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林克智:《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5)

居士人物2024-09-16 12:48
简介甲五 教相解 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这一段文,总判教相。第五教相,五重玄义的第五是教相。教即圣..

甲五 教相

解 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

这一段文,总判教相。

第五教相,五重玄义的第五是教相。教即圣人被下之言,相即教中所诠的法相差异。教相也即是判教,分别判释教法之相状差别,所阐教义之大小、权实、偏圆、顿渐。佛教各宗祖师依据本宗教理,对经教进行分类。如天台宗分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我们在序文中说过;华严宗则分为小、始、终、顿、圆五教。教相也就是判别这一部经属于哪一类的教法。

此大乘菩萨藏摄,教海汪洋,简单说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佛对小乘根机人说的小乘声闻藏,另一类是佛对大乘根机人说的大乘菩萨藏。关于大乘、小乘、菩萨藏、声闻藏这些名相法相,我们在辨体中解释过。澫益大师判此经归属大乘菩萨藏。小乘只知一个娑婆世界,不知他方佛土;只闻本师释迦牟尼佛名,不闻他方佛名。而本经讲的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彼世界之教主阿弥陀佛的情况,可见非小乘。前面一再说持名一法,至圆至顿,故非别教,是圆顿大乘,属化法四教之圆教,化仪四教之顿教。本经所诠圆顿妙理,前通华严,后通法华,故从五时分,属方等时。

凡大乘经,皆归菩萨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捶之简称,译成汉语是觉有情,即觉悟了的有情众生。菩萨为成佛前因位之人,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功,自利利他之德。菩萨无论作何事,无不利益众生,功德必回向法界,愿与法界众生同成佛道。所以大乘菩萨藏的主要内容,是普度一切众生至成佛道。本经所诠持名一法,普被三根,能令一切众生依此得生极乐,不退成佛。其度生范围之广长究竟,不可思议。故自应摄归大乘菩萨藏。

又是无问白说,佛说三藏经典有十二种不同的方式,因此经可分为十二类,这十二类之名,称为十二部经或十二分教。这十二部经是:长行、重颂、孤起、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议、自说、方广、授记。因而三藏十二部,皆代表本师释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

上面所提的十二部,就是按经典的体材分为十二类。有偈云: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广论议及授记。其中:

长行,就是一行一行的长文。

重颂,将长行的义理,用偈颂的方式来重新说一遍。

孤起,单独的偈颂,与前后的经文无关。

譬喻,用比喻来说明所要讲述的义理。

因缘,叙述某种事发生的因缘。

自说,平时都在有人请法时佛才说法。唯有这部《阿弥陀经》,无人请法而佛自说。

本生,佛说过去有关弘法利生的经历。

本事,佛说罗汉、菩萨等在因地所行的事迹。

未曾有,从来没有见过的神通变化。

方广,就是方正广大的经,有圆融无碍的境界。

论议,佛弟子研究经律的报告,或者佛与弟子研讨的纪录。

授记,佛给发心修大行菩萨的预言,述说他在何时于何净土成佛。

《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属十二部经中的白说经。通常佛讲经都有人启请提问,为什么这部经无人请问呢?因为这部经说的是不可思议境界,难解难信,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故无人能问。佛有妙观察智,见众生净土缘熟,虽然问不出来,但可以修学这个法门。佛便以大慈悲心,不待问而自说。

彻底大慈之所加持,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是五条件的、平等的,即无缘大慈。彻底大慈没有丝毫保留,将其家底全盘托出。世间人也有慈悲心,像父母对儿女有慈悲心,儿女需要什么就想方设法满足。如果不是他的儿女就有差别了,所以那种慈悲是有条件的,叫爱见悲,爱见就是见思烦恼,爱见悲有分别执着,不普遍,不彻底。本师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此经,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彻底显露,无条件地普遍加被摄持一切众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有情是从梵语萨捶翻译的,刚才讲菩萨是菩提萨缍之简称时提到过,旧译众生,新译有情,即有情识者,有情就是众生。情即爱,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皆变化无常,虚妄不实,故称妄情。有情便生贪嗔痴种种烦恼,驱使我们造业受报。因而有情便有苦,多情则多苦。宋代杨杰说:爱不重不生娑婆,我们就是因为情重烦恼多,才生到娑婆世界受苦。

这里特别指出,此法门之当机者是末法众生。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住世有三个时期,佛灭度后的一千年(也有说五百年)为正法,又一千年为像法,又一万年为末法。正法时修行者多,证果者也多。像法时修行者多,证果者则少。末法时信教者多,依教奉行者少,证果者更少。正法和像法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是末法初期,我们都属于末法众生,故念佛法门对我们最契机。

末法众生的特点是多障,我们众生有很多障碍,损害善心,障碍正道。佛法中将所有一切的障碍归纳成三类,称为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即前面讲的见思、无明种种烦恼,业障是过去造的有漏、无漏之业。因有烦恼便造业,这个业在我们凡夫说大多是恶业。一世有一世的业,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造了无量无边的业,《普贤行愿品》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报障即由烦恼造业所感之果报,造了善业受好报,造了恶业就受苦报。

所以我们虽得到人身,但障碍仍很多。我们想修学佛法,有很多家庭家里的人就不同意,外面人讥笑我们,长辈讲这样做不好,晚辈说你迷信。这都是自己造成的业障,据因果律而论,说明我们过去世做过障碍人修行之事,现在自己想发心修行,则有过去被你障碍过的那些人来障碍你,不让你用功修行。

再拿我们这个色身来说,这也是个报障。有人做功课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今天身体好,精神好,念佛吧!要是身体不好,就向阿弥陀佛请假,明天再补。明天身体又不好,又请假了。跟欠债一样,一天天背,背到后来就请长假了: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我实在背不动了,前面的账就不算了,我也不补了。这个人懒惰吗?不是的。他心里是蛮想做的,但是力不从心,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被身体障碍住了,这就是报障。我们末法众生障碍实在太多,所以叫多障有情。多障有情怎样修行才能成就呢?大师讲得很清楚:

依斯径登不退。这里所说的斯,即本经倡导的持名念佛法门。这个法门修法简单容易,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行住坐卧皆可念,要是生病躺在床上也能念。只要我们的心在佛上,都算是修,不妨碍做事。我们能依本经所说的去修行,只要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便决定往生。一生西方,即登不退地,决定成佛。

佛在经上早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所以佛讲这部《阿弥陀经》,为我们末法多障有情,指明了一条当生成就、不退成佛的修行捷径。

解 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这一段文,说明本经殊妙。

故当来经法灭尽等三句,是引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讲的话。当来是什么时候?据《法灭尽经》所述,在减劫中,到人寿减到五十二岁时,佛法就开始灭了。

现在的人,最多可活到一百多岁就要去轮回,要是能再得个人身还可以,如堕入三恶道,那问题就严重了。戒律讲造一个小罪,就是最小的过失,也得堕地狱九百万年。等从地狱出来,这个世间早已没有佛法了。印光大师的教诫:不生西方,决堕地狱!所以同修们一定要牢记,不生西方,非常危险!

佛法灭的时候,《楞严经》先灭,然后其他经沦相继灭去,最后灭的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同一部经,一个是略说,一个是广说,有小本大本之称,所以《阿弥陀经》也是最后灭。

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在所有的佛经灭尽后,这部《阿弥陀经》还特别要留在世上一百年,以此经广度众生。含识即含灵抱识,亦即有情众生。到那时凡能念这部经一遍的人,都能往生净土。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悲悯众生而发的愿。由此可见,这部《阿弥陀经》在一切经典中所处的地位,何等特殊,何等重要,其广度众生之功勋,及时间之久长,皆无与伦比!

