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开仁法师:成佛之道讲义 第四章、三乘共法
《成佛之道》
〈第四章、三乘共法〉
释开仁编.2007/3~2007/6
三乘共法,是出世间法,是建立在五乘共法的基石上的。如不备人天功德,沉沦在三恶道中,当然不能发心了脱生死。即使现生人间,如作恶多端,无惭无愧,害人害世,丧失了人性;连做一平常人都不成,还会发心了生死吗?所以成就人天功德的,才能修学出世间的三乘共法。
甲一、二乘通说
乙一、人
丙一、动机(p.133)
一切行无常,说诸受皆苦,缘此生厌离,向于解脱道。
出世间的三乘法,根本在出离心,要首先学习发起。
一、发「出离心」的方法
世间的一切,是不永恒的,不彻底的,不自在的,也就是世间──众生是苦的。肯定了世间彻底是苦的,才会引发出离心。
二、佛法对「苦」的诠释
1、一般人的感受经验(表面)
照一般的感受经验来说,世间有忧苦的,也有喜乐的,也有不苦不乐无所谓的,这是不能说人生世间都是苦的。
2、佛法所透视的苦谛(深层)
要知道,『世间是苦』这个论题,是深一层的看法。佛在经上说:『以一切行无常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1
从表面看,虽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差别;但深刻的观察起来,就不能不说一切是苦。因为世间的一切,不问是身心,是器界;是个人,家庭,国家:这都是迁流的,造作的。
◎都是因缘和合所作的,所以说造作。
◎都在生灭,生死,成坏的过程中,所以说迁流。
迁流造作的名为行(事象)。这一切行,都是无常的,不永久的。
三、三种苦
1、苦苦:从『诸行无常』2去看,那么现前的忧愁苦恼,不消说是苦的了。
2、坏苦:就是一切喜乐,如财富,尊荣,健康,聪明虽然感到了满足,但到了变化的时候,苦就跟着来了。
3、行苦:就使是不苦不乐,平淡恬静,既然不离迁流变化,迟早免不了苦。正像航行大海中,烂醉如泥,但直向礁石危滩驶去,你说熟醉不知苦乐的旅行者,不是可悲哀的吗!
所以从这一切行是无常的,不永久的,不彻底的,不可保信的观察起来,就不能不说『诸受皆苦』;不能不说:世间如火宅,三界如牢狱。
1、苦受─────苦苦
2、乐受─────坏苦一切行无常故,说「诸受皆苦」3。
3、不苦不乐受──行苦
四、顺解脱分善根
1、修学佛法的,如有这种深切的认识,那么无论怎样喜乐,也不会留恋。就是上升天国,尽情享受,也不感兴趣。缘此就能发生厌离生死的决心。有了这样的认识,引发这样的意欲,从学习中养成了坚强的志愿,就会向于解脱生死的大道,走上了脱生死的境地。
2、没有这种出离心,一切修行,一切功德,都只是世间法。有了出离心,那一切功德,就被出离心所摄导,成为解脱生死的因素,称为『顺解脱分善』4。这就是说:这种善根,已成为随顺趋向解脱的因素了。
3、出离心是出世法的根本,口口声声说了生死的学佛同人,应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心情。
丙二、根性
丁一、总标(p.135)
随机立三乘,正化于声闻。
一、三乘的差别
1、发出离心而修出世法的,根机并不一致。统摄来说,佛随顺听众的机感不同,安立了三乘的差别。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法华经》等,从特殊的意义说:5
佛为声闻──说四谛,
为缘觉──说十二缘起,
为菩萨──说六波罗蜜。
如实说:出世法都是观甚深义──四谛与十二缘起的。不过在菩萨道中,着重广大行的六波罗蜜多而已。
二、正化与旁化
1、在这三乘共法中,
(1)正化:声闻乘;
(2)旁化:菩萨乘、缘觉乘。
2、说三乘共法中菩萨和缘觉为旁化的理由:
(1)菩萨
在三乘共法的《阿含经》等,仅有二位菩萨:6
◎未成佛前的释迦菩萨(说法时已经成佛)。
◎释迦佛的法会中受记作佛的弥勒菩萨(如果说佛说三乘,当前的菩萨行者,只有这弥勒一人)。
六(十)波罗蜜,7那是古德(『先轨范师』8)传来的本生谈,也不知道是给谁说的。9
(2)缘觉
缘觉根性,也并不太多。缘觉原是无师而独觉的,是不用秉受教法的。但缘觉根性的大迦叶等,在释迦佛出世说法时,也作了佛的弟子;总算在佛的声闻弟子中,有些是缘觉根性。
※所以专从此土的释迦佛法来说,主要是声闻乘。
三、闻佛声教而悟道者即名为声闻
1、在古代,声闻就是佛弟子的通称,也就是听闻佛的声教而悟道的。
2、声闻的意义:
天台宗:称之为三藏教,因为这也有菩萨,不但是小乘的。10
贤首宗:称之为小教,因为事实上,是以小乘声闻法为主的。11
导师:从释迦佛法的显了边说,虽然如此,如从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来说,修学出世法的,确有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12
