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
法本来具足,无需我等加饰,通过一个法会,只是将其实际内容之一份、少份表现出来,欲使我等现前有缘有情假于一个机制而成熟自己的善根,于此三昧得以修证,乃至成就。
般舟三昧一法的修持,欲得“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这样的三昧,实在不难,难在发心,难在如实地了解这个法的整体机制,难在一个决定的誓愿守护!世上本来没有难易二法、难易二事,但看资粮具与不具、法缘足与不足。种种事皆因缘所具,难易是一个相对之语,实在是没有什么能障碍我们于这样的三昧得以亲证的机会,我们有学习、重视它的机会,也就必然有成就它的机会,一切现前大众对此勿有疑虑。诸佛是诚实语者、真实语者,我们能如理如法地来学习、认识这个法则,认清发心,那么与“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的功德、真实利益,实在不远。远者,只是用心之区别、业相之感知。若我们走出自己无始以来所强执的业相,真正了解万法唯识的法则,了解性空缘起的真实教义,再来看这个法,实在是犹如掌中之物。实践佛法,最主要是在发心上,其最初因缘在于发心,后面的相续性就是发心的证实与确立。
现在是在安居期间,今年是润七月,可以是三月安居,也可以是四月安居,放光寺的住众一致要求作四月安居,而我们为什么在润七月后一月来学习这个法呢?最主要是为了使大家在安居结束之后有一个法的相续,有一个法的实践,因为安居一旦结束,每个人对法的依止与认识可能是千差万别,而我们学习以后,刚好各个根据因缘来实践这个法则,深入这个法则,乃至成就三昧的真实利益。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卷第四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岌多等译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
尔时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长者。伽诃岌多居士子。那罗达多摩纳。水天长者与五百徒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即以五百上衣服。奉覆世尊。复以多种供具。供养世尊。心乐法故。
“心乐法故”,这四个字来展示五百徒众等人以五百上衣服奉事世尊,以表达心对法之乐,表达欢喜踊跃之内心的喜悦。
“多种供具”者,莫不是供养者所喜、所尊重、所爱乐的一些用具。印度的风俗习惯是这样的,为了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尊重的心情,就用自己尊重、喜悦的一些物品来作为表达方式。我们中国的佛牙舍利、骨舍利经常出国巡展,尤其到缅、泰等国家,彩车经过之处,人们就把自己认为贵重的东西投到车上,守护彩车的法师们的衣服都会被压得很沉,这是他们的一种风俗习惯。中国人若是尊重一个东西,可能就赞叹几句、说一些很喜欢的话就可以了,“点到为止”,肯定不会把贵重东西往那儿抛的,没有这个习惯,没有这个风俗,而在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就表现得比较充分。
各以己身奉承如来。
即礼拜、赞叹、随顺祖师之教,如千二百五十比丘常随世尊游化,也就是以身心来供养世尊,以庄严佛的眷属功德。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是贤护菩萨。常于彼等五百徒众。而作义师。
“义师”者,作发心的引导、法则的引导,乃至修法成就、确定的引导。
说诸法要。教化慰喻。
诸善知识者常作喻说,欲令众生于法向往,于法的难缘之中有出离增上之机。有时候我们修法会遇到种种阻碍,资粮不足,乃至会产生畏惧、退堕之心,所以一切菩萨善知识皆作慰喻,增长、成熟彼人之善根,令其进趣菩提。
令彼欢喜。以欢喜故。彼辈即得随顺之心。真实之心。清净之心。离欲之心。除诸烦恼。无复盖缠。
“即得”之得,就是得以成就。我们在学习般舟教言的过程中,若能经常于此法生喜悦,欢喜供养法则,乃至礼拜经典、赞叹行法者、供养行法者、守护行法道场,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乃至成就信顺、随顺此法则的利益。
“无复盖缠”,盖缠二法是众生业相,在此我们不妨作一个提示。盖障二法是凡夫所具足。“盖”者,分五盖,过去人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财、色、名、食、睡,也有人说是贪欲之盖、嗔恚之盖、掉举之盖、睡眠之盖、疑盖。盖者,令众生不得见智慧之天日,不得以智慧之方便,心中幽暗,多不具有善巧。五盖覆蔽心识,令正法埋没,令心智埋没,所以不能于出世入世中得诸善巧。
缠者,有十缠,烦恼入心,所以令行人不得自在力,是名为缠。前面的“盖”是所谓的粗重烦恼,后面的“缠”就是随烦恼,十缠在现代人中最普遍。十种缠包括:一者无惭,二者无愧,无惭无愧之人是无以进趣法则的,多堕于平庸,自以为满足,少得为足,世尊在讲《法华经》之时,有五千众退席,世尊讲此类增上慢人退席是有意义的,何以故呢?少得为足啊,自以为是故。三睡,四悔,五悭,六嫉,七掉,八眠,九忿,十覆。这十缠法,是众生业份所现,现在如果我们不用般舟行法,欲对十缠、五盖,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很难对其有直接的认知,或来调整它,而般舟行法很容易消除我们这些盖与缠缚。
对于十缠中的“三睡”,应该提示一下,一般我们认为闭上眼睛就是睡了,睡者,能障眼、耳、鼻、舌、身、意之自在力之使用,即五根闭塞是为睡。有人修过梦修法,此人不名为睡,因为什么呢?他在修法。若是我们知道佛法的法则,却还放逸无度、贪于睡眠,是会后悔的,后悔什么呢?空过一夜、空过一日,日复一日地就这样空过过去了。我们人生中,一半时间在睡,实际就是说在不自主的状态下。昼日,太阳出来时,我们视之为光明相,整个人类都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而比较有精神,种种作为可以比较清晰、自主,当日轮降下、夜幕来临时就容易昏睡,失去自主心智,这是一个共业表相。在这个共业表相中,我们会感觉得到,也会看得到:睡之时,我们自主的力就丧失在一种业的被迫、感知的被迫、无明的被迫、不得力的被迫之中了,所以睡梦中多不得自主。夜者,是蒙蔽之意。其实,我们白日中自主吗?是不是常被贪嗔痴慢疑邪见所驱役呢?若是这样,那我们在白日和梦中的自主都是做不得的,结果就是一个常昏睡之人。
“四悔”,悔者,我们在佛教中一般有忏悔之说,无有后悔之缘。后悔者,多是因为达到的结果与自己所期盼的因缘不相应而产生的一种烦恼相,所以称为“缠”,也称为“随烦恼”。后悔的人,经常会说,哎呀,我不该做这个事,我不能做这个事……,这样的人一生无有所成。而那些智慧的人早已知道缘起、过程与结果,清晰地抉择这样的法则,绝对不会受自己的蒙蔽,也不会受事相的蒙蔽,更不会受得失的蒙蔽。
“五悭”的悭,就是舍不得诸物啊,于财物自身尚不受用,况予他人呢?在末法之时的有情,自私、吝啬还是很严重的。
“六嫉”,不欲他胜,是为嫉,故好胜之心多有嫉妒。嫉妒的人要多行随喜之法,常行随喜之法,以令自己心智光明,安住广大利益,视他人成就如自身成就,这样就会善缘具足、自身安乐。我们这个时代,攀比、好强之心比较多,所以是斗争坚固的时代,嫉妒心十分普遍,我们应善自思维,从自己的业相中来消除它,用随喜、赞叹的心智来随喜他人的功德与善缘,随喜他人的福报与成就,这样我们会得广大的安乐,因为你在随喜他人的成就中,若他人成就,亦如己得,这样就会生发喜悦与安乐,就会活得十分平和、广大,远离心中逼迫之恼。多诸有情久欲胜他,永远想站在一个比别人尊胜的状态下,这就是修罗心智,这样的心智结果是生命不止、斗争不休,那就太困难、太苦了,这样一生就比较逼迫。
“七掉”,掉举者是那些心智浮躁、善根比较薄少、妄取妄舍之人,很难有沉静平和的心智,心智不安,无所守护,于诸境界不得安乐,所谓不能得“止”,即奢摩他之修持难以成就。昏沉、掉举,是一对法啊,末世有情若未得禅定见,多是不昏沉者就会堕于掉举,不掉举者就必落于昏沉,没有出路,没有第三条路走。而这第三条路,就是止观成就,得以三昧之乐。
“八眠”,睡眠是对昏沉的一种延续,不能自制。
“九忿”,因为心不相应,不生其利,而生嗔恨,过去人说“忿忿不平”,虽然没有嗔恨激烈,但也是一种恼相,所以说忿为恼患。
“十覆”,于自身所作过失常做覆藏,欲自圆其说,恐失声誉故。声誉,实是虚假啊,但很多人为了虚假的声誉,不惜覆藏。我们末世之人业缘炽盛、杂缘炽盛、交往频繁,一生勤于诸过,即犯过失的机会多,只要发露即得安乐,犹如丢掉垃圾一样方便,但若是把过失覆藏起来,就如把垃圾珍藏起来一样!有的菩萨就一生中勤于收集垃圾,多欲自说自圆,总想把自己装扮得很圆满、很善良、很真实的样子,结果于自身的受用堆满了不如实的过失。因为过失没有自性,所以忏悔即安乐。
