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懂得节制,方能活到极致!
一、节制情绪
王阳明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狭隘的人,容易钻牛角尖,进死胡同。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多么伶牙俐齿、才气逼人。偏偏爱使小性子,脾气上来谁也劝不住。忧思过度最伤身,以至于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
而心胸宽广的人,懂得节制情绪。不会让坏情绪糟蹋自己的身体,妨碍自己的生活。唯有靠自身的节制,纷乱的情绪才能得以调伏。
王阳明一生中最惨的时候,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个小驿丞。随行仆从先后病倒,王阳明便亲生火自给他们煮粥。
甚至还为他们唱起故乡的民谣,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别人耿耿于怀过不去的事情,他可以一笑了之;别人患得患失睡不着觉,他可以轻松放下。
不给自己增添过多压力,自然身心健康、快乐吉祥。
二、节制欲望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四周很荒凉。他发现了一处石洞,垒好灶台、放好床具,便搬入洞中生活。洞中缺衣少食,他就焚烧草木、开垦土地。
坚持劳作,粮食渐渐就有了剩余。王阳明用剩余的粮食接济穷人,又用散落的稻谷喂养鸟兽。
王阳明说:“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节制,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节制,所以淡然;因为简朴,所以安乐。
《论语》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衣食用度无需奢华,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足矣。贪图享受,欲望就会被不断强化,心智也会日渐迷失。
当你控制不住欲望时,请记住: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
欲望如油门,节制如刹车。只有欲望而不懂节制,好比猛踩油门而不踩刹车。短时间内也许能够超速行驶,但也终将收到生命的罚单。
三、节制思虑
曾经有人向一位大师请教,生活中应当如何修行。
大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那人不解道:“吃饭睡觉也算修行?”
大师答:“常人吃饭时心里想着事,睡觉时心里想着事,自然不算修行。倘若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那便是修行。”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想得太多。
王阳明曾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多余的思虑堆积在心里,只会凭白占用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譬如种树,须得修剪掉多余的枝杈,主干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我们也要定期为心灵除草,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事。
思虑太多,归根结底是杂念太多。
王阳明曾说:“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都消灭了,看有甚闲思虑?”
抛开虚名浮利,本心清净了,杂念自然也就随之消除。节制的意义在于万事有度,过犹不及。懂得节制,幸福就会如期而至。
相关文章
- 入香道须懂得香席规矩
-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波斯匿王节制饮食 四种最上
- 鬼神也懂得皈依大修行人
- 净土法门法语:懂得之后把它放下,就快乐了
- 寂静法师:懂得这个,即使扫地都能成为富翁
- 节制淫欲,寻求更广阔的人生
- 陈大惠:真正懂得因果的人不敢占人便宜!
- 只有越过苦难,才能懂得幸福的内涵
- 做个懂得养生的素食美女
- 一个人懂得报恩——才会遇到贵人
- 学会坚持,懂得忍耐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 佛教故事:禅·看开: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 佛陀教你不生气:知福惜福方能得福
- 做人的佛法: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一路修修补补,方能细水长流!
-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让孩子懂得橘子的用意!
- 佛教故事:珠宝只有戴在身上,方能显示其价值
- 达真堪布:懂得因果面对问题时还是很苦恼,怎么办
- 达真堪布:懂得因果面对问题时还是很苦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