后就应舍弃,何况对那些非佛法呢?”
[点评]一旦过了河登上彼岸,我们就不可能还愚蠢地背着筏,所以切不可执著。
龙树菩萨说:“执‘常’或‘有’,就如畜生一样愚昧,因宇宙万物本是因缘假合,生生灭灭;但执‘空’或‘无’,否定一切,则更愚昧。”《金刚经》强调“无相”,是有无并破,不落两边,是以般若智慧彻底超越世俗知见。从相对论来看,空观属于无的一边,假观属于有的一边,观空时不去执著空,观假时不去执著假,离开空假两边,心中无依无着,洞然光明,这叫做“中观”。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文]佛又问须菩提:“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真的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真的说过一定的法吗?”
须菩提回答道:“根据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没有一种固定的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如来可以说。因为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执著,也不能用言语来讲说、表达,它既不是法(不可执著),又不是非法(又不可执著于不执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切圣贤都是用这个无为法证得正果,都明了无为法无生无灭、清净平等之后,才从随俗的角度而谈差别的,或者只是因根性有利有钝,悟有速迟,得道有深浅,而在理解、体认上有深浅程度的略微差别;若究其实在,哪里有什么法相区别呢?”
[点评]“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且《法华经》中说得更明白:“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
什么叫做佛法?悟道,悟道没有一个东西。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得道的境界是超越世俗认知的境界,悟道的智慧不是分割性的概念名相所能定义的智慧,大道无言,大智若愚,大善无功,以为自己达到觉悟、得道境界的人,心中就有一个“悟的境界”,已经着法相了,这种人仍是大混沌俗人一个;真正悟了的人,心中不会存在“悟的境界”。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得福德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译文]佛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进行布施,这人所获得的福德是否多呢?”
须菩提说:“世尊,很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世间福德是有相布施,本身并无自性,所以如来就世俗报施的福德而言说福德多。”
佛又说:“假如再有人能够领受、奉持、理解这本经,哪怕是其中四句偈,并向他人解说,那么这人的福德福报,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福德福报还要大。为什么呢?须菩提,这是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得成佛果,以及诸佛具有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和佛法,都是从这部经悟出来的。须菩提,你又应该知道,所谓佛法本身也不过是方便设施,借此开悟而已,对佛法本身也不能执著,佛法从本质上说是万法本具的法性,只是取个名字叫做‘佛法’而已,因此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
[点评]《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讲十方三世的各位佛,都是依靠这种无上智慧,彻悟真理成就到彼岸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得成佛果的。
佛法并不是某个佛的发明创造,法性是终极真理,佛只是终极真理的发现者。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是现在的佛,那他是在胡说八道。因为佛是无法可得,住在无相中。真是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什么都没有。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释迦牟尼佛始终以一个低人一等的乞食者的身份行乞度化;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有人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那么这人已经著相、着魔了。
同样是给老人让座,有人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有人认为这是做人应该做的事情,很自然,心中不留一点痕迹。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
须菩提言:“否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否?”
须菩提言:“否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否?”
须菩提言:“否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否?”
须菩提言:“否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争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无争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无争行者。”
[译文]佛又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初果须陀洹果位的修行者,能够怀有‘我证得了须陀洹果位’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我认为不能。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预入圣者之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诸外尘境界,而心中又不存有进入圣者之流的观念,这才真正叫做须陀洹。”
佛又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二果斯陀含果位的修行者,能够怀有‘我证得了斯陀含果位’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说:“世尊,我认为不能。为什么呢?斯陀含意思为一往来,即得斯陀含果的人,还要托生天上一次,托生人间一次,然后断惑开悟,但心中又不执著往、来之相,实无往来之相,这才真正叫做斯陀含。”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三果阿那含果位的修行者,能够怀有‘我证得了阿那含果’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回答:“世尊,我认为不能。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即得此果位的人已断绝欲望,不再托生欲界,可他心中又不执著不来之相,实无不来之相,这才真正叫做阿那含。”
佛继续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四果阿果汉果位的修行者,能够怀有‘我证得了阿罗汉果’这样的念头吗?”
