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法器:八瑞物-长寿茅草
长寿茅草是有多种名称[1]的一种普通的草。在西方,它被称作百慕大草[2]、巴哈马草、匍匐草或邪恶草,通常都生长在牧场。在东方,它被看做是恐怖草[3]或折腰草,也是草类中的一种白色物种,梵文称作chanda。长寿茅草草质坚硬,是匍匐四散生长的一种草,草茎上布满斑点,叶子覆盖茎端。沼泽或湿地是其天然的生长环境,但其韧性极强,即使晒干后在遇水时依然可以发出新芽。长寿茅草是吠陀时期供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吠陀时期的圣坛是用被长寿茅草捆结的牛粪搭成。在抚慰众神的仪式中,吠陀时期的祭司经常戴有一只用长寿茅草草秆编织的戒指,代表毗湿奴的吉祥结。长寿茅草的神性源自搅拌大海时偶然洒下的甘露的传说。据说,在搅拌大海时,有几滴甘露洒落在长寿茅草上。类似的传说认为拘沙草[4]也具有神性。在这个传说中,金翅鸟偷走了盛有甘露的宝瓶,想用它赎回被其敌手龙众监禁的母亲。金翅鸟把这个宝瓶偷偷藏在一丛长寿茅草中。但因陀罗神识破了它的欺骗行径并迅速地从龙众手中拿走了甘露瓶。龙众急切希望能用上一些甘露,它们误把甘露的神圣香气看成是拘沙草发出的。当它们去舔拘沙草的草尖时,它们的舌头被劈成了蛇的叉形。长寿茅草和拘沙草成了神圣的同义词,一般叫做darbha。拘沙草是一种长形刷状草,可以长到大约两英尺高。在印度,用一卷绳子把拘沙草捆在一起就可以制成一把普通的家用扫帚。在传统上,拘沙草可以用来净化污浊之物。在需要举行净化仪式时,婆罗门们要睡在一丛拘沙草中。根据寓言的说法,拘沙草的草秆又尖又硬,象征着敏慧的智力。在佛教中,人们认为这种草可以增加透视的清晰度及禅修的定力。在许多密宗教派,如时轮金刚密乘[5]中,人们要把一根长茎秆纵向地放在床垫之下,把一根短茎秆横向放置在枕头下,用这两根拘沙草茎秆为灌顶前夜所做之梦进行释梦。浸泡过拘沙草的水常常作为灌顶水用于灌顶加持。护摩火祭仪式[6]开始时也要点燃一把晒干的拘沙草。即将成佛的佛陀在顿悟前夕走到神圣的菩提树下,站在一片柔软的草地上。在菩提树下,他遇到了割草神,他给佛陀八抱拘沙草让他制成禅定蒲团。从吠陀时期起,拘沙草编织的拘沙蒲团[7]就是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圣垫。佛陀始终沿袭着古老的传统一直使用拘沙草蒲团。在肖像画法上,众多的佛教苦修者、瑜伽师和大成就者[8]都被画成端坐在拘沙草蒲团之上。末罗国[9]的古都(佛陀的圆寂之地名叫拘尸那迦[10])的意思是拘沙草之城。从艺术上来看,在藏族艺术中,长寿茅草和拘沙草都被画有多种形式的变体。
注解:
[1]梵文:duva,durba,darbha,长寿茅草,草名。
[2]梵文:caoriola dactylon,百慕大草,草名。
[3]梵文:panicum dactylon,恐怖草,草名。
[4]梵文:kusha;原文:poa cynosoroides,拘沙草,印度画眉草。印度的一种禾草,常用于印度教礼仪中。
[5]梵文:kalachakra,时轮金刚乘。时轮金刚密法源于古印度北方的香巴拉国,十二世纪前后传入西藏。时轮金刚密法确认一切众生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迷界中,并以时轮表示三时。
[6]梵文:homa,护摩,密教的修法。在炉中燃烧起火来,烧着供养的物料以供养本尊。护摩仪式分为:1)怀柔护摩;2)增长护摩;3)息灭护摩;4)诛灭护摩。
[7]梵文:kushasana,拘沙蒲团,用拘沙草编成的蒲团。
[8]梵文:siddha,大成就者,指通过密教的秘法而获得觉悟的人。
[9]梵文:malla,末罗国,古地名。故址在今伊拉克巴士拉之西。《新唐书地理志》附广州通海夷道称之为大食重镇。
[10]梵文:kushinagara,拘尸那迦,亦称俱尸那,意译角城、茅城。佛教圣地。相传为释迦牟尼在世时的末罗国都城,传为释迦牟尼涅槃处。
相关文章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 佛光山总住持满谦法师于福慧慈缘开讲“走进人间佛教
- 佛教界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
- 金王朝时期山西大同著名佛教殿宇宏伟壮观
- 中国佛教中的香道
- 达摩祖师:黄夏年: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 达摩祖师:董群:论菩提达摩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 慧能大师:赖永海:慧能与中国佛教的儒学化
- 寺院石雕经幢雕刻意义及佛教石经幢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佛教居士:曾良:《法苑珠林》异文及校勘札记
- 陈永革:佛教净慈观的伦理阐释
- 佛教居士:黄连忠: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
- 陈永革: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一)
- 吸毒是犯佛教的重戒吗?
- 廿四香谱 佛教知识-最全的烧香图解,香谱图解
- 七十二种香谱图 佛教知识-最全的烧香图解,香谱图解
- 赵朴初答:佛教在社会公益事业中从事哪些种类?有过哪些成就?
- 赵朴初答:谈一谈当时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 姚卫群:吠陀奥义书对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影响
- 陈星桥:佛教禅定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