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心。如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论你怎样的受持大乘戒律,不论你对大乘义理有着怎样的了解,都是不能称为大乘行人,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但是菩提心的触发,要先从义理的了解,才算是真正发菩提心,如对大乘义理,没有真正的了解,不说不可能发心,就是发心亦是不算正,所以,解后发心,尤其重要。古德还有这样的解说:“只是了解大乘义理,而不发起大菩提心,慧虽有慧,不过是狂慧;如果只知道发菩提心,而不了解大乘义理,发心虽发,唯增长无明。”无明固然不可能走上菩提大道,狂慧更会可能堕落三恶道中去。所以解义与发心,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费。
359、为什么说法师讲经要注意次第,就是大乘行人也要经常要去听法师讲经,这样修行才不会走偏?
答:法师讲经要特别地注意,发了菩提心的众生,发了菩提心后,就要修菩提行,初则使其趣于“十发趣心”,继则令其步入“十长养心”,终则令其踏上“十金刚心”。对于这三十心的修学,要一一的解释其次第法用。也就是明白的告诉行人,在“十发趣心”的下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长养心”的中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金刚心”的上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象这样的清清楚楚的教诫,才可说是利己利人的菩萨(合格的法师)。要知道这三十心是入圣位的开始,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如在这阶段的修行,稍微走偏差一点,不但圆满菩提不能证得,就是想要登“十地”亦不可能。但是行人修得如法不如法,就看大心菩萨(法师)对初发心者,能不能一一次第的解说清楚,使他没有错误的前进。如果不替他一一解释清楚,那是很危险的。另外行人,一定要多向法师请益,多听法师说法,这样,才知道修行的次第,从而不杂乱。也就是说,要多请大乘法师讲法。
360、为什么法师总是讲菩萨戒的苦行呢?
答:戒经中说:“见到新学菩萨,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
相关文章
- 一部《法华经》,鸠摩罗什法师两天就可以背得出【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
- 梦参老和尚:业障重时先读诵大乘,多看佛经,很多护法加持你!
- 果戒法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深信因果,才能消灾免难
- 印光大师:众居士报国礼座,老法师耳提面命
- 念咒怎样才能有感应
- 念佛怎么才能感应到佛
- 觉藏法师:大宇宙真理是因果的道理
- 钟茂森:胡小林的进步为何如此神速
- 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均衡营养”呢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四节 菩提心与忠义心
- 净土法门法师:谁能提倡因果教育,这个人会积很大福
- 净土法门法师:请问“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
- 单培根:读太虚大师大乘三宗说之感想
- 谈锡永:《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 法师大德开示大悲咒感应
- 法师开示: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 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部分作品在线欣赏:仁悟法师作品
- 吴甘霖: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 齐天大圣能飞三界五行,为何不能飞此地,连佛家都称它为八难之地
- 梦参老和尚:大乘五逆,小乘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