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册 卷九 五、通达位
【论文】
九?一○一次通达位,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三段别举﹝第二十八﹞颂别解第三通达位。于中分二︰一、因问兴起,二、举颂别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问第三位。
【颂文】
九?一○二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疏翼】
第三段别举﹝第二十八﹞颂别解第三通达位中,第二举颂别答。于中分二︰一、列举颂文,二、略广释颂。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下、解见道,举颂可知。
【论文】
九?一○三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现故。
【疏翼】
第二举颂别答中,第二略广释颂。于中分二︰一、略释,二、广释。初中又二︰一、略释上二句,二、略释下二句。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下释有二︰初、略解本颂,二、广解[1]此颂。今释上二句颂。
「不取种种戏论相」者,「不取」者,无能取执[2];「不取戏论相」者,无所取相[3];观真胜义,名「无所得」。
【论文】
九?一○四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相故。
【疏翼】
第一略释中,第二略释下二句颂。
【述记?卷五十五】
释下二句。
心、境相称,如智冥合,俱离二取,绝诸戏论,故名「平等平等」。
「真胜义性」,体即「真如」。此但遍遮有漏,后得智亦有相,此亦离彼相戏论也。
【疏翼】
以上第二略广释颂中,第一略释讫。
【论文】
九?一○五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说无所取、能取相故。
【疏翼】
第二略广释颂中,第二广释。
【述记?卷五十五】
此下第二、广释上颂。于中有四︰初、广正智,第二、解位名,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第四、解得见道时功德有异。
然广正智中,此智二分,合有三解[4]。《佛地》有二说,无此第一[5],然彼一切无漏心合作法。
此即不然。「说无所取、能取相」者,识体合如,冥然无取、无攀缘[6]也。如《摄论》[7]第六所引《庄严论》[8]颂: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9]等。此颂说离二取相等,此类非一,不能繁引。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云︰
何时断识能取得住心法性耶?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论曰︰谓若时缘诸教法,缘诸教授,最后乃至缘色声等,由智都不缘离心外境界,即不见、不取,无有执着,而如实观见于义,非如生盲;尔时则识能取亦离,而安住于自心法性。即于此中出其成因,说言「离二取相故」。若有所取,亦有能取;若无所取,亦非有能取;若无所取,则亦当知无有能取,而非只无有所取;若如是者,由于所缘能缘无分别故,平等出世间智生起。即断所取能取执着﹝即二取取﹞随眠,心亦安住自心法性。
【论文】
九?一○六有义:此智相、见,俱有带彼相起,名缘彼故。若无彼相,名缘彼者,应色智等,名声等智。
【疏翼】
第一广释正智中,第二解正智二分。于中分二︰一、明非无相分,二、明非无见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由所缘缘要带相故,难前师说︰无似境相[10],名缘彼者,应此「色智等」,名此「声等智」,此色智等上,无声等相故。此难无相分,以色、声智返覆比量,义准可知。如《观所缘》说「带彼相起」[11]故,名有[12]无分别影像所缘故[13]。
如虽无亲证无分别相,与彼极相似,不同余智,名曰证如,如《对法》、第十一抄会[14]。
【论文】
九?一○七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宁可说为缘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缘!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疏翼】
第二解正智二分中,第二明非无见分。
【述记?卷五十五】
以如喻智,以智喻如。无能缘相,亦准前解。
【疏翼】
以上第一广正智中,第二解讫。
【论文】
九?一○八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说无相取,不取相故。
【疏翼】
第一广正智中,第三师明见有相无。于中分四︰一、引《瑜伽》说「无相取」为证,二、解第一师引文,三、带如体起不离识性。答第二师,四、举喻并结成。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此、第三说。
此智,见分有,相分无[15],说无相取、不取相[16]故。七十三说也[17]。
既言「无相取[18]」,宁无见分?
「不取相故」,可无相分。彼论有数十番难,应广叙之[19]。
【论文】
九?一○九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
【疏翼】
第三明见有相无义中,第二解第一师引文。
【述记?卷五十五】
解第一师所引教文,相分同初[20],见分有异,文意易解。
【论文】
九?一一○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
【疏翼】
第三师明见有相无义中,第三带如体起不离识性答第二师。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师云:《所缘论》说:识依彼生,带彼相故[21],名缘于彼。若无真如相,应非是所缘!
