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上首弟子
过去、现在诸佛都拥有双贤弟子
在《大譬喻经》(Mahapadana Sutta,DN 14)中,佛陀从九十一劫前的毘婆尸(Vipassi)佛开始,提到在他之前六佛的各种细节。他提到他们的名字、出生时代、种姓与氏族、寿命,以及他们教学生涯的里程碑。
他同时也指出他们的两位上首弟子的名字,这两位上首弟子通常被描述成二上首弟子、双贤弟子①。在巴利藏经的其他地方(例如,在SN47:14)中,佛陀说过去一切佛都有两位上首弟子,就如他有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一样,未来出现的一切佛也同样会有这么一对。
从这些陈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上首弟子位是诸佛陀教法内在的核心本质。因此,苟答马佛不是根据他自己的突发奇想,去任命两位上首弟子,而是符合无始以来的典范过去一切正自觉者与未来的继承者都遵从的典范。
上首弟子的责任
上首弟子在教团中的基本功能,可以被列举出三种:(一)帮助世尊巩固佛法,使他成为更多人、天众生心灵转化与解脱的工具;(二)成为其他比库学习的典范,并督导他们修行;(三)辅佐僧团(sangha,samgha)行政,尤其当佛陀退隐或有急事单独外出时。
佛陀始终都是教团领袖中最具权威者,任命上首弟子绝不是代表民主的权力下放,世尊仍是教法的唯一来源、道的揭示者、无上调御丈夫。但一如国王需要大臣来管理国家事务,身为法王(dhammaraja)的佛陀,将各种特殊训练领域的责任委派给各地最够资格的弟子。当然,最吃力的工作将落在两位上首弟子身上,因此他们拥有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敏锐度与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任命上首弟子绝非授予特权与殊荣,而是为了分摊教团各领域繁重的任务。它是为了分担佛陀慈悲的重担,和他密切合作以确保佛法昌盛、繁荣、持久、普遍、广布,在人、天之间善为宣说(DN16;SN51:10)。
诸佛总是指定两个上首弟子的原因,似乎是为了在责任领域与适应众生根器之间,达到最佳平衡。佛陀本身便集合一切波罗蜜,他是具足一切领域的牟尼,但层次较低的人类,甚至觉悟的阿拉汉,则会在他们的个性与堪任才能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苟答马(Gotama,乔达摩)佛的两位上首弟子
因此,为了主要责任领域的管理,佛陀身边总是伴随着两位上首弟子,一个随侍右侧,另一个则在左侧。两者之中,右侧的弟子,被认为是最亲近世尊者,是以大智慧(mahapanna)著称的弟子。
在苟答马(Gotama)佛的例子中,这个人即是沙利子尊者。他在教团中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教法,并详细分析它的内容。藉由他对究竟真理深入的洞见,以及他对法界(dhammadhatu)敏锐的辨识力,他负责将佛法深奥的内蕴抽丝剥茧,并仔细阐述它的意义,那是身为教法之首的佛陀,无法亲自照顾到的。
另一位上首弟子,站在佛陀左侧,则是以神通著称。在苟答马佛的僧团中,这个职位是由马哈摩嘎喇那尊者担任。这种神通力不是控制别人或夸耀自我的方法,而是必须建立在无我的究竟觉悟上。这个力量主要是来自精通禅定,它对于宰制心法与色法②的基础力量,以及它们的微妙关联生起深刻的思维。由法的慈悲理想所引导,这个力量被用来去除障碍,以确保佛教安住于世,并且转化那些无法被以口语顺利教化的众生。
在僧团中的角色与任务
关于沙利子(Sariputta)尊者身为上首弟子的第一项主要工作组织教法,将放在下一章转*轮者中再来详细讨论。这里我们将焦点先放在上首弟子的另外两个角色上,探讨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如何担当比库们的模范与良师,以及他们如何佐理僧团的行政事务。
比库的模范与良师
在教诫僧团时,佛陀举出两位上首弟子作为其他比库遵循的模范:
诸比库!有信心的比库作希求时,应作如是正当的希求:我当如沙利子及马哈摩嘎喇那。
诸比库!彼等沙利子及马哈摩嘎喇那,是我等比库弟子的榜样与标准。(AN2:131)
他们精通戒、定、慧三学,是比库们所欲学习特质的具体化身。此外,因为他们都拥有分别智与辩才,所以他们是理想的老师,年轻比库们可以向他们寻求指导与教诫。
两位上首弟子彼此间在指导事务上的关系,佛陀在《谛分别经》(Saccavighanga Sutta)中解释到:
比库们!应和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往来,并时时亲近他们!他们是睿智的比库与同修比们的诱助者。沙利子就如生产的母亲,而马哈摩嘎喇那则如照顾婴儿的保姆。沙利子负责训练(他的学生们)证得入流果,马哈摩嘎喇那则训练他们到达最高的目标。(MN 141)
在解释这一段时,《中部注》说到:
当沙利子接受学生并教导时,无论他们是否由他剃度,他都会在物质与心灵上帮助他们,在生病时照顾他们,给予他们禅修的业处③。最后,当他知道他们已成为入流者,不会再堕入恶道时,他就会满怀信心地请他们离开,现在他们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到达最高的圣果。他不再挂念他们的未来,转而指导另一群新的学生。
但马哈摩嘎喇那则不然,在训练过程中,除非他们达到阿拉汉果,否则他不会放弃关心他们。这是因为他觉得,正如世尊所说:即使是少许的粪便,也是恶臭难闻,就算只是少于弹指顷的短暂存在,我也不能赞许它。
据说每次沙利子给人建议之时,都表现出无限的耐心,他会不厌其烦地指导以及劝诫学生百次或千次,直到他们证得入流果为止。只有到那时,他才会请他离开,转而教导其他人。其中有很多人,在接受他的指导并忠实地遵循之后,达到阿拉汉(arahant)果。虽然《中部注》说,沙利子一般只引导他的学生证得入流果,但在某些个案中,他也帮助比库们达到更高的果位。
例如在《自说经注》中就说到:而时,处于更高学处的比库们,通常会去找沙利子尊者,请他指导能帮助他们得到三种更高圣道的禅修业处。当时还只是个入流者的拉根底迦.跋提(Lakuntika Bhaddiya,意译为矮贤者)长老,就是在接受沙利子的指导后,而证得阿拉汉果(Ud.7:1)。
世尊的代理者
身为上首弟子,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在世尊的直接授权下,分担管理僧团事务的责任,并被认为是世尊缺席时的代理者。
在《车头聚落经》(Catuma Sutta,MN67)中记载,有一次,佛陀藉由斥责沙利子未认清自己的责任,清楚说明这点。有一大群比库(我们从注释中得知,是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新收的僧众)初次来礼拜佛陀。
他们抵达后,散布各处,并开始和居住在该处的比库们聊天,佛陀听到吵杂声后,召来当地比库询问怎么回事,他们告诉他是新到的比库们所引起的骚动。经中并未说明来访的比库当时是否在场,但他们应该是在,因为佛陀对他们说:出去,比库们!我解散你们,你们不应该和我在一起。
这些新出家的比库便离开了,但有些在家护持者为他们说情,使他们获准回来。于是,佛陀对沙利子说:沙利子!当我遣散那群比库时,你怎么想?