一百年之后,这部经也灭了,仅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现在空中,再住世一百年。那时的人,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但其时众生业障更为深重,或有眼而不见,或见了也不肯念,或有口也念不出。

所以,在座的各位要庆幸自己,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啊!这一生我们遇到了,千万不能错过,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机,下决心今生成就。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最后几句说明佛号微妙难思。阿伽陀,,是梵语,译成汉语是普去。这是印度的一种妙药,可解除一切病痛,故名普去。这里用它来比喻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我们念阿弥陀佛,就跟服阿伽陀药一样,万病总治。万病包括我们众生所有的烦恼心病,如见思病、尘沙病、无明病、执有病、执空病等等,都能治好。其他的法门,空门药只能治执有病,有门药只能治执空病,空有不融,性相各别。而净土一门,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故能普去一切病。

我们念佛人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顺境还是逆境,心里一起贪嗔痴,马上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把烦恼伏住。例如念佛的人看见好东西就会想:我念阿弥陀佛生西方了,还贪什么呢?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念了就不贪了。这句佛号能治好我们心中贪嗔痴等万病,故称为阿伽陀药。

又,这句阿弥陀佛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曰总持。这在序文和前面的几重玄义中已讲得很多,这里不再重复。所以圆瑛法师称此经为大总持法门,念佛为大总持修法。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绝待即绝诸对待,没有相对比的。世间法都是相对的,如大是对小说,长是对短言。如无法可比,肯定是最大、最长,即为绝待。念佛一法,能念之心,心就是佛;所念之佛,佛就是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此念念即佛之法,至直捷至圆顿,八万四千法门中,无有一法可与之相比,故绝待。

圆融即周遍融通。人们欣赏一个人善于跟人交往,和年龄、文化、地位等不同层次的各类人都能交往,待人接物处事融通恰当,称之为圆融。若只能与某一类人交往相处,与其他的人则合不来,那就不圆融了。持名一法,至简易至稳当,人人能修。上根利智,最高的象文殊菩萨,菩萨中智慧第一,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下根愚钝,如一字不识的老太太,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仅是人,连鹦鹉八哥念阿弥陀佛也能生到极乐世界。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故圆融。

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上自文殊普贤这样的等觉菩萨,下至鹦鹉八哥及饿鬼地狱的众生,只要生到西方,便与阿弥陀佛一样,紫磨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且天耳天眼等等神通妙用也和阿弥陀佛一样,真是不可思议啊!仰仗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威神之加持,一切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皆能有和阿弥陀佛一样的相好德能。

阿弥陀佛亲自发的四十八愿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开的保证书。虽然我们业障深重,只要你信愿具足,纵然忙得不碍了,甚至一天只念十口气佛,但能一生坚持不断,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你往生。

我们末法多障有情,烦恼这么重,修行又没有很深的功夫,只是念几勺佛而已,没费多大的力气,也没用很长的时间,烦恼一品未断,居然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得的好处这么大,这个事情你能说得清楚吗?不但说不清,想都不敢想啊!不要说我们凡夫,连等觉菩萨都还不能彻底搞清楚,真是不可思议!

持名一法之所以绝待圆融,因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念佛乃心性之妙法故。我们能念之心,横遍竖穷,大而无外,即绝待;具造诸法,无所不容,即圆融。心性既绝待圆融,心性之妙法自然也绝待圆融。凡夫因分别执着,故见诸法千差万别。若能明了诸法皆由心性理具事造,则知万法称性周遍,融通无碍。如前所述,持名一法,三根普被,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万病总持,岂非绝待圆融?

辨体中讲,我们的一念心性,离一切缘虑分别,即不可用意思;离一切语言文字相,即不可用言议。心性不可思议,心性之妙法自然也就不可思议了。唯有彻证心性之诸佛,方能知之究竟。

解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这一段文,结叹。

同修们都知道,佛教里经典很多,有三藏十二部,最高的是《华严经》和《法华经》,公认为经中之王。下面大师用这两部经,托显《阿弥陀经》的地位。

华严奥藏,《华严经》深奥的秘密宝藏在什么地方?就在《阿弥陀经》!《华严经》共八十一卷,内容非常丰富。这是世尊成道后说的第一部经,也是五时中第一华严时所说的唯一的一部经,当机众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土。这些菩萨都不是修净土宗的,因为那是难信之法,而是修其他各宗各派的各种法门,破无明证法身后才生到华藏世界的。他们皆已得念不退,到了华藏世界,心心念念只想成佛。世尊跟他们讲了很多种法门,横说竖说,尘说刹说。说到最后,世尊让普贤菩萨说《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时再跟他们讲净土法门,告诉他们在一切法门中,念佛求生净土最直捷、最圆顿,一生即能成就圆满究竟的佛,他们便信受无疑了。于是华严会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土,最后全都跟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八十一卷《华严经》的真实义,就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我们在明宗较量行妙中说过,凡夫要修十大愿王,力所不及。一者礼敬诸佛,不是一佛二佛,而是十方三世微尘佛刹国土的诸佛,怎么礼?但是告诉你有一个最巧妙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因为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第一佛下面就全包括了。所以一者礼敬诸佛。天天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二者称赞如来,也是如此,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三者广修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念阿弥陀佛就行了。四者忏悔业障,念阿弥陀佛最有效,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十大愿王全修在其中了。

《华严经》在讲了其他的种种法门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会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在华藏世界,而是到极乐世界才圆满成佛的!《阿弥陀经》正是直截了当叫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径登不退,一生成佛。由此可见,《华严经》最后归结到《阿弥陀经》,《华严经》的深奥密藏,就在《阿弥陀经》申明示显说。古德之所以称《阿弥陀经》为小本《华严》,道理就在这里。

法华秘髓,学教的人都知道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句话。要想开悟就学《楞严经》,要想成佛就读《法华经》。《法华经》是世尊在五时的最后一时,即法华涅盘时讲的。经上说,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只因众生时未至,机未熟,不得已而为实施权,说前四时之经。前四时之经除阿含时但藏教纯权说外,其余三时有权有实。到法华时,时机成熟。于是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三乘咸会,九界同归。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偈云:若人散乱心,人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说: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人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所以,一部《法华经》就是讲成佛一事,称名闻法得皆成佛。

《阿弥陀经》专主信愿持名,往生极乐,不退成佛,和《法华经》的宗旨完全一致。诚如天台宗四十四祖谈虚法师在《念佛论》中所说:《法华经》就是广说的《弥陀经》,《弥陀经》就是略说的《法华经》。例如《阿弥陀经》上世尊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在《法华经药王本事品》中,世尊告宿王华菩萨: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同修们看一看,这两部经所讲的是否一模一样呢?《法华经》也劝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那里成佛快啊!这说明《法华经》的秘密精髓也是在《阿弥陀经》里。

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这个此指这部《阿弥陀经》,亦即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佛法是传心之法,心法之纲要称为心要。一切诸佛之心要是什么?就是念佛成佛。印光大师讲得很明确: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地都是修净土法门,由念佛彻证心性之体而成佛;又从体起利他之用,还是用净土法门教化众生,劝众生念佛成佛。总而言之,一切诸佛自行化他,自始至终皆是仰仗净土法门,无非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而已。

诸佛为什么出世?《法华经》上说得清清楚楚: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渚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人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一切诸佛出世,唯有这一个目的,欲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即帮助一切众生成佛。

