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小叙宋代龙涎香 一

香道历史2024-10-29 10:57
简介1 龙涎香的产地及生成情况宋朝龙涎香的进口主要来自于大食国(今阿拉伯地区)。①龙涎香是抹香鲸体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抹香鲸的活动范围现只在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海洋中,我..

1 龙涎香的产地及生成情况

宋朝龙涎香的进口主要来自于大食国(今阿拉伯地区)。①龙涎香是抹香鲸体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抹香鲸的活动范围现只在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海洋中,我国的南海和东海很适合抹香鲸生存②,但是由于宋人对抹香鲸分泌物的认识有限,再加上龙涎香的采集困难,在宋朝龙涎香可谓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岭外代答》中记载“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有国千余,所知名者特数国耳。有麻离拔国,广州自中冬以后发船,……再乘东北风六十日顺风方到。此国产乳香、龙涎、……没石子、蔷薇水等,货皆大食诸国至此博易。”③ 这里的麻离拔国在今沙特阿拉伯的鲁卜哈利沙漠以南至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境,是当时大食的重要国家之一,当地产龙涎香,并成为宋朝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们交易的集散地,也是各种香料最初的进口地。另外阿拉伯地区的其他国家也有所产,如层拨国、弼琶啰国、中理国等国家。

宋朝的远洋商旅团队在利益的驱使下,在中亚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临海的国家博易,将珍贵的龙涎带回国内。其得来之不易,其运输之辛苦,使本来稀有的龙涎成为诸香中最昂贵的奢侈品,常人不可企及。

关于龙涎香生成的记载,《游宦记闻》云:“诸香中‘龙涎’最贵重,广州市直,每两不下百千,次等亦五六十千,系番中禁榷之物,出大食国。近海傍常有云气罩山间,即知有龙睡其下。或半载或二三载,土人更相守视。俟云散,则知龙已去,往观必得‘龙涎’,或五、七两,或十余两,视所守人多寡均给之,或不平,更相雠杀。或云:‘龙多蟠于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鱼聚而嘇之,土人见则没而取焉。’”④《香乘》补遗:“海旁有花,若木芙蓉,花落海,大鱼吞之,腹中先食龙涎花,咽入久即胀闷,昻头向石上吐沫,干枯可用。”可见,宋人认为龙涎香是“龙”的口水或者是呕吐物凝结成香,并以此命名。另有一说,所谓龙涎香其实“非龙涎也,“乃雌雄交合,其精液浮水上结而成之。”⑤

宋人的记载中所谓“龙”即“抹香鲸”⑥。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肠道中排出的分泌物。现代药典尚记载,干燥的龙涎香呈不透明的蜡状,色黑黄如琥珀,有时有五彩斑纹。龙涎香是由衍生的聚萜烯类物质构成的,这是一种类似于橡胶的物质。其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⑦

2 龙涎香的辨伪

龙涎香的价格在当时非常昂贵,那么暴利也使得龙涎香的赝品大肆泛滥。《夷坚志》载“许道寿者,本建康道士。后还为民。居临安太庙前。以鬻香为业。仿广州造龙涎诸香。虽沉麝笺檀,亦大半作伪。”⑧为购得真品,人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辨伪法。周士其先生在《“龙涎香”考》中提到了五种鉴别法——雨中焚烧法、投水法、口含法、热银簪法、滚水泡屑法。这些方法在宋代还没有被全部掌握,宋人只运用了投水法、口含法、热银簪法三种。《香乘》记载“欲辨真伪,投没水中,须臾,突起直浮水面;或取一钱口含之,微有腥气,经一宿细沫已咽余结胶舌上。取出就淖称之,亦重一钱。将淖者又干之,其重如故;虽极干枯,用银簮烧热簪入枯中,抽簮出其涎,引丝不绝。验此不分褐白、褐黑,皆真。”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人还认识到五法之外的鉴别技巧。首先是引烟入水法,“真龙涎烧之,置杯水于侧,则烟入水,假者则散。尝试之,有验。”⑩其次是直烟辨真法,主要是通过考察焚香时烟的走向。龙涎香气甚重,烟雾柔韧,集聚性很强,若是真品则“一铢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座客可用一剪分烟缕。此其所以然者蜃气楼台之余烈也。”11其香气可绕梁三日。

上述的辨伪法尚显粗浅,只运用龙涎简单的物理特征考订真伪,虽然不能说准确,但毕竟这是宋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全程台灣生產,100%純天然材料,不含任何化學香精 【Fushankodo 富山香堂】http://fushankodo.taobao.com 支持貨到付款

更新于:14天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