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阿姜李达摩达罗:从少做起 功德的精髓

南传人物2024-08-26 11:12
简介功德的精髓The Essence of Merit1957年7月23日功德是你心里升起的动机,从你想做什么好事的第一个念头开始。比方说,今天你决定要来寺院。那个念头本身,就是心里升起的功德。..

功德的精髓

The Essence of Merit

1957年7月23日

功德是你心里升起的动机,从你想做什么好事的第一个念头开始。比方说,今天你决定要来寺院。那个念头本身,就是心里升起的功德。接着,你来到寺院,依照你本来的心愿受戒、听一段开示。这样,你原来的动机成功了,实现了它的目的,也产生了更多的功德。不过,如果你本来想来寺院受戒、听法,可碰巧遇上别人反对或者批评你,情绪坏起来,那么你心里的功德──也就是原来的动机,就死了。即使其他人后来又邀你来寺院,你并不情愿来,坐在这里象根树桩,心里就不会升起功德。这是因为,你心里那个功德的精髓已经死去了。

你做的功德事件本身,并不是功德的精髓。比方说,布施、守戒、听法、坐禅,并不是功德的精髓。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得继续做这些事,使我们的旧功德壮大、健康,而不是衰退、消亡。因此,当你决定做什么好事时,要赶快去做。你一想到布施时,就去布施。你一想到受戒,就去受戒。你一想听法,就去听法。你一想禅定,就去禅定。这样一来,你的业果,在三个时段都达到完整、圆满。换句话说,起初想做时、正在做时、做完时,你的心对自己的功德怀着快乐、喜悦、与满足。

做善事的动机,也就是你那个善德的初始阶段,才是功德的精髓。这就象种树。你布施,好比是在树周围施肥。你守戒,好比在除掉吃花、吃叶的毛虫、蠕虫。而禅定,则好比以清洁、清澈、清凉的水浇树。这样你的树必定如愿成长,直到生出叶子、果子,让你享用。如果是花树,那些花明亮多彩、大朵、芬芳。如果是果树,那些果子又多、又大、又甜。布施、戒德、禅定,就是这样子培养你原来那个心念的功德。

但是,如果你心里带着愠恼,那么你不会从行功德、做布施的事件中得多少果报。好比给一株死树施肥。哪怕你只想树上结一粒释迦果,也不能如愿,因为你施的肥滋养了边上的草,对你的释迦果什么也没做。同样地,如果只是做一遍功德的动作,你的原始目标──遣除贪、嗔、痴,不会结出果来。布施的动作只是功德的肥料。功德的精髓死去时,你不能吃肥料,因为那只是些污秽──牛粪、鸡粪。怎么能要这些脏东西帮你呢? 不过,你比起那些从来不施肥的,也就是那些尚未培养戒德、定力、明辨的人,要好点,因为起码可以收集你施肥长成的香草,煮点汤、作个菜。

因此,无论你做什么时,应当检查内心是不是有功德的精髓。有的人行功德时心坏恶念: 他们就象竹筒烤甜糯米,上面松软熟了,底下要么生的、要么焦硬。这样的东西不能吃,因为整筒质量不好。多数人行事方式,与他们的心不一致。有的人布施,可心还有贪意,比如赠礼时想做百万富翁。有的人布施一块钱,希望有一千块、十万块的回报。有的人守戒,可心里还在对这人那人生气、嫉妒、怀恨。有的人禅定,是指望来世长得美、身段好看、或者做天神。还有人希望成这成那,总在找什么作交换。这样的功德,还是远远偏离了目标。

佛陀教导我们,为了遣除贪而布施、为了遣除怒而持戒、为了遣除痴而禅定,不是为了培养这些杂染。有的人来这里禅定、静坐──闭着眼、身体挺直、一动不动,外面看真象那么回事,可是他们的心,却在到处跑: 有的去自家果园田地; 有些人的心,嗖地一下窜到国外找自家孩子、朋友去了; 有的在想各种各样的事。他们的心没有跟身体坐在一起。这就称为身与心不一致──就象竹筒里的甜糯米,上熟下生。

如果你能够小心守护着心里功德的精髓,那么想做什么善事,就去做。不要跟在你那个功德的尸体后头来寺院; 换句话说,如果你本想来寺院,其他人骂你,结果来时心里懊恼,这样做功德,对你没什么帮助。