丁二、别叙
戊一、在家出家(p.137)
解脱道远离,苦乐之二边,顺摄乐行者,在家修法行,
顺摄苦行者,出家作沙门。
在佛的声闻弟子中,也有种种的根性,先说在家与出家的二类。
一、释尊适应时代风尚而创立佛教
1、极端的苦乐二边
释尊的时代,印度社会的风尚,正走上极端的路子。
(1)乐行
乐行者,就是纵欲的享乐主义者,这是大多数。大家在物欲的追求中,争取,享受,为无穷的欲望所奴役。最极端的,有庸俗的顺世外道,还有性欲崇拜的遍入外道,以男女交合为大乐,看作解脱生死的妙法。
(2)苦行
苦行者,就是禁欲的克己主义者。这如各沙门团,当时的出家外道。最极端的,是耆那教徒。13他们过着极端的苦行,有的不穿衣服;有的冷天卧在冰上,暑天晒在太阳下;或者睡在荆棘上。吃的,有的不吃熟食,专吃野菜水果;有的喝水;有的服气。戕贼自己的身心,被看作神圣的修行。
2、释尊揭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行
释尊初转*轮,首先揭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行。认为极端的乐行与苦行,都不能使自己的身心正常,不能引导到解脱的境地。所以佛的真解脱道,是远离那苦行与乐行二边,而保持那中道的──以智化情的生活。克制自己,而不可戕贼自己;受用维持生存所必须的享受,而不可放纵。唯有这样,才能引上解脱的正道。
二、在家与出家
佛以中道行为正鹄,而当时的根机,是有偏苦偏乐倾向的。适应不同的根性而引导他,所以声闻弟子,就有在家与出家二类。在家与出家,主要是生活方式的不同。
1、在家与出家在信解行证上是没有差别的
佛为大众说法,有的听了法或者悟了真谛,就自愿归依三宝,作佛的在家弟子。
有的听了法,或者悟了真谛,就自愿随佛出家,作佛的出家弟子。
在信仰,修行,证悟上,在家与出家,是没有差别的。
2、选择在家与出家乃因性情及生活好尚的不同
那为什么有的自愿在家,有的自愿出家呢?这是由于性情及生活好尚的不同。
(1)随顺乐行的在家众
佛为了随顺摄受乐行者,有在家弟子。他们照样的夫妻儿女,还是从政,从军,农工商贾,过着在家的生活。如频婆沙罗王,末利夫人,须达多长者,质多长者,黎斯达多大将等。虽过着在家生活,却修学佛的正法行,如三归,五戒,定,慧等。只要有出离心,虽过着丰裕的生活,但不碍修行,一样的了脱生死。
(2)随顺苦行的出家众
为了随顺摄受苦行者的根性,有出家弟子,多数是从出家外道处转化来的,如五比丘,摩诃迦叶,三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他们惯习于出家,过着严肃的生活:少欲知足;不畜钱财;不近淫欲,这才自愿作出家的沙门。沙门是梵语ZramaNa,勤息的意思,是各种出家者的通称。
(3)特殊例子
但这是大概的分类,如动机不纯,或被动的出家者,就有乐行根性的。如佛回到故乡,释迦族的年轻子弟,大批来出家,如阿难等,精神上就与大迦叶等不同。同样的,在家弟子中,也有过着严肃生活的。
总之,顺乐行的在家也好,顺苦行的出家也好,只要有出离心,过着不过分纵欲,不过分苦行的中道生活,都是佛的声闻弟子。依法修行,都有证得声闻道果,解脱生死的可能。14
戊二、独住共住(p.139)
此或乐独住,或乐人间住。
一、独住比丘与人间比丘 15
在这出家人中,也有不同的根性,表现不同的风格。
1、独住比丘
爱乐独住的,名为无事比丘(阿兰若比丘)。他们住在山林旷野,冢间住,树下宿,或者是简陋的草庵。吃的,穿的,都非常清苦。不愿与大众共住,免得人事烦心。甚至不愿意乞化,不愿意说法。这类独住比丘,都是自利心重,急于修习禅观的。
2、人间比丘
爱乐人间住的,名为人间比丘。这是大众和合共住,不离僧团;大都住在近郊,经常游行人间,随缘在人间教化。虽还是一样的精勤修行,但过着集体生活,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佛教的发展,主要是人间比丘的功德。
二、两种风格的实质意义
1、释尊为榜样
释尊常与弟子共住,游行各国,教化众生,是人间比丘的榜样。
佛也曾独处三月,修习安那般那,便是独住的榜样。16
2、依佛法的真意义来说
独住,是要内心离烦恼而住;否则怎么安静的环境,也还是妄想散乱。
反之,如心地安静解脱,独住也得,大众住而人间游化也得。
但在学者的根性偏好中,显出二大类不同;这也近于独觉与声闻的不同风格。
戊三、信行法行(p.141)
或是随信行,或是随法行。
一、佛法有重信和重智的两类根性
1、这又是两大类的根性不同,是通于在家、出家的。
2、在声闻弟子中,
随信行──是钝根
随法行──是利根
3、信与智,是学佛所不可缺少的功德。有信又有智,是佛法与外道(基督教等)的最大差别。
信是情意的,智是理性的,学佛的要使这二者,平衡进展到融和。
因为『无慧之信,增长愚痴』;『无信之慧,增长谄曲』。17
4、佛法说信智一如,但在学者的根性来说,
有是重信的,一切以信为前提而进修的;
