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玄奘精神 第30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1)
到底是为生存而归,还是为信仰而行?
日光从身后射来,让他感到温暖和踏实--不抛弃信念,不放弃希望,这就是他所想的全部;
成功也许很远,远到你无法再多一点希望;
成功也许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坚持一步。
不抛弃,不放弃,玄奘战胜了戈壁沙漠,战胜了上天对他的考验,也战胜了自己。
迷路,打翻水袋,在茫茫莫贺延碛,玄奘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他曾经东归,又执扭的掉头,只为了那不变的信念;
神奇的老马带他找到了绿洲,来到了他西行之路上的第一个国家--伊吾。
在高昌,玄奘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国王麹文泰的盛情挽留,甚至不惜以绝食相威胁,终于以诚心和坚毅打动了高昌王,并得到了巨大的帮助。
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是觉得玄奘一路行来每每化险为夷太过顺当,老天决定给他一次真正的考验--在按照王伯陇的指示偏离第四烽通往第五烽的官道往西北前进寻找野马泉的途中,玄奘迷路了,而他迷路的地方,真是在当时令人闻风丧胆的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应该是指今安西县马莲井以北、哈密北山(古称天山)以南的一大片戈壁沙漠,而伊吾绿洲刚好位于这片戈壁大漠的腹地。汉代,这一带是匈奴呼衍王的领地。呼衍,又作呼延,所以才用呼衍来称其领地,这一点跟中原先秦时期以封地、官职为姓氏比较相似。西汉末年,呼衍又被译为五船(船字从?得声,古当读延音。五延即呼衍、呼延),因此又称这条路为五船道、伊吾路或新道,唐代始称莫贺延碛道。莫贺延则是呼衍、呼延、五船之外的另一种不同的翻译念法。莫贺延碛道上的莫贺延山,即现在甘肃新疆二省交界处的星星峡山。
隋末,鄯善人趁中原战乱割据伊吾称王,以莫贺延山为界,与中原地区隔绝往来。唐初,人们把河西经星星峡通往伊吾国的大道称为莫贺延碛道,这条道路在玄奘开始西行之时因为大唐与伊吾国不相交通而仍在封锁状态。唐朝占据莫贺延碛道的南段,并在沿途设置五烽,以第五烽最为紧要,驻军最多,正处在莫贺延碛头上,因此当地人又以第五烽来给这条路命名,故称第五道。
从王伯陇提醒玄奘的话中可以看出,镇守第五烽的将领不信佛,也不怎么好说话,这是符合当时边关需要的:从战略位置上看,第五烽离伊吾国最近,一旦发生冲突,势必首当其冲,在这样险要的地方,当然要安排一个冷面黑脸不通人情只认国法的人来把守。并不是说信佛不好,而是人一旦有了喜好,就会被人抓住利用,比如将军信佛我也信佛,不如通融一下,或是干脆假扮成佛家子弟混入唐朝境内。
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伊吾国国王石万年才举国归顺唐朝。唐朝改伊吾为伊州,又在原先的五烽以西再置五烽,以十烽拱卫官道。然而莫贺延碛道真正开通却要等到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闰十月,直到武周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才在每个烽火台旁设置驿站。莫贺延道开通与完善的整个过程,就是大唐帝国对西域地区加强控制的过程,随着莫贺延道的逐渐繁盛,西域的丝绸北路才在汉代之后再一次焕发新生,这些都是后话。
玄奘迷路了,这也正是如此广阔的边境地区,唐军却只需把守五烽的原因所在--即便带了足够的水和干粮,即便有向导,又有谁能保证从这片不辨东西的戈壁荒漠里走出去?更何况玄奘还是一个人第一次走这条路。这里没有守军和追兵,也没有恶人谋害,却比任何地方更加险恶。
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焦急,别说寻找野马泉,就连东西南北很可能都无法辨别。当时是冬天,正是戈壁沙漠里最冷最干燥的时候,忧心如焚的玄奘又累又渴,于是就准备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喝水。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玄奘一失手,整个皮囊掉在沙地上打翻了,所有的水一下子被沙子吸得干干净净。
相关文章
- 香道精神中的“和敬清寂”
- 玄奘精神 第78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1)
- 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 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 玄奘精神 第56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6)
- 玄奘精神 第34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5)
- 玄奘精神 第17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3)
- 玄奘精神 第13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6)
- 玄奘精神 第7节:第一章 进退由心,大德之境(6)
- 李利安:法显精神对现代心灵环保的启示
- 杨维中:第五章 唯识宗的创立 第五节 奘门三大论辩
- 林克智:《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地藏经》是怎样的一部经
- 魔兽世界:塞塔里斯神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该放弃就放弃
- 陈柏达:第五章 好德(第四福)
- 第三卷 第五章 十八界更虚妄(上)
- 第九卷 第五章 色阴境界十种魔境
- 第三卷 第五章 见性不变 不生不灭
- 圣旭法师:做人要学习菩萨的精神 让每一天都能幸福快乐
- 生活最易被抛弃的宝贵食物
- 惟传法师: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五章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