须菩提说:“世尊,我认为不能。为什么呢?阿罗汉意思为无生,心中不再有任何法相的执著分别了,没有一个具体的法证到空。世尊,如果有‘我证得了阿罗汉果’之类的念头,那他就变成了执著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种法相的人了。世尊,佛说我已证得了一切平等、无争无恼的禅定境界,是彻底断除欲念、人中道行最高的阿罗汉,可是,世尊,我不会生起‘我是彻底的离欲者’这样的念头。世尊,我如果作出这个念头,说我自己得到了阿罗汉之道,便是我已生了一个妄念,便是有争,就不能称得上无争、六欲顿空。那么,世尊就不会说我是乐于寂静、无争的行者了。正因为须菩提已彻底舍弃分别执著之心,也不执著于自己的一切功行德相,所以才称须菩提是乐于无争的行者。”
[点评]本品(章)以小乘佛教佛门修行的四种果位为例,说明无相的道理,(得而无所得,心有所得,皆是住相,)要求人们破除对修行果位的执著,与前面几段申明破执相布施、求世间福报的主旨相应,使修行过程中执因著果的意念和行为都得以扫除,扫相破执的般若智慧得以流行于佛法修行的整个过程。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
“否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否?”
“否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于意云何,是身为大否?”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我从前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什么佛法?”
须菩提说:“世尊,你在然灯佛处实质上没有得到什么佛法。”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菩萨果真广修万行功德来庄严佛土吗?”
须菩提回答:“世尊,我认为并不这样,为什么呢?菩萨如果执意庄严佛土,就有一个境界相,那么就不真正地庄严佛国,仅仅是一种虚名而已,菩萨不执著于广修万行庄严佛土,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
佛说:“须菩提,如此看来,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应该无所执著而生成空灵洁净的心念,不应当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尘上生起心念(若执著于外尘生心,杂念则旋起,哪里能生清净心呢?),应该拥有对一切有为之相皆不执著的清净心。须菩提,比如说有人的身体像须弥山那样高大,你说这样的身体大不大?”
须菩提说:“世尊,我认为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所说的非色身,抛弃了肉体的身见(无身见),即法身、无边身、没有边际,那才是证得不生不死、不增不减的大身。”
[点评]《六祖法宝坛经》中记载五祖弘忍为六祖慧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这是一个比喻,须弥山就是讲法身,是说法身无量无边的大,永远的不生不死。所以须菩提接着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本品(章)举了三个例子以阐明无相无著,扫相破执,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道出了《金刚经》的精髓,与中土六祖慧能禅宗“无住为本”的法门宗旨密切关联。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只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来布施,得福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译文]佛问:“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沙子数目那么多条的新恒河,你意下如何,那么这么多条恒河中所有的沙子,是不是多呢?”
须菩提说:“世尊,很多,只就这么多条恒河的数目来说,就多得无法计算,更何况这么多条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呢!”
