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邪淫_邪淫是什么_怎么戒邪淫
邪淫是什么?
邪淫,五戒之一,佛教所禁止的性行为,是在家居士所持的戒,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的女性行欲事。又虽与妻子行淫,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邪淫行为败坏自己的道德,瓦解家庭,身心受损,名誉扫地,是一桩亟须远离的行为。
邪淫的定义
1、婚外恋、婚外情、婚外通奸可以被认为是邪淫。例如:除了夫妻之间的房事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可以被称为邪淫。2.奸淫;下流的行为。3.中医指致病的因素。
夫妻之间,亦有限制:①、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另外,日升之后日落之前这一段时间内的性行为也属于邪淫。②、非道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③、非处邪淫: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淫。
在某些国家、某些时代,当时当地的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那就是犯戒了;如有男人丧失配偶,再娶不犯此戒。
邪淫的罪过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行淫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堕三涂。佛教徒要坚持持好不邪淫戒。如淫欲心重,多作不净观,作死想,作空想。对异性作父母兄弟姊妹想。同时,多多念佛,以弥陀名号内具的清净光化解淫欲心,升华精神层次,吃素避免一些刺激性食物,这样念佛依靠佛力加持,自然会降伏色魔,身心安泰。
如何戒邪淫?戒邪淫的方法
戒邪淫的方法(大安法师)
邪淫之危害,罄竹难书,吾人当立大誓愿,冲破淫魔之网,革心洗面,铸造道德人格。为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深信因果。
邪淫罪过甚深,阴司谴责最重,消损福禄亦很惨重。本来可以考取功名作官的,因犯邪淫,即会削去功名福禄。平民百姓犯了邪淫,或重病,或命夭。而不邪淫者,却能获种种福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故吾人自应洁身独好。
二、提高持戒意识。
每天对佛菩萨尊像前,发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之誓言,诃斥淫欲。《智度论》云:菩萨观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妒、瞋谄、妖秽、斗诤、贪嫉,不可亲近。持戒之人,无畏坦荡,直心是道场,能获种种增益功德。
三、作不净观。
劝导世人,助扬王化者,莫如因果之说。唯独淫心陡起,虽目击现在因果,终难断绝其爱欲之根。唯有不净观(身体三十六不净物,即是屎囊,污秽不堪)、九想观(初死之人,尸体的九种相状)及白骨观,可以有效地制伏淫魔。如海中尸体,依之得度。常观不净,是名净业。
四、念佛求生极乐净土。
对治淫心的另一妙法,即是至诚恳切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须知,名号内具足的十二光如来中,清净光正是对治我等众生淫欲心。当吾人染污心起时,执持名号,即是转燥热为清凉。同时,又应思惟,吾人处于五浊恶世,染心易炽,惯习难除,道力甚微,净德难成。于此险道修行,进一退九,是故宜恳切念佛求生极乐净土,成阿鞞跋致菩萨。在那无有女人的净刹中,圆满尸罗波罗密,此乃一了百当之胜举。
在此法弱魔强之季世,吾人当以深信手执持六字洪名之金刚王宝剑,冲破爱欲魔网,澄净心性,提升精神品格,重铸道德人格。人生之和乐,国土之清净,于焉圆成。伏冀诸仁者勉旃。
戒邪淫的方法(星云大师)
世人如果在女色关头不能够彻底看破,就是把最高的德行、最大的安乐以及子孙无穷的荫、来生贞洁美好的眷属,断送在这片刻欢娱之中,真是可悲!以下十种方法能让你远离邪淫,千万谨记!
一清心地:
心地能清,淫念就不会生。一般人心地常只有半时片刻清净,倘若要时时刻刻始始终终都保持内心清净、不生邪念,必须每日阅读道德善书,尤其戒淫的书刊文章,须每日早晚阅读十分钟或半小时,此外因果报应的书刊也须常看,例如《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等,又如能早晚加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太上清静经》,对清心更有用。
二守规矩:
规成圆,矩成方,一个人只要时常守规矩,保持行为端正,则邪念不生,包括衣着仪表、言行举止、心念态度,都常能端端正正,守住规矩,自可远离邪淫了。
三敬天神:
上天祸淫而福善,所有天神也都是行善积德而升天为神,故神明喜欢行善清正的人,但也常降灾给作恶邪淫的人。因此要尊敬天神,纵令在黑夜密室都不可犯罪犯淫,以免触怒天神。常存敬神的心,让自己不敢起邪恶淫秽的念头,这样对戒淫就有相当的帮助。
四养精神:
精神若是健壮饱满则身心康泰,精神若是虚损耗竭则身心病弱,故要身心健康必须养精神,而修养精神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寡欲清心、远离淫色。因此,为了身心健康着想,务要慎防邪淫。
五勿目看:
眼睛好色,则导致内心好淫。要去淫心,须先戒目,尤其开始戒淫的人必要时时叮咛自己,不可让眼睛去看美色。眼睛不看,可避开诱因,内心就可保清净。
六戒谈秽:
闲谈淫秽的话,也容易勾起淫心。因此平时与人谈话必须避开邪淫的话题,才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阴德,也才能保持心情念正、远离邪淫。
七烧淫书:
包括见到一切邪淫的书刊、海报、图画,如果能力所及,应将它焚烧或撕毁,这样不但对许多人可避免受到伤害,对自己的戒淫给积德也有很大帮助。
八省房事:
除了必须戒断外界的一切邪淫,夫妻闺房间的房事必须有所节度,在病中或刚痊愈时,在过度劳累时,及在其他不适当的时间或地点,也都必须节制。
九勿晚起:
每天早上起床时间不可太晚,晚起易致火气浮躁、心念难静,因此要戒邪淫,必须清晨早起,对清心净念才有助益。
十劝共戒:
戒淫须有大决心、大毅力,因此若能劝导朋友同事或同乡同学,彼此互相劝勉鼓励重德重节,则戒淫必能有成,品德上也能逐渐进步。
邪淫的害处
邪淫有十二害:
一害天伦:男女各有配偶,俗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是天定的伦!即是天伦,人怎敢轻易捣乱!犯邪淫,就是乱天伦。若乱了天伦,不用说,会导致人家夫妇情义乖离,甚至家破人亡!从另一方面说,他人的伦,我去乱了,我便与披毛带尾的禽兽毫无差别!戴帽穿衣的,怎么可以做披毛带角的东西所做的事?!