《无量寿经》序分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段经文的前面四句,其实就是《法华经方便品》上所说的: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人佛之知见故。以上这两部经说的两段经文的意思本质上完全一样。诸位,有人说过:《华严经》是大本的《弥陀经》,《弥陀经》是小本的《华严经》。这是就相上说的。但如果从理体和本愿上说,《法华经》才是真正的大本《弥陀经》。如果有人问:弥陀佛为什么有这个愿?那么同修们只要懂得《法华经》上诸佛出世的本愿,同修们就会深信弥陀的宏誓大愿真实不虚。《楞伽经》上说: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其义即是十方诸佛出世,皆从净土。。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出世,善导大师说得最明白不过了: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世尊所以来世间示现成佛,说法四十九年,实际上就是为了讲这部《阿弥陀经》。这部经专门宣扬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其宗旨就是信愿持名,这是释迦和弥陀,乃至一切诸佛普度众生成佛的捷径。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累劫勤苦修行,最后庄严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为了接引十方信愿念佛众生到那里快速成佛。实际上《法华经》所说诸佛出世度众生成佛之目的,最终还是要由阿弥陀佛开创的净土法门和极乐世界来达成,因为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法门,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而且能令众生最快速成佛。《阿弥陀经》上六方恒沙诸佛,异口同音赞经劝信,就是证明。所以也可说这部《阿弥陀经》,这句阿弥陀佛,正是一切诸佛传心之法要。

菩萨万行之司南。司南就是指南针。菩萨修六度万行,要以净土法门为指导方针。如果不以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为归宿,菩萨之万行便不能圆满,甚至因无指南针而迷失方向,成了盲修瞎炼。指南针的用途大家都知道,现在虽有更先进的工具,但在过去要去航海或去大森林,如果没有指南针,就不能辨明方向,航海找不到正确的航道,在森林里则会迷途难返。菩萨为成佛之因人,所修之六度万行为因行,目的就是为了成佛。

印光大师在《印施极乐图序》中,赞净土超胜: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音y))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净土法门大而无外,是一切法门之发源地,又是一切行门之归宿处,上求下化皆离不开它。菩萨不论是自己修行求成佛道,还是去教化众生,都要依凭这句阿弥陀佛,都得仰赖净土法门。故菩萨万行是以《阿弥陀经》为指南,以极乐世界为归宿。

总而言之,华严奥藏、法华秘髓、诸佛心要、菩萨万行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诸佛菩萨的所修所证,自行化他,都在这部《阿弥陀经》里,最后还可归结为这一句阿弥陀佛。

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白当知之。这里是略言,若欲作详细的说明,即使用一大劫也赞叹不尽、说不尽,甚至无量劫都赞叹不尽、说不尽。这些深义妙理,有智慧的人自然应当知晓。

第五重玄义教相,说明了《阿弥陀经》的内容实质。本师释迦世尊无问自说这部《阿弥陀经》,是佛的彻底大慈悲心所加持,要我们末法多障的有情,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现生即可得到不退成佛的大利益。这一重玄义的文字虽不多,但点明了《阿弥陀经》,在释迦一代时教中的至高无上地位。此经可谓诸佛菩萨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第一经。

诸佛菩萨是我们修学的榜样,他们过去也是众生,不是天生的佛,天生的菩萨,他们也是经过了千修百炼。诸佛菩萨是这样修成的,我们这样修也一样能成功。说实话,我们现在可占大便宜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这部《阿弥陀经》,教我们信愿持名,当生即能带业往生并不退成佛,这条路古德称之为径中径又径。我们末法多障众生,除此以外,已没有更好的路可走,聪明人应当深思!

五重玄义全部讲完了。澫益大师呕心沥血,将此经之玄妙奥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若非深得佛意之明眼人,绝对不可能说得如此明白。其目的是希望我们后人,切莫错过这一生就能成佛的良机。我们一定要深深体会藩益大师的苦心,依教奉行。《要解》的文字虽很简洁,但义理却十分丰富。尤其是其中的五重玄义,内涵很深,不易看懂。古儒有诗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知之。书读多了,熟悉它的内容并反复深入思考,便能明白其中之含义。希望同修们在学习《要解》时,也要熟读深思,如果真能将此五重玄义学通,那这部《阿弥陀经》也就差不多学懂了。

玄义就讲到这里,下面开始解释经文。

六 正释经解

解 人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

这一段文,说明三分(音fen)分(音fen)经,及三分的重要。

人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法师的解经,总将每部经的经文分成三大部分,即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分亦称三科,大科里再分小科,提出每科大意,并加以解释,称之为科判、科释。

经文分三分,始于东晋道安法师。佛教于东汉明帝时正式传人中国,第一部翻译的经典是《佛说四十二章经》。此后佛经陆续传人,并译成汉语。古时法师讲经,只是逐字逐句讲解,依文释义,不分科判。直至东晋,道安法师卓见超群,判经中义理可分三大部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分科研究佛经较易着手,并使后学弟子更容易懂。不过当时许多人不以为然,还认为是割裂佛经,有很大的罪过,故无人依从。后来,唐朝的玄奘法师,翻译了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大家见印度亦将经文分为三分:初教起因缘分,即序分;二圣教所说分,即正宗分;三依教奉行分,即流通分,名异义同。方知道安法师的三分分经,深合佛意。众心悦服,盛赞弥天高判,于是今古同遵。

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这三分所讲的均为善法,序分为初善,正宗分为中善,流通分为后善。世尊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告诫弟子: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在《涅盘经》中说:我所说法初中后善。其言巧妙字义真正。故此经三分自始至终皆善。在我国的古书上亦说,一篇文章的结构应有起陈转合。这和佛经三分分经相似。起是发起,即序分。陈是陈述文章的内容。内容不能平铺直叙,要有转折。陈和转相当正宗分。合是归纳,即流通分。

下面再以人为喻,说明三分的重要。

序如首,五官具存。序分好比人的头,眼耳鼻舌口五官齐全。看人的五官相貌,便可略知他的智愚善恶。经的序分亦是如此,一经纲要皆在序分之中,一看即知该经之大小偏圆。

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正宗分好比人的身躯,体内心肝胃肠等五脏六腑具足,无一欠缺。经的正宗分详述一经中心思想,重要事理皆在其中,自然不能有所欠缺。

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流通分好比人的手足,人有手足,方能做事行走,发挥他的作用。一部经典序分、正宗分讲得很好,还须有流通分使其无有滞碍地通达十方,流传万古,方能充分发挥其普利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作用。

解 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

这一段文,是引证。

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澫益大师的《要解》,对《阿弥陀经》三分的分判,跟过去祖师大德的注解有所不同。这与悟境有关,故各人的见解亦不尽相同。为此,藩益大师还引了智者大师对《法华经》分判,来作为证明。

智者大师注释《法华经》,将全经二十八品分为三分:第一序品为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的十九行偈,共十五品半为正宗分;后至第二十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共十一品半为流通分。

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又有一时智者大师讲经,将《法华经》分成迹门与本门两部分。前十四品是迹门,迹乃如来示现成佛之迹。开权显实,即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实理。后十四品是本门,本为如来尘点劫前根本成佛之实事。开近显远,开迹显本,即开如来之近迹,显本地之远寿(即《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所说,我实成佛己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迹本二门各分三分。第一序品为迹门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共八品为迹门正宗分;第十法师品至第十四安乐行品,共五品为迹门流通分。第十五从地涌出品至弥勒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前半品为本门序分;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共二品半为本门正宗分;从第十八随喜功德品至经末,共十一品为本门流通分。

以上是智者大师分判《法华经》三分之大义。澫益大师引智者大师判《法华经》之例,证明初中后皆是善,以显三分的同等重要。

解 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人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这一段文,批评疏家分科未善。有些人只知正宗分重要,不明白序分和流通分同样重要,遂将本经之三分分判不当。

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盖是连词,表原因。因为序分必定要提出全经的纲要,流通分则关系大法的流布畅通,这二分如同人的头与手足,不可缺少,其重要性不亚于正宗分。

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人正宗。后来的人未能通达全经之义,看到经文略为涉及义理,如六方佛一段,就判归正宗分。

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以致序分和流通分,只要分一分即可,而无实质内容,使徒具形式。故套就是旧的模式。

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哪里还能说序分也好,流通分也好呢?

