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重则动手打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他人伤心,瞋心一起,损人亦不利己,轻则心烦意乱,重则肝目受伤。学佛之人应当保持心中常有一团祥和之气,才能减少疾病,增添福寿。昔日阿耆达王,一生信佛,坚持五戒。临终因服侍他的人拿着拂尘赶苍蝇,时间久困了,拂尘掉到他的脸上,他不舒服,心中生起瞋恨,正好此刻命终。
还好他有宿世福德,自己知道原因,求出家人为他说归依,才得以脱离蟒身,生到天上。因此,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古代大德也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辱护瞋心。如来教导多瞋众生修慈悲观,道理在于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也是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我们就应当感念众生对我们宿世的生育恩德尚且无以为报,怎么能因为小小的不如意,便怀恨在心。
一切众生又是未来诸佛,必定广度众生,我要是没能了生死,还得指望他们来度我,哪能因为一点不如意就生气?所以菩萨捨头目髓脑时,将一切有求者,视为善知识、恩人,相信对方是为成就自己的无上菩提道,即使丧失生命,对众生也只起欢喜心,不生瞋恨。
知道自己性情暴躁,就应当常想我事事不如人。即使是别人对不起我,也要当作是自己亏欠了别人,觉得自己对一切人都有愧,歉憾不已。这样,火暴脾气就 没地方生出来了。一切嗔恚怒气,究其原因,都从傲慢生起,倘若能处处心怀歉疚,自然心平气和,不再贡高我慢,气势凌人了。嗔心是宿世的习性,如今就想我已经死了,任凭他刀割香涂,都和我没有关系,也就没理由发火了。
有的人修行越用功,习气发作得越厉害,这是由于注重事相上的修持,却不懂得理上的回光返照,不能克除心中的妄想情执所引发的。应当在平时注意预防,境界来了也就不至于习气发作。倘若能认识到我这个身心,完全只是幻妄,一个具有真实体性的“我”其实是了不可得,既然没有“我”,又怎么会有那些因人因境所生的烦恼?这才是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不能悟明“我空”的道理,就应当依照如来开示的“五停心观”修习,对治烦恼。(五停心的意思是按照这五种方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界所转。)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相关文章
- 净土法门法语:修行修什么?把烦恼习气放下
- 除掉不良习气 要形成好习惯
- 开愿法师:人性本善,不善的是--习气
- 密勒日巴:赶快抓住这个机会去掉自己的习气啊!
- 雪漠:辱与清除习气
- 不能再让这样的习气毁了自己
- 读《楞严经》消业障,除习气
-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 虚云法师开示录-断习气不被外境迁自得威仪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 索达吉堪布:该怎样理解习气呢?
- 星云法师:习气与习惯
- 索达吉堪布:修行很难克服贪玩懈怠的习气,修法也提不上日程,该怎么办?
- 习气:残余的被积蓄的烦恼
- 阿罗汉都还有习气,学会不要指责他人
- 革除习气
-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5.习气难断的罗汉
- 车匿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 证得圣者果位
- 海涛法师:如何了解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悲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断觉想?
- 佛教名词:【习气】-习气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