此缘真智挟带真如之体相起,故名所缘;非带彼相分影像而起,名缘于如,「不离如故」[22]。
【论文】
九?一一一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故应许此,有见无相。
【疏翼】
第三师明见有相无中,第四举喻并结成。
【述记?卷五十五】
举喻显成。
自证分等缘见分等,非带彼相分起,得名所缘故。此无分别,与后得殊,故必无相,如前第七卷四缘中解[23]。
若尔,心王应名缘所!不现彼影、带彼体相起故。
此亦不然,非所虑托故,余文可解。
此即第一、有见相分别。
【疏翼】
以上第二广释颂文中,第一广释正智讫。
【论文】
九?一一二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疏翼】
第二广释颂文中,第二解位名。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释位及见道名。
「见」,即是「道」[24]。「体」者,通也;「会」者,达也。
--------------------------------------------------------------------------------
[1] 《金藏》作「解」,余作「释」。
[2] 即无能取取。
[3] 即无所取取。
[4] 此依次为初解。
[5] 如《佛地经论》卷三中云︰
复次,如是所说四智相应心品,为有相分、见分等耶?定有见分,照所照境;有自证分,通照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照自证分,故亦定有。若无如是三分差别,应无所缘,应不名智,相分不定。
有义:真实无漏心品无障碍故,亲照前境,无逐心变似前境相。以无漏心说名无相,无分别故。又说缘境不思议故。
有义:真实无漏心品亦有相分,诸心、心法法尔似境显现,名缘。非如钳等动作取物,非如灯等舒光照物,如明镜等,现影照物。由似境现,分明照了,名无障碍。不执、不计,说名无相,亦无分别;妙用难测,名不思议;非不现影。若言无相,则无相分;言无分别,应无见分!都无相、见,应如虚空,或兔角等,应不名智!无执计故,言无能取、所取等相,非无似境缘照义用。若无漏心全无相分,诸佛不应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是则违处处经论。转色蕴依,不得色者,转四蕴依,应无识等,便成大过!
有义: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
[6] 无有二取取为隔碍。
[7]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六。
[8] 即《庄严经论》卷二〈真实品〉。
[9]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藏文作「de byas gbis kyi
mtshan bid bral ba yis/ chos kyi dbyivs ni mvon sum bid du gyur/」。
[10] 「相」,《金藏》误作「故」。
[11] 《观所缘缘论》原作:
谓能缘识带彼相起﹝藏文作「wes pas gav gis rav gi vo bo ves par dzin pa yin te dei rnam par skye bai phyir ro/」﹞。
[12] 「有」字,《金藏》无。
[13] 《对法》卷十一云︰
有分别影像所缘﹝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i gzugs brban/」﹞者,谓由胜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胜解作意﹝藏文作「mos pa yid la byed pa/」﹞者,一向世间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i gzugs brban/」﹞者,谓由真实作意所有止观所缘境界。真实作意者,一向﹝藏文无此二字﹞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藏文作「de kho na yid la byed pa ni jig rten las das pa dav dei rjes las thob pao/」﹞。
[14]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云︰
「有分别影像﹝所﹞缘」等论文中云「一向世间」,谓胜解作意。法师云︰既云「胜解作意」,明知是有漏见道以前胜解行地。如《大论》二十六云「有分别影像」者,谓乃至﹝中略「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教授、教诫为所依止(藏文作「di ltar di na la la dam pai chos thos paam/ gdams wiv rjes bstan pa la brten nas/」)、或见、或闻、或分别故(藏文作「mthov baam/ thos paam/ bye brag phyed paam/ yovs su brtag pa be bar bzuv ste/」),于所知事同分影像(藏文作「wes par bya bai dvos po dav cha mthun pai gzugs brban la/)」﹞由三摩哂多地,毗钵舍那行﹝藏文作「mam par g?ag pai sa pai lhag mthov gi rnam pa dag gis」﹞,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藏文作「rnam par lta bar byed/ rnam par byed par byed/ rab tu rnam par byed par byed/ yovs su rtog par byed/ yovs su dpyod par byed pa ste/」﹞,乃至为六行,于此所知事,知功德过失﹝原文为「所知事者,谓或不净,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念(梵文作「anapana-smrti」),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粗性,上地静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哂多地作意现前(藏文作「de la brten nas rnam par g?ag pai sa pai yid la byed pa mvon du byas te/」),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事而起胜解。