有是重智的,一切以智为前提而进修的。
所以虽然究竟的目标一致,但下手时,信与智不免偏重,形成了佛弟子的二大类。
二、随信行和随法行
『行』,是由于一向的惯习而造成特性的意思,如『贪行』,『瞋行』等。18
1、随信行
随信行是个性惯习于信顺,一切随信心而转的。这类根性,如遇到了佛法,师长只要叫他怎么做去就得了。他并不想追求所以然,怎么说,就怎么信,怎么行。这类根性,切勿给他详细开示,说多了不但不感需要,有的反而糊涂起来。真是『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9。这主要是亲近善知识,依师长的教授而修学的。简单直捷,提起便行,从修习的经验中,渐长智慧。
2、随法行
法行人就不同了,他是一向惯习于理性(法)的,先要追求所以然,打破沙盆问到底。听了师长的教导,要加上自己的观察,推求,参证经论。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才深信不疑,精进修学。这类的根机是利根,因为法行人,更有引导人进修的能力。
这二类根性,都是信智不离的,但不免偏重。不但初学的如此,就是证了果,也还是个性不同的。20
丁三、结说(p.142)
虽复种种性,同修出离行。
一、根性虽不同,但同修出离行
上面说到,发出离心的,有:
声闻,缘觉,菩萨;
在家的,出家的;
独住的,人间住的;
信行人,法行人。
虽然有这种种不同的根性,表现的风格不同,只要他真能发起出离心,就同样的能修出离行,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
二、尊重别人,认识自己
一般人,总以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偏好去衡量一切,而不知学佛(这还是共三乘的)是有不同类型的。
1、重信、重慧
重信的,把专究法义的法行人,看作不修行,而自己才是利根。
重视慧解的,把重信者的信行,看作盲修瞎炼(这可能是盲修,要看师长的教导怎样)。
2、独住、人间
的偏重山林,赞美精苦的生活,甚至说:『行必头陀,住必兰若』,轻视人间比丘。
而游化人间的,又每每轻视独住比丘,说是自私自利。21
3、在家、出家
又如在家与出家的,也常因观点的不同而互相轻毁。过去,佛教是偏重出家的。不问是否能适合出家的生活,是否能少欲知足,是否对利养心与眷属心,能不太染着,大家来出家了,而多数不合于出家的性格,这才僧格低落了。不是争名利,便是图享受。打着弘法利生的招牌,实际是争地盘,打天下。或者摄受徒众,争取信众,造成与佛法无关的派系恶果。也许做在家弟子,还适当得多,可以多修集些功德呢!22
总之,学佛是有不同根性,不同风格的,所以应尊重别人,更应该认识自己。
乙二、法
丙一、明宗要(p.143)
佛说解脱道,四谛与缘起,甚深诸佛法,由是而显示。
一、解脱道的内容
先来说明出世三乘共法的总纲。
佛说的法门,虽然是随机说法,无量无边,但归结起来,所说的解脱道,不外乎四谛与缘起法门。离开了这,是没有出世佛法的。
二、四谛
1、何谓四谛?
谛,是不颠倒,所以也有确实的意思。佛的出世法,主要是以四谛来说明:
(1)苦:正确的开示了人生世间的特性。
(2)集:世间苦恼迫切的原因。
(3)灭:说明超越世间,消除一切苦迫的境地。
(4)道:达到灭除苦恼的方法。
2、佛法是信智相成的,决不说信了就可以得救。
我们必须认清人生的苦迫性,苦痛的原因,这才能从消除苦痛的原因中,体验真理,而得到解脱,不再受无限生死的苦迫。
三、缘起
说到缘起,并非与四谛各别的。
1、依缘起而明苦、集
主要是从苦迫的现实,而层层推究,寻出苦痛的根源,发见了苦因与苦果间,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这就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23
这是典型的十二缘起说,实在就是苦与集的系列说明。
2、依缘起而明灭、道
缘起,是说这些(苦,集等),都是依缘(关系,条件,原因)而才能存在的,发生的。所以可从因缘的改变中,使他消解而达到解脱,这就是灭道二谛。
所以,在下文的说明中,以四谛为纲,而同时说明了缘起法门。
四、四谛与缘起通大乘、小乘
一般以为:四谛与缘起,是小乘法。不知大乘的甚深诸佛法,也都是由是而显示出来的。
1、约偏重义说:
小乘法──着重于苦与集的说明;
大乘法──着重于灭与道,特别是灭的说明。
以大乘的中观及瑜伽二宗来说:
中观者对于空性,瑜伽者对于缘起,都不曾离开了四谛与缘起一步。
2、如实说:
佛法不出四谛与缘起法门,只是证悟的偏圆,教说的浅深而已。
《胜鬘经》:小乘是有量的四谛,有作的四谛;
大乘是无量的四谛,无作的四谛。24
《涅槃经》:下智观缘起,得声闻菩提;
上上智观缘起,得佛菩提。25
丙二、四圣谛
丁一、总标(p.145)
苦集与灭道,是谓四圣谛。
一、为什么偏说四圣谛?
