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林克智:《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2)

居士人物2024-09-16 11:59
简介一 二种题目经 佛说阿弥陀经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这部注解的题目是《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前面的佛说阿弥陀经六字是经题,后面的要解二字是疏题。经的注解称疏,即疏解经文..

一 二种题目

经 佛说阿弥陀经

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这部注解的题目是《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前面的佛说阿弥陀经六字是经题,后面的要解二字是疏题。经的注解称疏,即疏解经文的含义。下面分别解释这两个题目。

甲一 经题

经题是佛说阿弥陀经,共六字,我们先讲佛字:

本来佛字是通称,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不过,这里所讲的佛,却是专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梵语是古印度之语。据佛经记载,劫初,光音天人下降于印度,故印度人认为他们系大梵天所生,秉承梵天之言语。《俱舍论分别世品》说: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故佛经的原文皆为梵语。

佛译成汉语是觉者。觉,是觉悟的意思;者,就是人。觉者就是大觉大悟的人。可是为什么不译为觉人,而要译为觉者呢?那是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只可以说是人类而已;者的范围就更大,包括人类以外,一切有知觉的九法界的一切众生。只要有心识、有知觉,都有觉悟的可能。经中说: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这就是说,不只是人类,下自地狱众生,上至等觉菩萨,凡有心识者,皆能觉悟成佛,因此佛就是觉悟的众生。当然也包括一切的小动物,就算是蚊虫、蚂蚁,如果因缘成熟如法去修持,也有成佛的可能。就拿蚂蚁来说吧,它虽然是小小的,因为有贪生怕死的本性,如果我们去打它,它就会急忙地躲开,可以看出它们也是有感觉的。因为有感觉,也就有成佛的可能性。把佛译成觉者,就是说明佛不只是要救度教化人类,一切有心识的众生,都是他教化的对象。

觉的含义可从两方面解释:从竖说,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从横说,觉有自觉、觉他、觉满。

先从竖说。本觉就是我们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性,通常称佛性。因为有佛性,所以才能成为觉者。虽众生本具佛性,但因一念不觉,生起种种无明烦恼,障覆了佛性,于是成了迷惑颠倒的凡夫。

凡夫虽迷而不觉,但本具之佛性依然不失,若遇善知识开导,或听经闻法,本具之佛性这一内因由外缘熏习,便由本觉理,启发始觉智,开始觉悟修行。例如在座的各位,在听经闻法之后,能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这就是始觉。

修行到最后,将障覆佛性之妄惑全部除尽,本具之佛性全体显露,这就是究竟觉,亦即证到佛果成佛了。佛是佛教中最高果位的称号,如同世间做学问,最高的学位是博士一样,一切究竟觉者皆可称佛。

关于觉从横说,即是有关自觉、觉他、觉满的解释,我们留到第丘部分讲玄义的释名时再说。既然佛是通称,那就不止一个。十方三世诸佛,其数无量无边。现在讲经题所讲的佛,是专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别号,佛是通号。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生生世世救度浊世众生,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最后在我们娑婆世界应化,示现悟道成佛,成为我们的导师。现简单地介绍一下佛的历史: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在我国周灵王六年(公元前565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诞生在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母后是印度拘利国的公主摩耶夫人,所以他将是继承王位的太子。出生后七天,他母亲就去世了,是由姨母摩诃波阁波提把他抚养长大的。太子未出家前俗名悉达多,是一切功德都能成就的意思。悟道成佛后才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族姓,译成汉语是能仁;牟尼是他的名,意思是寂默。是称赞他具有慈悲、智慧的德性。

以一个尊贵的太子,他为什么会走向出家的道路呢?其原因应有下面几点:

l、印度当时的社会阶级划分得很严格,认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种姓,是分别从梵天的头上、肚子、或脚下生出来的,所以百姓之间的身份非常不平等,为了要***、要打破这不平等的社会阶级,他立下了要寻找一个真正能达到平等自由方法的决心。

2、有一次太子到郊野游玩,看见农民为了生活,在炎热的太阳下耕田时,露胸赤膊、汗流浃背辛苦的样子。犁田的牛只要一停,就会被皮鞭抽打得皮破血流,非常痛苦。空中的小鸟,不时从天空飞下来,啄食泥土中翻出来的小虫,因此发觉众生为了生存,互相残杀。太子为这弱肉强食,残酷的现实感到悲痛而整日闷闷不乐,心里不停地想着:人生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就没有解救的办法吗?

3、净饭王不愿太子终日郁郁寡欢,希望他能散散心,忘掉农耕时所看到人生悲痛的一面,就安排他去游四门,没想到太子竟在无意间觉察到老、病、死种种的现象,了解那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痛苦,为求得解救的办法,他不顾父王的反对,而毅然离家出走。

太子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日,下了决心,抛弃了可继承的王位、财富、父母和妻子,半夜逾城出家,为的是追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

太子出家后,在雪山苦修六年,不能找到答案;后来到摩竭陀国的一个菩提场,在一棵菩提树下设座静坐,并立下誓愿:如果不能找出一条解脱的方法,誓不离开菩提座!终于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的黎明前,在菩提树下,看到天上的明星,豁然觉悟到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

为救度众生,佛陀席不暇暖地到处弘法,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举行了三百多次的讲经法会,度化的信众遍布了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有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的记载。直到八十岁那年的二月十五日半夜,化缘已毕,就在拘尸那、娑罗树中间安详圆寂。

释尊虽然圆寂了,但是他慈悲救世的伟大精神,却永远受到佛弟子们的仰慕与崇拜。与佛有关的四个节日是:农历四月初八诞生纪念日、二月初八出家纪念日、十二月初八成道纪念日、二月十五圆寂纪念日,我们都会牢牢地记在心头。有关他的生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都说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寺院都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陀的诞生。南传佛教国家,定为公历五月的月圆日(相当于中国古历的四月十五日)。虽然各地因传统的习惯,纪念的日期不一样;但隆重地举行浴佛节,都怀着同样的心情热烈地庆祝。至于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很多地方都煮腊八粥来纪念佛成道日,所以对这一天,大家也都非常熟悉。

说。说就是说话、说法,讲解的意思。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释迦佛金口亲自所宣讲出来的妙法。古时说字和悦字相通,有喜悦的意思。我们有很多人都念过《论语》,一开始就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音yue悦)乎。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无人请问的情况下自己说出来的。他以妙观察智,见当时及后世末法众生净土机缘成熟,佛就大慈大悲,怀着喜悦的心情,说此不思议法。假如众生机缘未熟,佛便无从说起,即使说了也无人肯信,无人肯修。