以上三段文的用意,是要同修们明了,这部《阿弥陀经》十分宝贵,从头至尾三分都很重要。《要解》后面讲: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该经文字不多,其义理不仅总括三藏十二部,而且超五时越八教,可谓释迦一代时教中之第一经,所宣扬的是畅佛本怀殊妙至极的特别法门。希望同修们对经文的每字、每句都要认真学习,细心领会。

甲一 序分

甲初序分为二:乙初通序,二别序。

通序是通于一切经的,诸经皆具,即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佛临涅盘时,阿难请示:将来结集经典,经首当安何语?佛告之:经首当安如是我闻等语。阿难秉承佛旨,故所结集之经典,经首皆有六种成就。这六种条件具足,法会方能成就,后人也才能相信此经确系佛说,故通序亦名证信序。

别序是与其他一切经都不相同的,唯此经所独有,即序该经之发起因缘,故亦名发起序,或经前序,即讲经前叙述缘起。

乙一 通序

文分二: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二科合之,即六种成就。第一科的科题只标了时与处两种成就,其余的信、闻、主三种成就省略了,但文中五种成就皆有解释。第二科是讲的第六种众成就,因内容较多,故单列一科。

丙一 标法会时处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首先从文字上略释经文。

如是我闻,即此经所说法,是我阿难亲耳听到的,非传闻。如是指下面所说法。我是阿难自称。闻即听到。

一时表说法的时间,如我们现在的会议记录,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处召开某会。佛讲这部经的时间是哪年哪月哪日,难道阿难尊者记不清吗?他将经文记得那么清楚,一字不漏,讲经的地点、与会的大众也记得清清楚楚,唯独这个时间,只是笼统地讲个一时。这是有原因的:佛说法的时间无法记载,因佛到处弘法利生,此土他方,不仅对人说法,还要对天龙八部鬼神说法,也对大菩萨、小菩萨说法,时间不定。如人间,我们中国有几十个民族,各族历法不同,如藏族就有藏历。外国则更复杂,即使大家都用公历,还有时差问题。而天上人间,时间相差更大,如四王天一天等于人间五十年,忉利天一天等于人间一百年。佛说法普及九法界一切众生,因此这个时间是灵活的,不能说死了,所以只用一时来表示。

佛是主成就,即说法之主,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在是佛应机示迹此间,以无住为住,随机住世说法,非久居,故佛行住坐卧皆用一在字。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就是讲经的处所。佛讲此经的地点是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也叫只园精舍。

以上消文,下面释义,字里行间都有它的深义。

解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这一段文,总标五种成就。

如是,标信顺。标是表显。信是相信,凡事相信则说如是,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事情是这样的。不信则说不如是。顺是顺从,不但相信,还要顺从,即依教奉行。如果只信而不照着做,就是不顺,那得不到实际利益,所以信佛一定要顺从佛的教诲。如是,表相信顺从,即信成就,故位居在前。

我闻,标师承。我闻,表阿难亲承老师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之教,即闻成就。

一时,标机感。机是众生之根机,根机成熟即感,佛知即应,感应道交。好比敲钟,敲则响,不敲则不响。众生根机成熟想佛,就如敲钟。佛即应机来说法,将了生死的方法告诉大众。佛登法座,听众聚齐,就是讲经的时候。一时,表机感相应之时,即时成就。

佛,标教主。教主是创立佛教,并主持教化一大千世界,即一佛国土的众生者。佛,指本师释迦牟尼佛,表娑婆教主,讲经说法之主,即主成就。

舍卫等,标说经处也。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表佛说此经之处所,即处成就。

这一段文讲的五种成就,连同下一科引大众同闻讲的众成就,合称六种成就,佛说的每一部经都具足这六个条件。如果不具足,则可以肯定该经是假的,是外道经。如《高王经》、《血盆经》、《妙砂经》、《朱砂经》、《灶王经》,都不具足这六种条件,说不清楚是在哪儿讲的。有的女居士认为孩子生得多,要请出家人念《血盆经》。我劝你不要花那个冤枉钱,化了也没有用,《血盆经》是假经,刚才说的这许多经都是假经。

有人问:《心经》是假经还是真经?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没有这六种成就,前面没有如是我闻等这一段证信的序分,后面也没有大众欢喜信受,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罗什法师翻译的《心经》,同样也没有序分和流通分。但其他七种古译都有序分和流通分。《心经》梵本的序分和流通分文字较多,所占比重过大,为重点突出正宗分这二百多个字,玄奘法师和罗什法师的译本都省略了序分和流通分。现在大家所读的《心经》,是经玄奘法师简化了的译本,只保留了正宗分这一段。所以同修们不要以为《心经》没有如是我闻这六种成就,就是假经。《心经》是有据可查的真经。

以上总标五种成就,下面别释。

解 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这一段文,别释如是。

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实相即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玄义辨体中已讲得很多,这里再简单提一下。实相是远离一切虚妄相之真实相,妙理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实相理体。实相妙理不落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非古非今,然古亦实相,今亦实相,不为古今所变,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平等一如,故强名曰真如。如是讲实相的理体,具有不变之义。

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依我们的一念心性念佛,求生净土,其中包括能念的是实相心,所念的是实相佛;能生的是实相信愿行,所生的是实相净土。这就是辨体的最后一段文所讲的,举实相之体作能作所,则此能念所念、能生所生,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能所既是同一实相,则本自无非,强名曰是。是讲实相理体所起的作用,具随缘义。

有人说:实相无相无念,念佛求生净土,不就有相有念了吗?,,说此话是不达实相事理之故。辨体中讲得很清楚,实相无相而无不相。他只知无相(理)的一面,不知无不相(事)的一面。所以依实相理无念而无所不念,则不妨一心念佛;依实相理无生而无所不生,则不妨一意求生净土,这才是绝对正确的事理圆融,千万不可执理废事。

澫益大师在《要解》里讲如是二字,是依《阿弥陀经》的理论方法境界解释的,跟一般的讲法有所不同。《阿弥陀经》的宗旨是信愿持名,要同修们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佛亲证实相后,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语,绝对不会有错。

解 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这一段文,别释我闻。

实相非我非无我。玄义辨体中讲,实相无相,故无我,不同凡夫之有我。凡夫执着这个身体为我,执着有。实相无不相,故非无我,又不同二乘之无我。二乘人虽破我执,但又执着无我、执着空。非我即非有,非无我即非空。真实之相离二边,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空有不二,即实相真我。

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实相本无法说,辨体中讲: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禅家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金刚经》说:如来无法可说。但佛出现于世是为一大事因缘,即欲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假如佛不说法,怎能使众生开悟?所以佛必须随顺世间,随顺众生的语言说法。凡夫都说这个身体是我,佛也顺从众生说我,但不执着我,我仅是个假名而已,这里是借此等名相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那么佛到底有没有我呢?有,佛的四净德常乐我净里就有个我。这个我不是凡夫妄执身体的假我,更不是外道的邪见我,也不是菩萨的假名我,而是如来的法身真性我。这个我表自然之义,通常说佛得大自在,就是得这个真我。《涅盘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里讲得很清楚:有大我故名大涅盘。涅盘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