沙利子回答:我想:世尊是无为者,是实践者,而安住于喜悦的状态中;④我等也应当为无为者、实践者,而安住于喜悦的状态中。
等等,沙利子!千万不要再这么想!佛陀说,然后便转向马哈摩嘎喇那,问他相同的问题。当世尊遣退那些比库时,马哈摩嘎喇那回答,我心想:世尊是无为者,是实践者,安住于喜悦的状态中,因此沙利子与我现在看护比库众。
说得好,马哈摩嘎喇那,说得好!世尊说,我自己,或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都是应该照顾僧团的人。
祈请制定学处(戒律)
第一个请佛陀制定戒律的人,也是沙利子尊者。他问佛陀,为什么过去有些佛陀的教说可以久住世间,有些则不行。佛陀回答他,教说无法持久,是因为那些佛陀没有广说佛法,或没有为弟子制定学处⑤,也未说巴帝摩卡(Patimokkha)⑥;而那些有做预防措施的佛陀教说,则可以久住世间。⑦沙利子接着便起身,顶礼世尊,并说:现在就是世尊制定学处(戒)与说巴帝摩卡(patimokkha)的时候了,这样佛法的慧命才能长存。但佛陀回答:
沙利子,随它去吧!如来自知如此做的适当时机。除非僧团出现腐败的征兆,否则世尊不会为弟子制定学处,或说巴帝摩卡(patimokkha)。(Vin.3:9-10)
沙利子考虑的重点是,教说应该尽可能长存;而佛陀的重点则是,除非到了绝对必要的时候,否则他并不想制定学处。他继续解释,在那时果位最低的僧团成员至少都是入流者(也许沙利子并不知道这个事实),因此无须制定比库的生活规范。
整顿僧团
通常佛陀都是在紧急状况出现时,才会指派两位上首弟子特别任务。有个状况是,他派遣他们去挽回被迭瓦达答(Devadatta,提婆达多)佛陀充满野心的堂弟误导的一群年轻比库。在迭瓦达答宣布他会单独指导僧团行动,从而正式分裂僧团后,他和五百名被他劝服而改从他的年轻比库一起上灵鹫山。
佛陀指派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去挽回他们。当迭瓦达答(Devadatta)看见两位长老来到时,他以为他们决定放弃佛陀成为他的党羽。他热烈欢迎他们,就好像他们当时已经成为他的上首弟子一样。到了晚上,当迭瓦达答(Devadatta)在休息时,两位长老对比库们开示,引导他们到达入流果,并劝他们回到世尊那里(Vin.2:199-200)。
另一次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一起整顿僧团秩序的场合,是发生在一群由阿说士(Assaji,非前面提到的阿说士长老)与富那婆娑(Punabbasu)⑧所带领,住在枳咤山(Kitagiri)的比库众的行为不检。他们晚上和城里的年轻女孩们唱歌跳舞,并以有损僧团尊严的方式和在家众厮混。虽然屡经告诫,但这些比库依然故我,因此这两位上首弟子便被派去对他们施行驱出甘马(Pabbajaniya-kamma)⑨,以惩罚他们不守戒律(Vin.2:12;182-83)。
乐于助人
比库当中沙利子(Sariputta)以乐于助人闻名。在《天现经》(Devadaha Sutta,SN 22:2)中,佛陀自己这么说他的上首弟子:比库们,沙利子是他同侪比库中的智者与乐于助人者。解释这段文字的注释,提到助人方式中的传统差别:沙利子以两种方式助人:物质的帮助与法的帮助。
物质的帮助
在阐述他提供物质帮助的方式时,注释中说长老并未像其他比库一样,在清晨出去托钵乞食,他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便巡视寺院各处,只要看到未打扫的地方,他就清扫;有未清除的垃圾,他便清除;看到床、椅、陶器等家具未摆好,他便将它们摆整齐。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若有非佛教沙门来寺院拜访时,会看到任何凌乱的迹象,而轻蔑比库。
然后,他通常会去病房慰问患病的比库,询问他们有何需求。为了解决他们的需要,他会带着年轻沙马内拉(samanera,古译:沙弥)同往,并且去平时托钵处或一些适当的地方寻找药物。取得药物后,他会交给沙马内拉并说:照顾病人是世尊所称道的事,去吧,朋友,务必留意!在派遣他们返回病房后,他自己才去托钵,或在施主家中进食。
这是他待在寺院时的例行作法,而当他和世尊一起外出行脚时,他不会走在队伍前头,一副脚穿凉鞋、手拿伞具,心里想著我是上首弟子的样子。反之,他会让年轻沙马内拉拿着他的衣钵,与其他人走在前面,而自己则去照顾那些衰老、年幼与身体不适的人,将油涂抹在他们身体的伤口上。然后,在当日稍晚或翌日,才跟他们一起离开。
有一次,沙利子因为关怀别人,很晚才抵达住宿处,其他人都已经在休息。他因而没有得到合适的住处,自己便坐在由袈裟搭成的帐篷下过夜。世尊看到这个情形,隔天便召集僧众,并告诉他们《鹧鸪本生》(Tittira Jataka,Jat.37),那是个关于大象、猴子与鹧鸪的故事,他们在决定谁最年长后,便一起对牠表达敬意。接着,佛陀便制定住所必须依据瓦萨(vassa,古译:僧腊)安排的规定(Vin.2:160-61)。
物质与佛法的帮助
有时,沙利子会同时给予物质与佛法的帮助。例如,当他去诊疗所探望患麻风病的三弥提具陀(Samitigutta)时,对他说:朋友,只要五蕴持续,所有感受都是苦的。只有当五蕴不存在时,苦才会消失。在教导他以受念处作为禅修的业处后,沙利子便离开。三弥提具陀遵从长老的指导,发展内观,并成为证得六神通的阿拉汉(Thag.81与注释)。