为什么要提示盖缠二法呢?这是我们末世人在习法中认识不清的,但又特别重要的一个业相。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比较粗重,一般我们都看得到,但后面的无惭无愧、昏沉、掉举、后悔、贪啬、嫉妒,一般人不在意,实际它们一样可以产生根本烦恼,稍微一加重,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个根本烦恼就会表现出来。这六个根本烦恼十分粗重!但现在的学佛者,冠以学佛者帽子的多一些,只是戴上这个装饰,而实际不是的,若不针对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去消除它、转化它,则不成为学佛者。不去消除自己的随烦恼,你学佛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呢?但现在冠以学佛名称者多,消除自己的烦恼者少,所以于离苦得乐的份就少!因为烦恼之苦、所知障之苦,不管是粗重烦恼,还是随烦恼给我们带来的苦,是很明确的,比如贪、嗔、痴,我们就能直接感知得到它的苦,如果我们通过学习佛法、实践佛法,对其有一个善调整、善认识,走得出来,那就能离苦得乐,也能令他人离苦得乐,也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他。
这此作一个提示,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学佛贴金者多,把自己装璜得越来越象,但是内容越来越少,表面上越来越象佛法,内容却是越来越烦恼,有的人所知障越来越多,有的人烦恼障越来越重,这样与学佛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多于多闻,增于谈资,轻慢于他,炽盛烦恼,造诸恶业,现世苦难,来生应该多是恶性果报,必然堕入不闻三宝名字,何以故呢?虚假不如实地运用佛法故。这样实在无意义,诸位善知识啊,对此我们一定自身善自观察!
时五百人。一心合掌。恭敬顶礼。退住一面。尔时贤护即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而能得此念佛三昧也。
经典中处处来引发大家了解成就此念佛三昧的修持上的基本依止。
尔时世尊。告贤护言。贤护。若菩萨摩诃萨。具足四法。得是三昧。
“具足四法”者,即于四法中得以相应。
何等为四。一者不著一切外道语言。
“一切外道语言”,莫外乎是心外求法,妄以增减心智、造作心智,在二元对待中相续延续一些杂缘炽盛的所谓的有漏法则、生灭法则、善恶法则,诸如此类。我们知道,世尊在教言中说诚实言、真实语、无漏语、智慧语、慈悲语、方便语,如是语言皆是证三昧之基础依止。为什么许多念佛者或持真言者即使每天念八万声佛、六万声佛,持真言几千遍、几万遍,但烦恼依旧炽盛呢?最主要就是有一点没有把握好、没有认识到,即妄言、绮语未有停息,恶心、虚伪心、慢心未有停息,这样修持真言不能成就,念佛不能相应。我们若不知道善护于口业,真言是无以成就的;我们若不善护于心智,念佛是无以成就的。所以,作为念佛人也好,持真言的人也好,说诚实言、真实语,心地一如地守护,尤为重要,切莫以妄心、虚假心多造口业,这样想有所成就,是不相应的。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
二者不乐一切诸爱欲事。
爱欲事,是十分广泛的。有的人说,在这个欲界,以情相爱,此爱是因为什么而爱呢?是无明业所催使,不能自制、自已。有的人爱于钱财,有的人爱于势力,有的人爱于名闻,有的人爱于威德,乃至学佛者爱于“我是个学佛者”,究其实际的因缘、实际的利益,是否有呢?所谓爱欲者,因迷失而建立,因亏欠而建立,是不足、不具、不知本源心智而造成的一种对待法中的折射,这是欲界有情所共有,若是远离爱欲,诸禅定,即色界善巧,自然现前,生于色界天,或者于人界享受种种色界天之乐。对此我们可以善于观察。
三者常不远离头陀功德。
所谓少欲知足以养活,如实地守护寂静法则,爱乐阿兰若处,乃至舍弃心之众缘、外缘之众缘,此“舍”就是不攀缘,而如实地入于寂静守护。
四者常厌三界诸有生处。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说现在修法者多在粗重烦恼,乃至随烦恼处,不能去消除、转化自己的烦恼相、烦恼业、烦恼之苦,出三界就根本不要提了,因为这跟出三界丝毫没有关系。若是我们假于佛法来结一个缘,那也是有意义的。但若是现在遇到佛法而不除自身之烦恼、他人之烦恼,不管是根本烦恼,还是随烦恼,那我们都应该仔细审视佛法究竟是做什么的?佛法出世,欲除众生所知之障、烦恼之障,成就菩提。习法者,若嗔恨心深重、妒忌心深重、烦恼心深重、贪欲心深重,不能自制,乃至说苦不堪言,这时就需要调整,来认识自己及所学的法则,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法则实践者、应用者、成就者呢?若不如是,那就还是假佛法冠一个虚假的名字,如同持着能促生万物的摩尼宝者去乞食一样,用过去最普通的话说,就是“拿着金碗去要饭”。
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四法。得此三昧。
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实践,能相应具足此四法者,必证三昧,不为难事,若不具者,那我们对三昧就不要去谈它、涉足它,因为还很遥远,应该还要放弃很多。
复次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受持是三昧典。或时复能为他解说。现前即获五种功德。
这是二法,一是在自身读诵受持此三昧典之时,所获五种功德利益;二是为他解说之时,现前即获五种功德。我们可以来验证这五种功德与利益,因为谤法自有谤法之苦,诋毁自有诋毁之害,行法自有行法之乐,对于乐者,我们可以去如实地观察。世尊讲,持诵这个经典,乃至为他人解说者,有五种功德,我们自己在以后诵经的因缘中,在为他解说交流的因缘中,可以看这五种功德是不是相应?若是相应,那么佛是诚实言,若不相应,佛怎么会是不诚实言呢?应该反问自己,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地在读诵这个经典、在为他解说?这样是真实之行。
何等为五。一者一切众毒不能损害。
因为行法或诵经的功德故,一切毒不能损害。你说,我有意去找些毒来试一试呢?这种心智是不相应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正在实践这个法则,那么一切无意识的毒害,或他人的毒害对我们是不能有所害的。
二者一切兵仗不能破伤。
不被武力、凶器所伤害。世尊在此处讲的是现前利益、现前功德,我们不要害怕利益,也不要贪图利益,但要如实地面对这个利益。
三者一切诸水不能漂没。
当然这不是让我们做试验,说,我跳到水里面看怎么样?一定不要有这种不相应的心理。世尊说这些法,并不是让我们去鼓噪这些难缘,而是告诉我们假使这个难缘有现前之时,这个功德的利益就会现前。
四者一切猛火不能焚烧。
五者恶王县官不能得便。
恶者,非利益现前之心智,此处也就是说不会为掌管重权者所奴役指使。
所以者何。由是三昧慈心力故。
读诵或为他解说之说,此三昧的慈心之力自然相应,虽然未证三昧,此力已生起。也就是说,虽然是与他人解说,三昧并未有相应,但三昧力已在慈心中生起了种姓的成熟,乃至说机制的完善,因此就会得力,即得力于难缘现前之时。
贤护。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一心勤求是三昧时。读诵受持是三昧时。思惟修习是三昧时。为他解释是三昧时。
这是四类众生,即用四种方法来接触此三昧教言的众生,有的是求此三昧,有的是读诵、受持此三昧,有的是修习、思维此三昧,有的是为他人解说此三昧,此四类有情所获功德利益如下。
若有众毒及以兵仗。一切水火恶王县官。能伤害者。无有是处。
世尊为什么这样来鼓励我们呢?实际是如实地告诉我们思维此三昧的利益、解说此三昧的利益、勤求此三昧的利益、读诵受持此三昧的利益,在这四类机制中,利益是一如的。
复次贤护。假使世间坏劫之火。世界焰赫。天地洞然。若彼受持此三昧典。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设令堕落大劫火中。三昧威神。彼火即灭。
