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摩诃迦叶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简介
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
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
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
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
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
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
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
第八是阿那律,称天眼第一;
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
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行第一。
摩诃迦叶,乃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付法藏第一祖。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摩诃迦叶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此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称迦叶佛。另佛弟子中,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等皆有迦叶之称。佛陀入灭后三百年之小乘饮光部之祖亦与迦叶同名。
树下生伟人
两千五百年前,在离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不远的摩诃娑罗陀村里,住着一位婆罗门望族的大富豪尼拘卢陀竭波长者,据说他拥有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更多的财产。尊者大迦叶,就是出生在这个家庭。说起大迦叶的出生,也有着奇异的瑞相,可以说和佛陀差不多。据说他母亲临产的那天,正在庭院里散步,忽然觉得困倦,坐在大毕钵罗树的树荫下休息的时候,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天衣,突然飘落在树枝上,也就在这时,大迦叶便发出哇哇的声音来到了人间。大迦叶,父母为他取的名字本来叫做毕钵罗耶那,就是树下生的意思。他长得白净肥胖,和佛陀的三十二相差不多。大富豪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对他的养育和疼爱更不用说。光是乳母,就请了四个人,在他身旁陪着玩的,人数更多。大迦叶在八岁的时候,照例受了婆罗门的戒条,并且延师学习各种学问,从祭祀法学起,书画、算术、文学、五明、四吠陀,以及星宿运行、阴阳吉凶、地震雷鸣、音乐歌舞等,由于他的聪明,没有一样不研究得彻底。最奇怪的是,大迦叶从小就和其它小孩不同,他讨厌世间上的欢乐,鄙视情欲,厌恶不净,常常希望离群独居,就是父母,他离开了也不会想念。
出家去修道
会者必离,生者必死,这是世间一定的道理,疼爱大迦叶的父母终于寿尽往生了。在父母往生不久的一天,妙贤叫仆役去榨胡麻油,胡麻油里有很多的小虫在蠕动,妙贤听到仆役们私下在说:「压死这么多的生物,不知将会受到如何可怕的果报?不过,这不是我们的罪过,而是主人的命令!」妙贤一听,顿时触目惊心,叫他们停止榨油,一个人独自的走进房中,把房门关起来,静静的思维。这一天,大迦叶正好到田庄巡视,见到耕牛的辛苦,见到农人拼命的工作,田里很多小虫,被锄伤脚踏,死的死,伤的伤,其状甚惨。他看到这情形,越加厌恶起世间的生活。他想:「为了一己的生活,难道一定要让这些人畜都受这种种苦吗?不管什么人,无论怎样吃,也吃不了一升多的东西;无论怎样睡,也睡不了六尺以上的床铺。其它日用,只不过是一些多余的浪费。现 在就是为了那些无用的浪费奢侈,而摧残这许多的人畜,杀害这许多的生命,这实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大迦叶这么想着,回到家里见到妻子妙贤,也像有什么懊悔的事情正在不高兴。后来他们互说出自己的心事,彼此更加感叹世间的凄惨、人生的无聊。大迦叶就向妙贤说道:「无论怎样,我是决意放弃家庭去修道,因为在家好比被关在牢狱一般,有种种系缚、种种苦恼。在家庭里造业是没有终了的时候,所以我要弃家去寻求人生的真理。到山林里去修道,好象在虚空行走,没有一点障碍。我要先去求师访道,你暂且留在家中,等我遇到贤明的老师时,再回来接你一同出家,你等着,我一定有好消息带给你。」妙贤听了,很敬佩丈夫的志愿和感激丈夫的关怀。出家修道本是他们夫妇俩的宿愿,为了父母,一等就是十多年的时光。现在,大迦叶离家去修道了,他内心的欢喜,自不待言。
做了佛陀的弟子
