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简介从中医的角度讨论「素食够不够营养」的问题。不讲「营养」讲什么?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的成份」,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
不讲「营养」讲什么?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的成份」,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丰富、是否充足,够不够饱,好不好吃…… 营养学是近代西医学的附带产物,随着微观还原论研究的发展,能够分析每一种东西的「成份」,这就叫作营养了。古代无法作这种「分析」,就无法从这个角度讨论问题了。古代饮食不讲「营养」的话,还可以讲什么?中医更强调另一个问题,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叫「吸收」能力,古代中医则叫「受纳运化」。试想看,就算是在现代,很多在农村生活的人,饮食哪里有这么讲究?哪里按照营养学来选择食物?他们就是种出甚么了,就吃甚么吧;又例如古代的人,肯定没有营养学的概念,他们怎么吃饭的?就是好吃的就吃吧,尽量选择能找到、喜欢好吃的食物,哪里会想这个食物含有甚么成份?从中医和传统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更重视「内在」自身的修养。这就好像学习那样,比如像「填鸭式教育」,天天给你灌输大量有益知识,可是学生本身接受不了、或者知识程度未够,如何花钱去上课补习也没用;但是,假如学生本身非常聪明勤奋,即使你在穷困的农村山区,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你也可以学有所成。「素食不够营养」的问题来自来「推卸责任」
说到这儿,或许大家也明白中医怎么看「素食够不够营养」这个问题了。「营养」是外来的东西,而中医更强调人本身能否「吸收」营养,而不太在意营养本身。假如身体健康,清茶淡饭也足够养生,假如身体本身不好,多么补的下去都没用。这也是中医有说「虚不受补」的说法,身体虚弱吃甚么都未必能够补上。
不是这样吗?很多长寿老人,其实饮食也是相当随便简单,又或者深山里面的和尚,吃饭也极其清淡,不也是健康的生存著?素食够不够营养,中医从根本处就不这样提问,而是反问:「你身体是否健康,能够吸收足够营养?」一个人够不够营养,中医不把责任交给食物,而更着重自身健康与否。
这是中西医学文化的差异。举例说,例如西医上的甲状腺病,西医比较倾向于用「碘质」吸收的太过或缺乏来解释这种病,与沿海地区或内陆地区生活,食物含碘太过或太少有关。中医则不这样看问题,不会单纯用外在因素来解释疾病,例如同样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人们的饮食习惯相约,但为甚么有人会得大颈泡,有人不得?中医更倾向于从自身去找寻答案,例如这一种病,就多与自身的情志、体质因素有关。中医不讲营养讲味道
再进一步讨论,中医不讲「营养」,但是讲「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是各种食物的基本味道,人人都吃,中医认为「过犹不及」,五味都可以吃,只要不太过就行。假如是身体不健康了,则可以从五味的角度上,建议特别侧重吃某一些方面的饮食,以帮助身体调整回正常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五味的饮食调养,也是强调需要按个体的情况作建议,这是中医强调「内在因素」的饮食养生特点。但是,传统中医没有说,必须要每一顿饭五味俱全,五味不等于「五种营养」,现在有一些养生书强调每一顿饭都要吃「五味」食物、「五色」食物,其实中医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再高层次一点说,中医养生提倡饮食宜「清淡」,五味都不要浓烈,朴素简单就是长寿的饮食方式了。越是担心会越不够营养!