阿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圣号,其含义在经文与注解中皆有详细解释,现在先约略说一说。阿弥陀是梵语,译成汉语是无量光、无量寿。光代表智慧,寿代表福德。从理讲,无量光寿是人人自性本具。我们的自性横遍十方,即无量光义;我们的自性竖穷三际,即无量寿义,故无量光、无量寿即自性弥陀。然众生之自性长劫为无明所盖覆,无量光寿只是性具而已。唯诸佛修德究竟,彻证自性之无量光寿,故诸佛皆可称阿弥陀,换言之,阿弥陀是诸佛共同的名字。

从事讲,阿弥陀佛往昔为转轮圣王时,闻世自在王佛说法,出家修道,法名法藏,在佛前发四十八愿度众生。其中第十二光明无量愿云: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十三寿命无量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愿后,无量劫精勤修菩萨行,积功累德,直至行圆愿满,在极乐世界示现成佛,故号无量光、无量寿。

阿弥陀佛以大愿大行,庄严成就了一个极乐世界,专门接引十方至心信乐,称其名号的众生,往生彼国,不退成佛。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这部《阿弥陀经》,就是专门介绍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令一切众生听闻之后,悉能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成佛道。故经题中阿弥陀三字就是本经的核心。

最后讲经字。经的梵语是修多罗、素怛缆,或是修拓路,译成汉语称契经,中国人好略,就简称为经。所谓契者,上契诸佛所证之理,故不仅释迦牟尼佛所讲之法称经,十方诸佛所说之法悉称为经;下契众生可度之机,佛讲经是观机逗教,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说种种不同的法门,以适合众生不同的程度,使大众皆能欢喜信受。

经又译成线,有贯穿的意思。好像一串念珠、一串茉莉花,都是用线把它贯穿起来。经,就是把佛所讲的道理,贯穿起来。

一般来说:只有圣人言教才可以叫做经。不仅是佛讲的法叫经,我国古圣先贤所说的也叫经,正如儒家有四书五经。把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经,可是乐经已经失传了,目前只保存着五经。总之经为圣人的言教,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只要是圣人所讲的话,都叫做经。

对于经字的含义,有很多,如《杂心论》说经有五种意义:

(1)出生:佛经里面能生一切善法、一切功德,制止我们造作一切罪恶。

(2)涌泉:泉水是不断地向外涌出,经中含有无穷无尽的真理,就好像泉水一般源源不绝地涌出。

(3)显示:佛经能显示出种种佛所说的道理,指示我们怎样断烦恼、怎样证菩提、怎样得解脱。

(4)绳墨:合于规矩,佛经能指示我们,让我们了解辨别邪正,就好像木匠要锯木时先用绳墨来规画一般。

(5)结鬘:在上面已讲过,茉莉花要用线串起来,佛经就是用文字,把散乱的一切法贯穿起来。

总之经的含义很广,各家对于经字的解释,也各各不同,我们还可再举出如下几种,来加以说明:

有法义:即古今修行之轨范。

有常义:即三世不变。

有径义:径就是道路,即应该走的路径。佛经能指导众生从凡人圣,步上成佛的大道。

有典义:即摄化众生之典籍。

有镜义:我们每天都得照镜子,看看脸上干不干净,整齐不整齐;我们读诵的佛经,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了解因果、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有门义:大家到寺院来礼佛或听经,一定要从大门进来,法会结束了,也得经由大门出去。我们希望将来成佛,必须研究佛经、读诵佛经,由佛经的导引而进入佛门。要救度众生,也要从佛经中出来,用佛法去接引、教导他们。

佛经上说,经是通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的。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要研究佛法,只能从色、声、触三尘,就是:文经、语经、触经去了解。眼睛能看见的东西是色尘,经由文字印在纸上,让我们用眼睛读,属于文经,就是色尘;进一步我们可以用语言说法,属于语经,就是声尘;如禅宗所谓不立文字,不以经文来修持,而是以棒、喝来教化。禅宗祖师对弟子动不动就打骂、一个耳光、一阵棒打,并不是刑罚,而是用这种方法来令弟子开悟,以棒、喝为经。棒是触尘、喝是声尘。另外有一个世界叫香积国,那个佛国的教主讲经,就是以香尘为经。生在香积国的众生,只要闻到香味,就能开悟,所以说香尘也可以是经。在西方弥陀国土,五尘都能说法。我们如果生到西方国土去,看见花开、闻到花香、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中、听鸟音、赏滋味等等,都有开悟的可能,不一定要阿弥陀佛亲自说法。总之、一切见、闻、觉、知,都属于经法,因此,经是可以通于五尘为体的。由此可以知道,不一定文字才是佛经。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色一香、凡是所有能使心悟道契理的,都是经教。

关于经题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在下面的玄义释名中,还要作进一步的解释。

甲二 疏题

现在解释疏题要解二字。要者,紧要、纲要。可知要解并非详细的解释,是《阿弥陀经》提纲挈领,最紧要的注释。《阿弥陀经》的要义,可归纳成下面三个方面:

一心要:我们现前能念的一念心,是我们的本觉理体,非肉团心,亦非缘影心。本觉理体是真心,是我们的佛性,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西方极乐世界之依报正报,皆由此心所成。此即境之真心,实是自性弥陀之本体。

二境要:境就是我们所求生的极乐世界清净国土。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向我们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十万亿佛国土外之西方,确有一个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清净国土,不离我们这一念心性,因为我们这一念心性与诸佛的法身一样,横遍竖穷,大而无外。所以极乐世界的净土,实质上就在我们自心之内,是自心所现的净土。此即心之真境,是唯心净土,非缘影妄想之唯心净土。

三法门要:法门就是持名念佛,有信、愿、行三个要旨。

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信心,深信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所讲的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真实不虚,坚信自己这一生念佛,命终时定能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圆成佛道。这个信细说有六个方面,我们在下面讲玄义明宗部分时,会作详细的介绍。

其次是愿,要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知道娑婆世界六道轮回苦不堪言,众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而极乐世界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一定要发恳切的大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不退成佛后,再倒驾慈航,回人娑婆,普度众生。

第三是行,就是执持名号。我们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就执着这句阿弥陀佛。二六时中这句佛号保持不失,一有念起,即用佛号取而代之,以此一念消除一切妄念,以达一心不乱。我们平时就养成念佛的习惯,临终自能心不颠倒,正念现前,得生西方。