长老给大施主给孤独(Anathapindika)病榻旁的开示,保存在《预流相应》(Sotapatti Samyutta,SN 55:26)中。那是在给孤独头痛欲裂时所作的开示,沙利子安慰这位伟大的在家弟子,提醒他身为入流者,他已完全不再堕入恶道,并拥有四预流支:对佛、法、僧与圣戒具备不坏净信。此外,他安住在八圣道上,因此一定能达到觉悟与解脱的道果。给孤独听完开示,疼痛顿消,当下就康复了。为了表达感激,他把为自己准备的食物供养沙利子。
不过,有一次,佛陀委婉地指责沙利子未完全传达他的教诲。当婆罗门陀然阇尼(Dhananjani)临终时,沙利子来探望他。长老深知婆罗门向往梵天界,便教导婆罗门四梵住慈、悲、喜、捨投生梵天界之道,但在结束开示时并未教导他修观之道。
当沙利子尊者结束探视回来时,世尊问他:沙利子!明明可以做得更多,你为什么只引导陀然阇尼婆罗门忆念较低等的梵天界,然后就起身离开呢?沙利子回答:因为我心想:这些婆罗门都向往梵天界,难道我不应该为陀然阇尼婆罗门指出与大梵合一之道吗?
陀然阇尼婆罗门已经死了,沙利子!佛陀说,他已经生在梵天界。
出现在《陀然经》(Dhananjani Sutta,MN 97)⑩的这个故事很有趣,它说明佛陀不希望此人投生层次较低的梵天界,因为其实他有可能止息轮回。但佛陀本人有时也仅指出投生梵天之道,例如在《三明经》(Tevijja Sutta)中所提到的。但在这个案例中,可能由于沙利子缺乏佛陀独特的他心通,因此不了解陀然阇尼适合更高的教法。结果陀然阇尼可能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待在梵天,并且还得再次转生为人,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
有一次阐陀(Channa,或译阐那)长老痛苦地卧病在床,沙利子尊者和马哈准达(Mahacunda)一起去探望他。看见这个生病比库痛苦的样子,沙利子立即想去寻找医药与适合他吃的食物。但阐陀告诉他们,他已决定要了结此生,他们劝他放弃这种想法,但没有成功。在他们离开后,阐陀便用刀自我了结。之后佛陀解释,在此事中阐陀并无过失,因为在临终时,他已证得阿拉汉果,并般涅槃(Parinibbana,意译入灭)。这个故事记载在《教阐陀经》(Channovada Sutta,MN144;SN35:87)中。
佛法的帮助
当给孤独临终时,他邀请沙利子(Sariputta)尊者出于慈悲来看他。沙利子由阿难达(ananda)陪同立刻前来,并且对这位濒死者开示不执著的道理(MN 143)。他告诉这位在家弟子,他应该抛开一切有为世间法的执着,包括对六根、六境六识、六触与六受,简而言之,就是对所有看见、听闻、感受与思想事物的执着。给孤独被这个深奥的开示感动得落泪,他说以前从未听闻过类似的说法。
在这次相遇后不久,给孤独就去世并投生都西答(Tusita)天。有一晚,当世人皆沉睡时,新天神给孤独以他的妙色身去拜访祇园精舍,并在世尊面前颂出称赞上首弟子的偈(gatha):
沙利子无疑,
真具戒定慧;
往昔最胜之,
比库差堪比。
隔天佛陀告知诸比库所发生的事,但他并未提及访客身份。之后,阿难达(ananda)对世尊说:大师,那位年轻天神一定是给孤独,因为给孤独对沙利子尊者有完全的信心。佛陀证实阿难达(ananda)的推论正确无误。
沙利子尊者就是这样给予佛法的帮助。身为一个伟大领袖与杰出心灵顾问,他对别人的指导,不只为他们带来敏锐的心灵体悟,同时还有悲悯的胸怀,对于受他指导者而言,那必然带给他们很大的鼓舞。他的管理兼顾比库们身心的需求,他温和地劝诫他们,并以他们应得的赞赏鼓励他们,沙利子兼具完美老师与朋友的特质。
事无大小,他都随时准备好要帮助人。由于他自己具足净戒,因此很快便能看出别人潜在的戒德,充分加以启发,并在它展现时率先加以赞扬。他不是个冷酷无情的成就者,而是充满热情并兼具人类最细腻与可爱特质的人。
谦虚、忍辱与感恩
《法句经注》(389-90颂)记录了一件事,表现了上首弟子另一个杰出的特质,即他的忍辱与耐心。
原谅挑衅的婆罗门
在佛陀住处祇园精舍旁,一群人在赞叹沙利子的高贵特质:我们的长老深具耐心,他们说,甚至当人们侮辱他或打击他时,他也丝毫不会愤怒。
这个永远都不会愤怒的人是谁呢?一个持有邪见的婆罗门问道。人们告诉他:是我们的沙利子长老。他反驳道:那一定是因为没有人触怒过他。
他们回答:绝非如此,婆罗门。好吧!那么就让我来触怒他。尽管去触怒他吧!交给我。婆罗门说,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当沙利子尊者入城托钵时,婆罗门从后面接近他,并朝他背上重重地打了一下。怎么回事?沙利子说,甚至没有回头瞧一下,便继续往前走。
这个婆罗门自责不已,他拜倒在长老脚下,乞求他原谅。为什么?长老温和地问。我打你是为了测试你的耐心。这个后悔的婆罗门回答。很好,我原谅你。
尊者,婆罗门说。如果你愿意原谅我就请到我家用餐。长老答应后,婆罗门便拿起他的钵,引领他返家,并以食物供养他。
但是那些目睹这次攻击事件者群情激愤,他们手持棍棒与石块聚集在婆罗门家,准备杀了他。当沙利子出现时,婆罗门在一旁拿着他的钵,围观的群众叫道:尊者,命令这个婆罗门转过身来!
