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学常识:净土行人如何辨别正法和邪法?
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弘扬净土的书籍或者音像带确实特别多。总体来讲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数在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以种种方式传播佛法的正见、正信,利益众生,那真的是功德无量。
然而在弘扬佛法的音像与书籍当中,有一些是相似法,蒙蔽了一些初入佛门的同修,误人慧命那罪过就很大了。在这个末法之际,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以告诫净土行人要明辨是非邪正,方可不至于以好心求法,反而误入歧途。下面讲几点原则,以提醒同修仅供参考:
第一点、以四依法的遗训
释迦牟尼佛入灭的时候就特别开示,学佛弟子要以四依法为根本,以免上当了受骗。
第一就讲到,依法不依人。法性常住,能执持善法,成为人天师表,而人心惟危,情执深重,不堪依怙。
第二,依义不依语。谨依第一义谛,真空妙有,中道了义。语言文字只是阐述实相真理的工具,得意忘言,不可寻文摘句,执指亡月。
第三,依智不依识。谨依般若智慧,离念灵知,不毕竟空无所有中,炽然建立因果善法。不可依八识妄心,分别执着。凡夫知见悉皆迷惑颠倒,宜以谦恭心,仰信圣言量,以佛知见为自己的知见。
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谨以大乘了义,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随顺众生的根基而说,然据圆顿至道,乃是真空妙有的第一意境,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生佛一体,感应道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西方极乐世界全体依正庄严,即是了义中无上了义。
我们要以这四依法为评判正法邪法的一个标准,每个人都有责任跟使命去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因为你的法身慧命,自己不善护,他人是没有责任跟义务要帮你善护慧命。
第二点、不要盲目的崇拜
恭敬三宝乃至奉事师长,理所应当,但宜智慧观照以至诚心、恭敬心对待一切。真正的善知识都是谦恭,低调,不会狂妄。
就像善导大师,他就称自己罪恶生死凡夫;藕益大师也称自己藕益老人;印光大师称自己常惭愧僧。这些祖师,尚且以凡夫自居,以此比较,有些人自称自己是某某佛菩萨再来,说自己开悟,有超能力、有神通、开天眼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大妄语。
按佛教的戒律,真正证果了也不能公开对大众说,更何况是未证说证,未得说得。所以犯大妄语,要堕地狱,非常可怕。
第三点、建立圣言量与祖师的思想
要建立圣言量与祖师的思想,作为我们修学的参照物。净土行人当依净土五经一论这个圣言量,还有就是中国净土宗的祖师的思想,作为修行的指南。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
我们提倡禅净双修,也是依止永明延寿大师的思想。传承非常重要,这个想法不是某个人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由圣言量,包括祖师的思想作为我们的出处,那我们就会比较放心。
以上三条是原则性的提示,希望大家能好好领悟,最终祝愿大家都能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相关文章
- 阿姜查尊者:嗔恚生起如何对治
- 香道与佛学文化
- 素食者如何看待“要防癌,一日三掺‘青水鱼’”?
- 太虚大师:最近西洋哲学与佛学
- 春季如何用香养生
- 梦参长老: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八)
-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广流通,净土法门立根本
- 莲池大师:如何鉴别真信愿、假信愿
- 香,无处不在,如何正确辨香呢
- 达真堪布:学生应该如何学佛修行
- 陈永革: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一)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七画~九画
- 七大净土各殊胜
- 李木源:学佛不是佛学
- 我的吃素经验:如何吃到皮肤年轻细滑
- 黄威南:向佛陀学习如何“爱”
- 香道常识:司香官和香药使是干什么的
-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俱舍宗 (一)
- 方伦居士:高级佛学教本 第卅六课 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