信愿行是往生西方的三种资粮,这是我们自己必须具备的条件。自己具足三资粮,方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不退成佛,此为法门之纲要。念佛求生净土,是合二力而横超三界的特别法门,其殊胜远远超过一切仗自力竖出三界的通途法门,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深刻而彻底的了解。

心要、境要、法门要这三个要,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三圆融,不可思议。明心要,能生正信;明境要,能启切愿;明法门要,能立实行。澫益大师的注解,就是解释这三个要义,故名要解。

二 译经三藏法师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这一部分将介绍把《阿弥陀经》之梵本,翻成汉文译本,并流通中国的译经法师。

姚秦,是译经的时代。中国在南北朝之前的东晋十六国时,北方先后有前秦、后秦和西秦三个秦国。前秦的皇帝名苻坚,国号为苻秦。后苻坚为姚苌(音chang)所杀,姚苌作国主,改国号为姚秦,就是后秦。这里的姚秦即后秦。

三藏法师,显德。三是数字,藏是包含摄持之义。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世尊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诸法实相,于佛涅盘后,由阿难尊者复述,经佛的弟子五百阿罗汉确认,结集而成。律藏是当年佛为僧团制订的生活规约,也就是戒律。论藏是佛所说论,以及佛的弟子及高僧大德,对佛讲的法和戒律作的注解,所造诸论,集合而成。经藏明心诠性,为定学;律藏规范身、口、意三业,为戒学;论藏分析邪正,为慧学。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法之总纲,今说三藏,就将佛法的要义全部包括在内。

法师,法指佛法,即三藏之法;师是模范、师长。法师是以法自师,并以法师人者,即以三藏之法为自己的老师,通达之后,又以三藏之法教化他人,可作为人之师范的人。罗什法师博通经律论三藏,自行化他,七佛以来皆作译经师,所以能够称得上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343-413),为所标译经师的名。罗什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杰出的翻译家,他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只能简略地作一介绍。

鸠摩罗什是梵语,译为童寿,即童年而有耆德,也就是俗话说的少年老成。鸠摩罗什法师是天竺(印度)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世家之中,他的祖父是当朝的宰相。过去的官位都是世袭的,所以鸠摩罗什的祖父做宰相,当他年纪大了,就要把宰相的位子传给儿子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琰(音yan)。可是鸠摩罗琰很有善根,他认为宰相虽然地位崇高,生活富裕,名望也好,但对他不相宜。所以当他父亲要把宰相位子传给他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离开家乡,出家去了。

其父舍俗出家之后,游学到龟(音qiu)兹国(今新疆境内)。国王闻鸠摩罗琰贤德,亲至郊外迎接,并尊其为国师。后王妹耆婆对鸠摩罗琰心生爱慕,国王强令鸠摩罗琰还俗与王妹成婚,后来生下鸠摩罗什。

耆婆自从怀了鸠摩罗什以后,变得特别聪明,有一次到庙里去拜佛听讲经,本来她只懂得龟兹本国的语言,这时连天竺的话都听懂了,这说明鸠摩罗什还没有出生时,就像舍利弗一样,能把智慧传给母亲,可见鸠摩罗什是绝顶聪明的。

也许是耆婆的善根成熟了,或许是自己强迫跟一位出家人结婚,感到惭愧,生下鸠摩罗什不久,就萌起出家的念头。在取得家人的同意后,终于出家了,没有多久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鸠摩罗什善根深厚,七岁时也随着他母亲出家了。

出家以后,鸠摩罗什每天能够背诵一千首《阿毗达磨经》中的偈,每首偈有三十二字,换句话说,他一天能够背念三万二千字,这实在是了不起,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办到的。当时有一位罗汉见到鸠摩罗什,就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很有善根,如果能够注意修持,过了三十五岁,不破戒的话,必定与众不同,可度化许多众生。七岁的鸠摩罗什听到罗汉的夸奖,更加精进了,立志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大法师。

鸠摩罗什经常跟随母亲去各处参访名师,学习佛法。有一次,他们到莎勒国,一日他随母去寺院,见佛殿前有一铁钵,无意中将钵举过头顶,转而自忖:铁钵如此重,我年幼力弱怎么能举得起来呢?此念一起,铁钵即跌落在地,此事使他悟到了万法唯心之理。

鸠摩罗什随着母亲到处参学,亲近了许多明师,自己也非常用功,在短短的时间中,对佛教的道理,不管是大乘或是小乘,他都有透彻的理解。他母亲更是学有所成,证得了三果阿那含,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他母亲由于年纪大和身体衰弱,不想到处奔波,打算回到印度去定居。母子临分手前,她就勉励她的儿子几句话:你将来可以到中国去弘扬大乘佛法,佛教能否在中国大兴,得靠你的力量。不过,这事对你自身并没有多大好处,可能会为你招来灾难!

罗什法师回答说:我假使有力量可以使大乘佛法在中国大兴,纵然是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辞!请母亲放心!

就这样,母子各奔东西,母亲前往印度,罗什法师因为东方的佛教要靠他振兴,就返回龟兹国去讲经说法,等待机会到中国弘扬大乘佛法。

龟兹国帝王对罗什法师非常崇敬尊重,为了请法师讲经,特地用黄金打造一个金狮子宝座,每当法师要升座讲法的时候,他就跪在地上,让法师踏着他的肩膀而升座。从此事可见法师的伟大,也可看到龟兹王护法的虔诚!

罗什法师小时出家,拜了般头达多法师为师父,学习小乘佛法。后来,鸠摩罗什弘扬大乘佛法,他的师父也来听讲,跟他学习大乘佛法,最后,对罗什法师说:你是我的大乘师父,我是你的小乘师父。师徒两人,互为师徒,为尊重佛法,彼此互相尊重,成为佛门佳话。这一段事实,证明罗什法师的确是学问高深,因此感动了许多学者来跟他学习。

当时中国正是苻秦时代,那个国家的百姓,每天晚上都看到西南方有满天的毫光照耀着,感觉到非常奇怪,传到国王那边去,就请太史官来卜卦说:根据方向看,那地方应该是龟兹国,一定有一位大智慧的人住在那里,才会有这种瑞相。国王回应着说:对了,我也听说龟兹国那里有一位鸠摩罗什法师,无论是道德、学问,都非常高超。。

于是苻坚很仰慕罗什法师,就想觅法师为国宝,遂于建元十八年(382),派将军吕光带七万大军攻打龟兹。龟兹王知苻坚意图,即送罗什法师。吕光迎师回国途中,知苻坚被姚苌所杀,便割据凉州(今甘肃境内),自称为王,号称凉国。罗什法师停留在凉州,用功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历史哲学,奠下了到中国译经的基础。

姚苌死后,儿子姚兴继位做皇帝,想起当年派吕光去请罗什法师的大事,就出兵消灭了吕光的凉国,把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为了要请他到中国来,竟引起了战争,不知死了多少人!可见罗什法师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了不起。更可见正法得来不易,我们当好好珍惜!