彼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藏文作「de dei tshe na wes byai dvos po la mvon sum du mthov ba dav dzin bai mos pa skye bar gyur gyi/」)。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藏文作「wes byai dvos po de mvon sum du gyur civ phrad paam/ mvon sum du gyur pa ni ma yin no/」),亦非所余彼种类物,然由三摩哂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藏文作「de dav dra bai rdzas g?an yav ma yin mod kyi/ on kyav mos pai mthu yin te/ mam par g?an pai sa pai yid la byed pai mthus na de de drao/」)。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藏文作「des de wes byai dvos po de dag dav dra bar snav bas dei phyir de ni wes byai dvos po dav cha mthun pai gzugs brban ?es bya ste/」)』。修观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观察(藏文作「rnal byor pa de brtag par bya ba wes byai dvos poi rav b?in de la yav dag par rtog par byed pa na/」)、审定功德过失,是名『有分别影像(藏文作「yon tan dav skyon ves par rtog par byed pa gav yin pa de ni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i gzugs brban ?es byao/」)』」﹞。
《大论》此文即「有分别影像」,通漏、无漏,以简择如《大论》八十三卷释,唯无漏﹝如云「复次,简择诸法(藏文作「chos rnam par byed do/」)、最极简择(藏文作「rab tu rnam par byed do/」)、周遍寻思(藏文作「yovs su rnam par rtog par byed do/」)、周遍观察(藏文作「yovs su dpyod par byed do ?es bya ba ni/」),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卷二十六)。已得无漏真作意故,缘圣谛境一切无漏作意相应,名为『择法』(藏文作「zag pa med pai yid la byed pa thob pa nas bzuv ste/ bden pa la dmigs pa zag pa med pai yid la byed pa dav ldan pa thams cad ni chos rnam par byed pa ?es byao/」)」﹞。
此《﹝杂集﹞论》「有分别﹝影像﹞」是有漏,《大论》「有﹝影像﹞分别」,与此不同。此据见道前语,彼约通地前,后语无违。
问︰论云「无分别影像」,谓「一向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如此文即唯无漏。如《大论》二十六云「无分别影像」者,「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藏文作「gzugs brban gyi mtshan ma bzuv nas/」﹞,不复观察拣择,乃至﹝中略「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以九种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勘与此论﹝此处﹞相违。﹝由﹞此论第十卷,及《大论》第三﹝原该论《述记》作「四」,今改﹞中,释九种定﹝即「九种心住」,或「九种行相」﹞皆有漏,始修行者所为﹝《对法》卷十云「令住者,摄外攀缘,离内散乱,最初系心故(藏文作「de la phyi rol gyi dmigs pa rnams las bsdus nas de nav du mi gyev bar gav dav po bid du be bar dogs pa ni jog pao/」)。等住者,最初系缚粗动心已,即于所缘相续系念,微细渐略故(藏文作「de ltar sems gyo bar rags pa thog ma de bid du be bar btags pa de/ dmigs pa bid la rgyun gyi tshul dav phra bar byed pas mvon par sdud pa ni rgyun du jog pao/」)。