二害人节:妇女一生大事,只重一个节字。我乱了她,使她失节,瓦破岂能再完?
三害名声:任凭你机密神算,自作聪明,只要犯邪淫,就会无人不知,臭声远播,供人传笑,连他的亲戚,也会感到面无光彩,无颜见人。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末为。学佛的人都知道,人,你可以骗过去,但天地鬼神,无论如何你骗不了他,你起心动念,他全都知道!聪明人,不可以自欺欺人。
四害门风:犯邪淫,让她失节,这是在羞辱她的父母公婆及兄弟姊妹;是在辱杀她的丈夫,是在殃及她的子孙后代。一家老小,从上到下,耻挂眉额,痛缠心骨!实在是杀了她家三代了!
五害性命:犯邪淫,害性命,或妇女因受气而致死;或其夫因难以接受妻子背叛自己的事实,悲愤而死;或夫杀妻;或父杀女;或妇杀夫;或夫杀奸人;或奸人被众打死;与婢女淫乱,时日一久,婢女会忌妒妻子而致死。
六害风俗:邻里乡党中,若有这种廉耻丧尽,人面兽心的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是很大的,足可以伤风败俗。因为愚人见到或听到这种人,不但不知其耻,反而把他当做自己寻欢作乐的榜样,甚至于朋比为奸,效仿造做罪业(人家都干,我怕什么?-注)。当然,有这种邪淫恶习的人,将来必定会遭劫难。
以上六种害,是害他人的;下面六种害,是害自己的。
七害心术:淫念一生,种种恶念都生。如幻想妄取心,贪恋占有心,设计谋取心,忌妒杀害心,牵缠不住,意念所造淫恶业最重!将来果报,不堪设想。
八害阴骘。阴骘,是阴德。一个人,有大阴德,才会有大福报!这是天理,这是因果,这是天道。邪淫,是违背天道而行事,悖逆天理而造业。悖天理行事的结果就是折损自己的阴德。所谓败德丧行,丧行是因,败德是果;换句话说,邪淫是因,损阴德是果。阴德即损,福报随减,且随恶业业力的牵引而堕入三恶道。世人当警惕!
九害名利:《太上感应篇》上说,天上三台北斗神君,身中三尸诸神,家中所供宠神,随时随处不离自己,以监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语造做。哪有夜深人静,胡作非为而上天不知道的道理?且看历代淫祸福善的果报实案,如,李登犯邪淫,被削去了状元和宰相之名位;再看,江苏宜兴某木材商犯了邪淫,黑虎衔走了他的头。至于其他的案例,如,命该富贵而居贫贱的,福分浅薄而造邪淫更加狼狈不堪的,等等,比比皆是。
十害寿命:鬼神削夺人的寿命,以淫恶为最,一般成惊恐死,劳痵死,恶疮死等等。其实,好色必早年夭折的真正道理是:常生淫心,则欲火焚烧,致气血耗,精神竭,骨髓枯。
十一害祖辈:祖辈相传的血脉,抛在淫女荡妇那里,这是最不孝之行为。不但自己一生的福分遭到削减,甚至削尽,而且由此而遭到败家声,绝祭祀的果报,令阴间的祖先,因无后人祭祀而作饿死鬼,他们能不愤恨致极吗?
十二害妻子:佛经说:无有子息,乱人妻故;妻女淫乱,乱人室女故。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把妻女拿去还债,又绝了后嗣(代),这样的果报,善书中举不胜举。试看,已故去的淫人,个个得了这样的果报。由此便知,还活在世间的淫人,个个会得这样的果报。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男女相爱,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 宣化上人:替死鬼是怎么回事;?
- 印顺法师:戒律的分歧:佛教的首次结集与大分化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八、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 佛光山总住持满谦法师于福慧慈缘开讲“走进人间佛教
- 阳光师姐:梦境中被很多动物围着怎么办?
- 佛教界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
- 梦参老和尚:在这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
- 金王朝时期山西大同著名佛教殿宇宏伟壮观
- 中国佛教中的香道
- 梦中梦因果问答:我父亲死前有什么预兆?逝世后去了什么地方
- 念佛怎么才能感应到佛
- 念什么经感应最大
- 人间天:房子久不居住,想住进去需要注意什么吗?
- 达摩祖师:黄夏年: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 达摩祖师:董群:论菩提达摩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 慧能大师:赖永海:慧能与中国佛教的儒学化
- 寺院石雕经幢雕刻意义及佛教石经幢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佛教居士:曾良:《法苑珠林》异文及校勘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