* * *

我们要训练心,使它在法中坚定、强壮,原因在于我们必定会遭遇世上的三种危险(1)苦、病、贫穷。(2)死亡。(3)敌人与蠢友。我们必须有准备,这些东西来时,心力足够强大,能勇敢无畏地对付它们。不管从哪方面进攻,我们有办法打败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每天的护佑经文里说,Icchitam patthitam tumham khippameva samijjhatu意思是,愿你心意速成。换句话说,当心智坚强有力时,无论你想做什么,一定成功。

如果你在来布施、持戒、禅定之前,让你原来那个功德的意愿从心里死去、消失,那么原来那个动机的果就不会培养起来,不过你比那些根本不来的人要好些。功德的初始心意,好比一株树。如果你的树不死,那么施肥越多、长得越大、分枝越多。换句话说,你的业会美好、宁静。无论你手上做什么,会有功德。无论你的脚踏到哪里,会有功德。无论你嘴里说什么,会有功德。无论你的心想什么,会有功德。你的全身是功德。到了这个情形,你只有快乐。

* * *

戒德从形式上讲,包括了持守五戒、八戒、十戒、227戒。从意义上讲,是在思考、说话、行动方式上不伤害任何人。你思考时,心里带着善意。说话时,心里带着善意。行动时,心里带着善意。从滋味上讲,戒德清凉。因此,守戒这个动作并不是戒德的精髓; 它只是在给戒德,也就是我们的初始心意施肥,使它壮大、坚固。

巴利文中戒德这个词──sila,来自 sela,也就是石头,因此培养戒德时,必须使你的心大如巨石。石头是什么样子? 它坚硬、稳定、清凉。即使日晒一天、雨砸一夜,它不动不摇。而且它的内部保持着清凉。那是什么样的清凉? 勇敢、敏捷、慎密。这样的清凉是一种美德,不是慢吞吞、懒洋洋的人那种清闲。如果你有清凉,你的清凉必须来自内心的戒德。心有戒德,好比家里有座水池。家有水池时,房子怎么会起火? 有这样的清凉感照料你的心时,怒意、恨意、恶意怎么能控制它?

此外,戒德这块清凉的盘石,内部还有一种火,但不是杂染之火。它是一种清凉的火,你可以用来做各种好事。你用一块石头撞击另一块石头时,火星可以点起火来,做饭、给屋子照明。这是戒德的一些益处。

* * *

当你修习定力,心却还不曾在真正的功德中确立起来时,魔罗会来笑嘻嘻地追逐你。这是指五蕴之魔: 你全身疼痛、概念混乱、行蕴会想一万八千件事、你的意识到处走。好比没有熟透的甜糯米: 吃了不消化。

修习定力时,你得小心,不要太强迫、挤压心智,同时你不能让它到处跑。必要时强迫; 必要时放松。重要的是,自始至终有寻想与评估在掌管。这样,心的素养就提升了: 它不会逃学、或者偏离善德之道。有善,自然会有恶事溜进来,就好比有富人,必然有小偷悄悄等着抢他们。你做功德时,魔罗必然会百般阻挠。因此,你在禅定时,要小心不落入妄念与妄定之中。

妄念是指你的念住离开了四念住: 身、受、心、法。这里,身指的是呼吸,受指的是舒适与不舒适感,心指对色身的知觉,而我们要的法[直译为心理素质],指的是当下。

妄定是当你健忘、没知觉时,比如你对色身怎么坐着、心游荡到哪里、它又怎么回来,毫无知觉。心既缺乏念住,又缺乏警觉。

但是当你的定力确立起来时,心会提升起来。心提升到高处时,就没有什么能够着它、摧毁它的善德了。好比天上放光的日月群星,即使有云经过,那些云够不着日月星辰,使光明转为浑浊与阴暗。

* * *

功德是尊贵的宝藏。它是我们一切内在价值的源头。当它在内心升起时,不要让任何人碰它。你有这样的财源时,好比有了一块钻石原坯,它比地产、牛群、雇工那样的财富要好上一百倍,因为那些东西又远、又难照料。如果你有一块钻石原坯,只要用布包起来它就长。只是要确保不去切它磨它。如果你把它变成一块切过的钻石,放一百年它也不会再长。

同样,定力在内心升起时,你必须照料它。不要让任何标签与概念接触它。那样,你的定力会一步步增长。你的心境会越来越高。快乐与清凉朝你流过来。你期望的一切会获得成功,最后你会证得通往涅槃的道与果。

更新于:2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