安住者,或时失念,于外驰散,寻复敛摄故(藏文作「dran pa brjed nas phyi rol tu gyev bar gyur pa de dran pas bkug pa ni blan te jog pao/」)。近住者,从初以来,为令其心于外不散,亲近念住故(藏文作「sems phyi rol du mi phro bar bya bai phyir thog ma bid du dran par be bar gnas pa ni be bar jog pao/」)。调顺者,从先以来,于散乱因──色等法中,起过患想增上力故,调伏其心,令不流散故(藏文作「svar ltar rnam par gyev bai rgyu gzugs la sogs pa la bes dmigs kyi du wes kyi dbav du byas nas thog ma bid du sems rab tu phros mi ster ba ni dul bar byed pao/」)。寂静者,于扰动心──散乱、恶觉随、烦恼(《瑜伽》卷三十中则谓「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恶觉」即「寻思」,下同。藏文为「rnam par rtog pa/」)中,深见过患,摄伏其心,令不流散故(藏文作「sems khuv par byed pa be bai bon movs pa rnam par rtog pa rnams la bes dmigs su blta bas phros mi ster ba ni ?i bar byed pao/」)。最极寂静者,或时失念、散乱觉等,率尔现行,即使制伏,令不更起故(藏文作「dran pa brjed nas rnam par rtog pa la sogs pa kun du byuv bas na/ de dav du mi len pa ni rnam par ?i bar byed pao/」)。专注一趣者,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胜三摩地故(藏文作「mvon par du byed pa skabs med civ bar ma chad par tiv ve dzin la rgyun du blan te jog pa ni rtse gcig par byed pao/」。藏文《瑜伽》则作「rgyud gcig tu byed pao/」)」。平等摄持(《瑜伽》作「等持」)者,善修习故,不由加行,远离功用,离散乱转故(藏文作「win tu goms pai rim gyis mvon par du byed pa med civ lhun gyis grub par sems kyi tiv ve dzin rgyun gyev ba med par byuv ba ni mbam par jog pao/」。藏文《瑜伽》作「tiv ve dzin du byed pa yin no/」)。」﹞《大论》﹝卷二十六﹞以「有分别」为「影像」观。
此《﹝杂集﹞论》据有漏者,彼论﹝卷八十三﹞据无漏者,据实,通漏无漏。又极拣﹝择﹞等,《大论》﹝卷八十三﹞谓无漏,二十六无分别﹝影像﹞观,不复修习如是「有分别影像」,通无漏名「有分别」。如是「无分别」,得有「影像」缘。
四慧﹝「《瑜伽》卷三十中云「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无分别,而为九种定﹝行相﹞,二论不同,有漏、无漏异者,有四种慧通漏、无漏。如三十卷解四慧中,不言无漏,亦得通漏无漏。﹝此卷﹞下三门﹝即由六种力成办门、四种作意门,及四种毗钵舍耶门﹞中,相似有漏,并如九种定会。法师引西方无漏观﹝三家中﹞无影像家释,此文亦然。能去内心有所缘虑相,是心家影,名「无分别影像」缘。
又无他分别影像,名「无分别影像」。若作此释,《大论》二十六云︰即此无分别影像,「亦名影像﹝藏文作「gzugs brban de yav gzugs brban ?es kyav bya/」﹞乃至﹝中略「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亦名三摩地门﹝藏文作「tiv ve dzin gyi mtshan ma dav/ tiv ve dzin gyi spyod yul dav/ tiv ve dzin gyi thabs dav/ tiv ve dzin gyi sgo dav/」﹞,乃至﹝中略「亦名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亦名光影﹝藏文作「yid la byed pai rten dav/ nav du rnam par rtog pai lus dav/」﹞」。云何言无他分别影像?《佛地论》三家释像﹝即「相分」﹞,待问﹝法师﹞录之﹝其第三家「有义」云「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界现,分明缘照」﹞。
又「无分别」中,即有「影像」之言,明知非无分别智。若尔,云何言内真证智?后得智有二分︰一、反缘理,二、缘事。反缘理者,此是,不论无分别﹝根本﹞智。
又《略纂》卷十六中解「所作成办」中,「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乃至得转依故,超过影像﹝藏文作「gzugs brban las yav dag par das nas/」﹞」等者,看此中意,即有无分别影像皆未证真,皆有影像,入见道,名「事边际」、「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今至无学「所作成办」,「得转依」,证「得圆」、无漏,「超过影像」,即无漏心无影像也。《对法》﹝卷十一﹞云「无分别影像」者,谓内真证智及「后所得」者,此从因为名,名「无分别影像」。其实﹝根本、后得﹞二智以无漏故,皆无影像。有、无分别,或定,或慧,《对法论》文虽具,而影像不具。西方既释有三,此之取义,任意。其无漏心有影像义﹝原作「云」,今改﹞,释此文「超过影像」者,此超有漏法执影像,非无漏心无有影像﹝即亦有相分﹞。又无影像义,取此文为证。详彼文,如彼《﹝成唯识﹞论》。此文即证:因无漏心有影像,果无漏心无影像。隽师义。