讲到这里,顺便给同修们简单介绍一下佛的八大自在我:

(一)能示一身为多身:释迦牟尼佛一身能有干百亿化身,即一多自在。

(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这是华严境界,佛具此神通妙用,以一微尘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转大法轮,即大小自在。

(三)大身轻举远到:佛身有多大?法身遍一切处,凡是有虚空处,皆有其身在。轻举指如鸟一样一飞就飞起来了,即轻而易举,所向无碍。远到是能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佛的法身常住寂光土,随众生所感可现应化身。佛要度化众生,必须现同类之相方能沟通,如佛度人,即现人相;如度畜生,即现畜生相。众生类别无量无边,佛就要现无量类的应化身去度化,而其法身则常居寂光一土。

(五)诸根互用: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我们凡夫的六根分工明确,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每根只具一种功用,眼睛不能听声,耳朵不能嗅香,此皆因业障报障之故。佛的诸根可互相通用,佛眼可听声,亦可嗅香,而鼻亦可观色,任何一根皆具其余五根之作用。

(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是无法不通;但在他心底里一法都没有。正如《金刚经》所说的: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本无法可说,因众生有病,佛才说法对治。故如来心中是无法可得,亦无法可说,虽得一切法,亦如无法想。

(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佛讲解一首偈之义理,能经无量劫。这在我们听起来就很难想象。过去天台宗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在解释经题时,有所谓九旬谈妙,仅一个妙字便讲了三个月。故佛讲一偈的意义,讲了无量劫,也就不足为奇了。佛经中一句一偈皆有无量义,哪能说得尽呢?

(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佛的法身遍一切处,好像虚空那样的大。实际上不是虚空,佛教中称虚空为顽空,没有知觉,佛的法身有知觉。玄义辨体中讲:寂而恒照,照而恒寂。众生有感,佛即有应。

所以佛有真我,即八大自在我。佛的弟子阿难亦是如此。《法华经》上世尊告曰:我与阿难,在空王佛所,同时发菩提心。由此可知,阿难迹现小乘,而其本门高深莫测。若论本门,此我即是实相真我。今就迹门,该是假名我,属法身大士利生之方便。若阿难不随俗称我,则法从谁闻?阿难所称之我,无丝毫我见与我慢,纯属假名,是名字我。此表不执着无我,亦说明佛法不坏世间法。

耳根发耳识。同修们要懂得,佛法的奥妙就在这些地方。有人说:我这个耳朵能听你讲话。没有这么简单,你那个耳朵是血肉所成,不能听。否则人一死,耳朵尚在,怎么就不能听了?当知耳根有二:一为浮尘根,即耳朵,状似新卷荷叶,此为外显之粗相,由地水火风粗四大所成;一为胜义根,又名净色根,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听觉,此是内在之细相,由清净细四大所成,我们凡夫见不到。浮尘根为胜义根之所依处,胜义根具发识取境之用。这里讲的耳根指胜义根,本身五分别,不能分析,须由耳根接触声尘时所引发的耳识来分析。例如有人在背后叫你,听到声音是耳根起作用,这是第一念。接下来第二念,分析是男是女,何人叫我,这起分析作用的就是耳识。耳识依耳根而生,耳根因耳识而能听,耳识须有第六识同起,方能分别善恶等法,只有这样才能听得见。

亲聆圆音,聆即听,圆音指佛的声音。为什么佛的声音称圆音?因佛的声音圆满,没有任何欠缺。佛具足一切语言音声陀罗尼,所谓一音具众音,能讲一切众生语,圆被一切众生机,经中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佛说法,不仅人听得懂,天人也听得懂,连畜生也听得懂,九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听得懂。我们凡夫就不行了,如讲中国话,只有我们中国人能听得懂,外国人便听不懂。我们不学英语,英国人讲话便听不懂。佛说话,无论你是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世界上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每一个人听到的都是他本国的语言,意思都能领会。圆音唯佛独具。亲聆圆音,即阿难亲耳听佛说法之声音,非辗转传闻。

如空印空名闻。耳识是心识之见分,为能闻。圆音即声尘,为心识之相分,为所闻。相分与见分是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之二。唯识宗将心识之作用分为四种,称为四分,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是心识自体所变现之境,具种种相状,为心识所缘虑之法。见分是心识缘其相分之见照作用,为心识能缘虑之用。此二分同时生起,心识自体变现相分时,共起能缘之见分。见本无见,因相而有见。因见分属依他起性,故如幻亦如空。相本无相,因见而有相,相分也是依他起性,因此也是如幻亦如空。能闻的如空,所闻的亦如空,能所皆为心识所变现。今耳根发耳识,闻声教是以见分取相分,自心取自心。二分唯是一心,能闻所闻皆如空,故曰如空印空。

又,佛说法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无说即真说。闻法的人要闻而无闻,无闻而闻,无闻即真闻。世尊说法,说即无说。阿难闻法,闻即无闻,如空印空。如是方能破除一切执着障碍,开发圆满究竟的智慧。说听皆不可思议!

解 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这一段文,别释一时。

时无实法,时间无实体可言,属唯识宗所讲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之一。时间与色心诸法不相应,是依虚妄色心而立的假名。时间亦无一定长短,今以成语黄粱美梦为例,书生卢生客居旅店,怨叹自己贫困。同住道士吕翁给他一个枕头,并对他说用此枕睡觉,可使你称心如意。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睡去,睡梦之时店家正煮黄粱,即做小米饭。梦中之卢生不仅娶了豪门小姐,还中了进士,官至宰相,儿孙满堂,寿到八十余岁,享尽一生荣华富贵。醒来时,店家的黄粱饭尚未熟。煮一锅黄粱饭的时间不长,可卢生一梦却经历了一生。同修们可能都听说过,修禅定的人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之说,由此可见,时间确是个虚妄不实的东西。

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佛说法通十法界,时间无法定,怎么记载讲经的时间呢?用一时。什么时候叫一时?以资之机,与师之教,机教相扣,即师资道合。这里说的师是老师,即说法主,就是佛;资是资助外缘,即听众,就是弟子。有说者,有听者,自始至终二皆具足,为说听周足。总名一时。

一时这个词用得非常好,这个时间是活活泼泼的,就是机感相应的时候。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使我们很受鼓舞,因为人人都有参与法会的机缘。这个机缘是否成熟,就要看我们的修为。过去,智者大师诵《法华经》人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近代,虚云老和尚于定中到兜率天,亲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诸佛菩萨的法会永远不会散,只要我们有机缘,任何时候皆可参与。如果我们念佛成就了念佛三昧,同样可以亲听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弥陀一会现在也没有散。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解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这一段文,别释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是觉者,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意义,在玄义释名已中解释过。自觉即自己先要觉悟,用功修行了生死。然后再来教化他人觉悟,即觉他。自己觉悟和教他觉悟的是什么呢?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生死是苦,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世间变迁是很快的,俗话说百年沧海变桑田。就拿我们临海来说,开放改革以前,旧城之外一直通到大田,长达十公里全是农田。今日则遍地是高楼大厦,几十年时间田园就变为城市。人事沧桑更是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健在的法师、居士,今有多人作古,这就是人命无常!世人以为恭贺长命百岁是句吉利话,百岁的人虽有但不多。就算活到百岁,日子也并不好过,七八十岁的就有那里痛这里病,有的还久卧病榻,生活不能自理,而受老病之苦。

同修们冷静地想一想,世间人一生忙碌,所追求的不外财色名食睡和色声香味触法。当知名虚利假,纵然你名扬天下,富甲四海,到头来独自到黄泉路上去,依然两手空空。众生就是被五欲六尘所迷,不能觉悟,因此长劫沉沦在生死苦海之中。

为此,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示生人间,亲来说法,度化众生。他身为王子,世间人向往追求的荣华富贵,可以说他应有尽有。可他舍去了可继承的王位,放弃了皇宫里的五欲享受,而出家修道。五年参学,六年雪山苦行,终于在三十岁那年悟道成佛。释迦牟尼佛连王位都能舍,我们还有什么值得贪恋?还有什么放心不下呢?世尊这样做就是身教,是为我们凡夫做榜样的。印光大师说:彼是丈夫,吾亦尔。他能成佛,我们亦同样可以成佛。实际上凡圣仅有一字之差,迷为凡夫,觉成圣人。我们学佛就是要觉悟!