佛说:“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充满你所住的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其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当然很多。”
佛告诉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领受、奉持这部经,哪怕只是其中四句偈语等,继而向他人解说,那么这样所获得的福德就超过了前面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得的福德。”
[点评]布施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财布施,二是法布施,三是无畏布施。按照佛教的说法,法布施的福德是一般的财布施所不能比的,所以有偈云:“诸供养中,法布施最。”
《金刚经》中本品结尾明确讲到善男信女都可以讲经,因此,传法并非僧尼的“专利权”。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第子。”
[译文]“佛再次说,须菩提,假若有人观机随缘解说这部经,哪怕只说其中的四句偈语等,应当知道这个说经的地方,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等善道众生,都应当虔心加以供养,如同供养佛塔庙宇一样。更何况还有人能够完全地领受、奉持、读诵这部经。须菩提,应当知道,这人成就了最高的、第一的,稀有的佛法。
[点评]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有一次一群书蠹准备蛀一本书,这本书大声说:“你们看看我的书名是“防虫术”,书里的内容就是讲怎样治服、杀死你们这些蠹的,你们还不快滚?!”书蠹一哄而上,很快就把这本《防虫术》蛀烂了。同样,写或印的《金刚经》如果保管不善也可能会被书蠹蛀或被老鼠咬烂;而雕刻的《金刚经》也很可能遭受风化、腐蚀。可见,写或印、雕刻等的《金刚经》都并不神圣。
“经是死的,人是活的”,经典的价值在于它作为智慧的载体,有精神启发的作用。说经的人令诸听经的人排除杂念、消除妄念,悟本来性,这个说经的处所就是圣地。“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经义在这人自己心中。佛是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可是佛并没有讲是写或印的书或雕刻的艺术品,也没有讲在什么地方啊!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所以经典上教人受持,有人懂了这部经典,进而修行,领受在心,保持而不执著于佛的境界,这部经典在这里等于佛,即心即佛。若有人真悟到了金刚般若蜜(多)是智慧的成就,悟道了,此人这个心地的本处就是“佛”,就是“佛的塔庙”,一切天、人、阿修罗,没有不皈依,不供养的。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否?”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凭三十二相见如来否?”
“否也,世尊。不可凭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译文]这时候,须菩提问佛道:“世尊,我们应当如何称呼这部经呢?我们应该如何奉行、持守这部经呢?”
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你们就用这个名字来奉行、持守好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佛法无定法,)佛说般若波罗蜜,就不是般若波罗蜜,只是假名之为般若波罗蜜而已。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说了什么佛法吗?”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没有说过什么法。(般若之法,须人自悟是无所说的,亦非语言所说得到的。)”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多不多呢?”
须菩提答:“很多,世尊。”
佛说:“须菩提,各种微尘(因为没有自性),如来说其不是微尘,只是假借个名称叫微尘;大千世界,(因为缘起性空,是因缘暂时的假合,)所以如来说世界就是非世界,只是取个名称为世界。须菩提,如此看来,可以凭借三十二相来证见、认识如来的本质吗?”
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不可以凭借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质。为什么呢?(因为)法身无相,三十二相不是如来的真实相状,(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就是非法身相,是以假名三十二相。”
佛说:“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如恒河沙粒数那么多的身体和生命来作布施;又另有人能够领受、奉持本经,哪怕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语等,并为他人解说,那么他的福报功德便远胜于前面用身命布施的福报功德。”
[点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金刚”喻坚固,无坚不摧,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所谓“波罗蜜(多)”,一般的翻译就是到达彼岸。如果照字面含义来说明此经名,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到达解脱的彼岸成就的经典。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译文]这时候,须菩提听了这部经,深深理解了其中的义理和旨趣(境界),高兴、激动得泪流满面,对佛说道:“世尊,真难得啊,你宣说了这么深刻透彻的经典。这是从我得慧眼以来,从未曾听到过的经义。世尊,如果有人听闻了这样的经义,生出清净的信心,证见万法的真如实相、本来面目,应当知道,此人成就了最高殊胜的功德。世尊,我认为所谓实相,本身是没有相状的,(宇宙万法的真实本质就是非相、无相,)因此如来说它只是取名为实相。世尊,我今生有缘听到这样的经义,信奉、理解、领受、持行,这些并不困难。假若将来佛灭后的末法时代,有众生能有机缘听闻这部经典,并且能够信奉、理解、领受、持行,那么此人就实在了不起。为什么呢?此人(深得般若真义)已经进入了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的境界。这个人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证悟了这四种幻相并无自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非相。总之,如果能脱离我、人、众生、寿者等种种身相、法相的分别执著,就能体证诸法实相,法理自现,佛果自得,就达到成佛的境界了。”