[15] 即自反理体。
[16] 亦说「不变相」。
[17] 《瑜伽》卷七十三云︰
问︰于无相界,若取其相,非无相取;若无所取,亦不得成无相之取﹝藏文作「gal te mtshan ma med pai dbyivs la mtshan mar dzin na ni mtshan ma dzin par mi gyur ro/ gal te mi dzin na ni de lta na yav mtshan ma med pa dzin par mi gyur ro ?e na/」﹞?若尔,云何名无相取﹝藏文无此征﹞?答︰言说随眠已远离故,此取虽复取无相界,不取相故,成无相取﹝藏文作「smras pa/ dzin pa ni tha sbad bag la bal med pai phyir/ mtshan ma med pai dbyivs la dzin pa na yav/ de la mtshan mar mi dzin par thad do/」﹞。
问︰若无构获,云何成取﹝藏文作「mtshan mar mi dzin pas de ji ltar dzin ?e na/」﹞?答︰虽不构获诸相差别,有所增益,然取无﹝其成﹞相,故得成取﹝藏文作「dei mtshan ma bwig pai phyir dav/ mvon rtags su dzin par sgro dogs pa med pas so/」﹞。
问︰若无构获,无所增益,此取﹝之﹞相状,云何可知﹝藏文作「ji ste mtshan mar mi dzin na yav mvon rtags su dzin par sgro dogs pa med na/ mtshan bid ci dra bar rig par bya ?e na/﹞﹞?答︰取胜义故。取无相故,五种事相﹝即名、相、分别等﹞皆不显现,以为其相﹝藏文作「dvos po lva la mtshan ma thams cad mi snav bai mtshan bid yin no/」﹞。
问︰若不分明,可立为取,何故不许诸取灭无﹝藏文作「gal te mi gsal bar dzin par rnam par b?ag na/ dzin pa de gog pa kho na yin par cii phyir mi brtag ce na/」﹞?答︰灭无,无有修作义故﹝藏文作「smras pa/ gog par ni mvon par du bya ba ma yin pai phyir/」﹞,非修观者依于灭无有所修作。
问︰若尔,云何证知其相﹝藏文作「dei mtshan bid ji ltar so sor rig par bya ?e na/」﹞?答︰自内证智之所证知﹝藏文作「smras pa/ so sor rig pai ye wes kyis so/」﹞。
问︰若尔,何不如其所证,如是记别﹝藏文作「de ji ltar so sor rig par byed pa de ltar cii phyir lan debs par mi byed ce na/」﹞?答︰此内所证,非诸名言安足处故﹝藏文作「smras pa/ so sor rig pa de ni brjod pai g?ii gnas ma yin pai phyir ro/」﹞。
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藏文作「gal te wes pa dav po mtshan ma med pa ma yin na ni/」﹞,由无有故,亦无数习无相智义。无数习故,知无相智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藏文作「mtshan ma dav bcas pa yav mtshan ma med pai rgyur ruv ste/ de dav mthun pai phyir ro/」﹞,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
[18] 「无相取」,藏文作「mtshan ma med pa la dzin pa/」。
[19] 余广参详,姑略。
《枢要》卷下云︰
七十三解「无相取」,有数十番解,应勘叙之。
问︰若许无分别智有见无相,如自证分,何不即缘自证?
若以内外取,故不得者,既尔,应成相分所摄!即自体故,不成相分者,即自体故,应缘自证!若以性相别,故不得缘者,相性别故,应为相分缘!彼无相故,不可为例。
[20] 即初师。
《枢要》卷下云︰
又应无分别故,「说非能取」,实有见分,亦应无分别,故名为无相,实有相分!「相」谓相状、状貌。无此状貌体相之法,非无境体。以无分别差别相故,名无相分。见分之言,通非分别,故彼智有见。
[21] 《观所缘缘论》卷一原文为:
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
[22] 即自契性故。
[23] 见本论卷七、《述记》卷四十四,第三「所缘缘」,如云︰
谓能缘心等,带此色等己之相也﹝解论文「带己相心」﹞。以此理故,正量部师般若鵋多﹝梵文「prajba-gupta」﹞不立相分,造《谤大乘论》遂破此云︰无分别智不似真如相起,应非所缘缘!我之大师戒日大王为设十八日无遮会﹝梵文「pabca-varsika-maha」;藏文为「lo lvai dus ston/」﹞,时造《制恶见论》遂破彼云︰汝不解我义!「带」者,是挟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挟带真如之体相起,与真如不一不异,非相、非非相。若挟带彼所缘之己以为境相者,是所缘故。若「相」言「体」,则有同时心、心所之体相,亦心挟带而有!虽有所托,然非所虑,故非所缘缘。故「相」者,相分义,或体相义。真如亦名为相,无相之相。所以《﹝大般若﹞经》﹝卷七十三﹞言:皆同一相,所谓无相。
[24] 灵泰《抄》云︰
「道」,即是无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