世尊在前面作过十分清晰的授记,说在贤劫千佛,乃至尽未来际,有五百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八大士等,都守护此三昧善巧,不令其埋没于世间,多度众生,多饶益有情,世世这样延续,并举了弥勒佛世尊降世之时,此法亦清净延续,广传世间。所以,此三昧力是无有世尊之隔、解说之隔,于十方诸佛处所皆能广泛传播,令一切有缘有情得以真实广大利益。诸位善知识,我们将前面的文字联系起来,就会对世尊的教言有这样一个清晰的感知与观察。
贤护。又如罂水能灭小火。如是贤护。假使持经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落彼火中。三昧力故。大火随灭。若不灭者。无有是处。
我们一般凡夫不能觉见劫火,若劫火一来,生命无所依从,这里则给我们举出劫火之时,能灭劫火之大功德相。世尊是所有诚实言者,欲令众生真实认识此佛法法则的利益,乃至三昧的利益。
复次贤护。若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经时。若彼恶王。若恶县官。若劫贼。若师子。若虎狼。若毒蛇。若能作障碍者。无有是处。
不仅劫火不坏,诸恶缘亦不能成就,亦无有是处。
又设彼等行是经时。若被夜叉。若罗剎。若饿鬼。若鸠槃茶。若毗舍阇。乃至一切非人。能为障碍。亦无有是处。
前面说世间侵害是没有用的,此处说鬼神之侵害也是没有用的。
又若彼男子女人读诵经时。正思惟时。为他说时。入三昧时。
在这四类机制中,若读诵时、为他说时、思维时、入三昧时,利益是一样的。不是说证得三昧才有这样的利益,读诵时利益一如,思维时利益一如,为他说时利益一如,入三昧时利益一如,若在因地,若刚刚向往,若有所接触,乃至一念随喜,亦得其不可思议的利益,这样我们就会爱乐这个法则,接触此三昧就会发起广大、清净、真实的缘起,即所谓利益世间、自他二利的缘起。
行梵行时。若失衣若失钵。乃至有诸障碍事者。无有是处。
世尊把这个法则的功德利益说到极细微处,乃至生活的细节,如失衣失钵这样的细节,都能给我们提示得到,告诉我们因为行此法,不会有这样的障碍。以前我在一些地方住山的时候,经常有人问,住山吃什么啊?用什么啊?其实若我们真正依从释迦世尊的教诲,不管住再偏僻的地方,是不会为衣食所用有疑虑的,你可以去做试验,你如法地行持、如法地读诵、如法地深入法则、正思维地观察这个法则,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的。以前,我的皈依师父刚刚接触佛法时,经常在山里住,每天凌晨两点他就起来到山上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修持,有时候会到一些很偏僻、无人烟的地方去实践法则,经常没有饭吃,不是自己没饭吃,是他经常没有做饭的意识,一到肚子有饥饿感之时,就会有人来送吃的,他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后来我在住山中,这样的体会也是很多的,不光是自身吃、用,乃至法则,乃至其他一些因缘中,都有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善知识来威神摄护,令你的现缘迅速转化。你信不信呢?要实践,不实践不行。
你说,这么多利益是真的吗?你慢慢地在走般舟的过程中去观察、实践,不为利益而行走,但你要去观察这个事情,要细微地观察,不观察这些利益,你就不能了解般舟。你说,我是刚刚发心求此三昧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利益呢?是有的。你说,我刚刚读诵这个经典,有没有这样的利益呢?是有的。你说,我刚刚与人解说,自己没有证得这样的三昧,有没有这样的利益呢?是有的。如果已经证得这样的三昧,则对其利益就丝毫不会怀疑了,自然有广大善巧。
所以,此四类机制中,利益是一如的,只是有主动、被动之说,比如证得三昧者,他是主动的;又如我们向往这个法则,也是主动的,只是这个主动有量上的差别。虽然如是,就这个主动行法的机制来说,利益是一如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这个法是没有不爱乐、不传播、不实践的,遇此珍宝,我们是不会丢失的,尤其是此法可行、可知,有经典可依,有法可以实践。
唯除宿殃不可转者。
对这句话,有些菩萨可能会产生疑虑。如何来提示这一点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人的福德因缘已经到极致了,即所谓的业已尽处,定业已现,本来就应该活到六十岁,你说,行般舟吧,能再活到一百二十岁。这可能是不太相应的一个说法,因为业报处所有定业,如我们这个色身必死之定业,因为我们是分段死,生下来那天就标志着这个色身必然要死亡,这是个定业处,除此之类的业缘,其他的障缘是可以消除的。你说,我走般舟是不是可以活到万万岁?你的色身是不行的,但你的善缘是可以相续的。不能说是“我”在延续,,那不成了常法了吗?是业相续,不是我相续。
有的有情执于“有我”这个法则,“我”能活多久,或者说“我”未来怎么样,这都是一个假设说,因为这个“我”是以什么为标志呢?有人说以四大为标志,那人死了,这个“我”怎么安立呢?有人说以意识为“我”,那意识变异了,“我”何以安存呢?实际在佛法中,很透彻、真实地观察到——法是无我的,人也是无我的,物、意识,乃至一切种种,皆是无自性的,我们要如实地观察。色身、意识的表现只是一个因缘表现罢了,因缘相续、业相续勉强说是个“我”。很多人说,藏传佛教中有这个人转世多少世、那个人转世多少世,那不是“我”吗?不是,它是一个誓愿、业相的相续罢了,若真正是个“我”,那不名为“活佛”,他也活不起来,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是在无我的业的延续中,在无我的因缘的相续中,看到一个个法则的相续罢了。
谈到“无我”,不要生畏惧,要敢于观察,因为在世尊的教言中,法无我,法无常,是必须要认识的,你若不了解,想要逃避这一点,你就会产生许多畏惧、恐惧,乃至说不敢涉足的一些事情,那就不得究竟的佛法利益,不得究竟解脱、智慧、方便。对此,我们一定要善思维、观察。
所以,“唯除宿殃不可转化”,就是所谓的相续异缘成熟,即他的命到这个地方了,这是宿命论吗?不是,只不过就是它的因缘成熟了,如是成熟。那我们要改变什么呢?实际就是除烦恼、除障碍、离种种后患之苦,也就是说,不再造作后有之苦,是为佛法现世之善巧,如果你想把以前的苦也止住,那就有未来心、过去心、现在心,若把这三心强执安立,这样的人会轮回不休的,因为这种对待心中必然有轮回业相。
复次贤护。若彼受持三昧经典。诸善男子善女人辈。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复有诸余种种患难。乃至命难梵行难者。亦无是处。复次贤护。若彼男子女人。于此经中。得如是闻。得如是见。得如是知。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若谤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无是处。
这段文字,一是从身体诸患难中说无诸患难,一是从法缘难处、善法难处说无诸患难,即身体的种种病难得以免除,梵行的种种命难也得以免除,因为三昧力故。
“若不值佛,无有是处”,即说一定会值佛,何以故呢?“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的修持,若得与不得,因已种啊,果成者,即三昧现前,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得以得见、得以运用;不现前者,其因亦真实不虚,未来则必至于此果。如果你说,我不求于未来,就求于当下,行不行呢?那你就去亲证这个三昧,去得见诸佛,亲临尊教。
“若谤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无有是处”,我们真正依这样的教典,若谤法、破和合僧,背于菩提,是无有是处的。不要小看现在这个社会状态,现在的坏僧法者、坏佛菩提法者、诽谤正法者,在学佛人中往往是炽盛的,而外道是不能破的,所以说狮子一王,外兽不能侵扰,唯有内中所生之虫,会使它的骨质散坏、色身散坏,佛法亦复如是。佛法虽然已经是末世之相了,此狮子身相甚为威猛,外道还是不敢侵扰的,而波旬所立之誓愿,我们亦不能忘,所谓从佛法内部来败灭于佛法,毁灭于寺院,毁灭于道场。有的人就喜于令修法场所不得安乐、不得宁静、大家习法无有秩序,对这样的破灭道场者,我们应该用波旬誓愿来提醒他,令他舍弃波旬眷属的恶缘。这是恶缘啊,你若不提及这个事情,有的人就到寺院来祸害你的寺庙、破坏你的建设。