佛对须菩提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你讲得很对。假如再有人听闻此经之后,能够做到不惊疑、不恐怖、不畏惧,应知此人他肯定会是一位出色的难得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宣说的破执扫相的般若大智慧,要求对于般若智慧本身也不应执著,这才是最高的般若智慧。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也是如此,它是佛门度脱众生的六种方便法门之一,对它也不应执著,只是假名称为忍辱波罗蜜。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这就好比我在过去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在当时就完全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著。我于前生往昔,被节节肢解时,如果有丝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必生瞋恨之心,必成苦果而不得佛果。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我只是在歌利王时才实行忍辱。回首往昔,在歌利王之前,在过去的五百世中,我已经作忍辱仙人(仙人:苦修者),已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著存留在心了。所以,须菩提,菩萨在修行时应当远离一切法相的分别执著来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般若心智。这就是说,不应当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外境而生种种妄心杂念,而应当于一切法相都无所执著而生发佛智。如果心有所执著,便被外相束缚,那就不是菩萨持守其心的正当态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强调菩萨不应执著于外色而修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了利济一切众生,就应该不执外色而离相布施。因为,如来已说明一切诸般的形相,其实本体全空,都是非真实形相;又说明一切众生都是缘起无自性的,一切众生都是未开悟的佛,都是未来的佛,若离诸相也即非众生。
“须菩提,佛门的般若义理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的,如语而合理的,它不自欺欺人,不是奇谈怪论。须菩提,如来所说的法(即所得的法)真体空寂,无形可观,无相可见,妙用无方,既照两边,又离两边,非有非空,即空即有(既无实又无虚,即虚又实)。须菩提,如果菩萨心念执著于法相而修行布施,就好似一个人身置一片黑暗中,被妄念浮云障蔽佛智而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中不执著于法相而修行布施,就好比人慧眼独具,在阳光普照、玉宇清明中,彻见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须菩提,将来的世代(末法时代),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领受、奉持、理解、读诵本经,这样的人即到菩提之觉悟,成为自性的如来。如来凭广大无边的智慧完全知道和完全了解,这样的人都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点评]本品中“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即是非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等经典名言,点出了性空般若的归趣。本段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真实本质就是非相,如果摒弃对一切诸相的执著,就能证见万法真如实相,就能成佛。本段中“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这八个字是本品的中心,是说众生在破除虚幻执著后,妄念扫除,杂念排除,万法的本来面目、真实相状就会自然显示出来。凡夫跟佛很近,一张纸都不隔,只要自己的心性见到了,清楚了,此心就无比的清净。无烦恼,无妄想杂念,就是信心清净;自然达到清净的究竟,立刻可以见到形而上的本性,即生实相。实相般若就是道,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实相就是佛家有关宇宙万法的终极看法,也称“真如”、“如”、“法界”、“实际”、“清净如来藏”、“佛性”等,指宇宙万法的实际情状、本来面目。
本段还增加了从忍辱的角度来说明不著相的重要性。“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如果摒弃了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诸相的执著,未着实相,超然无我无人无一切之境,感觉不到烦恼痛苦等,不认为有什么“辱”,无须忍受,所以不是“忍辱”。实际上是在“忍辱”与“非忍辱”(没有忍辱)之间,所以既是“忍辱”,又不是“忍辱”。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上午、中午、下午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译文]佛说道:“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每天上午时分、中午时分、下午时分都用恒河之沙那样多的身体进行布施,长此以往,在无数无量的百千万亿个大劫中都这样进行布施,那么他应得无量布施之福。假如又有人听闻了这部经义,深信于心,不违真义,那他的福德已经胜过了前者,更何况书写、领受、持行、读诵并为他人解说这部经义呢。
“须菩提,简要地概括而言,本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如来本为立志修习大乘者说此经,本为开发最上乘心者说此经。如果有人能够领受、奉持、读诵本经,并广为他人解说,如来完全可以断定,这样的人,不久的将来,都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样的人,就能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就能承担弘传佛法的重任。反之,假设是喜欢小法的人,就不免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实际存在的错误见解,那么他就不能听受、奉持、读诵此经,并向他人解说了。
“须菩提,无论何处,只要有此经义存在,所有的天、人、阿修罗等一切善道众生都自然应该供养此经义。因为有经义存在就等于有佛同在,有经义之处相当于佛身之塔,所以大家都应对它尊重恭敬围绕示礼,并用种种香花什物散在这个地方供养。”
[点评]供养、恭敬《金刚经》等经典的意义,并不是经典本身象征权威,而在于《金刚经》等经典的经义(所揭示的真理),能平等地永久地启发人们的智慧。(“舍经取义”)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于彼)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译文]“再者(其次),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领受、奉持、读诵此经,反而遭人轻视鄙贱,这就是因为此人在过去世罪业深重,本应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因今生一心奉持本经而被他人轻视鄙贱的缘故,前世的罪业当即消除,从此也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回首往昔,在无量久远的过去世,我在遇见然灯佛之前,遇到过无量无数的佛,对他们我都一一供养,尽心侍奉,从不错过每一次机遇。如果又有人在后来末法的时代能领受、奉持、读诵本经,那他所得的功德同我供养诸佛的功德比,我供养诸佛的功德还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无法以任何细小的数目、比喻来说明。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未来世上,能领受、奉持、读诵本经,他所获得的功德,我一旦全部细说,也许有人听到会心惊肉跳,心绪不宁,怀疑不信。须菩提,你应当明白,本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领受、奉持、读诵本经的功德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点评]佛好像宣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义(般若法门)的广告做得非常好,很有诱惑力。本品中,佛也是在鼓励我们受持、读诵《金刚经》。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否?”