为什么,各位信众?长老问。他们回答:这个人攻击你,我们准备好好地教训他!
但是你们这么做是什么意思?究竟他打的是你们或我呢?
是你,尊者!
很好,如果是我被他攻击,而他已经请求我的原谅,你们走吧!就这样,他解散群众并让婆罗门回家,大长老则平静地返回寺院。
接受沙马内拉(samanera)的指正
沙利子(Sariputta)尊者的谦虚与忍辱一样伟大,他愿意接受来自任何人的纠正,不只是勉强屈从,而是带着感激之心。
在《须尸摩经》(Susima Sutta,SN 2:29)的注释中提到,有一次,长老由于一时疏忽,底袍的一角露了出来,一个年仅七岁的沙马内拉(samanera)看到了就指给他看。沙利子立刻走到一旁整理袈裟,然后恭敬地合掌,站在沙马内拉(samanera)面前,说:老师,现在正确了!①
这件事在《弥林达王问经》中一个被归为沙利子所作的偈(gatha)有提到:
今日七岁童指正,
我俯首恭敬领受;
秉持诚心与敬意,
我愿常尊他为师。(Mil.397)
礼敬阿沙基尊者
因此,难怪他终其一生都始终对佛法启蒙恩师阿说士尊者表达敬意。在《船经》(Nava Sutta,Suttanipata)与《法句经》(Dhammapada v.392)的注释中都说到,每次沙利子与阿沙基(Assaji)尊者住在同一所寺院时,在礼敬佛陀之后,他总会去礼敬这位大长老,思维:这位尊者是我的第一个老师,透过他我才能认识佛陀的教说。当阿说士长老住在其他寺院时,沙利子通常会面对他居住的方向,以五体投地的方式礼拜他,并合掌致敬。
但这也导致误会,因为当其他比库看见沙利子那么做时,他们说:成为上首弟子之后,沙利子仍然礼敬四方!即使到了今天,他还是无法放弃他的婆罗门见解!当这些抱怨传到世尊耳中时,他说:比库们,事实并非如此。沙利子并不是礼敬四方,而是在礼拜他的佛法启蒙者,并尊他为师。沙利子是个尊师重道的人。然后,佛陀对比库们讲解《船经》②,开头便说:
正如诸天礼帝释,
应礼法之启蒙者。
为罗陀比库剃度
另一个沙利子感恩的事例,出现在罗陀(Radha)长老的故事中。《法句经》(v.76)的注释提到,罗陀是个贫穷的婆罗门,住在沙瓦提国(Savatthi)的揭达林园精舍。他在寺院帮忙,做些除草、打扫等零工,比库们则提供他食物。不过,当他要求出家时,比库们并不希望为他剃度。
有一天,当世尊以神通力观照世间时,看见这个婆罗门已具备证得阿拉汉(arahant)果的条件。他询问比库大众关于他的事,并问是否有人记得曾受过他的帮助。沙利子说,他记得有次当他要去王舍城托钵时,这个可怜的婆罗门将他自己乞得的一整杓食物拿给他。世尊请沙利子为此人剃度,他依言而行,而为其命名罗陀。沙利子时常建议他什么该做或不该做,罗陀总是愉悦地接受他的告诫,丝毫不以为忤,不久之后便证得阿拉汉果。
比库们因此赞叹沙利子的感恩之心,并说愿意接受劝谏的人,也会得到同样会如此做的弟子。佛陀在评论这件事时说,不只那时,沙利子在前世就已显露感恩之心,他记得别人对他做的任何善行。在这个因缘下,世尊说出《无私心本生》(Alinacitta Jataka,Jat.156),沙利子在其中是只感恩的大象,他为了帮助一群曾在牠受伤时照顾牠的木工,牺牲自己的性命。
大作狮子吼度诬陷者
沙利子尊者的谦虚与忍辱力,有一次竟导致他成为诬告事件的受害者。③当时他正住在祇园精舍,雨安居结束后,长老向世尊告假,和他自己的随行比库外出游方。许多比库也来向沙利子告假,在过程中他会呼唤他们的姓名。其中有个比库的姓名他并不知道,但这个比库又很希望上首弟子能在道别时叫出他的名字。然而,沙利子并未如此做,该位比库内心非常不平,他并未像对待其他比库一样招呼我,并因此而对沙利子心生怨恨。
在此同时,长老的衣角恰巧碰到了他,这更增添他的不满。他去找佛陀并抱怨:佛陀!沙利子尊者一定自认为他是上首弟子而打我,几乎损害我的耳朵,而后他一句道歉也没说就走了。佛陀于是传唤沙利子。此时,大马哈摩嘎喇那与阿难达(ananda),知道诽谤将被揭穿,便集合比库大众。快来啊,法师们!他们大声说道,当沙利子尊者面对佛陀之时,将会发出狮子吼。
当他们见面时,佛陀质问大长老,他非但不否认指控,并说:世尊!一个人如果不能坚固地就身观身而住时,就很可能会伤害同侪比库,且不道歉就离开。
接着沙利子大作狮子吼。他将自己的无瞋,比作是能忍持一切净与不净事物的大地;他平静的心,就如断角的公牛、卑微的弃儿,又如水、如火、如风、如除垢;他将自己所感受色身的苦恼,比作是蛇与尸体的苦恼,而维持色身就如保养脂肪瘤一般。他以九种比喻来描述自己的戒行,而大地也以九次震动回应他的真实语,与会大众都被他话语的庄严力量所感动。
长老宣说他的戒行时,诬陷他的比库后悔不已。他立即匍匐在世尊脚下,坦承他的诽谤并忏悔罪过。因此,佛陀说:沙利子!原谅这个无知的人,否则他的头会裂成七块。沙利子回答:尊贵的佛陀!我完全原谅这个可敬的比库。他并合掌补充说:如果我有任何冒犯他的地方,也愿他原谅我。他们就这样达成和解。
其他比库钦佩不已,说:瞧,朋友,长老的殊胜善行!他对这个说谎毁谤的比库毫无瞋恨之心,反而对他卑躬屈膝,双手合十,请求他的原谅。
佛陀的评论是:比库们!像沙利子这样的人不可能怀有瞋恨。沙利子的心就如大地,就如门柱般安稳,就像一池静水。接着,他便诵出以下偈颂(gatha):
无瞋如地稳如柱,
誓愿平衡且强固,
心无垢如静水池;
此人永断轮回苦。(Dhp.95)
自作自受的毁谤者