四谛,就是苦集与灭道。这四者,经中称为四圣谛。人人都有苦恼,人人都有烦恼(集),为什么偏说四圣谛呢?
从事实来说:
1、苦:是人生世间的苦迫现实;
2、集:是烦恼,与从烦恼而来的业力;
3、灭:是灭除烦恼,不再生起苦果;
4、道:是戒、定、慧,是对治烦恼,通达涅槃的修法。
但这些,唯有圣者才能从事实中体认出来,确实的证见他。
二、圣者能见之四谛特性
《涅槃经》说:凡夫有苦而无谛,圣者有苦有苦谛。26
《遗教经》说:『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27
1、人生世间的───苦恼性,
2、烦恼的─────招集性,
3、涅槃的─────灭离性,
4、戒、定、慧的──对治性,能通(涅槃)性,
是确实的,必然的,绝对的,唯有圣者才能深切体悟到『决定无疑』,所以叫做四圣谛。
丁二、详叙
戊一、世间因果
己一、苦集二谛
庚一、苦谛
辛一、总说八苦(p.146)
苦者求不得,怨会爱别离,生老与病死,总由五蕴聚。
四谛中,先说苦谛,这是现实的身心世界为我们所应该首先体认的。苦是逼恼的意思,逼切身心而致困恼不安的。佛曾说了种种苦的分类,但从人类的立场来说,最切要的是八苦。
一、所求不得苦:
无论是名誉,权位,眷属,财富这是人人所希求的,可是却常常是求之不得。希求而得不到,是苦恼;有了,得到了,希求他不致失去,或发生困难而希望不要他,可是却不如心愿。经上说:『所求若不遂,恼患如箭中』28,就是求不得苦。这是我们在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困恼。
二、怨憎聚会苦;三、恩爱别离苦:
这是我们在对于社会(可通于五趣)关系所引起的困恼。意见不合的,相怨相恨的,不见倒也耳目清净,可是却要聚在一处,共住,共事,共谈,无法谅解而却又无法离开,真是苦恼之极。反之,父母,兄弟,夫妇,儿女,朋友,最亲爱的,却不能不生离死别,常陷于远地相思,或『此恨绵绵无尽期』的失望回忆中。
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
这是我们在对于身心所引起的困恼。一般人总以为生是可乐的,老、病与死亡才是悲哀的。不知道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呢?生是苦根,老、病、死如枝叶花果一样。从根芽到结果,都是苦的。
八、五取蕴苦:
从我们对外物,对社会,对身心的关系中,分别为七种苦。如推究起来,这些苦,总是由于五蕴聚而有。五蕴,是五类(五聚)不同的事素,也就是我们身心的总和。这五蕴自身,存在着一切苦痛的症结;在对外物,对社会,对身心,就不能免于上说的七苦。我们所以有一切问题,一切苦恼,并不是别的,只是因为有了这个五蕴──身心自体。五(取)蕴是苦恼的总体,与前各别的七苦,合称为八苦。
┌──对外物所引起的────所求不得苦
│┌─怨憎聚会苦
五取蕴苦─┤ 对社会所引起的──┴─恩爱别离苦
│
│┌─生苦
└──对身心所引起的──┤老苦
│病苦
└─死苦
辛二、别叙蕴苦
壬一、类别
癸一、五蕴(p.148)
所谓五蕴者,色受想行识,取识处处住,染着不能离。
一、五蕴 29
上文所说的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佛说到苦谛,每约五蕴来说。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
五蕴到底是那五类呢?是「色、受、想、行、识」。
1、色蕴
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就是有体积而占有空间的;有质碍,就是可分析的,可破坏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物质。
但从物质生起的能力,佛法也称之为色。虽然所说能力化的色,指善恶行为的潜能,然与现代所说的『能』,也很有类似的见地。
2、受蕴
受的定义是『领纳』。在内心触对境界时,领受在心,引起内心的情感,感到或苦或乐的,叫做受;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
3、想蕴
想的定义是『取像』,就是认识作用。在认识境界时,内心就摄取境相,现起表象作用;再加构想,联想等,成为概念;依此而安立种种的语言或文字。
4、行蕴
行的定义是『造作』。在对境而引起内心时,心就采取行动来对付,如经过心思的审虑,决断,发动为身体的,语言的行动。
◎行:本是思心所,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
因此,凡以思──意志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
5、识蕴
识的定义是『了别』──明了,识别。
我们的内心,原是非常复杂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来,如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那内心的统觉作用,叫做心。此心,从认识境界的明了识别来说,叫做识;所以识是能识的统觉。
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轮回在生死中的众生,就是这五蕴。我们所自以为是我,或是我的,其实都离不了五蕴,不外乎身心的活动,物质与精神而已。