罗什法师到了中国以后,国王封他为国师,把他供养在逍遥园翻译佛经,门下三千人,许多有学问的学者都皈依他,成为他的弟子,帮他翻译佛经。

国王姚兴被罗什法师的道德、感化力所感召,对法师非常敬重,每天到译经场帮忙,甚至参与校对的工作。有一天,国王竟然异想天开,心中暗暗打算着:国师这么伟大,每天辛苦地翻译佛经,总有一天他会死的。这样优秀完美的人,没有留下种子,岂不可惜!应该想个办法,让他留下一个智慧的种子才好。

国王这么一想,于是赶紧在宫中选了十个美女送给他,一定要罗什法师接受,并威胁他说:你如果不接受,我就毁灭佛教,要是接受了,我依旧大弘佛法。法师虽然不愿意,可是为了佛法兴隆,只好方便接受了下来,自己带着十个宫女住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么一来,法师周围的人都议论纷纷,说国师怎么可以和宫女住在一起呢?

罗什法师心中明白,和人家辩白是没有用的,只是经常向大家说一个譬喻:好像莲花生在臭泥中,你们只要去采莲花,不要去取臭泥。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一些年轻的弟子们,心中总是不能平衡,认为师父既然可以讨老婆,我们做徒弟的,当然也可以呀!都有依样学样的打算。事实上,罗什法师是大菩萨再世,虽然跟十位宫女住在一起,本身却是清净的。罗什法师恐怕弟子们会破坏了佛教的戒律,为了消除他们的胡思乱想,有一天,正当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自己特别装了一碗满满的、大大小小的针,像吃面一样,全部把它吞了下去。并对大众说:

你们想要跟我学,可以,这就要看持戒修养的深浅了。谁能够跟我一样,把这碗针吞下去?这一套功夫学会了,证明你们的功夫到家,也可以讨老婆。假使你们做不到,还是好好地回去,好好地持戒吧厂

弟子们看到罗什法师的这一招,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彼此心中明白,师父的修养非比寻常,谁能和他比呢?风波就这样平定了下来,从此谁也不敢再提这件事了。这个故事就是佛门中罗什吞针的典故。因此法师直到临圆寂前,还受到七万人的崇拜。

罗什法师自六十岁来到中国,一直到弘始十五年(413),罗什法师七十岁于长安圆寂。短短的十年间,一共翻译了三十五部经,凡二百九十七卷。与玄奘法师、义净法师和真谛法师合称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由于罗什法师翻译经典,弘传佛法,使当时的长安成为北方的佛教中心,与南方慧远大师为首的庐山东林遥相辉映。

罗什法师在还没有圆寂之前,曾对着佛发誓:几十年来,我翻译的佛经,假使符合佛法真义,没有错误的话,愿我死后火化时,舌头不会烧烂。结果,他圆寂火化后,其它的肉身、骨头都焚化成灰,只有舌头还是完整的,可见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是很标准、很有功德的。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个说法:鸠摩罗什法师不仅这一世是大译经家,他甚至是七佛的译经师。他不仅翻译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过去七佛所说的经典,他都翻译过。

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非常出色,我们念的《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弥陀经》,都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佛经,采用的是意译法,实在翻译得太完美、太流畅了!

鸠摩罗什法师对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在十宗当中,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经典,跟五宗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罗什法师翻译《成实论》,依据这部论,后人加以研究发挥,成立了成实宗;法师对三论宗特别有贡献,由于《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翻译,才促成三论宗的成立;法师翻译《妙法莲华经》,是天台宗(也叫法华宗)主要的经典;《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主要经典;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因听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的,所以说对禅宗的贡献也非常大。

三 解经大师

清西有沙门澫益智旭解

这一部分介绍《要解》的作者,即解释《阿弥陀经》重要义理的疏主。

清,为作注解的时代。161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顺治元年(1644)世祖人关,定都于北京,立国号为大清,逐步统一全国。《要解》是在清顺治四年写的。

西有,大师别号,是根据本经经文而立。经云: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此说明依报实有)。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此说明正报实有)。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非寓言,非理想,皆为实有。大师为破一些人着理废事之偏执,故号西有。

沙门,印度出家修道人之通称,非佛门专用。这二字是梵语,译成汉语是勤息,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又曰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可见此二字实非易称。沙门有四种:一胜道沙门,三乘圣众,修道证果者;二说道沙门,代佛弘化,说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破戒比丘i玷污佛门者。大师是说道和活道沙门。

澫益,大师精修净业之号。古时蒲字与藕字相通。藩为莲之因,由蒲而生荷、开华、结莲,莲即漓之果。澫益意谓种蔺有得莲之益。念佛人一心念佛,自有九品莲华往生净七,横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智旭,大师法名。旭为清晨东升之日,其师希冀大师之智慧,如旭日东升光明遍照,能破长夜之昏暗。

藩益大师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大师生于明末万历二十七年(1599),圆寂于清初顺治十二年(1655)。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先祖汴梁人,后迁居江苏吴县木渎镇。其父持大悲咒十年,其母梦观音大士送子而生师。大师7岁茹素,12岁始读儒书,即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誓灭佛、道二教,开荤酒,作辟佛论着数十篇。17岁偶读莲池大师《自知录》之序及《竹窗随笔》,觉义深理周,方知自己之错,便将以前所写谤佛论着全部焚毁。

20岁那年冬天,其父亡故,大师听闻《地藏菩萨本愿经》,遂发出世之心。22岁时专志念佛,自觉世法不究竟,将以前所着文稿二干余篇付之一炬,从此勤习佛法。23岁听法师讲《楞严经》曰:世界在空,空生大觉,心中顿疑:因何空能生此大觉,世界与虚空又从何而生?为体究宇宙人生大事,决意出家修行。