不过,另一件事就没有如此圆满的结局,因为毁谤者拒绝承认他的过错。一个名为拘迦利(Kokalika)的比库,向佛陀毁谤两名上首弟子:世尊!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心存恶念,他说,他们野心勃勃。
世尊回答:别这么说,拘迦利,别这么说!要善解并相信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他们的行为是正直与清净的!但误入歧途的拘迦利却听不进佛陀的话。他坚持错误的指控,不久之后他全身长满脓疮,不停地溃烂,最后竟死于这个怪病,并转生地狱。
这个故事广为人知,它被记录在以下的经藏中:《相应部》(SN 6:10);《经集》(Suttanipata):《大品》(Mahavagga 10);《增支部》(AN 10:89);《蔓树本生》(Takkariya Jataka,Jat.481)。
这两件事的对照揭示了忏悔的重要。其实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并不在乎拘迦利比库的诬陷或道歉,他对他们的作为并不会影响这两名上首弟子的态度,他们只会尽量利益这位犯错的比库,避免他遭受恶业果报。邪恶会反弹到那些加害者的身上,因此拘迦利是受到自己的审判与惩罚,他是自作自受。
与法友情谊深厚
像感恩、仁慈、助人与忍辱这样的人格特质,为沙利子尊者的出家生涯赢得许多深刻的友谊。他和幼时的好友兼同伴马哈摩嘎喇那,一直都维持密切的伙伴关系,直到佛陀晚年时,死亡拆散他们为止。
与阿难达(ananda)互相敬重
但沙利子的友谊绝非排他的,根据《大牛角经》(Mahagosinga Sutta)的注释,沙利子与长老阿难达(ananda)之间也有深厚的情谊。在沙利子(Sariputta)这方面是因为他认为:他负责照顾世尊,而这也是我应尽得义务。而阿难达(ananda)敬重他,则是因为世尊宣布他为上首弟子。当阿难达(ananda)为年轻弟子授沙马内拉(samanera)戒时,总是会带着他们去沙利子尊者那里受比库戒,而沙利子也如此对待阿难达,因此他们有五百位共同弟子。
每次阿难达(ananda)收到上等的袈裟或其他资具时,就会转献给沙利子,同样地,沙利子也会将他的特别供养转送阿难达(ananda)。有一次,阿难达(ananda)从某个婆罗门处收到一件非常珍贵的袈裟,在世尊的许可下,他保存了十天,要等待沙利子回来再供养他。此经的义疏说,后世的论师曾对此评论道:
可能会有人说: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尚未证得阿拉汉果的阿难达还会有这种情感。不过,沙利子则不然,他不是一个漏尽的阿拉汉吗?我们的回答是:沙利子的情感并非世俗的执着,而是敬爱阿难达的戒行。
有次佛陀问阿难达(ananda):你也赞同沙利子吗?阿难达回答:世尊!有谁不赞同沙利子呢?除非他是幼稚、堕落、愚蠢或心智异常的人!沙利子是个智者,拥有大智慧,他的智慧宽广、光明、敏锐、敏捷与通达。沙利子少欲知足,乐于独处,不爱愤闹、精进,辩才无碍,愿意倾听,是个责恶劝善者。(SN 2:29)
在《长老偈》(Theragatha 1034 f.)中,我们发现阿难达在哀悼沙利子入灭时说:对我来说,尊友(沙利子)已逝,世间都没入黑暗之中。他又说,在同伴离他而去,世尊也入灭了之后,不再有其他朋友能像正念引导身体一样地指引他了。阿难达得知沙利子入灭消息时的哀伤,也生动地记录在《准达经》(Cunda Sutta)中。④
助阿奴卢塔(Anuruddha)证得阿拉汉(arahant)果
沙利子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实朋友,他了解如何做对别人最有利,像佛陀所描述的理想朋友一样,直言不讳地指出朋友的过错,毫不迟疑。就是透过这种诚实的批评,他帮助阿奴卢塔(Anuruddha)尊者突破最后关卡,证得阿拉汉果,如《增支部》(AN 3:128)的记载:
有一次阿奴卢塔(Anuruddha)去看沙利子,相互寒暄之后,他便坐下来对沙利子说:沙利子吾友,我以超越世人眼界的清净天眼,可以看见大千世界。我精进不懈,正念、正知且无疑惑;我的身体平静无忧扰,我的心专注于一处。然而,我的心却仍未从烦恼与贪着中解脱。
阿奴卢塔吾友,沙利子说,当你想到你的天眼时,慢心就生起了;当你想到自己坚定的精进、正念、无忧扰的色身与专注一处的心时,掉举就产生了;当你想到你的心不能从烦恼解脱时,这就是恶作。⑤如果你能舍弃这三种心境,不再注意它们,这将会对你有所助益,就能将心引导到不死界。
阿奴卢塔(Anuruddha)遵从沙利子的建议,很快便断除烦恼。
鼓励同伴表达想法
沙利子一定是善于激励人的伙伴,因此许多人常常前去找他。他独具一格的亲切特质与谈话,可以从《牛角林大经》(Mahagosinga Sutta,MN 32)描述的事件中清楚地知道。
有一晚,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阿奴卢塔(Anuruddha)、勒瓦答(Revata)与阿难达(Ananda)去沙利子(Sariputta)那里闻法。沙利子欢迎他们,说:这个牛角娑罗树林如此清新可人,圆月当空,娑罗树花茂盛,天香馥郁流布四周。阿难达!你们认为哪种比库能为这座牛角娑罗林增添光彩?