色蕴─质碍───────物质(色)
受蕴─领纳
五蕴想蕴─取像心所
行蕴─造作 精神(名)
识蕴─了别───心王
二、四识住
众生的五蕴,叫五取蕴,30因为是从过去的取──烦恼而招感来的。从取烦恼而生的,本质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现在有了这五取蕴,由于取烦恼的妄想执着,所以又苦上加苦。佛说有『四识住』31法门:
我们的取识(与烦恼相应的识),是不能没有境界的,取识的境界,不外乎四事:
1、物质的──色
2、情绪的──受
3、认识的──想
4、造作的──思
取识在这些物质的或精神的对象上,一直是处处住着,看作可取,可得,可住,可着的。取,得,住,着,都表示取识与对象的染着,像胶漆的粘着似的,不能脱离。
识对境界有了染着,那境界的每一变动,都会引起内心的关切,不能自主的或苦或乐,当然是免不了苦痛。
总之,识是能住着的,色、受、想、行是所住着的;总合为五蕴,就是一切苦痛的总汇。
癸二、六处(p.151)
此复由六处,取境而生识。
众生的身心自体,就是苦恼的总聚。除了五蕴的开示而外,佛又有六处说(又十二处),六界说(又十八界)。
一、六处
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又叫六根,都是『生长』的意义。32
二、透过六处(根),才能发生认识(六根六境六识)
1、六处是身心自体的又一分类,说明了由此六根门,摄取境界,发生了别的识。
2、六处是认识活动必经的门户,通过这六根门,才能发生认识。如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的,是能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的生理官能。佛说是极微妙的色法,所以应该是神经。意是能知一切法的心理官能,心识的源泉。
3、众生的认识,是不能离开六处而成立的。六根能摄取六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依六根门而摄取六境,就能发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三、十二处 33
1、六根是增上缘34(六识是依六根而发生的)
2、六境是所缘缘35(六识是缘六境而发生的)
因为根与境,对了别的识来说,都有生长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总合六根,六境,名为十二处。
四、六处是修行的着手处
从众生的身心自体来说,经中大都着重眼等六处。六处为根门,这才取六境而生六识。等到六识起来,不但是了别境界,而且是烦恼相应,取着境界。取着境界,这个自心身体,就陷在苦痛的深渊了!
癸三、六界(p.152)
或六界和合,
壬二、结说
世间苦唯尔。
一、六界 36
1、对于苦聚的身心自体,佛或着重于物质的分类,而说六界和合。如说:『四大围空,有识在中,数名为人』37。
2、六界,是六类,是构成众生自体的六项因素,「界」是种类或因素的意义。
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也叫六大。
(1)地界:身体的骨肉等坚硬性;(2)水界:血汗等润湿性;
(3)火界:温热性;(4)风界:呼吸运动等轻动性。
这是物质──生理的一切。
(5)空界:空间。如脏腑中空隙,眼耳鼻口等空隙,以及周身毛孔,都是空界。
(6)识界:了别,取着的六识。
有了这六种因素,就成为众生。
二、众生的苦聚
1、众生成就的身心自体,经上每说:『得蕴,得界,得处』38,这是众生苦聚的一切。有了这,就有了生命(约通俗说),也就有了苦迫。世间众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苦因苦果的无限延续,更没有别的,唯是这蕴,界,处而已。
2、在佛说苦聚的开示中,
(1)指出了这是彻底的苦迫性:『真实是苦,不可令乐』。如不给以彻底的修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2)指出了苦聚的事实,众生才能从『灵性』,『真我』的神教迷妄中解脱出来,才有解脱自在的可能。
修学出世的圣法,这是必要而首先应该深切解了的。
※蕴、界、处之相互关系:
平川彰(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2002年),p.63:
十八界十二处五蕴
眼界眼处色蕴
耳界耳处
鼻界鼻处受蕴
舌界舌处
身界身处想蕴
意界意处
色界色处行蕴
声界声处
香界香处
味界味处识蕴
触界触处
法界法处
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庚二、集谛
辛一、总说苦集(p.154)
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
一、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
说明集谛。集是为因为缘而生起的意思。
1、众生世间的苦果,为什么会不断的生起呢?
这是由于业集。业,是为善为恶的行为(表业),又从善恶行为而引起的潜力(无表业)。因业力的积集,苦果就从业力而集起了。
2、但业集又为什么生起呢?
