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八章(二)

居士人物2024-09-09 12:05
简介第二节昙鸾与净影慧远昙鸾与净影慧远没有被后代推为净土宗的祖师,然而昙鸾所主张他力本愿说,净影慧远对净土的分类,对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及宏扬都有重大的贡献。故将二位大..

第二节昙鸾与净影慧远

昙鸾与净影慧远没有被后代推为净土宗的祖师,然而昙鸾所主张他力本愿说,净影慧远对净土的分类,对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及宏扬都有重大的贡献。故将二位大师的事迹略述于下。

昙鸾(476-542年)姓氏不详,雁门(山西代县)人,一说并州汝(山西太原)人。家近五台山,十馀岁时,闻五台山灵感化迹之事,遂登山出家。节力苦学穷究佛典,兼通外籍。尝读《大集经》,为之注释,书未成而染疾,遍求不治,乃发心求长生不死之法。闻人传言仙方之学可以长寿不老。乃游江南,于句容山访陶弘景,从之受仙经十卷。归途过洛阳,谒菩提流支,受得《观无量寿经》,乃尽弃仙学而专修净土。倡弥陀净土教,僧俗多人随其修学,自行化他,流霏宏广,东魏孝静帝敕封为神鸾,令驻锡并州之大岩寺。后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集众熏修念佛法门。于东魏兴和四年(542年)五月,示寂于平遥山寺,世寿六十六岁。

昙鸾注释菩提流支所译、世亲菩萨所著《无量寿经优婆提舍颂偈》(即《净土论》,又称《往生净土论》),极力倡导西方净土要义是仗他力,以及阿弥陀佛本愿功德说。这二种净土宗纲要,对以后的净土行者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学术界认为中国净土宗可分为三大系,一是庐山慧远大师,二是愍慈三藏系,三是道绰、善导系。道绰与善导所创的净土思想,以昙鸾为始祖。由于庐山慧远依般舟三昧修法,以期定中见佛往生。而昙鸾则专以弥陀如来本愿功德力,摄引众生速得往生,得不退转果。这三系思想及修行法,千百年来在中国相互错综,流行宏通不替。日本人法然传承善导之净土思想,并推认昙鸾为净宗五祖。

昙鸾之著作传于后世者,有《往生论注》二卷,《赞弥陀佛偈》一卷,《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其中《略论安乐净土义》发挥世亲菩萨所著《往生论》,以五念门为往生之因行。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五回向门,这五门之意义,世亲菩萨本人虽有解释,但昙鸾更为广说,特为详细,多加阐发。确认阿弥陀佛本愿力之强大,主张他力往生。因阿弥陀佛本愿力成就,行者可依十念法,仗他力往生。昙鸾基于《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与《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之经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念具足,即能罪灭往生之说,而以十念相续,作为往生净土之生因。并解释是意味着往生事业之成办。有关十念之意,《往生论注》卷上是以为忆阿弥陀佛之义。或是总相,或是别相,随所观那一相,心无他相,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在《略论安乐净土义》中,昙鸾大师举了个例喻说:十念相续,犹如有人在旷野,遭怨贼杀来,所以急想逃走,忽见前面有一条大河在眼前,唯有渡过河才能免于危难,此人这时只想渡河,更无他念。此时绝不能再考虑是在此岸穿着衣服下水,还是脱掉衣服下水。若着衣下水,衣服浸湿,不易游水,恐被溺水而死。若脱掉衣服再下水,后面怨贼追逼,时间又不许可。就在此时,只有渡河一念,更无他想。净土行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更无他心杂在其中,心心相次,乃至十念,是名为十念相续。