所以,要知道世间一切皆无常,就需要觉悟,想得到真正的觉悟,就应赶紧用功修行。自己觉悟起来,把生死了了,便超过不觉的六道凡夫。然后再发心教化未觉悟的众生,以先觉觉后觉,就是菩萨,便超过但求自利而不觉他的二乘人。到觉行圆满,即自觉行满慧足,觉他行满福足,便超过菩萨,而成福慧二足尊。三觉圆,万德备,证无上菩提,超九界独尊,就修成了佛。

人天大师名佛,大是褒美之词,佛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导师,胎卵湿化四生慈父,人天无不以佛为师,故称人天大师。

解 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柢陀,此云战胜。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给孤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只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只树给孤独园也。

这一段文,别释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舍卫,此云闻物,舍卫是梵语,译为闻物。闻是名闻,该国人有多闻解脱之德,人心厚道,名闻诸国。物是物产,五谷丰登,财宝充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富裕。精神和物质生活皆美,故称闻物。

中印度大国之名,佛在世时,印度有三十六个小国、十六个大国,舍卫国是十六大国之一。

波斯匿王所都也,舍卫国的国王名波斯匿,译成汉语是胜军,王之军马胜诸国故。舍卫本非国名,是北侨萨罗国之都城。因南懦萨罗国与其国同名,为了区别,即以都城为国号,故曰舍卫为波斯匿王之都城。

匿王太子名只陀,此云战胜。波斯匿王之太子于波斯匿王出兵得胜,班师回朝时出生,故取名只陀,译成汉语即战胜。

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须达多长者为波斯匿王大臣,因长者乐善好施,常周济孤儿独夫,故人美其名为给孤独长者。

给孤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只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只树给孤独园也。这是说明只树给孤独园之由来。一日,舍卫国的须达多长者,去南方的王舍城珊檀那长者家为儿聘妇。珊檀那长者也是个大臣,那天长者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连主人也无暇招待客人。须达多长者便问珊檀那长者:你为什么这样忙碌?珊檀那长者答道:佛正在王舍城外竹林精舍,我明日设斋请佛应供,今日要做好准备,故这样忙碌。须达多一听佛字,浑身汗毛皆竖,即问:佛是什么样的人?珊檀那长者告诉他:佛即净饭王太子悉达多。他出家修道,现已成佛,说法度人,丈六金身,功德庄严,称说不尽。你明日见佛即知。须达多长者听后,欢喜踊跃,急想见佛,夜不能寐。

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知须达多长者善根成熟,当夜即放光照他。须达多以为天晓,赶紧起身,寻光朝城外跑去。将近精舍,天色忽暗。长者怀疑莫非妖邪迷惑他,遂闻空中有声告之:汝但前行,莫迟缓。向前一步功德,胜过七车七宝布施。于是须达多信步往前,即见释迦牟尼佛金色光耀,巍巍堂堂,在竹园林外经行。须达多不知要用何等礼仪见佛,当时天人即化现一人,到佛前绕佛三匝,顶礼三拜。长者见后,依样向佛礼敬。佛为他说法,当即证得初果。他祈请佛去舍卫国弘法。佛答应到后年可去,并说在城外要有一座可容纳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清静园林。

须达多长者见佛应允其请,满心欢喜。回国时沿途宣告,至家后觉得自家之所有园林,还不能满足世尊之所需,即四处寻求筹建精舍之处,最后看中了只陀太子的花园,此园周围八十里,园内苍翠茂盛,长满了奇花异草,环境清幽的。便与太子商量买园之事,太子要钱就有钱,还用得着卖园吗?于是就开玩笑说:你家豪富,如能将金砖铺满园地,我即卖给你。长者听了二话没说,回家即派人搬运金砖去铺地。守园人将此事报告太子,太子听后十分惊讶,便亲自去察看,问长者为什么这样慷慨。长者解释说,为的是请佛来说法,即对太子赞叹佛之智慧功德、以及相好的不可思议。只陀太子听后,感叹不已,就对长者说:这功德我俩合做吧。这园归你,未铺的一小块地和树木由我供养。须达多长者不肯,要独任其事。太子就说:树根处你金砖铺不到吧。再说当初我只与你讲园,未讲树木花草,还有周围的墙垣,这些都是我的。你若不同意,我就叫人把树木花草砍掉。长者一想:这么美好的树木花草若毁掉,就不成花园了。他只好答应两人合做这一功德,只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共同供养佛和僧众。随即按照舍利弗的规划设计,建筑了庄严的精舍,恭请佛来说法。此精舍即以二人名字命名,太子位高,为表尊重,名在前,合称只树给孤独园,亦名只园精舍、只垣精舍。

只树给孤独园位在舍卫城南门外,距城五里。内中浮图十二,讲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楼阁五百,于世尊成道六年后建成。佛居此十余年,讲了许多重要的经典,喜读经者对此园一定很熟悉。太子与长者二人为功德主,施供佛僧,建此道场,普利众生,诚可叹可敬!

初释法会时处竞。

丙二 引大众同闻

大众同闻,表非阿难一人独闻,令使众生信。这一科讲六种成就的第六种众成就,这里别释听众。

文分三: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

解 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声闻是闻佛说苦集灭道四谛音声而悟道者,有定性与回心两种。定性声闻属小乘。小乘声闻厌苦断集,修道证灭。集谛之苦因已断,道谛之乐因已修,灭谛之涅盘已证,分段之生死已了。住方便有余土,沉空滞寂,不愿利生。得少为足,不肯进趋佛果。回心声闻属大乘,即回小乘心,向大乘道。从空人假,涉俗利生。同诸菩萨,广修六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名大乘声闻。

声闻居首者,三类听众中,不先列菩萨,而将声闻列在前面,有下面三个原因:

出世相故,声闻割爱辞亲,舍俗出家,剃发染衣,圆顶方袍,现出世相,于世间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无丝毫染着。

常随从故,声闻常跟随在佛的身边不离开,诸经首常有一时佛在某处,与大比丘僧多少人俱之语。如本经所举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常随众。

佛法赖僧传故,佛法二宝,赖僧宝以弘传。佛法在世间要靠僧宝住持弘扬,方能灯灯相传,代代不绝。僧人以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为己任,僧团负责佛法之承传,是佛法住世之标志。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故对声闻特别尊重,在他们去听佛讲经时将其排在第一。

解 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菩萨,在前面已讲过,是梵语菩提萨埵之简称,译为觉有情。其义有三释:一从自行来解释,虽已觉悟实相妙理,而未尽无明,尚有情见,故名觉有情;二从化他来解释,以自所觉之妙理,觉悟有情,故名觉有情;三自他合在一起来解释,觉即佛道,指自行是上求佛道,有情即众生,化他指能下度众生。总而言之,有上求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菩萨。声闻与菩萨之别在用心,声闻修行是自利,菩萨修行为利他。

