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禅与净
禅与净
问:佛门里讲永明延寿禅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老人家留下的四料简中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老人家本人是禅门中人,却说禅不如净土,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四句话是: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我的理解是:
世尊在世时,只有佛教,教内无宗无派。世尊涅磐之后,随着佛法的广泛传播,及修行切入方法的不同,逐渐有了大小乘,或者叫作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之分,及禅教律密净五宗不同的修法。虽分五宗,目的却是一个,即:去除妄想执着,证得佛位。
心净则佛土净。禅教律密净皆以净心为目的,以守戒为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净土两个字指的是净心,而非专指净土宗。净土宗以念佛为摄心止妄的方法,也是其他宗共同的止妄防非的方法。而参禅打坐,是禅宗弟子在念佛的基础上用以帮助自己明心见性开发智慧的又一种方法。达摩祖师说: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所以,禅与净,以及其他各宗,本是同根同姓的一家兄弟,何分高低贵贱?.
至于永明寿禅师的四料简,就当时和现在的现象看,说的完全正确。我是这样理解的: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敝尔随他去。
现代许多人所参的禅,随着时间的推移,远不是拈花微笑以至达摩祖师面壁那个时期的禅了。参禅而无定力的人越来越多,只学打坐而不知修心,向外求的人占了多数。仅满足于得到一点清净、轻安的境界。或者有了一点轻飘飘的感觉,就自以为有了功夫,得道开悟了。不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这种功夫只是参禅初期阶段的境界,是阴境,是不究竟的。若随着阴境跑了,就迷失了正路,这不是禅,如不及时纠正,就敝尔随他去了。这都是不内求修心,心向外求造成的,所以十人九蹉路。
所以,只知打坐而不净心的人,参禅无益,也无禅可谈。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不喜欢打坐参禅,却能内求修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这样的修行人,就已经见到了自性弥陀,将来必然往生极乐,所以叫万修万人去。如果只是口中念佛,而无切实的修行,即使念破喉咙也是枉然,终不会见弥陀。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虎本自威,若再长出两个角来,岂不威猛有力,必然成就。为师作佛,理所当然!这才是永明寿禅师赞叹的修行方法,不然何以用带角虎来比喻禅加净呢?
至于没有善根的人,既不参禅,也不念佛。昏了一生,白来人间一趟,自然一失人身,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了。
相关文章
- 野狐禅「不落因果」
- 黄柏霖:行善的力量还不够,所以她要还这个因果,开刀已经三次
- 果戒法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深信因果,才能消灾免难
- 印光大师:为挽劫运弘因果,缩小排印安士书
- 修行人切莫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 古人邪YIN因果实例警示17 欢迎转载、功德无量
- 可怕的因果故事:不孝公婆现畜形成驼子
- 一念因果一念觉
- 因果12条,我条条都信
-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的故事
- 梦中梦因果问答:我父亲死前有什么预兆?逝世后去了什么地方
- 达真堪布:因果面前 一顿饭与一条命怎能等同?
- 明的看因果故事之:孙阿姨的肝瘤
- 觉藏法师:大宇宙真理是因果的道理
- 禅故事十则
- 官财的故事
- 黄柏霖:道悦禅师预言岳飞被害的故事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潘金往生的故事
- 孝亲尊师故事-娱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