同样的问题也对其他人提出,每个人都根据个人性情回答。最后,沙利子说出他自己的看法:
有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于心比库,早上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当下就能安住于该境界;中午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当下就能安住于该境界;晚上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他当下就能安住于该境界。就有如国王或大臣的衣柜装满了各种颜色的服装,无论在早上、中午或晚上,他都能在任何时间随意地穿衣。同样地,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于心的比库,无论在早上、中午或晚上,他想住于何种心境或定境,他都可以随意地安住其中。马哈摩嘎喇那吾友,像这种比库才能增添牛角娑罗林的光彩。
他们接着去找佛陀,报告他们讨论的过程。世尊赞许他们的答案,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
我们由此插曲可以看出,虽然沙利子拥有强大的智慧与僧团地位,但他并不盛气凌人,不会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别人身上。他相当了解如何以自然的方式,鼓励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藉由动人的场景唤起沉思的气氛。他以自己敏锐的本质,回应自然美景,并引领朋友们做出类似的回应。
勤于会见有德比库
在沙利子与其他比库之间,有许多这样的对话记录,对象不只是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阿难达(ananda)以及阿奴卢塔(Anuruddha),同时,还有大俱希罗(Mahakotthita)、优婆摩那(Upavana)、三弥提(Samiddhi)、沙威撒(Savittha)、浮弥(Bhumija)与更多人。
沙利子也勤于会见有德的比库,特别是那些受到世尊赞叹的人。其中之一是富楼那(Punna Mantaniputta)长老,在佛陀公开赞许他之前,他们不曾见过面。当沙利子得知富楼那来访时,就赶去会见他。
沙利子并未透露自己的身份,和他深入讨论净化的次第,以及它们与涅槃的关系。他的问题引出富楼那一篇伟大的议论,即《传车经》(Rathavinita Sutta,MN 24),它描述佛道的各个阶段,后来被觉音论师(Acariya Buddhaghosa)拿来作为他那本巨著《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的主要架构。⑾
佛陀本人似乎也很喜欢和沙利子谈话,因为他经常这么做,他的许多开示便是针对他的佛法大将而说。有一次沙利子去找佛陀,并复述世尊在另一个场合对阿难达说的话:善知识、善伴党与善随从者,即是梵行的全部。(SN 45:2)再也没有比上首弟子本身更好的例证。
沙利子与家人
就如前述,沙利子是出生在王舍城附近优波提舍村的一个婆罗门家族。他的父亲是瓦干达(Vaganta),母亲是舍利。经中并未提到他和父亲的关系,因此我们假设沙利子的父亲在他年轻时就去世了。
兄弟、姊妹皆出家
他有三个兄弟:准达(Cunda)、优波先那(Upasena)与勒瓦答(Revata),以及三个姊妹,分别名为遮罗(Cala)、优波遮罗(Upacala)与尸须波遮罗(SIsupacala)。他们六个人全都在佛陀的僧团出家,并证得阿拉汉果。
准达(Cunda)以准达沙马内拉之名为人熟知,即使在成为比库之后依然如此,这是为了和马哈准达(Mahacunda)长老区别之故。在沙利子入灭时,准达是他的侍者,他带着沙利子的遗骨,去向佛陀通知沙利子入灭的消息。这故事记载在《准达经》中,后面还会谈到。
优波舍那是以瓦干达弗(Vagantaputta)之名为人熟知,瓦干达弗即为瓦干达之子的意思,就如同沙利子即是指舍利之子的意思一样。佛陀说他是普端严(samantapasadika)者⑿之首。据《六处相应》(Salayatana Samyutta,SN 35:69)所说,牠是被蛇咬死的。
勒瓦答是沙利子最年幼的弟弟,他们的母亲企图阻止他出家,因此在他很年轻时就让他结婚。但在婚礼当天,他看见未婚妻高龄一百二十岁的祖母,被她衰老的模样吓到,当下对世俗生活感到厌恶,藉故逃离进行中的婚礼,跑到寺院去出家。
几年后,他动身去见当时住在坚木林中的佛陀,他在那里度过雨季并证得阿拉汉果。之后,他便以坚木林的勒瓦答(Revata khadiravaniya),佛陀赞叹他是最杰出的林中住者。遮罗、优波遮罗与尸须波遮罗三姊妹,希望效法她们的兄弟,在结婚之后便陆续出家。她们婚后各生有一个儿子,皆依母亲命名,称为遮罗或遮利(Cala或Cali)等。这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出家,被坚木林的勒瓦答收为沙马内拉(samanera),沙利子对他们良好的行为赞叹有加(在《长老偈》Thag.42的注释中)。据说,遮罗、优波遮罗与尸须波遮罗出家时,曾被魔罗(Mara)找上,他试图嘲笑与诱惑她们。她们精彩的回答记录在《长老尼偈》与《比库尼相应》中。
固执的婆罗门母亲
有趣的对比是,沙利子的母亲是个固执的婆罗门,长期以来一直对佛陀与他的信众都怀有敌意。
在《法句经》(Dhammapada v.400)的注释中提到,有次沙利子尊者与一大群随行比库来到故乡那罗卡村,沿路托钵到他母亲的住所前。他的母亲请他坐下,并以食物招待他,但她一边这么做,一边又出言侮辱:啊,你这个专吃别人剩饭的家伙!她说,当你讨不到残羹剩饭时,你就挨家挨户地去舔陌生人饭勺背后的残渣!你竟为了这个放弃八亿的财富去当比库!你已经毁了我!现在继续吃你的吧!
同样地,当她在施食给其他比库时,她说:啊!原来就是你们这些人在支使我儿子!现在吃吧!