24岁时,他曾一月中三次梦见憨山大师。因憨师在曹溪,路途遥远,不能前去亲近,便随从憨山大师之门人雪岭师出家,法名智旭。当年夏秋二季往云栖寺听古德法师讲《成唯识论》,闻其中性相二宗不可会通,表示疑惑,于是前往径山坐禅参究其理。至第二年夏天(25岁),用功至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性相二宗一齐透彻,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师自知此解悟,因非证悟,故不与人说,久久胸中空无一字。是年腊月初八,师在莲池大师塔前发心受持四分戒。26岁进而受菩萨戒。

28岁那年,其母病重,大师四次割肱(音g6ng)而不能救,悲痛无限。丧葬尽孝礼毕,誓断世缘,前往松陵掩关苦修。不料关中大病,便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30岁出关,应道友雪航之请,讲述《毗尼事义集要》:3l岁,随无异禅师前往金陵参学,数月之间尽谙禅门流弊通病。32岁开始专注研究天台教理,但不肯为台家子孙。而后天台宗诸师,推大师为天台宗第三十一代祖师。

37岁后,他四处弘化,阅藏、讲经,及着述经论疏解。大师一生所着计48种,约300余卷。这部《要解》是大师49岁时写的。他在晚年专修专弘净土,以求死归安养。

57岁,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二十一,大师于灵峰趺坐念佛,向西举手而寂。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的腊月初三,在病中偶成一律,中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之句,当日口授遗嘱:荼毗后,将灵骨研成粉末,与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饼饵,散放山水之中,与众生结缘。过了三年,门人开龛荼毗,见大师巍然趺坐,头发盖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不坏,与罗什法师舌相不坏同一征信。众门人不忍依师所嘱,于是在灵峰大殿右侧建塔,安放大师灵骨。塔于大师诞辰400周年时重修,今存。

四 注解序文

文分二:初序法门,二序注疏。

甲一 序法门

文分二:初总序多门,二别显净宗。

乙一 总序多门

序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这一段文,总举大纲。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原夫是起语之词;诸佛指过去现在十方一切诸佛;悯念是哀怜悲悯,护念不舍;群迷即众生,或迷于事,或迷于理,因迷悟浅深不同,而有九界之分。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要深信阿弥陀佛悯念众生,他以一句万德洪名护念我们。我们将一切,甚至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阿弥陀佛安排,坚信临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往生,这样念佛回向则能功夫得力。

随机施化。诸佛有妙观察智,能观察众生根性欲乐,随众生不同根机,而设施种种法门教化。当年佛在世时,有一守墓人和一打铁匠投佛出家,佛让他们拜舍利弗为师。舍利弗即教打铁匠修不净观,教守墓人修数息观。二人依教修了一段时间,皆不成功,便想还俗。佛知道后,即让二人将所修观法对调,要打铁匠修数息观,守墓人修不净观。打铁匠在家时拉风箱一推一拉,打铁时铁锤一上一下,因此修数息观得心应手。守墓人出家前在墓地常见死尸膨胀腐烂,最后骨肉分离,剩下白骨一堆,所以修不净观轻而易举。二人交换修法后,不久皆得证果。这就是佛有智慧,能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性欲乐,而施教化导,如同医生看病,应病与药,药到病除。

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归元即出离生灭,还归真寂本元。方便是以权宜善巧的方法,应机诱导,人佛真实智慧。虽然诸佛说法之目的,皆在指示众生返归本元真心之路,即令众生个个成佛,这一目标没有两样,但因众生根性不同,所以因机施教的方便修证法门就很多了。如大家所知的有禅宗、密宗、净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等等。细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刚才说的不净观、数息观都是法门,这种种法门皆是归元之路,殊途同归。所以说虽归元无二致,但方便有多门。

乙二 别显净宗

文分二:初净土横超胜,二特显持名胜。

丙一 净土横超胜

序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这一段文,说明一切法门中净土之胜。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前面讲方便有多门,然而在一切方便法门中拣择。

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求一个至直捷至圆顿的法门。直捷即不弯曲,又非常快速。即心是佛,这个最直捷,当下一念心就是佛。圆顿即圆满不偏缺,顿成非渐证。即佛是心,这个最圆顿,佛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自性佛。若修通途法门,必先开圆顿解,方能依圆理起圆观。而念佛则不经悟门,直人圆观。一句阿弥陀佛乃佛之果觉全体,但能一心称念,即是以佛之果地觉为念佛人之因地心。即心是佛,即佛是心。一念顿人佛之性海,致使凡心即成佛心,岂非直捷圆顿至极?

净土法门之殊胜,在于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西方。何为横超?举个譬喻,一根长竹竿的根部,里面有一条虫要爬出来。这有两种办法:一是竖出,一是横出。竖出是朝上一节一节地咬,咬穿最后的竹梢才能出来。这条虫要吃大苦,费大力,需很氏的时间。横出不是朝上拱,而是从旁边咬一洞出来,这多快多省力!往上一节一节地咬,是比喻仗自力一步一步地断烦恼,竖出三界,以至圆满菩提,那是一般的通途法门。其事之艰,历时之久,难以言表。从旁边咬,是比喻念佛求生净土,能仗阿弥陀佛的力量,不俟断惑,横出三界,带业往生,这是特别法门。生到极乐,即能圆证三不退,圆净四土,一生成佛。凡夫顿超佛地,诚如点铁成金,岂非直捷圆顿至极?

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由上可知,一切方便法门中,念佛求生净土实为至直捷至圆顿之法、

丙二 特显持名胜

序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这一段文,正显一切念佛法门中持名之胜。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说一切念佛法门,则念佛法门就不止一种了。净土宗讲,念佛法门有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实相念佛,亦名无相念佛:实相念佛是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具体说,观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这是空观。正了不可得时,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又历历分明,这是假观。正能所历历分明,而当处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时,能所又历历分明,这是中观。又实相无相,即空观。实相无不相,即假观。无相无不相,无不相无相,即中观。非空假中,而即空假中,唯一实相。以上所讲实相之理较深,玄义辨体中会详细解释。

简单说实相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实相念佛就是念我们自性的清净心,与诸佛的法身无二无别:实相念佛赅摄教下一切圆顿止观,以及禅宗直指法门。参禅实际上就是修实相念佛。实相无相,无相即空。他参话头,比如念佛者是谁?提起话头来参,没有一个妄念。修实相念佛不准用意识心,思惟卜度都不准,不仅内空,外也空,就连内外都空这个空也不存在。这个境界确实很高,修起来很不容易,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要上根利智才行。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深重,智慧浅薄,这样高深的法门很难契机。修实相念佛先得明理,否则理路不清,易人歧途或招魔境。所以,实相念佛不是我们慧涝障深的凡夫所能修的。

