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圆融相即
三谛,简单地说,指空、假、中三谛。三谛圆融,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在智顗那里,这有两层含义:
第一,熟悉论的含义,着重谈主体的熟悉活动,也就是般若聪明。从一心三观经由一心三智,修行者熟悉到三谛圆融,实现一心三谛的境界。智顗说:一心三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摩诃止观》卷三上,《大正藏》卷四六,26b。】又说:三谛具足,只在一心。分别边幅,如次序递次说;或论事理,只在一心,即空即假即中。【 《摩诃止观》卷六下,《大正藏》卷四六,84c~85a。】三谛圆融,在这里的意思也就是三观圆融、三智圆融,我们完全可以换不合的说法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第二,本体论的含义,直接描述世界的真实相状,也就是诸法实相。根据《中论》三是偈, 智顗直接得出人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他说:《中论》偈云:人缘所生法,我说等于空,此即诠真谛;亦名为假名,即诠俗谛也;亦是中道义,即诠中道第一义也。此偈等于申摩诃衍诠三谛之理。【 智顗:《四教义》卷二,《大正藏》卷四六,728a。】智顗还把一切人缘所生法归纳为各类各样的三法 【 在《法华玄义》解释三法妙时,智顗列举了十种三法: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三道指苦道、烦恼道、业道;三识指庵摩罗识、阿黎耶识、阿陀那识;三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三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菩提: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三大乘:理乘、随乘、得乘;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涅槃:性净涅槃、圆净涅槃、方便涅槃;三宝:法宝、佛宝、僧宝;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拜见智顗《法华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三三,744a。】,并且归结为相当抽象的三轨【在智顗的佛学体系里,真性轨是诸法的体,指中道第一义谛或即中;资成轨是诸法的相,指假谛或即假;观照轨是诸法的用,指空谛或即空。】,所谓真性轨、资成轨、观照轨。三谛圆融,在这里也可以说是三法圆融、三轨圆融。
显然,第一种是从心的角度说,而第二种是从境的角度说。之所以要同时从这两个角度立义,是因为三谛圆融要泯除心与境的对立,实现所谓的境智不二。是以,不论是从熟悉论的角度,照样从本体论的角度,三谛圆融都是在分析世界的本来面貌,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诸法实相,而且是出现在般若聪明中的诸法实相。也就是说,三谛圆融同时代表了智顗的真理论与本体论思惟,这构成了他的法华实相论,实现真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消除二者的对待关系。这个境界,用智顗本人的话,就是一实谛,代表佛教对于现实生活或现象世界的最高熟悉。智顗说:
《大经》云:一实谛者,则无有二。无有二故,名一实谛。又一实谛,名无虚伪。又一实谛,无有倒置。又一实谛,非魔所说。又一实谛,名常乐我净。常乐我净,无空假中之异。异则为二,二故非一实谛。一实谛即空即假即中,无异无二,故名一实谛。若有三异,则为虚伪;虚伪之法,不名一实谛。无三异故,即一实谛。若异,等于倒置未破,非一实谛。无三异故,无倒置;无倒置故,名一实谛。异者不名一乘,三法不异,具足圆满,名为一乘。是乘高广,众宝庄校,故名一实谛【《法华玄义》卷八下,《大正藏》卷三三,781b。】。
在他的心目中,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既没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递次,也没有空间上的彼此质碍,并不指称不合的对象,而是在同一个对象身上同时表现三个方面的特点。换言之,圆融相等于一种同体相即,说明的是同一个实相。这个三轨具足的实相,本身就长短纵非横的绝对存在。所以,智顗要批评当时对龙树中观学的理解,认为他们偏于说空,即所谓点空说法,只能算是通教,而法华圆教是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摩诃止观》卷一上,《大正藏》卷四六,1c。】。智顗认为,这种即空即假即中的圆融相即,是法华圆教的独得之秘。他说:唯此圆教止观,一心三谛,随自意语,独当圆称也。【《摩诃止观》卷三下,《大正藏》卷四六,33a。】从总体上说,圆融相即,奠定了晒台宗实相论的根本道理。不仅如斯,智顗还想在实相论基本上,进一步受容当时传入的唯心或唯识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