我们都知道,菩萨戒中处处都提示我等,对于建立塔庙、树立佛像,令众生有修法、习法、闻法、交流佛法之所,这样的福德因缘,我等皆应该做。诸位僧众应该守护寺院,守护道场,于道场中勤习诸法,传播诸法,乃至成就诸法。菩萨众与声闻众虽然有受持、传播的差别,但不论出家、在家,要爱护道场、实践法则、尊重和合、不违菩提,这是必然的正路,是有意义的。对于背失者,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及他人莫堕波旬眷属,坏于道场、毁于佛法、令道场建设多有违缘乃至不能成就,那这样你就是搭如来的衣、坏如来的法,吃如来的饭、灭如来的教,就是所谓的波旬弟子,因为波旬立了这样的誓愿,他于世尊欲灭之时,在世尊所发此恶言:“世尊,汝取灭后,我令我眷属搭汝衣、吃汝饭、住汝寺、坏汝法”。我们在寺庙中如何来提醒自己、提醒他人呢?若遇到坏法者、毁灭和合者,令寺院建设不相应者、诋毁僧众者、诋毁佛法者,应该提示他勿落波旬眷属,勿作波旬眷属,这是有利的、有意义的、有出处的,而我们若在真正行三昧法则的过程中,就不会行这些法则的,若真正爱乐三昧法则,就没有机会作此类业缘的,所以说“无有是处”。
贤护。当知即彼持经男子女人。如上诸事莫能为碍。唯除宿殃不能转耳。
有些菩萨虽然来习法了,但心智不相应,或者说从心里不接受,对此世尊在大乘中授记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波旬发如上恶誓之后,世尊以广大光明心智对波旬及波旬子授记说:“善哉,汝发之恶愿,但以佛法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故,汝眷属因搭如来衣、吃如来饭、行如来法、住如来寺故,而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我们也应该提醒,比如有人多做违缘,危害僧众,危害道场,危害和合,危害他人学佛法则,世尊此授记也可以提醒他如此来信顺佛教、守护世尊教言,一样可以出离生死。所以,世尊教言中有广大善巧处,乃至令种种有情,若有缘于佛法,必得成就。
复次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称赞。
世尊后面告诉我们,行此法则,为一切世间有情所称赞、所敬爱、所守护、所欲见、所关照,即从种种角度来提示此法则的殊胜功德、不可思议功德、广大究竟圆满之功德。此处是从“称赞”来说。
亦为一切诸龙称赞。又为一切夜叉称赞。又为一切乾闼婆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阿修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迦楼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紧那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摩睺罗伽之所称赞。又为一切人非人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四大天王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帝利天王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称赞。如是乃至常为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称赞也。
从称赞这个角度来说,为一切世间有情,乃至诸佛菩萨所称赞,世尊用这样的大威德善巧来激励我等爱乐、读诵、实践、传播、解说、亲证这个法则。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爱敬。如是乃至常为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之所爱敬。又为一切四天大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爱念也。
以上从赞叹、爱敬二法来圆满地告诉我们,如是般舟三昧法的求授者、读诵者、解说者、亲证者所获的广大、究竟、不可思议之功德相。能为一切世间有情所爱敬,乃至为诸佛菩萨所爱念,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之事。如果诸佛菩萨在爱念一个人、爱念一个法则,会有什么样的利益呢?你的心智就同手机一样,里面装满了佛菩萨的号码,你随便拨一个,都是佛菩萨给你的智慧的祝福、吉祥的祝福、健康的祝福、威德的祝福,无尽的法则的祝福与加持,因此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而有的人是被罗刹摄、恶鬼摄,比如人行贪、嗔、痴、慢、疑、邪见之时,就是被六道的恶性所摄,表现出来的就是粗重烦恼。我们这个色身,若无善、恶所摄,皆是空立之相啊,就如一个钵,里面什么也不装,就是空的,一旦这个色身业报尽时,即善神、恶神都舍弃了,身体空立,人会死掉。所以,不要认为这个色身是个什么“我”,要把它装扮成什么,你装扮不了几十年,它就没啦,不管你再怎么装扮,它就散坏啦,它不会真正有个什么永恒的,也不会有个“我”不坏,我们要如实地认识这个无常性。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以经力故。常为一切诸天守护。
前面是称赞、爱敬,此处谈到了守护。
如是常为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人非人之所守护。又为一切四天大王如是帝利天王乃至大梵天王之所守护。如是常为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悉皆覆护。
前面说“守护”,为什么到诸佛菩萨处就改说“覆护”呢?如果还说“守护”就不相应,令众生得增上慢心故,所以就改了一个词,说“覆护”,指诸佛菩萨以大威德真实成就、无有自取之相而来覆护。除佛菩萨之外,一切大梵天王、帝利天、四天王,乃至从乾闼婆、阿修罗、诸龙、夜叉、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这些都是念佛的利益对象,所以说他们来守护你,何以故呢?念佛可以予他等真实利益,所以说他们会来称赞,来爱敬,乃至来守护。在此,诸佛世尊会有如实的称赞,会来爱念、覆护,诸菩萨亦复如是。对此,我感觉大家去实践还是最为方便,我们各自真正地去实践这个法则时,其真实利益会透过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延续中如实地、贴切地让我们感知得到,运用得出来。
十方世界无量阿僧祇世界中。现持法者。
十方诸佛菩萨覆护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的现持法者。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以经威力故。
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你所得到的覆护、爱念、称赞,皆来自于经典与三昧力的读诵、求授,乃至解说、亲证,才有此相应的利益,我们一定不要丢弃其根源——“以经威力故”。以经力故,每段都有这样的言词来提示我们,如果不依此法则,不依此经典,不受持此经典,不解说、传达、实践此经典,不守护此三昧,那这些利益可能都是不会相应的。
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稍微地实践了一个法则,得到相似的一点利益,就把经典、法则丢到一边,以贪图自己的威德,认为自己有威德了,这样的人要受恶性果报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我们坐在装甲车里面,一般枪都打不中我们了,于是我们说:“哎呀,我真有威德了,枪打不中我了”!然后就从装甲车里走出来,结果一枪就一个洞。我们不要假善法之威德来表达自己的虚妄业缘。有的人可能穿了件防弹背心,被人打了一枪,就说:“你看,我中弹不亡了”,但如果他把防弹背心一脱,一枪就会被打死的。我们所得到的种种福德因缘,皆是仗借这个三昧力,仗借这个经典力,仗借读诵、传达、向往、乃至成就这个法则而得到的真实利益,此处不可泛说,不可假诩!许多人在佛法中得不到利益,就是因为这个假诩,也就是拿一个“我学佛了”的假象,欲得到其实质内涵,而实际并没有真正实践佛法,所以利益不相应。许多人到佛法中来学习,他不去实践法则,只盗其名词,盗其言说,然后就去与人说,行不行呢?在与人说之时,得到了利益,但是以虚假之心,欲自身占有此利益之时,就丢弃了经典与法则,那就会受伤害的。我们可以善观察,要如实地认知这个法的相续性。
一切诸天皆欲见之。
这里又用“欲见”一法来告诉我们此三昧法则广大、真实的光明功德、庄严功德。所谓真实利益,就是在一切世间所安立,不论是色界、欲界,乃至说声闻、缘觉、菩萨界、诸佛界,行法者的利益都是直接与此表达相契合的,这是如实广大究竟之利益、圆满真实之安住,是真实不虚的!
