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肉 传统素食养生文化
“素食主义”在中国古代的含义并不等于“不吃肉主义”。汉语“素”字本义是指白色、干净和质朴。有专家做过考证,素食在中国古代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蔬食,此义与我们现代意义的素食重合,《匡谬正俗》中有记载:“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在《庄子?南华经》中则直接用了“蔬食”一词:“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二是指生吃各种瓜果植物,与现代意义上的天然纯素食有相近的地方,区别只是现代人已很难吃上他们理念中的“天然纯素食”了;第三指无功而食禄,此乃由肚皮上升到大脑的高度上去了,那已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事,与本文之旨无关。
在中国的诗歌还是由国家的采诗官们在农闲时节,打着小旗,摇着木铎,像收割庄稼一样到山野田地间四处采集的《诗经》时代,素食与肉食便已共登盘餐,那时虽然没有小资、绿党与家庭主妇们共同打起的素食主义大旗,但对于基本的素食养生的道理,中国人还是家喻户晓的。按中国古老的传统,人不应该追求浓烈肥厚的饮食,“平易恬淡”才是养生的硬道理。汉朝时期豆腐的问世,可以说是把中国古代素食提高到“主义”的高度的划时代的大事。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蔬菜瓜果品种的增加,民间饮食市场的素食品种亦日益丰富。后来,随着佛教东传,梁武帝更把佛教与素食共同推广到他的率土之滨。在北魏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内,就将素食专门列为一章,并论述了它的制作方法。
在《吕氏春秋》中,《重己》篇说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作者进而解释说“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众珍”古代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这类好东西吃多了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滞,影响气血畅达,最终导致短寿,祸莫大焉。
古老的中医学一直是主张多用清淡素食,少用肥腻厚味的。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记载,其意指嗜食肥美厚味容易引起痈疥一类疾病。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翼方》中也说:“食之不已为人作患,是故食最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这里说的“鲜肴务令简少”。即是说一定要少吃荤食,不要因贪鲜味而伤身体,尤其是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更要三思而食。孙药王还进一步说:“老人所以多疾者,皆有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
明代医家李延认为,对中年人的精气亏损,通常采取服药补阴阳的方法,一般都不能收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唯素食调养,能气阴两补,助胃益脾,最为平正,不仅适合于中年肾亏,也适合于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其他亏损病症。明代另有一位医学专家万全,在其所著《养生四要》里也再三倡导学习古人“尚淡泊”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素食可以使人的体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古籍中都记载有用蔬菜制作素食的饮食疗法。比如现在人人都知道的常吃芹菜能降压、健胃、利尿;常吃萝卜、山药能健脾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常吃黑木耳、香菇等有清涤胃肠,滋胃降压、强心补肾等作用等等。
总之,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观念中,都保存有素食养生延年益寿的思想,只是现代中国人与自己的伟大传统之间的隔膜太厚,被麦当劳肯德基们异化太久,把自己祖先的智慧全都忘得干干净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