这是由于惑。惑,是迷惑,是烦恼的通称。因众生内心的不良因素,烦动恼乱,这才有业的集起。
二、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
要知道,业力的招感苦果,烦恼是主要的力量。烦恼对于业,有二种力量:
1、发业力:
无论善业或恶业,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于烦恼,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而起的。所以如断了烦恼,一切行为,就都不成为招感生死的业力。
2、润生力:
业已经造了,成为众生的业力。但必须再经烦恼的引发,才会招感苦果。这如种子生芽一样,虽有了种子,如没有水分的滋润,还是不会生芽的。也就因此,如烦恼断了,一切业种就干枯了,失去了生果的力量。
由于烦恼的发业与润生,在因缘会合时,才有业种的招感苦果。所以,一般但说业感,是说得不够明白的。假如要说业感生死,倒不如说:由无明等烦恼而感生死,说得更扼要些。
辛二、别陈业惑
壬一、业
癸一、类别(p.155)
业有身语意,善恶及不动。
癸二、特性
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随业感生死,不出于三界。
集谛中,招感生死的业力,在五乘共法中,已经说到。现在略说业有二类的三业。
一、业的种类
1、身业、语业、意业(从业的所依而分类)
(1)身业
◎身表业
身体的动作,或是恶的,如杀生,偷盗等。或是善的,如不杀,不盗等。这不但是一般的生理活动,而是带有道德或不道德性质的身体动作。这种身体的动作,名为身表业,业就是动作的意思。
◎身无表业
由此身体的动作,引起潜在的动能,名为身无表业。这虽然无可表见,但是物质的能力化,有着招感果报的作用。
(2)语业
◎语表业
语言的表达(文字,可说是语业的身业化)中,妄语,两舌等是恶的;诚实语,和合语是善的,名为语表业。
◎语无表业
由此语言的表达,而引起潜在动能,名为语无表业。
※身业与语业,属于生理的动作,及引起的动能,都是属于物质的。
(3)意业
意业,是属于心的。与思心所相应的心心所法,是意业。
◎身业、语业是色法还是心所法?
有人说:业的体性,是思心所。内心的活动,是意业。由内心的发动而表现于身语,这种动身、发语的思(心所),就名为身业语业。(这是倾向于唯心论的说明)
导师说:佛说善与恶的身业,语业,是天眼所见的色法。所以,说(无表)业是物质引起的特种动能,应该更妥当些。
2、善业、恶业、不动业
(1)不动业
这是与禅定相应的业。与色或无色定相应的业,当然是善的。但禅定的特征是不***,所以业也叫不动业。这种不动业,能招感色界及无色界的生死。
(2)善业、恶业
善业与恶业,是专指能感欲界生死的业力而说。
二、业的特性
1、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 39
(1)无论是身语的动作,或者由此而引起的动能──表业与无表业,依佛法说,这都是生灭无常的,剎那就过去了的。
(2)业已剎那灭而过去了,那怎么还能招感后果呢?
A、依通俗的譬喻来说明业力感果
经中比喻为种子:如草木的开花结子,虽然雕谢枯萎了,但种子还会生芽,抽枝而发叶的。
或者比喻为熏习:像藏过名香的匣子,香虽已经取出了,但匣里还留有香气一样。
因此后代的学者:成立种子说,或习气说,来说明业力感果的可能,但这到底是通俗的譬喻而已。
B、依佛法的深义来说明业力感果
依佛法的深义来说,过去了,或者说剎那灭了,这并非说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实存在而转化为另一姿态。可以说:灭了,过去了,不是没有,而还是存在的。当然,这与存在于现在的不同。如物质的从质而转化为能,决非没有,但不能以体积,质碍等物质概念来局限他。所以业力的剎那过去,一样的存在(当然不是现在),只要遇到因缘的会合,就会招感果报,如能的化而为质一样。假使因缘不和合,业是永久存在的,无论是百劫,千劫,万劫,无量数劫,业力不会失去,还是会感果的。
2、随业感生死,不出于三界
众生,随着不同的业,招感生死果报,一生又一生的延续下去,常在五趣中流转。由于这是烦恼所引发的,烦恼所滋润的,所以无论业是怎样的善,高尚到什么地步,终究不出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是众生活动的三大区域。在这三界以内,永久是生死不了。所以出世的三乘圣法,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生死的原因,而不致再受三界生死的系缚,这才能实现佛法大解脱的目标。
壬二、惑
癸三、粗相(p.158)
烦恼贪瞋痴,不善之根本,痴如醉如迷,瞋重贪过深。
一、烦恼的类别
1、苦业由惑生
再说到集谛中的烦恼。这是内心的不良因素,坏分子。无论是知识的,感情的,意志的,凡是不正确,不恰当的,使我们因此而烦动恼乱,引生不安定,不和谐,不自在;由此烦恼,造作种种业,更引起未来的苦迫:这都叫做烦恼。