如是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人非人等。皆思欲见。
何以故呢?善巧回施故,以经威德力故,与一切众生作方便故,开一切众生大宝藏故,与一切众生作真实回施故,所谓“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念佛者,不论是凡身、圣身,愚痴身、颠倒身,但依佛名号,可普利十方九界有情,令善道有情善业炽盛,令圣道有情圆满成就,令愚痴罪恶有情出离幽冥伤害,这是真实不可思议的,不是随口、无意义的言说,或者无意义的夸张,此法则是真实普利十方九界有情,如实广大功德安住于世间的,所以是大福德、胜威德所成熟!我们不可以因为遇到了,而轻易地轻视它、放弃它,更不能因为我们遇到了,以为不实,而贪婪于其他法则,那实在是一切人天所悲戚,所痛苦,因为世间丢失此珍宝故。如果我们丢失了此利益一切世间之摩尼珍宝,诸天鬼神,乃至诸佛菩萨皆会为我们哀叹的!此处应如实地来审视这个法则。
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如是一切忉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皆思欲见。如是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各欲见之。
此处的份量是很重的,说一切世间有情,圣者、凡者、智者、愚者,以及一切诸佛,皆欲见之。因为般舟三昧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怎么现前呢?若不欲见你,你怎能得见啊?所以,“得见”是因为诸佛威神加被,以此因缘而产生的善巧。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以经威故。一切诸天。常至其所。亲见其形。令彼观睹。
此处个份量就更大一些了。我们看到“欲见”也好,“赞叹”也好,乃至“爱念”也好,尚有距离之感,世尊在此直接告诉我们:“以经威故,一切诸天,常至其所”。其所为何所呢?即诸行法者、爱法者、欲求此法者、读诵经典者、与人解说者、亲证三昧者,如是之人之所。
祜巴尊者来的时候[1],给我提了很多次,说我们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天,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正如经典所说,这是很如实、很贴切、很真实的一个事情,我深信经教,也信这些智者的眼目。当然大家说:“我怎么见不到呢”?那你就慢慢来吧,你若有诸天眼、法眼、慧眼善巧,此亦不难;若是依经典,也是甚方便感知得见的,因为这个地方大家念佛、行般舟,一年多来日夜没有间断,是很感动世间人的。我们在念佛声中,在道场中,泛起种种恶性种子、善性种子、好因缘、坏因缘,但一定是不可思议的因缘,何以故呢?道业、道场会转化此类因缘,比如诸天、鬼神来给我等作证之时,来给我们直接作增上善巧加持时,那么恶缘是会消除的。
如是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见其形。随宜利益。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等。皆亲临视。
善知识们啊,这个话有很重的份量!它一点点地引导我们,怕我们害怕啊。哪一天你若是真的看到了,不要害怕。有的人突然见到大身会生害怕的,因为诸天细微身都很高大,或者很光明、很庄严、很威德的,又如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天龙八部之类,多有人看到会害怕、畏惧的。这一类的菩萨皆是善根纯熟者,或者很多都是十地、八地的菩萨,以如此因缘亲临我等,加持守护这个道场的道业,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也是行法利益的回施者、互利者,这样我们慢慢也就能习惯了,就不会有畏惧。
如是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非但昼日。或于梦中。为现形像。自称名号。摩顶慰安。称扬劝发也。
对于这段文字,我们应该十分细致地去读诵、去了解,向往此法则、求此法则、读诵此经典、为他人解说、亲证三昧,乃至同此法、此经典有接触、守护者,如经典的携带者,都会得到这样不可思议的爱念、守护、覆护,乃至亲临,种种功德,我等一定要清晰地认识、细细地思维,这样我们在境相面前看到鬼啊、神啊、天啊、菩萨啊、佛啊,不以为惊骇,不以为恐怖,不至于埋没、染著于这个因缘上,而能住安乐住,能见佛问法,直趣亲证三昧,即“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虽未曾闻诸余经典。以是三昧威神力故。自然有人来至其所。乃至梦中。为其宣说。令彼得闻忆持不失也。
世尊说三藏十二部,若显说,若密说,种种教言,因此三昧力威神故,对于未闻此法、未习经典者,令其闻持不忘。
净土一法,本来就是密护三乘、密行于三乘的法则,因为阿弥陀佛世尊因地以其大种子陀罗尼誓愿力故,令一切众生得无碍力,于一切法得自在。往往我们认为念佛一法仅是一个简单的持佛名号,其实不是,因为以此种子善巧故,能令一切众生入四种无碍力心智,于一切法则得自在,能广大行护一切法、亲证一切法。因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实是囊括一切诸佛清净教言的真实本义,为一切诸佛如实宣化,能展开一切如来教言的细分、微细分、最胜分、差别分,如是不可思议力,非凡情可揣度,若于此法则能得深入,那么于无量法门皆得自在善巧,入于无碍自在力中。这是阿弥陀佛世尊因地所发誓愿,而世尊在《无量寿经》及《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品中,对阿逸多菩萨也有诸多授记,如有诸众生,于此法门生起信心,行持守护者,会生起广大方便威德,于无量法门得自在抉择力,因此这里有授记、誓愿、熏修机制的内涵。
在我们中国现实所传播的净土教言中,多有菩萨传播阿弥陀佛专修专念法则,实是欲令迷失有情、散乱有情、多疑有情、自视卑劣及善根不成熟有情于一法门得以随顺自在、随顺契入,于一法门得以深入成就的鼓励、教化因缘。但多有误解有情,或者说愚痴迷倒有情,强执一法,故而遮覆,甚至灭法、谤法、毁法之过激教言常有产生,这是这个时代造成的一种法则上的不相应的宣化。若是对末世无力修持之有情、善根不成熟有情、多疑虑有情、不善实践法则之有情,引导此类有情一门深入,甚为善巧,有抉择意义。多有有情,以贪心、杂乱心、骄慢心、邪见心欲修法成就的,那是不能成就、不能深入、不能得以抉择的,所以世尊,乃至后世传法善知识,以种种善巧,欲诱导我等能一门深入而成就一切法之抉择,乃至于一生中成就无上菩提,得不退转。实无有定法,亦无有诽谤他缘之法、阻碍他缘之法的真正的言说,如此是一时的遮护方便。现在我们在世间多听到以一法而灭诸法这样不相应的传播佛法、实施教言的过激言说,与净土教言的广大、三根普被、饶益一切有情的实质内涵是相违背的。就净土教言的真实内涵来说,实是不舍一切法,广含一切法,具足一切法之真实内容,能饶益一切法界有情,这是净土一法的真实功德内涵,般舟三昧的功德利益,亦复如是。
复次贤护。我若说彼诸善男子及善女人。暂持三昧微妙经典。所得功德。设经劫数。终不能尽。我之智辩。虽复无穷。亦不能说。何况彼辈。闻此三昧。依教修行如法而住也。
世尊以多劫、无穷劫,赞莫能尽,况且一切菩萨辈、声闻辈、独觉辈,乃至一切凡夫辈,何以能赞尽呢?暂闻功德,乃至暂持此经典,所获功德,佛尚不能赞尽,况且如是修持此法、深入实践呢?世尊作了这样一个对比、一个劝说,来称扬、赞叹此法的功德与利益,欲一切有缘众生真正地了解此法的真实功德与利益,即所谓“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这个大功德相,乃至不可思议的究竟利益。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而说偈曰