菩萨居中者,菩萨列在中间,也有三个原因:

相不定故,菩萨有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男菩萨、女菩萨,天上人间、龙宫海藏、八部鬼神中皆有菩萨。只要是发了菩提心教化众生的,皆可称菩萨。所以,声闻相是固定的,一律是出家相,菩萨相则不一定。

不常随故,菩萨学有所成,肩负代佛教化众生之重任,哪里可以利益众生,就出现在哪里,他是流动的,不常跟随佛。不像声闻尚未学好,还得跟在佛的身边继续学习,不能离开佛。

表中道义故,中道是不偏不倚(音yi),不偏二乘执空,也不倚凡夫执有。菩萨内修观道不住有,外度众生不沉空,空有二边不着,行于中道,故列在中间,是表中道之义。

解 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天人众总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

天人列后者,天人排在最后,也有三个原因:

世间相故,天人、世人都是在家人,现世间相,不像声闻现出世相。

凡圣品杂故,在家人中也有大心菩萨,如佛在世时维摩诘居士就是大菩萨。至于天龙八部,其中很多是菩萨权现应世的。故凡圣皆有,品类繁杂。

外护职故,佛法能住持世间,声闻是内护,天、人是外护。因出家人不直接从事生产,他们的生活所需如衣服、饮食等,希望居士护持,让他们能安心修道弘法,这就是护持三宝。

以上三类人各司其职,声闻住持弘传正法,菩萨教化众生,天、人护法。下面对这三类听众分别作较详细的解释。

丁一 声闻众

这一科专讲声闻众,文分三:初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

戊一 明类标数

经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与一些有修有证、德高望重的大比丘僧,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大比丘僧明类,千二百五十人标数。

解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这一段文,解释大比丘。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大是从梵语摩诃翻译的。摩诃具大、多、胜三义。此等比丘为人天共所敬仰,德高望重称大。智慧明彻,博通内外典籍,见多识广称多。超出九十六种外道之上称胜。今但举一大,则多胜也包含在内。具足戒即比丘所受的二百五十条戒。出家非仅指出俗家,而更要出生死之家。大比丘是受具足戒而出家修道的人,是大乘声闻,他们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身。

比丘梵语,含三义。比丘是梵语,含义有三个:一乞士,二破恶,三怖魔。玄奘法师当年译经,规定有五种情况不翻译,称之为五种不翻。比丘属其中的含多义不翻,翻译时若译一义,则缺余二义,故保留梵语原名,再对其含义进行解释。下面解释比丘所含之三义。

一乞土,乞是乞求、乞化,士乃对人之尊称,如居士、志士。乞士即乞化士,非同乞丐。乞含外乞、内乞二义:外向施主乞食,以资身命;内向如来乞法,以资慧命。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规定比丘行乞,有五种利益:

(一)除骄慢心,因求助于人,降服骄慢心;

(二)让施主多种福田,比丘为福田僧,供养出家人是种福的好机会;

(三)不为生活所累,生活所需可向人乞化,不必为衣食住行忙碌;

(四)不生蓄积贪求之心,每天随需乞化,不必蓄积,无贪求之欲;

(五)可一心修道,无所牵挂。

一钵资身,资养身命就靠一只钵。刚才说了,世尊当年规定,比丘托钵乞食,以舍贪慢。现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斯里兰卡,仍保持原始佛教的形态,一钵资身,上午九十点钟,出去托钵乞食,中午十一点钟回来,日中一食。

无所蓄藏,没有财物积蓄储藏,其全部家产就是三衣一钵,破除贪求之心。积财就会丧道,修道人生活要尽量简单,方能心无挂碍,一心一意仆在道上。

专求出要,专心寻求出离生死之要道,此乃唯一所求。

二破恶,破是破除,恶即恶法、恶因。比丘受戒后,便不再做坏事,能破除恶因。

正慧观察,正慧是空假中三观之观慧。正慧观察,比丘不应审察他人,当常善护自己身口,不犯七支之恶,即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乃小乘比丘所破之恶。大乘比丘须加破贪、嗔、痴等意业的三恶。

破烦恼恶,烦恼很多,有八万四千烦恼、无量烦恼,归纳起来就是贪嗔痴三毒。比丘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即能破烦恼恶。

不堕爱见。爱即思惑,见即见惑。比丘有正慧观察,断恶修善,见思惑断尽,即能出离三界,不再堕落爱见深坑。

三怖魔。怖即恐怖、畏惧,魔指六欲天主魔王波旬,广则指邪魔外道。

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梵语羯磨译为作法办事,即作受戒忏悔等法事的一种宣告式,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出家人发心受具足戒,登坛白四羯摩已,便得无作戒体,成比丘性,即为僧宝。其时地行夜叉高声唱道:此间有善男子,如法出家,受具足戒,当使诸天增胜,修罗减损。空行夜叉闻之,亦相继而唱,声至四王天中。天行夜叉闻之,复出声而唱,辗转赞誉,传至第六天,魔王于宫中闻此唱言,生大怖畏,心想:又有一人要破烦恼出三界,我的魔子魔孙又要减少了。真正发心受戒的出家人,会让魔王感到恐怖。若非真发心者,魔王听了一笑了之,知其出不了他的魔掌。真正受了戒的比丘,心地光明,行为正大,弘传正法,众生敬重,仿而效之,故不但令魔王心生恐怖,连邪魔外道也畏惧,唯恐徒众受其影响而倒戈反击。

由上可见,具足乞士、破恶、怖魔这三条,才能称比丘。但在中国,情况略有不同。当时佛教传人中国,是由皇帝派使者去印度迎请梵僧,以国宾礼相待,接受国家供养。鉴于中国的气候、环境、风俗等国情与印度不同,出家人不行乞食,而是建立丛林,食宿均在寺院。所以中国的出家人,能做到破恶、怖魔这两条,即可称比丘。

解 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这一段文,解释僧。

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译成汉语是和合众。和合包括理和及事和。

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理和是同证无为解脱。比丘出家,目的是了生死,了生死在佛教中称为解脱,即解脱生死之缠缚。无为是无所作为,亦即不生不灭,此是真理。故同证无为之理,解脱生死苦缚,是为理和。

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事和有六:

身同住,即同礼拜等之身业,和合共住;

口无诤,即同赞咏等之口业,决无口角争执;

意同悦,即同信心等之意业,大众心内皆法喜充满;

见同解,即同空等之见解,知见相同;

戒同修,即同戒法,二百五十条戒大众共修;

利同均,即同衣食等之利,十方供养的物质利益均等。

以上六种事和亦名六和敬,外同他善谓和,内自谦卑名敬。前三条是同身口意三业,后三条是同见、同戒、同施。

理和一条是见道位以上之圣僧所遵,事和六条则为未见道之凡僧必行。六和共住是衡量僧团的标准,具足方能称僧,也即是和合众,一个和合的团体。据此,单独一位比丘不能称为僧,只能称为僧人。有如单独一个兵,不能称军只能说是军人,是同一道理。

解 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思,常随从也。

这一段文,标数,并说明千二百五十人之由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初度五人皆是佛之姻戚,即懦陈如、额鞟(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