她就这样一直辱骂他们,但是沙利子一句话也没说。他拿起食物来吃,然后默默地返回寺院。佛陀从当时也在场受辱的拉胡喇(Rahula)尊者那里得知这件事,所有听闻此事的比库,都十分赞叹长老的大忍辱力,佛陀在大众中公开赞扬他,说出如下偈颂(gatha):
凡具信无瞋,凡持戒离欲,
凡克制自我,不受后有者
我称彼梵志。(Dhp.400)
沙利子一直到临终前,才改变他母亲的信仰,这个故事后面会说到。但上述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大长老最令人赞叹的特质他的谦虚、忍辱与宽容。
禅修的成就
当菩萨(佛陀)出家去寻找觉悟之道时,他曾向当时两位著名的禅师学习,透过他们的指导,达到两个最高的无色界定无所有处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见MN 26)⒀。
精通九次第定
从沙利子的发问可知,似乎他的性向引导他走向另一条路,不是沉浸于无意识的领域,而是超越哲学思辨的层次。他初次见法,也如我们所见,不是透过禅定之道,而是透过对诸法缘起的直观,契入无生的无为法界。而沙利子成为佛陀弟子时,也很快地便精通四禅八定,并以他的禅定经验为通达究竟觉悟的工具。
沙利子从入流果趋入阿拉汉果的过程,佛陀在《不断经》(Anupada Sutta,MN 111)中有谈到。在这段开示中,世尊说在趋入最后目标的两周间,沙利子修习各别法观(anupadad-hamma-vipassana),他已精通九次第定:色界四禅、四无色界定与灭受想定。
除了最后两个之外(它们太微细,无法自行推度),他在每个禅定中都会分析它的成份,反复厘清这些禅支,然后思维它们如何生、住、灭,安住在不贪着、不排斥、寂然、离执、解、脱、无碍心⒁之中,他持续向上开发禅定,直到达到灭受想定为止。
证得阿拉汉(arahant)果
如前述,沙利子实际证得阿拉汉果的关键,是发生在世尊正在为他的侄子长爪行者开示时,当时他站在佛陀背后摇扇。佛陀谈话的主题是思维各种感受。佛陀一开始先解释身体的本质,教导长爪思维对于身体的欲、爱与关心终究会被捨弃,然后他解释受的思维:一切感受应该被视为无常、受条件制约与缘起的,是会瓦解、消逝、止息与灭尽的。
当沙利子听到佛陀这些话时,深入思维:世尊说透过现观放下这些事物,他说透过现观了结这些事物。当他如此思维时,究竟现观顿时生起,他的心也因离执而解脱烦恼。
在《长老偈》中他的偈颂里,沙利子回想他证得阿拉汉果的方式:
世尊佛陀明行足,
正教导他人佛法。
当佛法被传授时,
我倾听趋入正果,
闻声于我非徒劳,
我因此断诸结使。(Thag.995-96)
虽然沙利子在全体佛陀弟子当中是理解法义第一,但他并不像其他比库一样努力争取属于阿拉汉(arahant)的神通智、力。因此在《长老偈》接下来的偈颂中(Thag.996-97),他说他无意追求五神通,那是他的好友大马哈摩嘎喇那的专长。然而这些偈颂的注释说,虽然沙利子并未积极获得神通,但它们在他证得阿拉汉果时,自然手到擒来,那是上首弟子本具的能力。
拥有定遍满神变
《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的神通类论中(2:212)也赞扬沙利子具有定遍满神变(samadhivipphara-iddhi)。它能影响某些平常的生理过程或其他自然现象。这个说法的藏经基础是《自说经》(Udana 4:4)
有一次,当沙利子以及马哈摩嘎喇那一同住在迦布德迦精舍(Kapotakandara)时,在一个满月的夜晚,刚剃过头的沙利子,坐在旷野中禅修。一个亚卡(yakkha,夜叉)飞过他的头顶,恶意地在长老头上狠狠地打了一下,但由于长老正进入深定中,所以并未感到痛苦。马哈摩嘎喇那长老目睹这件事的经过,便去找沙利子,并问他:
朋友,你现在觉得舒服吗?你还好吗?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呢?
我很好,马哈摩嘎喇那吾友,沙利子说,我还好,只是有一点头痛。
于是大马哈摩嘎喇那尊者说:太奇妙了,沙利子吾友,真是不可思议,沙利子吾友!沙利子尊者的神通力太伟大了!刚才,沙利子吾友,有个亚卡(yakkha)在你头上猛力地打了一下。那个重击的力量足以打倒一只大象,或劈开一个山峰。但沙利子尊者只是淡淡地说:我很好,马哈摩嘎喇那吾友,也还不错,只是有点头痛。
然后,沙利子尊者回答:太奇妙了,马哈摩嘎喇那吾友,真是不可思议,马哈摩嘎喇那吾友!马哈摩嘎喇那尊者的神通力量太伟大了!他可以看见所有的亚卡(yakkha)!至于我则连什么泥怪也看不到。
在此同时,世尊以天耳听闻两位长老之间的对话,他接着便以慰勉之语赞叹沙利子:
心不动如岩,
不因贪执着,
不为瞋而怒,
痛苦如何能,
临此清净心?
在沙利子安住于究竟目标后,禅修成为沙利子觉悟的自然体现,而非达到更高成就的方式。在《沙利子相应》中,阿难达(ananda)尊者数度请教沙利子他如何过日子,沙利子回答,他一整天都住在各种阶段的禅定中。他又说,在每一阶段的禅定中,他都完全是无我的:我没有我正在入定,我已经入定,我正在出定之类的想法。(SN 28:1-9)
住于阿拉汉果定
还有一次,沙利子对阿难达描述他如何进入微妙的禅定,在其中他对于任何熟悉的认知对象都没有概念。对于地界,他没有地的概念,对于其他三界(水、火、风)、四无色定,以及包含在这个世间,或世间之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也是如此。但他说并非完全毫无概念,他唯一的概念是:涅槃是有的灭尽。(AN 10:7)
这个不可思议的成就,似乎与沙利子经常修习的空住(sunnatavihara)一致。我们在《乞食清净经》(Pindapata-Parisuddhi sutta,MN 151)中看到,佛陀有次注意到沙利子的相貌平和光彩,便问他如何得到这种光彩,⑥沙利子回答他,那是因为经常修习空住。因此佛陀宣称,这是圣者的住处,并进一步详细叙述它。
注释认为这个空住就等同阿拉汉果定(arahattaphala samapatti)⒂,藉由专注于涅槃的空性(sunnata)而入定。当沙利子进入这个禅定时,即使最高天界的天神也会降临人间来礼敬他,就如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在下述偈颂中的证词:
强力显赫诸天神,
如此上万梵天众,
合掌恭敬礼敬彼,
睿智法将沙利子,
安住禅定大禅师:
礼敬彼,最优秀者,
敬礼彼,无上尊者。
汝之禅定深莫明,
吾等咸叹未能知。(Thag.1082-84)
具足四无碍解智
与沙利子精湛禅定相辉映的,是他由观禅中淬炼出来透彻而精确的分析能力,两者善巧地取得平衡。在佛陀的比库(bhikkhu)弟子当中,沙利子(Sariputta)是大智慧第一,他在智慧运作上,仅次于佛陀本人。沙利子的智慧主要是表现在四无碍解智上,那是他在出家后两周内获得的:
朋友!在我出家后半个月内,我钜细靡遗地领悟到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与辩无碍解智。我以许多方式来叙述,教导与宣扬它们,建立、揭示它们,解释并澄清它们。如果有人有任何疑惑,他们来问我,我都会详加解释。在场的世尊,对我们的成就了如指掌。(AN 4:173)
第一个义无碍解智,是对于教法的意义生起特殊的洞见,了知它们的内涵与脉络,以及从事物的由因而推到果。第二个法无碍解智,是针对教法本身的洞见,了知它们在整个佛法架构里的关连,以及从事物的果溯及因。第三个词无碍解智,是对教法的语言、文法与词形变化理解上的技巧。第四个辩无碍解智,是率前三种智去阐释教法,以唤醒他人觉悟的能力。
