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黄明尧: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
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
明尧
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由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是禅宗思想、哲学、诗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20世纪的禅宗研究,涌现了很多的研究论文和专着,可谓波澜壮阔、如火如荼。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较少涉及的地带,比如对大乘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关系的研究、禅宗哲学象征的研究、禅宗诗歌的研究,都还远远不够。禅学三书就是在这些方面所作的尝试。
吴言生博士的禅宗研究系列之所以由三书构成,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首先,禅宗思想渊源于大乘佛教经典,要想对禅宗思想本身,以及表征它的禅宗诗歌、禅宗哲学有深透的理解,必须对禅宗思想的渊源进行深入研究,这形成了《禅宗思想渊源》。
在本书中,作者具体探讨了《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涅槃经》等大乘佛教经典对禅思禅诗的影响,指出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影响了禅思禅诗的本心论,揭示自性沉迷缘由的唯识思想影响了禅思禅诗的迷失论,以遣除扫荡之不二法门为特色的般若思想影响了禅思禅诗的开悟论。禅思禅诗的境界论,既是开悟论的推演,又是向本心论的回归,在体现华严圆融思想的同时,深深地烙上了如来藏思想和般若思想的印痕。
其次,禅宗思想是通过禅悟思维,通过各种诗学象征来表现的,揭示这些象征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形成了《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哲学是诗化哲学,往往借助诗歌的手法,通过鲜明可感的形象,来表征不可说的本心。要深入透彻地研究禅宗诗歌,势必要对禅宗哲学象征进行研究。《禅宗哲学象征》在这方面作了尝试,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从公案与颂古的角度探讨禅宗哲学象征的内涵。禅宗公案虽看似矛盾与不可说,充斥着悖论,实际上具有表达性、双关性、逻辑性。缘此,作者选择了公案与颂古的合璧《碧岩录》进行分类研究,探究公案的意旨,分析颂古的意旨。(二)从禅宗语言的诗喻性角度探讨禅宗哲学象征内涵。禅宗哲学和文学密不可分,通过文学而表达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禅宗的显着特色之一。作者通过对禅宗哲学诗学意象的考察,分析了禅宗哲学的各种典型象征,指出禅宗哲学以本来面目为起点,以明心见性为终点,表达了从更高层面上对人类精神纯真本源的回归。
其三,禅宗诗歌蕴含着丰厚而深邃的佛教智慧、哲学意蕴、禅悟内涵、美感质性,具体探讨五家七宗禅诗所体现的禅悟境界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这就形成了《禅宗诗歌境界》。
本书主要探讨:(一)禅宗的终极关怀,即明心见性,重现本来面目。作者指出,作为禅宗核心意象的本来面目,是禅宗对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本心的诗意象征。(二)禅宗感悟的生发机制。作者指出青原惟信禅师见山三阶段说,从禅宗审美感悟的角度,揭示了人们由原我的素朴到自我的迷执,由自我的迷执到无我的初悟,由无我的初悟到真我的彻悟的禅悟生发机制,高度浓缩着禅的智慧。(三)五家七宗禅诗的境界。作者分析了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杨岐宗、黄龙宗的重要禅诗,探讨其不同风貌。(四)禅宗诗歌的境界论。作者分析了禅宗诗歌一切现成的现量境、能所俱泯的直觉境、涵容互摄的圆融境、随缘任运的日用境。
禅学三书存在着较为显明的特色。综观20世纪的禅宗研究论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研究方法欠缺的遗憾。由于剪贴禅学术语来进行机械比附的倾向的流行,以及对禅宗文本的解读缺乏理性省察与悟性透入,形成了禅宗研究方法浅易等不足。禅学三书的立场是理性分析与悟性透入并重。采取这种立场来观照和研究禅宗思想、哲学、诗歌,可以较好地适应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将文学与哲学打通,使诗情与禅韵圆融,将佛典、禅思、诗情融为一炉,力求严肃与通脱、凝重与飞扬、推理与直觉、解剖与融入、哲思与诗情的完美融合。
除此而外,禅学三书还大胆地尝试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阐释体系。作者根据对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的理解,认为禅宗思想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性质;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其中境界论又有四个主要类型:一切现成的现量境,能所俱泯的直觉境,涵容互摄的圆融境,随缘任运的日用境。这是从哲学内蕴的角度对境界论的表述,从诗学象征角度的表述则是: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饥餐困眠的日用境。对禅宗思想体系的每一层面,作者又分别使用三组话语材料来加以阐说:大乘佛教经典话语、禅宗哲学象征话语、禅宗诗歌境界话语。本心、迷失、开悟、境界基本上囊括了佛教禅宗的要义。
在使用的批评术语方面,禅学三书也有较为显明的特色。禅学三书论析禅宗思想、哲学、诗歌时所使用的批评术语,主要有两大来源。其一,借助禅宗的规范性表述,这样在解析禅宗文本时,可以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避免与描述对象的疏远与隔膜。这些术语如返本还源、归家稳坐、圣凡一如、能所俱泯、截断两头、一切现成、本来现成、触目菩提、般若无知、无心是道、水月相忘、珠光交映、涵容互摄、直觉意象、现量呈显、随缘任运、日用是道、无位真人、无依道人、随波逐浪、立处皆真等等。其二是参考现代批评话语,自铸新词,如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以及境界论的四种范型等。同时借助中西方哲学、美学、科学话语来阐释禅宗思想、哲学、诗歌。如借助庄子的混沌、现象学的本源性状态作为本来面目的参照,借助现代天体物理学、相对论作为禅宗时空圆融境的参照,借助审美距离说作为禅宗现量境的参照等。将禅宗研究放在广袤的世界性文化视域中进行,可以让它走向世界,融入现代。
禅学三书体大思精,涵盖了禅宗思想、哲学、诗歌三个领域。禅宗思想、哲学、诗歌是一座无尽藏,禅学三书无疑是这方面的力作。我们相信,随着禅学三书的出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领域,共同迎接禅宗研究的新纪元。
相关文章
- 钟茂森博士: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 钟茂森博士:爱心的原点在父子有亲
-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 结语
-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 后记
-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 钟茂森博士:孝是所有德目的根本
- 钟茂森博士:人生幸福需要有定慧
- 黄明尧:一行禅师与正念禅——《一行禅师文集》感言
- 钟茂森博士: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 钟茂森博士:父母呼应勿缓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真正的禅心
- 钟茂森博士:见人家有点滴的善事都发一个随喜的心
- 钟茂森博士:从日用平常小事当中养成自己的诚敬心
-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从忘我到无我便是禅心的显现
- 绿色消费-绿化地球-雷久南博士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 香海禅心:斋心一味,修福十种(上)
- 钟茂森:美国布莱恩博士用催眠研究轮回的科研成果
-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寻找真正的禅心
-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二回 佛力颠中收万法 禅心醉里指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