“否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译文]此时,须菩提又问佛:“世尊啊,那些善男子和善女人,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心,请问世尊,怎样才能守护住心念,才能排除杂念的干扰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觉悟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生发这样的心念:我立志救度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一旦度脱了一切众生,心中又毫无使一切众生得以救度的印迹,认为是很自然的、本身应该如此做的事。为什么如此?须菩提,我告诉你,如果菩萨在心中有了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或寿者的相状,那他就不是觉悟的菩萨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从真实义说,没有一法,可以使你生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愿。(觉得有一个法可学,有个道可得,则著相了。)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当年我在然灯佛那里开悟时,真的得到一个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吗?”
须菩提:“没有,世尊,根据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佛当年在然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一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并没有得到一个叫做什么大彻大悟的东西。”
佛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真正的佛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没有一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真实实体。须菩提,假如我悟道时觉得有法可得、有东西可悟的话,则著相了,然灯佛当场就不会给我授记,预言我‘于将来之世会成佛,佛号释迦牟尼’了。正因为我在然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实在没有得到任何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才为我授记,预言我于将来的娑婆世界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如来就是真如的体现,而真如即是诸法皆如的意思。所谓如来者,即真如也,真如不离诸法,诸法性空,如如不动,无取无舍,所以真如无形无相,佛法无得无失。如果有人说,如来曾在然灯佛那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须菩提,你应当明白,如来本身即是无形无相的,因此佛真正开悟时,并没有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须菩提,你应知道,所谓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本质上是非有非空,即空即有的,所以佛说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谓一切法,其意义正是非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只是名叫一切法。须菩提,这就好比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形高大,实际上是形容啦,并没有大身的真实性,就不是真正的大身,只是叫其做大身。”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啊。如果有菩萨说:我应当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救度一切众生,那他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彻底摆脱了对一切法的分别执著者,才是真正的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相状,自然都是佛法。
“须菩提,如果菩萨声称自己要用种种功德去庄严佛土,那么他就不能算作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的庄严佛土,也就是非庄严,只是叫做庄严。(其实真正的庄严是了不可得,无一物可得;是心念清净,无分无别。)须菩提,若菩萨能够直下大悟,通达万法无‘我’(人空)、一切法了无自性(法空)的道理,不执人我法相,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空空),那他就真正达到人无我、法无我(人法二无我)的菩萨境界了,那我才称他为真菩萨。”
[点评]梁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分成三十二品,正好可以对半分成前后两半部分:前半部分从第一品到第十六品,后半部分从第十七品到三十二品。现在后半部分的开头从须菩提问佛现问题回转来,释迦牟尼佛作新的解答,另起炉灶。
本品又重新记述了须菩提所提的问题和释迦牟尼的论点。其中“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句,提出了《金刚经》中关于“如”的重要思想,成为般若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所谓如来,即是真如,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真如即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状,获得般若妙智后,就可以证见:一切法都是“如”的体现,一切法也都是佛法。在在处处,佛在现前,佛法无处不在,这就是如来。这一思想对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有深刻的影响,产生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禅门智慧。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否?”