大迦叶,现 在 正 直 三十多岁的年龄,据传说,当他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大迦叶东南西北四处访师求道,诸师所说,大都不能满足他的所愿。两年后,他在鸳伽国时才有人告诉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当今的大觉者,现 在正带领着舍利弗、目犍连、 优楼频罗迦叶等千余人住在竹林精舍。他一听很欢喜,便取道折返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是佛陀组织教团最初住的道场,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地方。大迦叶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访问佛陀,只跟随王舍城佛陀的信众,每天去听佛陀说法。他心里想,如果不是真正的佛陀,一定不能拜他为师。在他认为,即使不能遇到佛陀,没有老师,自己也可以修证到二乘独觉的果位。佛陀的说法,佛陀的德慧,渐渐打动他的心,有一天,他听完佛陀说法后,想回城中,走近城门不远的地方,多子塔边,在一棵大树枝叶交错的下面,佛陀正在那儿静坐。他临走的时候,还见到佛陀坐在竹林精舍的法王座上,怎么现在又会逢到佛陀?他看了又看佛陀肃静和威严之相,好像一座金山,终于觉得应该向前礼拜。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顶礼之后,非常感动恳切的说道:「佛陀!请接受大迦叶的皈依,从此大迦叶是佛陀的弟子!」佛陀知道大迦叶此刻的信念,说道:「大迦叶!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真是你的老师。在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证得正觉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来吧!」佛陀静静的站起来,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叶跟在佛陀的身后,他恭敬、感动、欢喜,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佛陀回过头来看看大迦叶,然后说道:「我很早就听说过你,我知道你最后会到我这里求道的,今天是你得度的日子,未来佛法的流传,需要你的地方很多,为众生以及为你自己,都要珍重!」回到竹林精舍,佛陀为大迦叶剃度,又为他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佛陀的威德相好,佛陀的亲切慈音,可以说,证悟的气氛包围了大迦叶。佛陀的教化,使大迦叶如同干田遇到豪雨一般,在他剃度的第八日,他就开悟了。
乐于修苦行
大迦叶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习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食,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维,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著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就要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对于大迦叶这样的人,不去度众生,而喜欢离群独居,过苦行的生活,比较积极的比丘们总不太同情,他利人的悲心可以说值得人敬仰,但他弘法的热情显然是不够。除了佛陀,与外道辩论、教化僧团中诸比丘的大弟子,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大迦叶是当佛陀与二大弟子在世的时期专心修道,期间或对在家的居士说法。当佛陀灭度后,能够代佛陀统理大众的实力,就是在这期间养成的,他如同巨钟一样,沉默的时候就沉默,但一遇到因缘,他就可以发出响亮的洪声。当初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也曾劝过他忘去自我,发菩提心来从事弘法利生的真理运动,大迦叶总是坚定的回答他们说:「关于弘扬正法、教化众生,我实在是不行,忘去自我,多么不容易啊!教导没有信心或恶智的人,我实在没有那种勇气和毅力。我愿意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起更艰苦的修行榜样,让后来者对于少欲知足的头陀苦行知道尊重与实行。弘法利生的艰巨任务,全赖你们担当了。」听了大迦叶话后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并不感到失望,反而称赞道:「长老能够在这方面树立法幢,也是非常难得,佛法是多方面的,各人可以依着自己的志趣实践自己的理想,我们为长老祝福!」大迦叶最不喜欢住在竹林精舍或是祇园精舍过团体的生活,他甚至厌恶那里的和乐环境,他喜欢的是在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或骸骨,对于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才更合适。大迦叶不怕狂风暴雨,不惧日晒夜露,他枯瘦的老年之身,总是住在深山丛林的树下,或是白骨遍野的墓间,对于他的头陀苦行,任何人劝说,他都不停止。
佛陀分半座