沙利子不只在个人理解上胜出,他在教导与解释法上也不逊色。因为他在各方面都如此杰出,因此在《不断经》的结尾(MN 111),佛陀宣布沙利子是他的真嗣子,并且是他在转*轮工作上的大助手:
如果要说有人已通达并圆满圣戒、圣定、圣慧与圣解脱,此人非沙利子莫属。
如果要说有人是世尊的真嗣子,从他的教诲出生,从法出生,由法形成,是法的嗣子,而非世俗利益的嗣子,此人非沙利子莫属。
在我之后,比库们,沙利子正确地转动无上*轮,就如我所转动的一样。
原注
①这个故事在《长老偈》的注释中有个略微不同的版本,它阐释沙利子的偈(gatha)。
②Snp.w.316ff.(另外请参见《法经》(Dhamma Sutta))。
③此事记录于AN9:11与Dhp.comy.(v.95)。参见向智长老翻译,《增支部选集》第三部,第十节。(Anguttara Nikaya:An Anthology,part3,sec.10,BPS,Wheel No.238/240)
④参见以下的《准达经》一节。
⑤慢与掉举是在阿拉汉(arahant)果才被断除的五上分结之二,而恶作则是在不来(anagami)果时就已断除。
⑥本经的注释解释,虽然佛陀自己明明知道,但他们为了指导与教化他人而提问。
译注
①《五分律》卷十六云:此二人者,当于我弟子中为最上首,智慧无量、神足第一。(《大正藏》卷二二,页110b)
②心法与色法:心法指心理现象,色法则指物理现象,两者即指五蕴。五蕴中的色蕴属于色法,受、想、行、识四蕴则属于心法。
③业处:是指作业之处或工作之处,是禅修者成就止观的基础,或修习止观的对象。《清净道论》第三品有举四十业处:(一)十遍处;(二)十不净;(三)十随念;(四)四梵住;(五)四无色;(六)食厌想;(七)四界差别。
④即现法乐住,安住于现前的法乐。
⑤学处:旧译作制戒、结戒。因出家弟子有了非法的行为,佛陀因此制立学处,向大众公布,以后不得有所违犯。
⑥巴帝摩卡(Patimokkha):有两种意义,一是指戒法,是诸善法的初基,能成就一切定、慧功德。二是别别解脱,受持各别的学处,能解脱各别的烦恼与苦果。说巴帝摩卡(patimokkha)(伍波萨他(uposatha))即是半月半月诵出一条条的学处(戒),分别解说,。此仪轨即是为从僧团的和合清净中,达成正法久住的理想。
⑦分别说部与大众部的广律,说到过去的六佛中,毘婆尸、西奇(Sikhi)、毘舍浮三佛,不为弟子制立学处,也不制立说巴帝摩卡(patimokkha),所以佛法不能久住。而咖古三塔(Kakusandha)、果那嘎马那(Konagamana)、咖沙巴(Kassapa)三佛,则为弟子制立学处,也制立说巴帝摩卡(patimokkha),所以正法久住。
⑧富那婆娑(Punabbasu):意译满宿,六群比库之一。
⑨驱出甘马(Pabbajaniya-kamma):驱出是对犯戒比库(尼)、沙马内拉(samanera)(沙马内莉)等 出家众处罚的方法之一,即将他放逐出僧团。驱出时有一定的甘马作法,称之为驱出甘马。
⑽汉译本见《中阿含.梵志陀然经》。
⑾《清净道论》以《传车经》所说的比库修道阶程七清净为主要内容,而展开实践论。七清净即是:(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清净道论》于七清净顺序地说明戒(第一项)、定(第二项)、慧(第三项以下)三学,全书分为二十三品。
⑿普端严(samantapasadika):《增支部》中提及成就八法之比库为普端严,一切相圆满。其八法为: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乐欲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在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⒀两位著名的禅师即是阿罗逻迦兰与郁陀罗摩子,他们是当时印度数论派的先驱,教示以苦行或修定为主,最终以生天为目的。佛陀依阿罗逻迦兰的指导,达到无所有处定;依郁陀罗摩子的指导,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
⒁《杂阿含经》译为不染、不着、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大正藏》卷二,页53c),或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摩地(samadhi,定,三昧)、一心(页204a)。
⒂阿拉汉果定(arahattaphala-samapatti):果定是圣弟子才能证入的出世间定,其所缘是涅槃。证入果定的目的是当下得以体验涅槃之乐。在这些定中,生起的是与圣弟子证悟阶段相等的果心,如阿拉汉能证入阿拉汉果定。
相关文章
- 玄奘精神 第13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6)
- 雷迪西亚多大师: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 第一章 三十七道品 第二章 四念住
- 第十一卷 第二章 论因缘
-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五节 禅道养生与舍利子
-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一节 总依五蕴建立情器世间
-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佛教的忏悔观
-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空义依闻思而开展
-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八节 诸行空与涅槃空
- 佛学基础: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 第一节 印度佛学略史
-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卅六章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 长寿 第二章
-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0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3)
-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长寿 第二章
-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二章 业力说
-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会名部 第二章
-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二章 培育孩子
-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幡然醒悟
-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轮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