重宣受持、求授、解说,乃至亲证般舟三昧之功德。
若人有能解释斯诸佛大寂胜三昧
假令我今说功德犹彼恒河取一沙
若能为他说三昧水不能溺火不烧
刀杖毒害所不伤王贼恶官不得便
若能读诵三昧经不畏一切恐怖事
如彼大蛇诸大毒此等经力能灭除
若有受持是经典不畏一切诸恶人
夜叉罗剎及诸龙彼徒终无得其便
若常守护供养者便在兰若为朋类
师子虎狼诸兽等犀牛豺豹及野牛
若能护持此三昧彼有威力不可当
远离一切恶心人及诸夜叉啖精气
“远离一切恶心人”,实在是因三昧力故,能令其恶心转善,这是真实不虚的,前面提到的犀牛、豺豹、虎狼、诸兽等,亦是因此三昧力令其猛烈的恶心得以停止造作,乃至转而守护这样的行法者。许多行法者在行法过程中见到种种生命、种种境相、种种感知,人类、非人类、兽类、非兽类、天、非天类、诸贤圣菩萨之类的,各有所见,但都不是染著,因为什么呢?这是缘三昧力所照见。对此也不应该有所畏惧,因为犹如幻力故,如镜照物,如露电,如梦幻,无有实质,若行法者在此抉择,那就会一路走去,无有回头,于诸法益得以法益之胜乐,毕竟安住这样的法则。
我们在座的菩萨中,对此法则有的行得深一点,有的行得浅一点,有的时间久一点,有的刚刚接触,有的甚至没有接触,有的只是听闻、爱乐这样的法则,其功德皆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此功德初具、中具、后亦具,发心求授、读诵经典,不可思议;为人解说、宣化此经典,不可思议;亲证三昧,不可思议。
“及诸夜叉啖精气”,这是与我们世间众生相随之恶鬼神,这一类啖精鬼是夺人命的,夺人心智、夺人色身,尤其现在人饮酒、抽烟、吃葱蒜荤腥,由于五荤令人身体挥发恶性气体,于是这类啖精鬼就常伴相随。诸多有情有昏沉、无记等病,多是这样引起的,即恶鬼神庇护,使心神无力,这就是啖精鬼所造成的一些恶性难缘,而当你心智清净、杂缘减弱,尤其是不食、不用荤腥等因缘后,相续一久,昏沉就会快速地减少。那出家人、修法人,修法一久,为什么昏沉多呢?就是因为过去这类种子最容易翻出来。
我们这个色身没有要昏睡、不要昏睡的力,皆是因善神、恶神相伴,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二神相聚,即二天神伴随,从生到泯,伴此终生,若二神舍离,身体也就消亡了。有人到医院看过植物人,身体还活着,但没有意识感觉,即身体是空立之相,一般情况下,身体空立则不容易支撑生命,但有的病人靠注射营养液等东西来延续生命,而感知已经没了,就是因为善恶二神皆已舍离。恶神支使者,人现凶恶之相,行凶恶之意,乃至做诸恶缘之事、恶相之事;若善神守护,则人行诸善巧,作种种善缘,说种种柔软语,行种种调柔事、利益事。对此世尊在经典上给我们有所提示,而你若是真正得清净的菩提心智,远离三界,就不受此困扰,不在此类。
一般在这儿听课坐十五分钟以后,人的种子就翻出来了,越是行法久,到边缘之时,就越会有这样的情况,若提示一下也就好了,若不提示,人很快就睡下去了,尤其是所谓修法得一点安稳的人。认为外缘安稳的人就会放逸,一放逸,睡眠就会随之而来,来者,最主要就表现在修法之时,平时在五欲之中,或者在种种行业之中没有昏沉,因为人在行业中,身心安乐,思议故,而在行法之时反有遮蔽。此遮蔽,多是恶鬼神遮蔽,越是自认为自己行法得力者、有好受用者,越是多被遮蔽,种子翻起、慢心生起故,就会遮蔽了。有时看打七之类行法,尤其到内堂口,睡倒一片,若是有眼目者,就会大喝一声,即驱赶此类恶性有情。是谁来召唤这些恶性有情呢?就是昏沉有情召唤的,他在养育它们,用自己的生命来养育。抽烟的人、吃葱蒜的人,有时离很远就让人感到有恶臭味,或者说令人有不喜的感知,实际就是被恶性鬼神所相侵。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这是一种不相应的语言,但佛在经典中、修持的教言中、仪轨中,都是严格要求的,对掉举、昏沉之类要诃,痛诃啊。现在所谓的修法者,尤其是自以为得意者,即认为自己修法有成就的人,昏沉是最多的,我们只要稍微一评判,十有八九在昏沉处!以前我在社会上,遇到一些人说某某很有修行啊,某某很有善巧啊,我说暂不要说,坐一坐就知道了,比如两个小时一座,一座下来,五十分钟在昏沉,二十分钟在掉举,那其他时候就不能说如实啊,若真正能清净地坐得下来,身心轻安,内发自轻安、寂静轻安者,那是佛法的正修行者,否则就是昏沉者,坐那儿干什么呢?受十方供养,自己昏沉,一时、一时就浪费了。初发心者,精进勇猛,多能远离此患,“老道”之修行者,反而深深陷入此中,这在出家、在家众中都是可见的。般舟一法,若是发勇猛心,此因缘可以避开,因为除非靠在某一地方了,而只要是行走中,一昏沉就会摔倒,或者说你想用昏沉这个方法去自欺,那是不可能的,一下就会趔出去的,因此这个方法十分不可思议。
若能解说此三昧彼无诸病及障灾
所生报眼终不衰言词清妙有大辩
“所生报眼终不衰”,行般舟的人,有人说长时间不睡觉,怕眼睛会坏掉,不会这样的,真正行般舟的人,眼睛是不会有麻烦的,一般眼睛都很亮。但现在之人深信此法的少,疑虑者多,因为用凡情一加辨识,就遮蔽了,很难随顺三昧力、佛愿力、佛不可思议的通力的加持、乃至说不共福德的加持,不能相随,而随顺自己的业缘,堕于自己的现缘之中,不能自拔。
若人证知深寂禅身体雄健无众病
一生永绝诸恶色后终不畏地狱道
我们在此当下修持中,会生起无畏抉择,既然当下是无畏的,又怎么会畏惧于地狱呢?乃至于六道皆无畏惧,何以故?此人已当下抉择。此一念抉择,彼一念抉择,念念总是要抉择的,每一个当下修、当念修,所谓常行道者,故无所畏惧于六道。善知识们,我们若真正依法修持、依法而行,依教修持、依教而行,于三昧能向往、随顺,欲以每一当下作为清净缘起、平和缘起、圆满缘起、无碍缘起、真实缘起、无畏缘起,如佛一样的清净慈悲的缘起、智慧的缘起,那你每个缘起中都是当下修,所谓缘起中若能相续,无造无作,此人与三昧决定相应,所以亲证三昧不难。
若有能读三昧典诸天守护及龙神
夜叉罗剎与怨仇彼虽恶临不惊惧
若能为他说斯经天龙夜叉皆欢喜
“天龙夜叉皆欢喜”,因为我们在念佛之时,身相光明,多有念佛者、行法者,若如实行者,走出后色身是有变化的,若是在般舟道中找机会睡觉,这样的人走出来后气色是不会有什么的,但如果是真正如理如法地在这一日一夜中克期求证,在这一日一夜中爱护、珍惜每一个当下,在这一日一夜中如法修持,则人的色相光焰是不可思议的,能照了法界,所以如前面长行中所举一样,因为被诸天鬼神,乃至诸菩萨、诸佛所垂念,所亲临,所爱护,所护念,所覆护,故其光焰不可思议。为什么有的有情走了般舟之后,反而不相应呢?在般舟道中一定睡觉了,你就不用去检讨他,也不用去过问他,让他自己去忏悔就对了,这是不能要求的,因为行法全靠自己对法的向往,以及对发心的认识。你若是不去发心,不真正地念佛,那你的气色、光相就会暗淡;你若是欺骗他人,或在里面起嗔心、慢心,甚至邪见心、谤法心,那是会受其害的,为什么呢?龙、天、鬼神、罗刹,乃至怨对亲临其境,你会受到欺辱的,确实是如此不可思议的。若这些恶鬼神,乃至龙、天等、怨亲等亲临于前,与其说经,即念佛就可以,并不是要你为他宣化什么,但以佛号,六字真言中具足一切广大经教及三藏十二部,就怕你不持念,你若以无污染心来念诵六字真言,总持法门广利人天,无有亏欠,龙天都会欢喜的。