三迦叶师资共千人,三迦叶是弟兄三个,老大优楼频螺迦叶,已一百二十岁,为频婆娑罗王之师,老二伽耶迦叶,老三那提迦叶。三迦叶弟子很多,老大有五百人,老二、老三各有二百五十人。他们都修事火法,属事火外道,即堆柴烧火,朝火礼拜。他们认为火有火神,火之光明能照破痴阎,火最清净,能烧尽一切污秽。弟兄三人修道皆很精进,但像船在海上漂泊,无有定向,若能为其指明方向,即能走上正道。于是释迦牟尼佛不辞辛劳,亲自去教化他们。

佛先到老大优楼频螺迦叶处,夜晚借宿于迦叶收服火龙的石室。迦叶众徒皆担心佛为火龙所害。是夜火龙吐火,佛即放三昧火胜之。龙嗔又喷毒气,佛人慈心三昧不受毒害。火龙被佛降伏。次日清晨众徒见火龙伏于佛之足旁,大为惊异,回禀其师,迦叶说:瞿昙虽神,不如我道。瞿昙即释迦种姓。佛知优楼频螺迦叶心高,便显十种神变,他看后仍邪执不改。佛有他心通,迦叶心起一念,佛即说出。佛知他自以为已得道修成罗汉,便一针见血告诉他:你还没有得道,不是罗汉。佛严正指出他们所修的并不是正道,不能了却生死。优楼频螺迦叶心思被佛点破,喜自夸之我慢心得以折服,当下开悟,即求出家,并带徒众五百人全都皈依佛陀。二弟见兄长从佛出家,亦即带领各自的徒众同皈佛陀座下。三迦叶师资共一千人,全都皈依佛了。

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身子即舍利弗尊者,其母身形端庄,名身,舍利弗为身所生之子,从母立名,故称身子。目连即目犍连尊者。舍利弗与目犍连各有一百弟子,此二人于外道中可谓聪明绝顶,听了四句偈即皈依佛了,教化他们很容易。释迦牟尼佛有位弟子马胜比丘,即初度五比丘中的额鞞,一日出外托钵。舍利弗在路上遇到,见其威仪严整,便问其师是谁,师说何法。马胜比丘告之:我的师父是释种出身的大圣释迦牟尼佛。并为他转说佛的四句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一听即了悟诸法因缘生灭之理,得证初果。又为目连转说,亦证初果。二人遂带二百弟子投佛出家。

耶舍子等五十人,另外,还有个耶舍子。耶舍是波罗斯城一大富长者,其子从父立名,称耶舍子。耶舍子身相庄严,不贪恋五欲六尘的享受,喜欢清净自在的生活。得闻佛陀无上殊胜之大法,无比欢喜,便与五十个同学,追随佛陀出家修道。

上述合计,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说法时略零存整,故为一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刚才所说的大比丘众,都是佛成道之后先度脱的,故感佛度他们脱离生死之恩德宏深,发愿永不离佛,随从佛、辅助佛教化众生。

佛度生无量,弟子众多,为什么讲经时仅举此千二百五十人呢?就是这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最先皈投佛;二是他们常随不离,为佛的常随众。所以,佛每次讲经说法,总有他们在场。

戊二 表位叹德

经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皆是大阿罗汉,即表位,表明他们的果位和身份。这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罗汉,非小阿罗汉。大小在心量不同,即前面讲的声闻有小乘大乘之别。证阿罗汉果的定性声闻名小阿罗汉,属小乘声闻。证阿罗汉果的回心声闻名大阿罗汉,属大乘声闻。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乘声闻,不满足于证阿罗汉,更发心作菩萨作佛,所以称大阿罗汉。

众所知识,即叹德。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都是大阿罗汉,因常随佛去天上人间、此界他方弘法,德高望重,名闻天下,为大众所共知共识,故称众所知识。知识,闻名称知,听到他的名,慕名是知。见面为识,就是认识,比知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不单是名声好,他们的道德学问也很高,所以称为知识。

解 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即乞士果。二杀贼,即破恶果。三无生,即怖魔果。

由此往下表位。这一段文,解释阿罗汉。

阿罗汉亦含三义,前所释比丘是因地之名,今欲释阿罗汉为果地名。比丘为阿罗汉之因,阿罗汉为比丘之果。因名具三义,果名亦含相应之三义:

一应供,即乞士果。当比丘是乞土,证了阿罗汉果即为应供。阿罗汉因地乞食,资养色身,勤修梵行.超出三界,证果后得人天供养之果报。阿罗汉是圣人,为人天福出,堪受人天尊敬供养,故称应供。

有人可能会想:佛的十个通号中也有一个应供,阿罗汉怎可和佛用同一个称呼呢?因为这里有个大小的不同。阿罗汉仅受人天供养,是个小的应供。佛则遍受人天、声闻、菩萨等供养,为大应供。

二杀贼,即破恶果。贼是盗贼,指心中烦恼,因烦恼能伤害法身慧命。佛告诫弟子: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烦恼劫夺你的功德法财,故名贼。因地严持净戒,破身三、口四的七支之恶,果上断尽见思,即杀灭见思烦恼之贼,故称杀贼。

三无生,即怖魔果。无生即不再受生死。众生因见思烦恼而有生死,在六道内沦为魔王眷属。比丘发心受戒修道,魔王见其要了生死,摆脱魔王控制,故感到恐怖,这是因地怖魔。到果地断尽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了生死,出三界,不再来六道受生,故称无生,这是怖魔之果。

解 复有意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大也。

这一段文,标明三种阿罗汉,并解释大。

阿罗汉有如下三种不同:

一慧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观修成后得一切智,能解脱生死,破一切智外道。

二俱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修四念处的同时,兼修四禅八定,定慧双修。具三明八解脱,定障与慧障皆得解脱,故曰俱解脱,能破有漏五通外道。以上两种阿罗汉皆属小乘。

三无疑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修缘念处观慧,即修总相念观,观一法即观余三法,如观身不净,受、心、法亦皆不净。总相念观中有境总观别,有境别观总,这是天台宗的修法。总之,修缘念处缘佛之三藏法,甚至世间智书《四围陀典》等。缘念处观慧修成后,世出世法悉皆通达,能决众疑,能破四围陀外道,故称无疑解脱。无疑解脱阿罗汉非但自己解脱,且为人说法释疑,利益众生,故属大乘。

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这里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无疑解脱阿罗汉,属大乘声闻,所以称大。经云:皆是大阿罗汉,这是就本经中之位而言。

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大也。这是开迹显本,点明他们的真实身份,说明称大的第二个原因。此等阿罗汉论现迹是声闻,论本门皆为法身大士。声闻只破见思惑,尚未证得法身,属小乘人。法身大士不仅断见思,而且破无明证法身,已是大乘菩萨。这些菩萨倒驾慈航,如同演戏一般,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中,扮演声闻的角色,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证明净土法门是不可思议之法,故称大,名大阿罗汉。

以上表位,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罗汉位。

解 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上表阿罗汉位位,此是叹德,赞其具大菩萨德。

从佛转轮,小阿罗汉自己生死已了,不能发大心弘法利生,故称自了汉。此等大阿罗汉皆是大菩萨再来,具菩萨自觉觉他之智慧德能,故能依从佛所转之法轮,代佛弘化,转妙法轮。转法轮即讲经说法。将法比作轮有二义:一轮有摧碾义,喻佛法能摧毁碾碎众生之烦恼;二轮有运载义,喻佛法能将众生从凡夫地运载至圣人地。

广利人天,既能随佛弘法转法轮,堪为人天眼目,人间天上众生闻法后,皆能得大利益。

故为众所知识,所以人天大众皆知其名,识其人。

由此可见,知识非随便可称,其人不但道德学问高,名声大,而且能利益众生,方可称为知识。

更新于:19天前
5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