无论称念佛的名号,或者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只要专注其心,更无他想渗杂,十念相续,即名十念。但是,一心相续专注弥陀相好,自己如何得知前后共有几念?如初观佛相好,中间杂有其他事缘,待其他事缘过去,再摄心观念,如此即能算出念之次数。可是,前后念有所间断,故不成为无间相续。所谓念者,即前后念间断,中间无间相续之意。昙鸾大师对此十念具足,确认是成办往生事业之要门。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住念之多少?昙鸾大师解释认为:十念者,明往生行业成办,不必须知念数。譬喻蟪蛄,虽夏生夏死,而不知有春秋,然知者自能明其命数,十念相续,能成办往生事业,此虽是凡夫不知道之事,然从神通者的立场来看,则明白其成就与否。所以行者唯但一心不乱,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有何暇去分别念头之数。若必须知道,亦有方便,必须口授,无法以笔墨形容。昙鸾就是这样特重专念相续,以此为成就净业之要谛。又依龙树菩萨之《十住毘婆沙论》,立难、易二道之教判,而大振净土法门,为净土宗所器重。

净影慧远是为便与初祖慧远区分,特称净影慧远。北魏神龟四年(523年)生于敦煌(今甘肃敦煌),俗姓李。天纵殊朗,仪止冲和。十三岁从僧出家。长就大隐学《四分律》,又从法上学余部。广涉经论,深解妙理,住高都清化寺。承光元年(577年),北周武帝克齐破佛,会齐地学僧集于邺(河南临漳县)中,将谋废佛。时彦宿耆尊皆在陛阶,如法上等均惧不敢言,唯慧远挺出与帝辩驳,曰:陛下持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何得不怖!帝怒,卒灭法。慧远隐于汲郡(河南汲县)西山,禅讲不辍。及隋统一天,召入长安,新建净影寺而为住持,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六月示寂,世寿七十岁。世称净影法师。

净影慧远法师有著述数十部,其中有《无量寿经义疏》二卷、《观无量寿经义记》一卷、《大涅盘经义记》二十卷、《维摩经义记》八卷、《十地经论义记》十卷(残缺)、《大乘起信论疏》二卷、《地持论义记》十卷(残缺)、《大乘义章》二十卷等,今皆流传于世。慧远传承法上之法统,属南道地论之教系,立四宗之教判,宏宣如来藏缘起之旨,当时颇负盛名。法上崇信弥勒,于邺郡之西山造弥勒堂,勤行礼拜,慧远因受其感化,亦崇信弥勒。《续高僧传灵干传》中,传被上生兜率;则知慧远非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然观其所作《无量寿经义疏》及《观无量寿经义记》,所解释文义,而且《大乘义章》设《净土义》一章,精细论述净土之种别,可知其对净土的关心。《无量寿经》当时早有诸家解说,但是还未有人试为注疏。慧远之疏,在中国可以说是最早的。其释义为当时一般学者所重视。吉藏、迦才、善导等皆对彼说加以取舍批判,尤其是智者大师所作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均抄袭于慧远之《观无量寿经疏》,可见其著述的影响。

净土为诸大乘经典所盛说,然而有关其净土庄严及所居之圣众等,叙述各异。慧远详研诸义,别净土为三类,以论判其高下,此为中国净土分类之嚆矢。慧远净土之分类,前面已有专节叙述,不再重复。此外,慧远对弥陀净土之判属和对净土之生因及九品往生人之阶位等,亦是他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弥陀净土由凡夫有漏业之所感,慧远故摄判为事净土。又就佛而言,则为应因所得之土,名为应土。此于《大乘义章净土义》中有所论述。他的《观无量寿经疏》中,亦说净土有粗、妙之别,粗国可通分段生死之凡夫往生,妙土唯变易生死之圣人所居。而且《观经》所说之弥陀佛国,乃净土中之粗国,彼佛更有妙土,但约此经来说,慧远故判弥陀净土为事净粗国。《观经疏》以西方之阿弥陀佛为应身佛,谓其真身者其寿常住,无有灭度。应身之寿不定,或短或长,今弥陀之寿量极长,凡夫、二乘不能测度,故称无量寿。依《观世音受记经》云:彼佛灭度之后,观世音、大势至相至补成佛。则可知其寿量有限,其身必为应身。所以慧远判说阿弥陀佛为应身,其国土为应土,然应身者本依真身而起,则阿弥陀佛除此应身、应土之外,必有一真身、真土。《大乘义章净土义》云:阿弥陀佛已久得真土,《观经疏》又言更有妙刹。此经不说,《华严经》中具辩此义。即指其真土,更为众生以应土之国,庄严西方净土。其说可谓通于本、迹二门之义。

