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与人生:常旸法师:科技的发展到底是好是坏?
科技的发展废了很多人,到底是好是坏?
佛陀讲因缘所生法,我们必然要去面对。其实世间所有的东西,它都是相对的。就像科技的发展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满足了人们受用上的很多需求,解决了许多外在的问题,但是内心的问题科技就鞭长莫及。
佛教就是解决人们内心深处的困惑、烦恼、痛苦。科技和佛教两者如果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能够促进人类获得持久稳定的物质享用和深广的精神幸福。科技是中性的,人的心善良美好就能用它发挥利人的作用;人的心施以恶念,就会用它来伤害他人。作为佛弟子,不应该排斥科学而应该拥抱科学,善用科技成就更多利人的事业。
科技只是工具,是造福于人还是毁灭于人取决于使用科技的人。人的心有佛性也有魔性,如果不去开发佛性净化烦恼,伴随着科技带来的越来越强大的能力,人内心的烦恼也会增长,越增长内心的世界就越黑暗,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的去修心,把内在的智慧开启。
世间万物本来就在那里,科技的发展也是因缘所成,谁都挡不住。但是我们人要学会善用世间的一切。我们不能说什么东西是绝对不好或者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好。现在很多人认为钱很好,但如果你不会用,这个钱会促使你堕落甚至家破人亡;那你说最不好的东西,世间的垃圾,如果你会用它也可以变成宝。所以我们佛弟子要带有中道的思想,不要片面的认为什么好什么不好,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
但是不管科技怎么发展,净化人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我们的内心越来越贪婪,哪怕你拥有再多,其实内心是贫穷的,而且你获得幸福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因为你的幸福成本不断地在提高。其实人是血肉之躯,它不可能超越时空。特别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你要有一定的时间休息,你的工作也只能在一个时间点,如果超过了这个度,短期来讲可能是获得了一些,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你肯定会损失更多。
所以佛教是欲望管理的一门艺术,不但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更重要是要提升我们的精神层面,让我们从那种迷惑当中醒过来。世间多数人活在那种模棱两可当中,对很多概念都不清晰,什么是成功也没有弄明白,到底幸福是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不去思考,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就觉得跟我们没有关系。
如果在这样的糊涂当中过着,其实生命真的是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反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你必须把它参悟明白,你才能真正清醒过来,而不是在外在的相上讲是非对错。没有人能阻止社会的发展,你去抱怨这个社会没有任何意义。你只有从这个大浪当中跳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就像很多人认为手机害了很多人,但是如果你会用,用它来学习沟通,那它就是一个好的工具。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会的是善用一切。
世间所有都是为我们善用。一方面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但是我们要清醒的是不能一直用物质来满足自己获得快乐,因为那种快乐是低级的,我们应该生活到精神层面。能去包容更多的人和事,能去理解他人,对社会的千罗万象也能明了,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通透。
佛教最重视的是空性智慧。空性你要告诉自己我们本来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向因缘借来的,你迟早要还回去。把我们内心的纠结,把我们内心的包袱,通通把它空掉,这些都是垃圾。你只有放下,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轻松。
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有过程。所有外在的物质都会消失,唯有心灵会留下痕迹。我们做过的事情都会过去,但是形成了什么心态,它却会伴随你每时每刻。所以,重视心灵,去经营心灵层面,这才是更重要的事业。我们去认识它,去掌握它,去驾驭它。
空性智慧不是叫你空掉外在的物质,而是把你内在的负能量全部空掉。把你不理解的事情,把它理解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空性智慧是来通透自己的身心,根本智是自受用,后得智才能做到自受用、他受用。所以,学佛首先要开启的是无分别智,最后修后得智,才能得到究竟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相关文章
-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五章 法之施设与发展趋势
- 一部《法华经》,鸠摩罗什法师两天就可以背得出【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
- 太虚大师:人生
- 香道——一种修行人生
- 印光大师:众居士报国礼座,老法师耳提面命
- 他们为你的人生埋着伏笔
- 觉藏法师:大宇宙真理是因果的道理
- 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 丰子恺:静观人生 第六辑 闲趣
- 丰子恺:静观人生 第一辑 童年的梦
- 学诚法师新书《放下是舍更是得》用漫画讲解人生哲理
- 人命到底有多长
- 香道食品带你看看:朝天的秋色到底有多美?
- 董群:沟通与对话略谈中国佛教发展的开放性
- 净土法门法师:谁能提倡因果教育,这个人会积很大福
- 净土法门法师:请问“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
- 山西小院打七纪实之:用因果规范自己的人生
- 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 佛教寺院的发展
- 吃素还有什么人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