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坚持做好人
坚持做好人能活一天,便多助人一天,人家记得你的好处,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幸事了。一位老人拉着很沉的手推车上坡,如果有年轻人从后面推一把,那么老人便会感到轻松多了。小孩的玩具坏了,大人看见后,如果帮他修理好了,那么小孩便又快乐起来。母亲生病了,如果她的子女能够带她去..
2023-11-15 11:10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把心放回心窝里
把心放回心窝里给自己的心增添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烦躁、愁苦、惊动、惧怕这些都是统统要扔弃的。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学习,就是给自己心增添价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这修身养性,可不是容易的事,最要紧就是必须得耐烦耐苦、耐惊耐怕,这样才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2023-08-23 14:54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身处逆境须用开拓法
身处逆境须用开拓法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遭遇逆境时,我们的心胸面临考验。我们的命运受很多因素的控制,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我们保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以把命运向美好的方向转变。有些人在遭遇困境时,认为是上天的安排,任何的努力都不会有用,于是他们变得消沉、..
2023-08-23 14:32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我们的错误
我们的错误严格来说,愤怒也是一种错误,尤其是向他人发泄自己的愤怒。但是,谁都会以错为对,以善为恶,就连圣人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肆意愤怒的借口。无恶意的犯错固然不是罪,但有一些道理还是应该注意的。比如说虚心,很多人善恶不分,也不考..
2023-08-23 14:28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愁苦源于心
愁苦源于心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迷于欲望,人就不可能清醒了,而欲望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人们的内心,这个心不仅产生欲望,还产生愁苦,而愁苦多是因为人们的某种欲望难以满足,或是,人们发现,即使欲望满足了,自己仍然不舒服。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有的人会抱怨生活中的困..
2023-08-23 14:24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心残所以事残
心残所以事残事情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这往往不是由于人们真的做不到,而是由于,人们的心灵没有以最完整的形态出现,没有给人们提供足够的力量,所以,人们所做的事情就半途而废了。大概在三个月前,我见到了一位很久不曾谋面的朋友,他看到我的一瞬间,显得很高兴,但他的眼神立刻又变..
2023-08-23 13:55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知福惜福方能得福
惜福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待无钱想有钱会考虑大局的人才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物质发达,物欲横流,让许多人迷失了本性,沉醉于对物质的享受中,而且愈发奢侈浪费。要知道,福不能享尽,福若享尽,后果十分可怕。如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处世持家年复年,总须虑后更思前。这并非是要人们斤斤计较..
2023-08-23 13:50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醒悟
醒悟做人时时要有居安思危的态度。安逸的现状不见得稳固,如果不善加维护,随时保有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那安逸的环境便容易变成困境;反之,尽管身处非常困苦的境地,也可能摆脱困境。自性即佛性,与自己的身体,其实是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且可以没有内外之别,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
2023-08-23 13:45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你在想什么呢
你在想什么呢我们的生活应当是正常的,对自己的举动也不用过度地考虑,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种种念头都会通过你的行为反映出来。之所以说我们不用考虑行为,实际上是要提醒你注意自己的心念。你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吗你在想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感到了不满足与..
2023-08-23 13:41阅读原文>> -
文章佛陀教你不生气:疼痛的自省
疼痛的自省驾御心念才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安详,才能不但使自己快乐,也能为他人带来安详。苦因来自内心,如果我们缺少清除心理上困惑的方法,那么即使没有外在的敌人,我们也还是要继续受苦。一个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关于幸福的构想很简单,他想要的,只是一间自己的屋子,能够容身就可以了,他..
2023-08-23 13:30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香菇的维生素B12含量高于肉类
香茹选购常识香菇是一种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四季可食的美味佳肴,享有“..
-
核桃绿豆爽
做法:1.绿豆放入冰箱提前浸泡一夜;2.锅中水沸后放入绿豆,盖上盖子;3.大..
-
佛化家庭:不孝父母,学佛的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想想父母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
-
放生功德:为什么放生功德最为第一?..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
-
曾想出家学佛的上大德的自述《菩提之路》..
佛教佛书:菩提之路请购佛书请加微信扫码联系多杰觉拔第二世龙舟仁波且简介..
-
佛教圣地–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
普陀山 是中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