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战略地位重要 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载体
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到唐末以后实现了中国化转型,并最终与儒道两家圆融共处,形成稳定、和谐、有机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又经过一千年的延续,随着国门的打开、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型、西方文化的蜂拥而入,原有的儒释道三教并立互补、会通共存的文化格局迅速瓦解,新的文化格局在新的社会体制酝酿之时也正在形成之中,佛教的文化角色和文化定位也面临新的调整,中国佛教的文化安全与发展命运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如果说佛教在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的历史进程中主要通过中国化和民众化来支撑起历史的命运,那么当今中国佛教或许应该通过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等途径来实现其在新的文化格局中的文化角色和新的社会体制下的社会价值。
一、佛教面临的历史机遇
1. 冷战结束后,去意识形态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复兴势不可挡。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演变,已经彻底实现了中国化进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获得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
2. 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首先就是要应对文化的一元化,保持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在这个方面,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佛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佛教也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具有跨地域跨民族文明交往的成功经验,具有三教会通的历史结晶,具有在当代开展对话的积极姿态,具有与其他文化圆融会通的巨大潜力。
3. 后现代思潮的流行,在重新反思理性、反思科学、反思现代生活秩序的过程中,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的价值将日益彰显,佛教的智慧与后现代思潮可以形成共鸣,从而使佛教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4. 我们处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文化上的复兴不是报刊杂志有多少,也不是文章发表了多少,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建设了多少(当然这些很重要),真正的文化复兴是全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尽管与公民意识的养成还不是非常直接,但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强劲存在,在国人人文素质提升过程中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5. 改革开发、经济腾飞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尽管带来许多问题,但同时也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带来空前机遇。寺院恢复与扩建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业已具备了文化起飞的现实物质基础。
6. 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人文不彰的社会现状形成对文化复兴的强烈呼唤,佛教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软实力而获得重塑民族文化的机遇。
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执政党文化基础的扩展要求急剧增长,传统文化成为***执政的重要文化基础。
8. 改革开放三十年,佛教文化发展已形成一定基础,文化积淀及其社会影响力已初具规模,形成蓄势待发之势。
二、佛教文化的战略地位
在现存各大宗教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之中,佛教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以下战略地位:
1.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载体。魏晋以后,因佛教的进入而形成的三教并立格局使佛教文化中逐渐汇聚了大量儒道等中国的思想文化,所以,佛教不仅仅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而且是承载着儒道等各种中国文化元素的佛教。
2. 佛教是传统文化三大支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支,也是目前最有活力的一支,这无论从佛教界的经济实力、场所的数量与规模,还是从出家僧众的人数与文化素质,以及在家居士的数量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向中国传统文化输入鲜活的因子,激发并带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3. 中国佛教与东亚、南亚、东南亚以及欧洲与美洲等地的佛教从古到今都是融会一体的,形成一个彼此链接、相互呼应的同一宗教文化体系,所以,佛教是比较国际性的、容易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文化体系。
4. 佛教的缘起、因果、慈悲、智慧、清净、平等、中道、和合、圆融等理念不但是古代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乃至未来的,不但是中国的,也可以是世界其他民族的。
5. 佛教文化与自由、民主、平等价值理念之间不但没有冲突,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在与国际潮流接轨的过程中,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佛教文化不但不会遭到淘汰,而且会如鱼得水。
6. 佛教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教、学两界通力合作,政、教、学、企四界彼此呼应,这既是中国佛教的历史传统,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这一优势将助力佛教发挥更加广泛和深远的社会文化价值。(作者系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选自《中国宗教》杂志)
相关文章
- 佛教居士:曾良:《法苑珠林》异文及校勘札记
- 陈永革:佛教净慈观的伦理阐释
- 佛教居士:黄连忠: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
- 陈永革: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一)
- “香叔”金于峰:通过“互联网+”推广香道文化(全文)
- 文化传承 从闻香开始
- 任远:生活方式比70亿更重要
- 吸毒是犯佛教的重戒吗?
- 廿四香谱 佛教知识-最全的烧香图解,香谱图解
- 七十二种香谱图 佛教知识-最全的烧香图解,香谱图解
- 正安文化 •「和音听香」香道公开课
- 赵朴初答:佛教在社会公益事业中从事哪些种类?有过哪些成就?
- 赵朴初答:谈一谈当时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 姚卫群:吠陀奥义书对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影响
- 陈星桥:佛教禅定与养生
- 香道文化:香与佛教的供养
- 董群:融合的佛教 第六章 顿渐合一论——兼论宗密的修行观
- 董群:沟通与对话略谈中国佛教发展的开放性
- 陈渝东先生: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者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七章 荷泽的灵知心体说 第一节 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