二观想念佛:观想念佛是依据《观经》所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种种境界,如观彼国琉璃宝地,七宝庄严;宝树宝楼宝池宝莲等等。观阿弥陀佛紫金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佛眼,相好光明,光中无数化佛化菩萨等,如赞佛偈所描述。其所坐大宝莲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上有八万四千脉,脉有八万四千光左右又各有一如是大宝莲华,观世音菩萨坐左华座,大势至菩萨坐右华座。二菩萨皆紫金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亦是相好光明。你能把这些西方依正都观成吗?观不成啊!一个妄想接着一个妄想,心定不下来。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早就说过: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所以观想念佛不是我们凡夫心力所能及的。

三观像念佛:观像念佛是观佛的形象。你面对佛像,如一尊阿弥陀佛像,无论是金银铜铁或木雕泥塑彩画的,你观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开始当然都要用眼睛看,一直观到无论有佛像无佛像、闭目开目、白天黑夜、行住坐卧、语默动静,这个佛像都在眼前,才算观成。修观像念佛,每天至少要有八小时专门看佛像,还要心定得下来,需修习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便预见到,末法众生要修这三种念佛法门都很困难,所以在《阿弥陀经》上特开持名念佛法门。这样我们就有指望了。

四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即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求其至简易,求一个最简单容易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凹字,或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二六时中保持这句佛号不忘失。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皆可念,非常方便,方法极其简单。这几个字连三岁小孩一教都会。所以说是一切念佛法门中真是简单容易到了极点,再没有比这个更简单更容易的方法了。

至稳当,是持名念佛另一个好处。一句佛号无别歧路,不遭魔事,安全可靠。修其他的念佛法门,皆不如持名念佛稳当,如观想、观像,若观境不熟,理路不清,易以躁妄心急求境现,致起魔事。持名念佛之稳当,略说有三:

其一,念佛的人,常得阿弥陀佛光明照耀,常为十方诸佛护念。这有什么好处呢?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敢近身。所以从你发心念佛开始,一直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自始至终不遭魔事。持名念佛的人着魔的很少很少,这在过去祖师的语录,尤其是印光老法师的《文钞》和彻悟禅师、澫益大师的文章中都讲过。

此外,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不仅自己一人得益,而且全家都能得益,四十里方圆悉蒙佛光照耀。世上有句俗话沾沾光,沾什么光?就是沾念佛的光。大家都不知道,你要是知道这个好处,无论怎样叫你不念都不行,欲罢不能啊!

其二,念佛的人,一生精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隔胎之迷。世间修习其他法门的人,一生功行难以圆满,欲望来生继续再修。命终一人轮回,就很难保证。纵然你来生能再得人身,但一经转胎,便迷失忘却前生志愿,这就是隔胎之迷,前功尽弃,又得从头修起。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人,能仗弥陀愿力,当生横超三界,永出轮回。

念佛求生西方的人,命终不是死了才到极乐世界,而是活着生极乐世界的。智者大师对此说得很清楚: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所以娑婆报尽和净土受生是连着的,我们清楚明白地舍掉娑婆业报之身,心识托质极乐宝池莲华之中,换取莲华化生之妙体,稳稳当当,不经轮回转胎,不必从头学起,可在原来修行的基础上继续升进。

其三,念佛的人,只要信愿行三资粮具足,纵然一生念佛不得开悟,烦恼丝毫未断,亦能仗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净土。我们在生死大海中不会游泳,阿弥陀佛有大愿船,你只要将阿弥陀佛圣号记住,上他的船,就决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那就像永明延寿大师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多稳当!

所以,在一切念佛法门中,持名念佛最简易,且最稳当。同修们要注意,澫益大师说的专持名号前有信愿二字,必须是有信有愿的持名念佛,才是至简易至稳当。信愿是持名的大前提,信愿持名才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才能为佛护念,得生净土。对此《要解》中有详细的说明。

序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这一段文,是引证,引古人做法,证明持名念佛之殊胜。

是故净上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是故是承上启下之词,净土三经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等三部。由上所述持名念佛至简易至稳当的原因,虽有三部净土经在世间并行流传,古大德皆是开大悟之人,所以称为明眼人,唯独将《阿弥陀经》列为每日必做的功课。同修们都看到在出家人的五堂功课中,晚课的第一堂就是《阿弥陀经》,早晚二课都有念佛经行。

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难道不就是看到这个持名法门能普覆三根吗?三根即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些大菩萨是上根利智。下根就是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苦恼凡夫,包括那些杀猪宰羊的下下根人,乃至鹦鹉八哥这些畜生。上根与下根之间者即中根。无论何种根性,念佛皆能生西方。

现在,我给大家讲个《净土圣贤录》卷九及《佛祖统纪》中记载的故事,以为证明:宋朝时,潭州有个姓黄的铁匠,一家妻儿四口,就靠打铁维生,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他常怨自己前世没修,今世穷苦。现在想修,又不知怎么修。一天,有位出家人路过铁匠铺,黄铁匠便请他进来喝茶,向他请教修行之事,希望能指示一个既不花钱,又不耽误工作的方法。出家人即教其念阿弥陀佛:今后你煨铁时拉风箱,推一下念一声佛号,拉一下念一声佛号;打铁时打一锤念一声佛号。只要一生持念不断,临终时阿弥陀佛即会来接你去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黄铁匠一听很高兴,便依教奉行,每日一面打铁一面念佛。其妻说:打铁本来就很辛苦,再要念佛,岂不更苦?他对妻子说:你不知此法好。以前我站在炉边,觉得火热。现在念佛,则不觉热。以前打铁手臂酸,念佛便不酸了。晚上念佛,睡觉也睡得好。他依然坚持边打铁边念佛。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理发沐浴更衣,告诉其妻说:今日我要回家。其妻听了莫名其妙:这不是你的家吗?你家在哪里?他答道:我家在西方。其妻没在意,便顺口说:那你去好了!黄铁匠和往日一样,又站在炉边煨铁,高声念佛。铁煨红取出,他说了一首偈,叮嘱邻人写下来,待他走后广为流布,以劝人念佛。这首偈是:钉钉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说完偈后,举起铁锤念佛一声,敲下即立亡,容颜不改。众人皆闻异香满屋,天乐盈空。可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无疑。此后,衡州念佛的人就多起来。这是有历史记载的真人真事。