有些人刚开始吃素,只要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都会怪罪素食不够营养所致。在这里想指出一种现象——「越担心素食不够营养的人,则越容易出现不够营养」,相反,假如不担心自己营养不够的人,则没有这种问题。为甚么会这样呢?这里尝试用中医的角度作一回答。在饮食上,中医强调「脾胃」关系,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脾胃」两者各自做什么工作。(中医的脾胃,与西医解剖学的脾脏胃脏的脏器概念完全不同呢。)在中医来看,「胃」是负责「腐熟水谷」的,就好像一个锅一样,当食物进入肠胃里面了,胃就负责将食物「变熟」,变化成为「水谷精微」,通俗一点讲就是变成人体的「气血」、「营养」了。但是,胃产生了这些气血、营养以后,要带走去周身才行,那就需要「脾」的帮助。《黄帝内经》指出「脾气散精」,脾是负责将胃所产生的精气、气血、营养,输送到全身去,负责运输、疏通的工作。换句话说,脾和胃的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像「消化」和「吸收」的两方面功能,胃负责消化食物,而脾帮助周身去吸收。重点来了,一个人经常担心的话,原来会影响整个「吸收」能力!在《黄帝内经》有两句话说:「思伤脾」,思为何会伤脾呢?就是另一句话解释了「思则气结」。就好像一个人很集中的想事情时,人的呼吸就不畅顺,身体凝注不活动了。当一个人常常思虑过多,则使「脾气散精」的功能受阻,就是说,尽管胃的消化能力没有问题,但是脾帮助疏通气血的功能受阻了,脾气不能将气血带到全身去,那么自然吸收受阻,造成「不够营养」的问题。中医上说,这就叫「胃不虚而脾虚」、「虚不受补」,或者现代的话可以说「能消化但不能吸收」。总而言之,一个人本身容易担心、思虑的人,开始吃素往往就会更加忧心忡忡、思前想后,后来造成营养不良,于是怪责素食不好。其实,这本身未必是食物的问题,而只是吃素这个选择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虑而已,实际根本原因在于自信不足。成语说「心广体胖」,如不担心吃素不够营养的人,其实吃饭生活都很随便,尽管吃得少也容易长胖。从这个角度看,担心是没用的,越是担心素食不够营养,则真的会越不够营养!素食不单是饮食问题,素食讲求朴素、内心清净,原来我们心想什么,与饮食健康有密切关系。许多豆科植物和大豆制品都含有优质蛋白,坚果、种子类、全谷物也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素食者只要吃得多样化一些,就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同样能吃出营养来!下面为你推荐20种美味的植物蛋白来源,咱们快乐的吃起来吧~
1. 小扁豆:只需要半杯,就含有9克蛋白质和近15克膳食纤维。
2. 豆腐:每杯切碎的豆腐,含有高达10克的优质蛋白质。
3. 黑豆:深色的表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淀粉含量比很多豆类都要少,每半杯含有蛋白质8克。
4. 藜麦:每杯含有8克蛋白质,它也是镁、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的丰富来源。
5. 豆奶:每杯含有8克蛋白质和4克有益心脏健康的脂肪。最好买不加糖的。
6. 青豌豆:富含蛋白质(每杯8克)和膳食纤维,而且很好吃。
7. 麻仁:只需要3汤匙,就含有13克蛋白质。你可以把它做成麻仁奶。
8. 燕麦:蛋白质含量是糙米的3倍,它也是钙、镁和B族维生素的丰富来源。
9. 南瓜籽:它是铁、镁和蛋白质的极好来源,每1/4杯含有8克蛋白质。
10.奇亚籽:这种超级种子含有完全蛋白质,每2汤匙含有蛋白质5克。
11.天贝:这是一种发酵型大豆,高蛋白(每杯12克),易消化,并且富含益生菌。
12.毛豆: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每半杯还含有8.5克蛋白质。你可以把添加到汤、沙拉、荞麦面条等食物中。
13.西兰花:每杯含有蛋白质4克,以及人体每日所需钙量的30%,它也是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14.芦笋:一杯切碎的芦笋含有蛋白质4克,它也是叶酸的极佳来源。
15.杏仁:一杯杏仁或2汤匙杏仁黄油的蛋白质含量是7克。
16.芝麻酱:2汤匙含有8克蛋白质,它也是铁、镁、钾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17.花生酱:很美味,2汤匙含有蛋白质8克。
18.螺旋藻:一汤匙含有4克蛋白质。
19.营养酵母:只需要2汤匙,就含有8克蛋白质。
20.鹰嘴豆:小小的半杯鹰嘴豆,就含有蛋白质6-8克。你也可以吃鹰嘴豆泥。 更新于:2022-10-09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