“如是,世尊,如来有此五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否?”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之佛世界,如是宁为多否?”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
[译文]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吗?”
“就是这样,世尊,如来有此五眼。”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比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它们是沙吗?”
“就是这样,世尊,如来说它们是沙。”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比如像恒河中所有沙粒数目那么多条的新恒河,那像这么多条恒河中所有沙粒数目一样多的佛世界,它们的数目是不是多呢?”
“很多,世尊。”
佛于是告诉须菩提说:“你所认为的国土(国土不是世界)中的所有众生,其种种心念,如来能全部洞见。因为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说众生的种种‘心’,都是妄心而并非本来常住的真心,只是假名之为‘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的‘心’已经过去,现在的‘心’刹那之间就成为过去,未来的‘心’还没有来,这三种心都在变化,不可把握。”
[点评]佛(以佛眼)看恒河中所有的沙子,仍然是沙子,而不是金子,也不是“空”。佛看这个世界,同我们一样,没有两样。佛可不像有的人整天只会“空”这“空”那,诚然正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指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假而不实,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本体,其本体都是“空”的;其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虽空,但是因缘关系、因缘的暂时聚合却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我们总不能拿金子来代替沙子和水泥建建筑物吧,也不能拿沙子来代替金子去当铺当钱吧。
注意,佛是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并没有说“不能得”,这一字之差,差得很远。“不可”是一种方法上的推断,佛是叫众生不要在这个现象界里,去求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的道心,因为现象三心都在变化。时间、心念如瀑布在流。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否?”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译文]“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假如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这一布施的因缘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就是这样,世尊,此人因为这一布施的因缘所获得的福德很多。”
“须菩提,假如布施所得的福德是有实在自在自性的,假如执著于福德之相,则也不过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福德而已,如来就不会说他获得的福德多;因为布施福德心量如空,心目中全无所有,因为不执著于福德之相之念,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凭具足色身见否?”
“否也,世尊。如来不应凭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凭具足诸相见否?”
“否也,世尊。如来不应凭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那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译文]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凭佛的圆满无缺、身形完美的肉身(报身)来证见佛的本性吗?”
须菩提答:“不可以,世尊。凭具足完美的色身形相是不能证见如来的。因为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圆满无缺、身形完美的肉身(报身),终究不是真如法身,不是真正的身形具足(这个肉体的身还是有生灭的),只是假称之为具足色身。”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可以凭报身佛的齐备圆满的各种相貌特征来认识、证见吗?”
须菩提答:“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当凭圆满报身之相来认识、证见。因为什么缘故呢?如来所说的各种相齐备圆满的报身,并非无形无相的法身,各种相具足是虚幻的,从实相的角度来说,是无所谓各种相齐备圆满,只是假名之为各种相圆满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否?”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译文]佛说:“须菩提,你(们)不要以为如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有所说法。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什么缘故呢?假如有人说如来说法时心中有所说法,那就是诽谤佛,因为这人不能真正理解我所说的话的缘故(所以才说‘如来有所说法’这错话)。须菩提,说法的人,心中并没有‘说法’的念头,从本质上说,其实无法可得、可说,只是说他在说法。”
这时候,以智慧为生命的长老须菩提问佛陀道:“世尊,展望未来(进入末法时代的第一个五百年),是否确有一些众生听闻到你这样的教法,而能够生发真实的信心呢?”