2、三不善根(专约欲界,尤其是约人类而说)
烦恼是非常复杂的,在烦恼中,贪,瞋,痴,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所以叫做三不善根。
根本,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一切烦恼,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贪类;二、瞋类;三、痴类。
一切烦恼,无非这三烦恼的支派流类。
(1)贪类:爱、染、求、着、悭、谄、憍、掉举等。
(2)瞋类:忿、恨、恼、嫉等。
(3)痴类:见、疑、不信、惛沉、忘念、不正知等。
3、众生的烦恼偏重不同
众生都是有烦恼的,但各有偏重。一向惯习于多起某类烦恼,就会造成不同的个性,如贪行人,瞋行人,痴行人。如三类没有偏重的,就称为等分行人。更详细的,有『人情凡十九辈』40的分类。
二、别述三不善根
1、痴
(1)痴是愚痴,也叫无明,从对于真实事理的无所知而得名。但不是说什么都不知,反而这是知的一类,不过是错误颠倒,似是而非。如醉酒,也如着了迷的。
◎是的看成不是的,不是的却看作是的;
◎有的以为没有,没有的以为是有。
◎不应该说的而说,不应该作的而作。
迷迷糊糊,颠颠倒倒,疑疑惑惑,这就是愚痴的相貌;最难根治的烦恼。
(2)从不知来说:不知善恶、因果、业报、凡圣、事理。
从所知所见来说:『无常计常,无乐计乐,不净计净,非我计我』。
不是对于真实事理的疑惑,就是对于真实事理的倒见。
2、瞋
(1)瞋:这是不满于境界而引起的恶意。
发作出来:忿,是诤,是害,是恼怒。
藏在心里:怨,是恨,是嫉妒。
这种过失,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因此而作坏事,有些好事,也因为不能容忍,一念的瞋恨心起而破坏了。
(2)我们与众生间,从过去到现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应有慈悲心(无瞋害心),才能有利于自己,无损于别人;才能做到自他和乐,自他两利。可是瞋烦恼,是恰好的反对,成为穷凶极恶的罪恶来源。
经上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41
又说:瞋如火一样:会『焚烧诸善根』。
3、贪
(1)贪:这是染着自我,及有关自己的一切。顾恋过去的,耽着现在的,希求未来的。虽不是瞋火一样的严重,却是水一样的渗入,彻骨彻髓,过失极其深切。
贪爱,主要是自我的爱恋,从现在到未来。
对人:就是爱我的父母、儿女、兄弟姊妹、朋友等。
对事物:就是爱我的财富、事业、学问、名誉等。
(2)有了贪心,虽是可以做成很多的好事,但由于以自我的爱染为本,所以是不彻底的,有时会一转而起瞋他心,瞋是爱的相反面。爱到极点,有时会瞋恨到极点。因为有爱就有瞋,爱与瞋是难得分离的。而且,有了爱染,染着了一切,一切的变动,就会牵动自心而引起苦痛。所以佛说:『爱生则苦生』。
癸四、细相(p.161)
佛摄诸烦恼,见爱慢无明,我我所摄故,死生永相续。
一、色界和无色界的微细烦恼
1、欲界:约人类而说烦恼的三大分类──贪瞋痴。
2、色界与无色界:瞋恚就不会生起了。故佛又说见、爱、慢、无明──四烦恼。
二、四烦恼可略分为三义
1、四无记根之一「有覆无记」42(并非严重的恶性,而却是烦恼的)。
研讨到微细的烦恼,这四者被发见出来。特别在大乘的唯识学中,这四烦恼,是被看作与第七识相应的烦恼。在没有证真理,断烦恼的圣者,这四烦恼是一直没有离开过的,成为众生烦恼的内在特性。在这一解说中,称为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我痴:本来没有我(常住不变自在)的,看作有我。
我见:由于自我的错觉,因而执为确有的。
我慢:由于执有自我,而对自我有妄自尊大感。
我爱:不但妄自尊大,而且爱恋此自我。
一切众生自我中心的活动,就在这种内在的烦恼特性下开展起来。
2、在《阿含经》中,常见到这一系列的分类。
(1)从凡夫位说(烦恼可分为二类)
见:认识上的错误。这只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悟解,就可以改正过来。
爱:行动上的错误。这要把握正确的见地,在生活行为中,时时照顾,不断磨练,才能改正过来。
所以有的说:『知之匪艰,行之维艰』。
(2)从圣者位时说
慢:在从凡入圣时,断了部分烦恼,但还没有究竟,称为『余慢未尽』43。慢是微细的自我感,及因此而引起的自我中心活动。如彻底断尽了,就得到解脱。
无明:罗汉们的习气还没有净,习气就是最微细的无明──不染污无知。44如能这也断尽,那就真正究竟清净了。
3、以总、别来说
痴──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总相。(由此而分别下述三烦恼)
见:属于知的谬误;
爱:属于情的谬误;
慢:属于意志的谬误。
三、何谓最根本的烦恼
每一烦恼,都有发业与润生的功能,也就都有集起生死的力量。但最根本的烦恼,是什么呢?