想很多同修都听到过思归子讲的莲池海会,他将鹦鹉念佛的声音录放出来。你看,畜生也能念佛生西方。我还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个寺院养了一头老牛,用以拉磨磨豆腐。这头老牛很有善根,每天上早晚殿时,就跑到大殿上,然后到大殿外面的丹墀里转,听僧众诵经念佛。大约有三年多的时间,天天如此。有一天上完早殿,它站在大殿外面不走,头对着佛像。大家想把它牵回去,拉不动,站着往生了。这条牛只用三年功夫,即念佛成就!所以持名念佛,普被三根,利钝兼收,一切众生咸能获益。

摄事理以无遗。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其内容可用诸法实相四个字来概括。诸法是事,实相是理。一代时教中,大家一致公认《华严经》为根本法轮,其余一切经皆是《华严经》的眷属,亦即《华严经》之细说。而《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因此《华严经》归结为《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专主持名一法,故《阿弥陀经》又可归结为一句佛号。反之,一句阿弥陀佛展开细说,就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展开细说,就是《华严经》;《华严经》展开细说,就是三藏十二部。由此可知,一句弥陀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心境理事性相通通收摄在其中,无丝毫遗剩。印光大师对此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心作佛,作佛是事造。念一句佛号,能将菩萨在因地的六度万行种种事修,全部包括在其中。自心之所以能作佛,就是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自心是佛,这就是理具。我们自心本具佛界之理,即自性弥陀,阿弥陀佛为心性之德号。全理成事,全事即理。现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则当下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因此,通过念佛事修,即能证到自性弥陀之理,诸佛所证的诸法实相,就能在念一句阿弥陀佛中圆满。所以说,持名念佛能事理圆收而无遗。

又,持名一法就其方法而言,有事持和理持。未悟中道实相之理为事持,悟则为理持。就持名之修功而言,无论事持或理持,皆能成就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得事一心不乱,功夫深的得理一心不乱。就所得果报而言,信愿持名能往生极乐四土。同居、方便、实报三土属事,寂光属理,然四土不出一心。故说持名一法,摄事理以无遗。

统宗教而无外。中国的佛教分成十个宗派:小乘教两个宗派,大乘教八个宗派。这十个宗派除了禅宗称宗外,其余九个宗派都称教。宗是佛之心,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为宗门,是为教外别传。教可说是佛之口,是圣人被下教化众生之言。按天台宗讲有五时八教,依教修观,明理而起修,称为教下。持名一法总括宗门、教下,无一法门能超出其外。

持名念佛专持一句名号,弥陀名号称为万德洪名,是佛之万德,亦即我们心性万德之代号。念佛即此一念与佛德相应,即能开显我们的性德,作一念之佛,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心作佛,心是佛。持名念佛直指人心,念佛便成佛。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所以说念佛统宗,且较宗门之见性成佛更为直捷圆顿。

一句弥陀竖彻五时,横赅八教,所以说念佛统教。天台宗智者大师,将释迦一代时教分判为五时八教。五时是从竖的按时间顺序而分的,即第一华严时,第二阿含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盘时。佛以此五个阶段,次第陶冶,循循善诱,教化众生。八教是从横的按教法而分的,即按教化方式而分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按教化内容而分藏、通、别、圆化法四教。这里无法细讲,我们只能按化法四教藏、通、别、圆简单介绍一下。

念佛人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不离事相,这是藏教意。念念念佛,念念明了,能念所念,皆不可得,这是通教意。始从有念,念至无念,不住有无,而归中道,这是别教意。能所情亡,有无见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动,这是圆教意。所以教下一切修观法门,都不出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这就是统教。

有的同修以为念佛太简单,想学天台宗的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我可以告诉你,只要念好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就是修一心三观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所念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的名字性空,这就是空观。这四个字你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明明白白,这是假观。空假不二,这是中观。一心念这一句佛号,就是修一心三观。所以佛教你要是懂了,一通就一切皆通。修行的人,不要在法门上变换,只要在方法上调整就好了。

佛说无量法门,无非教众生成佛。众生莫不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不念六凡,便念四圣。若能令念念是佛,佛境即现,便得成佛。诸佛出世,所设的一切教法,无非是使众生之念念佛,以成佛道。所以一切法门皆可名念佛法门,诚如印光大师所说:念佛法门,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这就是说念佛统宗教而无外。

尤为不可思议也哉。就持名一法能圆收事理、总括宗教而言,那更加不可思议了。其理深玄,言语道断(不可议),心行处灭(不可思)。莲池大师说: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口里想要谈论,而没有言辞来表达,即不可议;心里想要缘念,没有思虑想不到那个境界,即不可思。本经六方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同声赞叹: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经不可思议,即持名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亦即这句阿弥陀佛圣号不可思议。

甲二 序注疏

文分二:初序古疏,二序今解。

乙一 序古疏

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这一段文,序古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自古以来,历代皆有大德注解《阿弥陀经》。

世远就湮,所存无几。湮是埋没,因为时代久远,很多注解都隐没了,留存下来的没有几种。这里讲的是古疏。

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再讲近疏,举了两种。云栖和尚即莲池大师。云栖是杭州的云栖寺所在地,是莲池大师的道场。和尚是梵语,译为力生,谓有力能生弟子智慧,即亲教师。蕅益大师尊崇莲池大师,在其塔前受戒,故称其和尚。古人对大德尊重,常以地名相称,故尊称莲池大师为云栖和尚。

大师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俗姓沈,杭州仁和县人,系官家后代。三十一岁时,闻说万物皆无常,忽然觉悟人生亦无常,即发出世之心。参访拈花遍融禅师、笑岩宝祖,有所悟。大明隆庆五年(1572),至杭州五云山,见五色彩云栖于西坞,山明水秀,即搭茅棚安居。后以道德所感召,远近修道人皆来归依,遂成丛林,便以此地名命名为云栖寺,其时常住有千余众。 ;

莲池大师道行高远,曾感得文殊菩萨亲来参访。有一天下雨,文殊菩萨化一童子,赤脚来参大师。莲池大师见童子两脚沾泥便问: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曰: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佛法中水表智慧,莲池大师你的智慧很高,我来请你开示,以除自己的烦恼。莲池大师乃开大悟之人,一听机锋语即日: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曰: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这是《莲池大师全集》里的一个故事。大师住世八十一岁,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端坐念佛而逝。