这个法则是自我勘验的,不需要他人去纠察什么,我们自己就可以观察到自己行法如法不如法、相应不相应、真实不真实?我们的发心绝对与我们的结果是相应的,这是真实不虚的,因为世尊在此处如是说,也有许多人在此不断地实践。我接触的如法行者,从发愿,到行法,一直到结束,以及第二天的保任或护持,若不随意睡觉、说以闲杂语言等,能这样保持下来的人,相续地行持,人都会面目一新,这是决定无疑的。当然,也有非法行者,比如虽然发心行一天一夜,但多在里面消沉、妄想,甚至偷懒什么的,出来以后杂言碎语甚多,妄想纷飞,他人就会误解这个法则、诋毁这个法则,但这的确是业缘相促成的,非是这个法则带来的过患,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此外,在这个行法中若有所见者、闻者、触者之时,一定不要畏惧,因为什么呢?你是缘佛、念佛者,立一念、断诸想,无所畏惧于现前阴境、光明境,乃至庄严境,诸佛现前,亦不应畏惧,但以见佛闻法,别无他作,这样能令我们直趣菩提、无有退转。在这个修行次第中,现在被阴境打败的是有一部分人,实际是发心不明,就是说刚刚出门看到好风光了,就不到目的地去了,说什么:“哎呀,目的地也没有什么,这个地方已经很好了”,这就是被阴境所缠缚,被现缘境相所缠缚,不能逾越,那光明境界、庄严境界、诸佛现前境界了不可得,何以故呢?你不进趣于法则故。多有人被阴境所蒙骗,我遇到七天八夜的行法人,一般到光明境,即稍微好一点的境相,就深深地陷在里面了,走出者甚少;一般在三天以下的行法者中,走出阴境的甚少。而真正发心清晰的人,不着染于境界,当然也有的人没有境界,因为自制力还够,就没有什么境界,如果真正不染境界、不惧境界,即不向往境界,也不惧于境界,这样行法最为方便,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见佛不是强求,既然发这样的愿,念佛欲见诸佛闻法,发愿就得,不再相续用念头来困扰自己,但是念佛行法即可,这样甚为方便,如果念念之中“我要见佛、我要见佛”,行不行呢?怕成负担,反而被此缠缚,被这种知见缠缚,耽搁在某个状态中,就会产生不相应的愿。对此我们应该提示一下。
诸天昼夜常歌叹一切世尊爱若子
若人为他常转读一切法中无有疑
“若人为他常转读。一切法中无有疑”,不仅是自己行这个法则,若能为他人传达,乃至说转相地引导有情去学习、实践、读诵这样的经典,则于一切法中是无有疑、无有碍的,不会有这样的心智与机遇。
对《般舟三昧》这个经典、这个法宝、这个法则,我们学了以后,我看弃之者多,珍贵之者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把这个法宝当自己的眼目一样的人少。其实这比眼目重要得多,因为眼目可生可灭,可好可坏,百年之中也就结束了,但此法宝呢?尽未来际广延于世间,饶益无量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对这个法宝真象珍宝一样爱护吗?对此我们是需要自省观察的。你自己尚不珍贵、珍惜它,还能说与人宣化、传达这个经典吗?我第一次遇到《般舟三昧经》时,十分震撼!因为行般舟中的诸多疑难问题这里面都提及到了,也都解决到了,所以很激动地就把这个经从东北带过来,希望我们能有这样的学习机遇。当时我学习的还不是这个经本,而是当作参考,因为这个教言甚为细腻、清净、周全,解决了我们现在行般舟的疑难,任何问题都无有遗漏!你可以经常读一读,尤其是常行般舟者,可以真正地读一读,很多问题根本不需问他人了,但只需问经典就可以解决。
彼诸容色无等伦岂于菩提有退减
若能转教诸众生遭值恶王人民乱
时年亢旱谷价贵终无受弊及饥荒
“时年亢旱谷价贵。终无受弊及饥荒”,到饥荒之年,乃至说旱涝灾害、谷价贵等等,我们都不会遇到这样的危害。可能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不知,如果知道了,就能把它解决了,就如我们现在行般舟法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如果真知道、真了解了,也就不成问题了,最主要是我们面临着问题而不知问题的时候,是无明,是最危险的时候。
现在,在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空间,我们有可知的灾难、不可知的灾难。可知的灾难,可以预防;不可知的灾难,在我们生命意识中的酝酿是极为不可思议的。我不想说任何给大家带来不安的东西,但是我们人类总体的心灵深处的不安稳因缘,乃至说极端自私、罪恶、邪见的恶性因缘,后面带来的果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我经历了中国近代比较大的几次灾难因缘,如大的水灾、地震、非典等。非典最猛烈的时候是在广州,我直接到广州,当时也是广州最乱的时候,人们对SARS的畏惧已经到了极致,当广州的因缘减下去以后,北京正开始严重,我到了北京。当人类面临未知灾难时的恐怖,实在是很可怜的,为什么呢?因为未知故。我说,我拿生命来体验一下这个SARS究竟是什么呢?后来我说SARS是条蛇,见者必亡。当时很多人问我,我都这样说。为什么见者必亡?人多畏惧于此,而不知于此啊。
畏惧,我感到是生命中一个最大的东西了,对无明的畏惧,对业报的畏惧,如我们走般舟,很容易遇到前所未有之因缘,前所未知之境相,那么邪见有情就染著,在此处说高说低,说恐惧、说不恐惧;若智者,当这只是一路风光,随缘所见,了不相干,所以清净安住,于人回施清净教言,令众生直趣菩提,得见诸佛清净施教,这是不可思议的法则!非典在我们中国比较猖獗的时候,我真是体会到愚痴人类对无明十分畏惧的这种心理,当然有少部分、极少部分人对此没有畏惧,但大部分人心灵深处的畏惧是不能抑止的,那种畏惧是不能言状的,其实实在是没有什么,主要是心智中的畏惧、无明带来了这种魔难,大部分人与这个东西是没有缘的,但他害怕。
在我们人类以后将面临的业缘中,SARS比起来可能是最弱的了,那就象一阵风一样吹拂着这个热恼的世间,不过这个风是黑色的风罢了,跟任何人可能都有关系,可能都没关系,如果人躲在自己健康、调柔、不杀生的房间里,可能这个黑风吹不着你,但如果人在杀业、恶业、无明业炽盛的无遮无盖的业缘中,很难不被伤害的。对于未来世的果报,许多人在预测这个事情,这也不需要预测,这是我们人类面临的因缘,需要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每个现世的人,于自己心灵深处要善观察,是健康、不健康?是调理、不调理?是慈悲、智慧,还是无明、颠倒?是悲悯世间、爱乐世间、布施世间,还是侵害世间、扰乱世间、困惑世间?各位善知识啊,善自观察,善自思维,莫听他言,别人说坏说好没有用。例如鸡足山上已有三次大的灾难风暴了,有人给我们这儿买了帐篷、气垫皮筏子,但这实在是与我们不相干的事情,别人预报灾难,跟你本来不相干,何以故呢?共业中尚有别业,你若忆佛、念佛,有何畏惧呢?你能拿大米抵挡灾难吗?你能拿皮筏子抵挡劫水吗?你能拿帐篷抵挡住无所住所吗?这实在是心智被晃动的一种很可怜的境相,但这个世间就是很猛利地传播着怖畏。
我们若是行法、护法、依法而行、深入实践,亲证诸佛现前三昧这样的大功德相,对这些灾难是没有畏惧的,你只能去灭劫火、灭灾难、饶益灾难有情,无所畏惧,在灾难中于众生作安稳处所,这不是言说啊,实在是应该这样!这是真实的心地、广大的心地、安乐心地、抉择的心地,也就是悲智无畏的心地。我们应该在此处真正地去实践这个法则,比如别人有灾难的时候,世间有危难的时候,我们应该真正站出来,真正地在这个地方修法,在这个地方于众生施无畏、施安乐,而不是逃避,或者是轻言于灾难。
在九年以前,我说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会逐渐适合于人类生存,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一些体验了:以前放光寺出家人必到雨季没有不穿棉袍的,一下雨,其潮湿与寒冷是很难忍受的,而现在基本上都是一件单衣,早上起来再稍微穿厚一点就可以了,再过几年,我们这个地方就会逐渐地变暖,刚刚适合人生存。但在其他很多地方,人类生存面临着很大的温度适应的问题。你说印度、版纳这些热带地区,很热很热,人也生存啊,我们说的是常规状态下,当然人还不断地用空调之类来调节生存环境。而我们现在这个环境,如果大家因缘具足了,把前面的放生池修起来,那在这里生存的人的福德是相当安稳的,我们不假其他调整,就可以正常地、平和地生存。当然我们不是为了生存到这儿来,但这样的环境对用功办道就比较适合。这一类的环境在国内是越来越少了,许多地方已经变得十分热恼,人不要谈修持,能保护生命的机制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你能把生命延续下来,不要烦躁,不要挣扎,不要有疾病灾难,就算好了。而我们在这样比较适合、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大家可以诵诵经啊、行行法啊,乃至学习些什么,也就是说在那些热恼、逼迫的环境中,或者说已经失去平衡的环境中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在这里可以做得到。
