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佛法
-
文章烧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讲得通。关于这个问题我讲过,如果上一根,我们可以叫做一心一意修..
2023-09-25 09:00阅读原文>> -
文章什么是因缘故事?
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五分律》中说,“诸法因缘生,佛陀说法因..
2023-09-24 09:03阅读原文>> -
文章家里的佛像是不是开光以后才灵?
这个佛像开光也灵,不开光更灵。开光呢,你们家佛像开光就你们家佛像灵,其它佛像就不灵了?如果你不开光,哪个佛像都灵。实际上佛菩萨不用我们来开光,我们能给佛像开光吗?那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通过在佛像前做个仪式,而增强我们的信心,这倒可以。但更主要的,我们应该知道,我..
2023-09-24 09:00阅读原文>> -
文章阿弥陀佛只是名称吗?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弥陀经》可以做证明。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顺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最简..
2023-09-23 09:04阅读原文>> -
文章灵魂存在吗?
灵魂,是许多宗教的说法,认为人有一个永远存在、不变的精神实体,人死后,仍然有自我意识,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精神生命。佛教则认为人的生命由身、心和合,而人心,机理极其复杂精妙、功用极其繁多神奇。如果将人心比喻为一座冰山,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
2023-09-23 09:00阅读原文>> -
文章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在我国社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哪里教人人当教员去,那岂不成了教员的世界吗?学佛的有出家弟子,..
2023-09-22 09:04阅读原文>> -
文章为什么要学佛和信仰佛教呢?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从事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咱们人无论是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一切的目的就是在于:如何才能够减轻痛苦;如何才能够增长快乐?就这个问题。所以说呀,学佛和信仰佛教,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痛苦,更是为了增长快乐。让自己从简单的..
2023-09-22 09:00阅读原文>> -
文章什么是大蒙山施食?
善士问:什么是大蒙山施食?法师答:宋朝时有一位不动法师,居住在四川的蒙山;他为了普济幽灵,收集瑜珈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禅门日诵。直到近代,有位兴慈大师,大力提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对群灵的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蒙山施食的时候,法坛上供置佛像,备清..
2023-09-21 09:03阅读原文>> -
文章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善士问: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初学佛者的的确确应该把基础打扎实一些,就是全面的,然后比较立体的、和以有一点点贯通能力的去了解,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出现片面的和出现一些断章取义的见解。..
2023-09-21 09:00阅读原文>> -
文章佛学院为什么不招收在家居士?
问:为什么没有居士佛学院呢?或者佛学院为什么不招收在家居士呢?曙祥法师开示:没有专门的居士佛学院,但有佛学院招收居士的。1、有招收居士的佛学院很多佛学院,或者说大多数佛学院不招收居士,所以给大家的印象是佛学院不招收居士。招收居士的佛学院,北京的法源寺就有,中国..
2023-09-20 09:03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格达活佛被害始末
黎 民格达是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利古寺的一位活佛,被害前是西南军政委..
-
破戒后应该如何去补救?
破戒后应该如何去补救?居士问:我想去受五戒,但怕受戒后,不小心时,会破..
-
护心:常吃高纤维五谷 常吃蔬果
心脏病泛指各类与心脏有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风等。除了家族遗传外,高..
-
因今生持戒念佛的功德转七世猪胎为极乐菩萨..
吴毛,安徽青阳县吴氏家族的家丁。吴毛日常平凡持斋,称念佛名,并且修行众..
-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
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力太子因缘经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