大迦叶的年龄终于渐渐的老了,可是他对头陀苦行的生活,是越过越认真。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还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风暴雨之中,想劝他中止苦行。那是佛陀法驾住在鹿母讲堂的时候,佛陀召见大迦叶,大迦叶穿著破衲衣,须发长得很长,蹒跚的走来,这里新皈依的比丘都不认识他就是大迦叶,看到他那仪容不整的形相,都投过来轻蔑的眼光,甚至有人向前想阻止他走近佛陀。佛陀知道大家的心思,很远的就招呼道:「大迦叶!你来啦!我留了半座在这里,你赶快到这里来坐吧!」诸比丘听佛陀这么一说,吓了一跳,想不到这位老比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迦叶尊者。他向前顶礼佛陀后,退下几步说道:「佛陀!我是您末座的弟子,要坐在佛陀所设的座位实不敢当!」这时,佛陀就向大众叙说大迦叶广大无边的威德,并且说他有如佛陀修道相等的历程,今生如不遇佛陀,他也可以觉悟,证得独觉罗汉。由这个事实,可知佛陀如何重视大迦叶尊者,甚至待他如宾,显示他在教团中地位的重要。佛陀告诉他,不要继续苦行,把粪扫衣脱去,改穿信众所供养的轻衣,静静的养老,不要过度疲劳。虽然受到佛陀这么高的慰劳,但他并不肯改变他的头陀苦行,他向佛陀说道:「佛陀!头陀苦行在我并不以为苦,反而感到很快乐,我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间的得失,我只感到清净解脱的自由。「当然,有人说我这样生活太着重自利,像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旃延尊者等,他们负起代佛陀宣扬的任务,不惧阻难,不惜身命,推动着真理的法轮,使众生普沾法味,同获法乐。我虽然没有那股为人为法的热情,但我不会忘记佛陀对我的恩德,就是为了报答佛陀的恩惠,我才更要过头陀的生活。因为众生要能得救,全靠僧团的弘法,僧团中布教的弘法者,是人民的亲教法师,他必须自身要健全,才能担当弘法的工作,僧团本身如何才能健全呢?当然只有从严肃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德行。佛陀教法中的头陀行门,就是一种最严肃的生活方式,能习惯于这种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于淡泊,一心一德,为法为人!佛陀!我为了直接巩固僧团,间接的利益众生,我欢喜愿意不舍苦行,请佛陀原谅弟子的执着!」佛陀听后,非常欢喜,看看大迦叶,又看看诸比丘,说道:「很好!诸比丘有没有听到长老大迦叶的话呢?将来佛陀正法的毁灭,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坏,而是在僧团的腐化与崩溃!大迦叶的话说得很对,要弘扬佛法,让真理之光永照着世间,则必先要巩固僧团,要巩固僧团,就必须过严肃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叶尊者,就能负责住持!「大迦叶!你好好去修道吧,我不勉强你,你可照你的意思去修行。要见我的话,随时都可以来见我。」佛陀与大迦叶,人虽二而心则一,师与弟子如两个容器盛着同样的水,一点不滞留而互相流动。佛陀待尊者如宾,如亲友,但尊者从不忘以师礼对待佛陀,他们之间洋溢着师徒温暖的情谊。我们一说到佛陀或罗汉,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想象他们如同枯木寒岩般的冷酷,对于人间,一点人情都没有,其实,并不是的,佛陀或罗汉,不执着世间五欲的爱染,高尚的情爱自然流露在其中。这种情爱,佛教称之为慈悲。慈悲的根苗,是被盛在智能的法船里,如同磁石般的引度众生,使他们朝夕能接触到崇高温暖的人格,改良自己的习气。蓊郁葱茏的热带森林里,娑罗树的红花盛开着,尤其是在夏天,晚上皎洁的月亮从树梢间投射下银色的光辉,就在这空闲寂静的地方,大迦叶数十年如一日的修道,他那种崇高圣者的风范,彷佛还在我们眼前。
相关文章
- 河北千人齐聚古刹大开元寺 讲经交流弘扬佛教文化
-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 佛教文化对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 助印《地藏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 吃素食的十大益处
- 中国(西安)佛教文化博览会 组委会郑重声明
-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 凡夫:为在家弟子略说 三归五戒十善义白话
- 弟子序
- 流浪者群歌 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六章 摩诃迦叶尊者
- 从蒙山大佛到太原佛教文化
- 首都博物馆里感受佛教文化魅力
- 佛陀正法本意佛教文化教育工作室恭制
- 第十七期“湖州佛教文化大讲坛”在长兴天居寺举行
- 湖州文学院作家团赴长兴碧岩寺采风 挖掘佛教文化
- 学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 陈海量:释迦牟尼佛的道理
- 朝圣佛教文化的底蕴
- 佛教文化素食观的巨大价值
- 僧淘网融合现代佛教文化礼品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