佛说:“须菩提,那些所谓的众生,并非众生,也非不是众生。因为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能产生真实的信心和智慧,众生就不再属于众生,众生是虚幻的,众生的真性与佛同源,众生的佛性与佛无二,众生与佛本来一体,无二差别,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只是在迷为众生,悟得真性即为佛,则非众生,只是假称为众生而已。”
[点评]佛门真谛是无法言传的,说法就是没说法。认为如来宣说佛法,就是诽谤佛祖。此即中土禅宗“不立文字”(不执著于文字、言语),“教外别传”(教理之外另外传的法门,即离语言文字的诸佛心印),“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传佛心印)的经典根据。
真正的佛法,不可说,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山会上,面对百万人天“受众”一言不发,只拈起一朵花,那么一转,当时,百万人天都莫名其妙,唯有迦叶尊者当下破颜一笑。佛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佛拈了一下花,这正表示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这是禅宗的开始。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须菩提问佛说:“世尊,如此说来,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果真在心中全然没有有所得的念头吗?”
佛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我对于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一无所得,甚至心中一点也没有得一点法的念头,了不可得,这便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点评]如果有少法可得,有得即有失,凡是可以得失者,都是著相,就不能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译文]佛继续说:“再者(其次),须菩提,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法’就是平等无碍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以彻底摆脱了我、人、众生、寿者等分别执著后的无相净心来修习一切善法,就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人世间认为好的事物,特别是佛法,在如来看来并不认为是好的,因为佛法仅是度脱众生的手段而已,所以用善法这个虚名而称之。”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译文]佛接着说:“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们用作布施;又假如有人能受持、读诵并为他人解说这部《般若波罗蜜经》,乃至于只是其中的四句偈等,那么两者的福德相比,前者的福德还比不上后者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任何细小的数目和比喻都无法表达。”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译文]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们不要以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度脱众生。须菩提,千万不要这样想。因为什么缘故呢?因为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如来来度的,如来也从没有认为自己度了众生。假若如来认为自己度众生,如来就执著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须菩提,永恒不变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如来(有时)说有我,只是随顺世间假设的,在如来心中从来没有觉得有我的存在,并非真有我;而凡夫之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错误地认为真有我的存在。须菩提,所谓凡夫,也是虚幻不实的,凡夫悟得真性,找到了自己的本性即为佛,只是假名之为凡夫。”
[点评]没有能度众生之如来,没有如来所度之众生。众生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如来没有办法替你修成佛。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凭三十二相观如来否?”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凭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凭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凭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凭色见我,
凭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译文]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凭借三十二相观见、认识如来法身吗?”
须菩提答:“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可以凭借三十二相观见、认识如来法身。”
佛说:“假如凭借三十二相就可以观见、认识如来法身,那么转轮圣王也就应是如来了,转轮圣王虽只是世间众生之一,却也有三十二相的美满形相。”
须菩提马上更正说:“世尊,依据我对佛法的理解,不应凭借三十二相观见、认识如来法身。”
此时,释迦牟尼佛于是说了四句偈语:
假若凭借色相观见我,
或者根据音声来求我,
此人行于偏邪的道路,
不能得见如来真面目(不能证得真正的佛果)。
[点评]“须菩提,于意云
相关文章
- 胡维铨: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十一)
- 凡夫:戒杀四十八问白话
- 凡夫:为在家弟子略说 三归五戒十善义白话
-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三、十小咒
-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一、楞严咒
- 金刚经全文解释:大乘正宗 第三品
-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二划
-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二十划
- 理净法师: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_不破不立是什么意思
- 净土法门法语:结婚的婚字怎么解释
- 星云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一
-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一章 文殊菩萨所问章
- 金刚经全文解释:法会因由 第一品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话全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4)
- 金刚经全文解释:能净业障 第十六品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