1、在四谛的说明中,以「爱」为主,因为爱是染着而起苦的根本。
2、其他经论,总是说:「无明」为本;「我我所见」为本。
比喻:如人陷身在棘藤遍布的深草丛中,眼目又被布蒙蔽了,怎么也不得出来。眼目被蒙蔽了,如无明。棘藤草丛的障碍,如爱。
3、所以经中,也说「无明」及「爱」,为生死的父母(因)。
陷身在棘藤丛草中,想要从中出来,那么眼目蒙蔽的解脱,是首要的。所以理解到:无明为生死的根本,而解脱生死,主要是智慧的力量。
四、我我所摄故,死生永相续
1、无明,不是说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迷谬的知。其中最主要的,是不知无我我所,而执有自我,执着我所的一切。所以,无明就是『愚于无我』;从执见来说,就是我我所见了。
我,是『主宰』的意思:主是自己作得主的;宰是由我支配他的。所以我我所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使一切从属于我:我所有的;我所知的;我所支配的;一切想以自己的意欲来决定、统摄一切。
2、由于我我所见的执取,才生起自我(常恒自在的)的错觉。由于我我所见摄取的缘故,就会造成向心力,而凝聚成一个个的自体。但这是从业力招感的,而业力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经过多少时间(一期的寿命)就业尽而死亡了(也有因为福尽及横死的)。
但我我所见为本的烦恼,还在发挥他的统摄凝聚力,这才又引发另一业系,展开一新的生命。众生就是这样的死生,生死,永远的相续下去,成为流转生死,茫无了期的现象。
己二、竖说缘起
庚一、总标(p.164)
苦集相钩缠,死生从缘起,佛说十二支,如城如果树。
一、横说四谛、竖说缘起
横说:四谛法门。苦谛与集谛,已约略说明了。
竖说:缘起法门。缘起就是「苦、集相生」竖的说明。
二、苦集相钩缠,死生从缘起
1、不只是由集而生苦,苦也是能起集的。如众生在感到了生的苦报后,依此业感的身心苦果,又有烦恼与业的活动。所以,苦与集是互相钩引,互相缠缚,也就是展转为因果的。明白了这,对死生的从缘而起,已有了扼要的了解。
2、缘起的主要意义是说:一切的存在,都是从因缘而起的。那因缘,也还是从因缘而生的。所以每一存在的事物,从过去看,都是从因缘而有的,这就是果了。从这而看到未来,又都有影响未来的力量,这也就是因了(且约前后因果说)。所以,佛说生死无始。拿苦与集来说:苦从集生,而集又依苦而起,一向是这样的展转相续。如从一点钟而到十二点,又从十二点而到一点钟,不能说最初从何而起一样。生死的无始相续,就是从缘起的正见中发现出来。
三、佛说十二支缘起 45
1、佛说缘起,因随机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开示。十二支说,只是说得更完备些,成为佛教缘起说的典型而已。如说集与苦,也是缘起。
三支:烦恼、业、苦。
五支:爱、取、有、生、老病死。(《阿含经》中常见)
十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十二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2、十二支,就是十二分。在众生生死延续的过程中,观察前后相生的因果系列,而分为十二。古人称此为『分位缘起』46,是很有道理的。也唯有如此观察,才能充分明了生死延续的过程。但缘起的原则是一,而说明是可以多少不同的。研究起来,这十二支,应该是不同说明的总合,所以也不一定专依古人的分位缘起说。
四、缘起的譬喻
佛说十二支缘起,有种种譬喻。
1、如城:
众生在十二缘起的因果系中,像在四周围绕的城中,不得其门而出。可以出来的地方──城门,又有守卫巡逻的,所以过门也不能出去。众生在生死中,虽有可以由此而解脱的地方,但为烦恼所困惑,一直没有冲破这缘起的连锁,而得到解脱。
2、如果树:
如从种子发芽,生枝叶,开花,结果;果实又成为种子,又会发芽生叶。虽然在前的不就是后来的,却有因果的密切关系。种果相生,一直延续下来,拿这作为生死缘起相续的比喻,是最亲切不过的。
庚二、详释
辛一、生死本源(p.167)
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
一、十二支是综合说
1、缘起支的叙述,很多是从识支开始的,所以经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47── 十支缘起说。可是,在识支以前,有的又加上无明与行二支,成为十二支。
2、在《阿含经》中,一再说:『无明覆,爱结系,得此识身』48。无明,爱(行),识三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独立的缘起说。等到与识支以下相综合,才成为十二支的。
二、生死本源──无明、爱、识
1、无明、爱
无明所覆,爱结所系,在上面的譬喻中说过。生死流转,如陷身在棘藤深草丛中,眼目又被蒙住,不能脱离一样。
无明:是知的迷谬错乱,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经上说:『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49无明确是对于通达真实义的智慧,起着蒙蔽障碍作用的。
爱:有染着的作用,使人系缚在生死中,所以譬喻为结。
从烦恼来说:
无明:是属于知的,是认识上的错乱;
爱:是属于情意的,是行为上的染着。
2、由无明、爱感得有识之身
有了这两大因缘,众生就感到了有识身──众生自体,而相续的流转生死。这也就是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和合而生生死众生的意思。与经说的:『诸业爱无明,因积他世阴』50,也大体一致。
更新于:5个月前相关文章
- 一部《法华经》,鸠摩罗什法师两天就可以背得出【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
- 第四章 努力觉悟佛法
- 印光大师:众居士报国礼座,老法师耳提面命
- 觉藏法师:大宇宙真理是因果的道理
-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第四章 静坐的方法
-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六.说菩提性品第廿四白话注解
- 净土法门法师:谁能提倡因果教育,这个人会积很大福
- 净土法门法师:请问“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
-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2 如来藏与阿赖耶
-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7 法界赞
-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 唐普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一节 通赞
- 法师大德开示大悲咒感应
- 法师开示: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 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部分作品在线欣赏:仁悟法师作品
-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成佛-真实不虚
- 黄国达: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六讲:盲点的突破
-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通三世,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心就平了
-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 《饬终须知》(净土法门法师在慈母往生前赠予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