这是一个关于区域的提示。又比如为什么大家在这里走般舟?我感觉就是这个地方的福德的护持。在异地走般舟不是不行的,但如果在有些“地薄”的地方走般舟,大地都会震动,鬼神会不安,会扰乱你的。有的人说“这个地方境界这么多”,比如有的人在终南山住,境界就十分多,在某个地方住,还会有被鬼神抬跑之类的事情,就是因为“地薄”,恶罗刹鬼神所居住。如果你行善法给他们,念佛、诵经、拜忏,回向给他们,他们会欢喜、守护你的,但你若在那儿造恶业,吃喝放逸,玩乐放逸,那你就等着恶性果报,乃至可能被残害生命。现在多有住寺院者、住山者,因放逸而反受其害的多,因为不如法行故,即不如法供养、守护、回施故,所以多受其害。
我们在这个山林寺院里住,还是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行法因缘,你若是回家了,我们就不提了,如果在这里,就珍惜自己的每一天,这实在是有意义的事情!不是说逼迫自己,是要尊重自己的因缘。逼迫自己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十分不愿意做这个事情,那就可以回家休息、疗养。但如果是行法,寺院实在是一个合适的场所,是有意义的一个事情。我们恰恰在云南这个地震带上,而还有行法安稳的机制,应该珍惜!有的地方走般舟,真是不行的,比如家庭等恶缘机制比较多的地方,走般舟可能需要冲破的阻力就大一些。而在一些比较纯净、简单的道场,或者简单、安宁的房舍中走般舟,还是有意义的。如果走般舟的时间比较长,在楼上也不太合适,以前在保安寺走般舟,那个二楼会倾动的,很多人都能体会到象冲船一样,这是因为其载负机制的问题,保安寺所在的山叫“厝石山”,就一块石头,一走,这个山就会晃动,如果我们在那儿睡觉,它不会动的,而我们在念佛行法之时,即是大威德力的传播,大威德力的延续,大威德力的实质内涵都表现在我们这个念佛行法的过程中。你要细细地观察,如实地实践,这样我们就会契入这个法则的实质内涵,不会与经典脱钩,不会与这个法则有太大的距离。
若人解说此三昧所有功德不思议
假虽魔娆诸众生不能动斯一毛发
我前说彼持经人众患恐怖及烦恼
彼终不能加损害唯除往业先定殃
“我前说彼持经人。众患恐怖及烦恼。彼终不能加损害。唯除往业先定殃”,为什么这么说呢?多有薄福少德之有情,不能忏悔,不能进趣一法则,多以邪见、慢心、欺心行法,那有些时候还会有一些现前的障缘,若我们有障缘现前,忏悔、念佛,舍弃自己的恶性杂缘,一心念佛、守护这个法则,则一切恶缘终不能加害。的确有薄福有情、恶缘成熟有情、善缘不具有情,遇到这个法会生恼及恶见,反受其害,此害是一时之害,但就究竟来说,还是会与无上菩提结一真实胜缘。
若有护持于此经是则于吾为长子
世尊一直在净土教言中说,念佛者非小乘,是我长子。所谓长子,即一尊胜法则。此“一尊胜”非是我们称的,如果我们这么称就出问题了,世尊可以如是宣化。如此宝王三昧含纳一切三昧,具足一切三昧,成就一切三昧,因为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故,说尽一切法;因为一切佛为一切法之主,能宣化一切法故,见一切佛就具一切法,所以是为宝王三昧、真实不虚!这是无畏说、真实说,不是为劝诱我等而作的假设说,所以古来以久,《般舟三昧经》是一个不共的法本,为历代诸大善知识所守护、所实践、所尊崇。历代的大成就者都在这个经典中深入实践、深入观察,他们是真正的实践成就、守护者,不管教下、律宗、净土宗,基本上所有宗的历代祖师、善知识们,对这个法都多有行持,尤其是律宗的善知识们、净土宗的善知识们、教下的善知识们,对这个法的行持是比较周遍的,他们基本上到最后都必行此法。所以“是则于吾为长子”,这是释迦世尊于我等做如实宣化,因为八万四千法中,此法如大海,一切法皆归于此法,所谓“净土为归”,这是古来以久一切法门的善知识所提出来的一个教言机制,不这样说,就违背了大乘教言的真实利益,离开了大乘教言的真实机制。世尊在八十一卷“普贤行愿品”中,给我们作了这样一个提示:文殊、普贤之类的法身大士,其归终结底之要处在于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发什么愿呢?愿我临终无障碍,往生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刹。为什么要发这样的誓愿呢?法身大士,佛后普贤,乃至早已成佛的文殊师利这样的大士,也要导归极乐,欲令一切智慧行者、广大法益行者一生成佛故。
我已称赞于彼等当来之世亦复然
世尊此时称赞,彼时称赞,乃至未来佛亦称赞,何以故?诸佛住世,莫不赞叹此教言,因为欲见佛故,佛赞叹此类有情,毕成佛道,功德不思议。
若能护持如斯法自应恒发欢喜心
咸共宣通勿放舍我今为汝如是说
经典从开始宣化,一直到现在,世尊皆作如是说,劝我等守护、实践、深入这个法则。诸位善知识,善思维、善观察!
[1]指祜巴温忠阿罗汉尊者于2006年4月被邀请到鸡足山放光寺一事。
相关文章
-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2
-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4
-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4 布施的利益
- 清净法师:《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机缘品第七
- 清净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愿王偈颂
- 清净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五愿王——随喜功德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一
-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9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4)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5)
- 地藏经讲记序言
-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八
- 道源法师:称赞如来的利益
-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厌身品第七)
-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节录)
-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41)清净、放下、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章
-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缘起
- 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章
-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目录 普贤行愿品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