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陶熔,有德有言
简介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性情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气节和正义足以傲视任何达官,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名曲。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性情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气节和正义足以傲视任何达官,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名曲。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的气节与正义不过是一时的意气用事和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论语·宪问》篇中记载孔老夫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在夫子看来,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不能因一个人一时的言论、义举而认为其必“仁”。但一个人若能时刻做一名“有言”、“有勇”,于人于已都有益的人也未尝是件好事。听信一个人的言论,不必要求他一定德高望众、称人心意;尊重一个人的勇敢,不必要求他一定是仁者,任何人的内心都有一份柔软。但若非长期熏修性情,持续仁德的“言、“勇””并很难办到,因为每一次自己和自己的对话,都是理智与情感的较量。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一定有他的言行流传于后世,有道德的人之所以有言,俱是来自道德的体验与实践。齐国的相国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以后,在返国途中,路过赵国的中牟mù,远远瞧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身穿反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歇息。走近一看,晏子觉得此人神态、气质、举止都不像个粗野之人,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寒伧的地步呢?于是,晏子让车停止前行,并亲自下车询问:“你是谁?为什么到这儿来的?”那人如实相告:“我是齐国的越石父,三年前被卖到赵国的中牟,给人家当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于是,晏子就用自己车左侧的一匹马作代价,赎出了越石父,并同他一道回到了齐国。晏子到家后,没有跟越石父告别,就一个人下车径直进屋去了。这件事使越石父十分生气,他要求与晏子绝交。晏子百思不得其解,派人出来对越石父说:“我过去与你并不相识,你在赵国当了三年奴仆,是我将你赎了回来,使你重新获得了自由。应该说我对你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与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说:“一个自尊而且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不知底细的人轻慢,是不必生气的;可是,他如果得不到知书识理的朋友的平等相待,他必然会愤怒!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就可以不尊重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必因受惠而卑躬屈膝,丧失尊严。晏子用自己的财产赎我出来,是他的好意。可是,他在回国的途中,一直没有给我让座,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时的疏忽,没有计较;现在他到家了,却只管自己进屋,连招呼也不跟我打一声,这不说明他依然在把我当奴仆看待吗?因此,我还是去做我的奴仆好了,请晏子再次把我卖了吧!”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这番话,赶紧出来对越石父施礼道歉。并诚恳地说:“我在中牟时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外表,现在才真正发现了您非凡的气节和高贵的内心。请原谅我的过失,请不要弃我而去,好吗?”同时晏子让人洒扫厅堂,重新安排座席,向越石父敬酒,很礼貌地对待越石父,越石父说:“您对我以礼相待,我真不敢当啊!”从此,晏子将越石父尊为上宾,渐渐地,两人成了相知甚深的好朋友。陶土经过烧炼才能成为器皿,铁砂经过熔炼才能成钢。一个人不论如何清高或如何有学问,都要讲究道德的修养,待人有礼有节,身份再低微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和气节。就像那位越石父,虽身份低微,却不卑不亢,其气节和正义足以傲视任何达官贵人,自然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青云:比喻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 白雪:古代曲名,比喻稀有的杰作。血气之私:血气本指有血液和气息的动物,这里指个人感情及个人意气。更新于:2022-07-22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