关于净土之生因,慧远在《观无量寿经疏》中,先列举《般若》、《涅盘》、《维摩》等经及《往生论》之说:《般若经》以修习空慧无除罪障故,欲生净土,即得往生;《涅盘经》以修戒、修施、修慧及护法因缘为生净土之因;《维摩经》以具足饶益众生等八法得生净土;《往生论》举出礼拜等五念门可生净土,再述有修观往生、修业往生、修心往生及归向往生四种之法。慧远《观经疏》所说净土之业,总分定善与散善二种。依定观名定善,散心行善名散善。其中修观往生即定善,修业、修心及归向往生三种属散善。修观往生者修日想等十六观以求生净土,即为《观经》之诠要。但十六观中前十三观为定善观法甚明,十四以下之三观,说九品往生人之相,列举所谓散善之诸行;故就九品之行而言,应名为散善。然慧远以此三观为他生观,即观他人,九品往生相之观法;约能观而总十六观为定善。其次,修业往生者,指《序分》所说修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福业往生者,即当九品之中,上、中六品之行。修心往生者,谓修至诚心、深心,回向三心而得往生。为上三品人所应起修之心。归向往生是自己勤行,自善友处所闻佛、法、僧之名,赞叹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之功德,彼佛净土之极妙乐事,一心归向,或念诵,或礼拜,或赞叹,或称其名,而得往生者,此为下品三生,及中品下生之生因。总之基于常途法相,净土之果,皆由众生自业感得,不述愿力救济等事。

慧远又将九品往生人之根机加以分类,上品三人为大乘机,中品三人为小乘机,下品三人为大乘始学之机,一一判别此等人之阶位,即,上品三人:上上品者,四、五、六地之顺忍菩萨;上中品者,初、二、三地菩萨;上下品者,地前三贤之伏忍菩萨,此为会通《观经上上品》文,其人生彼国,即得无生法忍,及《仁王般若经》之五忍说而解释。《仁王般若经》说菩萨之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为伏忍,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柔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法忍,十地及如来地为寂灭忍。根据此说,无生法忍乃为七地以上之菩萨所得。生彼国土即得无生法忍,则其人必为四、五、六地之柔顺忍菩萨。但此中未必即时得无生法忍,或须经过多时方得。此经且就胜根者说为即时。上中品为初、二、三地之信忍菩萨,经说中上品人生彼国,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其得忍在上品之后。但此中亦有经二、三小劫得无生法忍者,约殊胜者说为一小劫。上下品为地前三贤之伏忍菩萨,经说上下品人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其次,中品三人;中上品为声闻前三果之圣者中;中中品为见道以前之内凡,外凡;中下品为世俗凡夫。中上品之前三果圣者,经说其人生彼国,即时得阿罗汉道。中中品为见道之内凡、外凡,经说此人生彼国七日,得须陀洹果,经半劫成阿罗汉道。中下品之世俗凡夫,经说此人生彼国经一小劫,得阿罗汉果。其得果之时劫,较中中品为长。此等之中亦各有经多劫者,经中乃就其最胜而说。其后,下三品三人均于过去曾行大乘,然皆为凡夫,无修道之阶位,故就所造罪之轻重而立上、中、下三品。如此说来,慧远专以往生后之得果为标准,定九品人之阶位。且依《仁王般若经》之五忍说,以无生法忍为七地以上所得,所判之阶位甚高,虽下三品之人,亦须过去曾修行大乘。此点为后来迦才、善导等人所破,并且与慧远自身之教义相矛盾。何以?彼既言初地以上之菩萨入真净土,见佛之真身,则上上品之四、五、六地,上中品之初、二、三地菩萨,其所生之土当然为真净土。而与彼判《观经》所说之净土为事净、粗国显然矛盾。九品往生,慧远所谓他生观,不过唯是定善者所观之对象,然于修观往生外,举修业乃至归向往生,实又认为有修散善九品而生净土者。故以迦才等说弥陀净土通于报、化二土,似较为妥当。

更新于:1个月前
4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