大师一生有不少着作,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阿弥陀经》的注解,即《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大师先作了一部疏,疏通此经妙理。因疏之文义仍很深,怕人看不懂,他又写了一部钞解释疏中奥义,疏的注解名钞。整个注解合之名《佛说阿弥陀纤疏钞》,内容非常丰富。澫益大师赞叹这部《疏钞》广大精微,广大是指内容广博浩大,精微是说义理精妙人微,一经要旨,阐发显了,尽善尽美。

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第二种近疏足幽溪师伯作的《圆中钞》。幽溪师伯即传灯大师,天台宗第三十代祖师。幽溪是地名,即天台幽溪高明寺,是传灯大师的道场。传灯大师与澫益大师之师是师兄弟,故称其幽溪师伯。

传灯大师字无尽,号有门,俗姓叶,衢州人。大师年少时依从映庵禅师出家,一生修《法华》、《弥陀》等忏,度无虚日,身先率众,勇猛精进。为《楞严经》、《维摩诘经》等作注解。大师虽为台宗祖师,也极力弘扬净土,着有《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净土生无生论》等,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应讲席70余期,在新昌大佛前讲《生无生论》时,每一登座,大众即闻天乐鸣空,每日皆然,讲毕乃止。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指画空,书写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屹然而化。

《圆中钞》是传灯大师为《弥陀略解》一书作的注释。明朝苏州北禅寺有位大佑禅师,他作了一部《阿弥陀经》的注解,名《弥陀略解》,他以禅宗境界解释《阿弥陀经》。注解很简略,意义却很深。传灯大师以天台教观圆融中道之理,给《弥陀略解》作了一部注释,题名《弥陀圆中钞》。澫益大师赞扬传灯大师的《圆中钞》高深洪博。这四个字跟前面四个字换了顺序,意思相同。高深是说义理高深,洪博是说文字内容广博,高深洪博亦即广大精微。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这里的盖字是语气词。二书并行于世,如日月当空。凡有目者,皆见日月光耀。如无目者,则日月虽明,仍似黑夜。意谓二书适于上根利智者,不能利及下根浅智人。

序 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这几句是大师着述《要解》的发起因缘。

特以文富义繁,文富是文章的内容很丰富,即广大、洪博之意;义繁是义理深而繁杂,即精微、高深之意。文富义繁就是广大精微、高深洪博。

边涯莫测,特别因其文富义繁,如同大海,浩瀚无边,深不见底,一般人莫能揣测其边际。

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或是不定词,初机是初学佛的人,浅识不是文化浅,而是佛学知识浅薄。或有可能使得初学的人,以及佛学知识浅薄的人,因程度关系,不能理解此二注所述,由此很难生信。信心尚且难生,更何况发愿?《阿弥陀经》是三根普摄的经,信愿行三方面,尤其强调信愿的重要。初机浅识之信众,或许靠此二种注解,还发不起信愿,便很难得到实益了。这里澫益大师所说的不是否定二位大师的着作,而是从应机的角度分析其不足。

乙二 序今解

序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竟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

这一段文,正述《要解》缘起,并说明与前二注非同亦非异。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因前二位大师的注解文富义繁,不便初机浅识。所以不估量自己平庸愚劣,再写一部《要解》。相对二位老前辈,澫益大师是后学,因此谦称自己庸愚。用述而不用作,也是谦词。作是创作,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述是叙述,整理重述古德所说。

不敢与二翁竞异,因为所写的,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但不敢与二老竞争异彩。这里的二翁,所指的就是莲池、传灯二位大师。

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也不必和二翁勉强唱同一个调,亦不是把二位大师所说的照本宣科。这说明,澫益大师也发挥了自己的体会。

序 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这一段文,大师用苏东坡一首诗中的词句作譬喻

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东坡居士游庐山时作了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座山横看蜿蜒成岭,侧看尖耸成峰。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势各各不同。但都未见到庐山真境,原因是你的身处在此山之中。东坡居士是五祖戒禅师后身,是悟道的人。他作此诗欲即事以显理。诗中庐山喻理性,亦即心性,峰岭喻事相。峰岭高低皆不离庐山,喻若依若正无非唯心所成。我们不识心性的本来面目,只因自身亦在心性之中,故见不到心性的真相。

藩益大师引苏东坡之诗句,喻《阿弥陀经》之注疏,以庐山喻《阿弥陀经》,以峰岭喻疏解。各人解经角度不尽相同,或谈理高远,或解释浅近,犹如横看、侧看故有峰岭之别。, 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即使各人所见有偏,非庐山之真实全貌,但重要的是大家都亲自见到了庐山。意思是无论哪一种注解,都是作者亲证《阿弥陀经》的境界后所释,纵然未能将经义全体和盘托出,如佛眼所见那么圆满,亦许各人亲见佛理,不违佛意。佛意即各各念到一心不乱,亲生净土,亲见极乐真境,亲证心性后之境界。因此,无论哪一种注解,我们读了也都能亲见庐山,即了知《阿弥陀经》之真义。

印光大师对这部《要解》推崇备至,赞曰:阿弥陀经有澫益大师所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能承当大势至菩萨这样的赞叹,可以推想藩益大师必定也是佛菩萨再来之人。

澫益大师的这一段话,也是对后人的一种鼓励。我们出家学佛的师父,或在家学佛的居士,各人根性利钝不同,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佛学基础有深有浅。根性利、文化高、佛学基础深的,你可以广学多闻,在学《要解》的同时,参看莲池大师和传灯大师的注疏,加深理解。根性钝、文化低、佛学基础浅的,则可以选定一部,就读《要解》,读多了慢慢地也会有所领悟。如果《要解》也实在看不懂,那就老实念佛,只要你信愿具足,一句弥陀念到底,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加持,就一切都通达了。所以无论什么人,只要你肯用功,虽然见的境界不同,如庐山横看是岭,侧看是峰,哪怕你能看到庐山的一块泥土,也算是亲见庐山了。这就是持名一法普被三根的好处。

解 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在解释经文前,先讲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经中的五种玄妙之义,也即幽玄深妙的义理。这是天台宗解经的家法。五重玄义,是从名、体、宗、用、教五个层面,诠释一经之深义,使大家对此经之纲领要旨,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到后面讲解经文时,就比较容易领会了。

更新于:2天前
4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