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前学 二、空分之中观空性见:般若智慧
二、空分之中观空性见:般若智慧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为利益不同根基众生而三转*轮,其中第二转*轮,着重宣演中观的般若空性。
一、中观空性,般若之内涵
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中观见是依据《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观见在破除人们执著空有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不断(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看)、不来不去(从时间方面看)。
在中观见看来,生灭、常断、来去、一异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如果否定了这四对范畴,否定了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从而就显示了空性真理。
中观还提出两种真理说(二谛),认为在最高真理(真谛)空之外,还应承认相对真理(俗谛),对修持佛法的人应该说真谛,说空性真理,对覆盖无明(无知)的凡夫,应该说俗谛,即承认世界和众生的存在。
中观见还进一步认为,作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槃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它们之间所以有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无明的结果,如果消灭了无明,也就达到了涅槃。为此,将修行阶段划分为五十二个行位。
俗谛的代表:《坛经》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真谛的代表:《坛经》惠能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般若智慧,中观之妙用
般若,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中观见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
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法义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智慧包含五种: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实相般若:
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
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显现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了。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当然,这必须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这是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就是大智慧。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这就属于方便般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是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
是跟着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辞叫行愿,用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行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所谓世间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佛学讲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个修持的人,如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然后才能大彻大悟而成佛?这都需要般若为核心,正见为指导。所以在般若精神的前面,就有这五个相关的行为眷属,也就是五个行愿,称为眷属般若。
相关文章
- 梦参老和尚:业障重时先读诵大乘,多看佛经,很多护法加持你!
- 黄威南: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慧的无常法门
- 玄奘精神 第13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6)
- 单培根:读太虚大师大乘三宗说之感想
- 唐普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一节 通赞
- 实用佛教三:般若的妙用
- 拉萨雪顿节开幕,将持续7天!节日攻略必看
- 智慧大广济龙王赞歌
- 梦参老和尚:大乘五逆,小乘五逆
- 达真堪布:通过酒戒谈大乘修行者的发心
-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顺是智慧、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
- 金刚经全文解释:大乘正宗 第三品
- 达真堪布:这样修行,若没有智慧摄持的话,将来只能成为神或仙
- 释迦牟尼佛的左胁待,一定是专司“智慧”的他
- 隆波田禅师:培养觉知·生起智慧 Developing Awareness Gives Rise to Wisdom
-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八讲 五根(第二部分)
- 净土法门法语:有高度智慧,才能真正做到福慧二严
- 遭受别人打骂的时候,如何反应才算是大乘修行人?
- 慈为一切智慧生因,慈能摄御一切诸乘,慈能积集无染福聚
- 仁禅法师:让你学佛,是学佛的智慧,而不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