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佛学知识2024-05-10 11:07
简介《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今天,我和人人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佛法博大精深,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和媒体极为蓬勃的时代,我们得以广泛接触各类窍门。除汉传各宗..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今天,我和人人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佛法博大精深,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和媒体极为蓬勃的时代,我们得以广泛接触各类窍门。除汉传各宗派外,还有人缘懂得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今朝,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是经由过程收集学佛。网上不仅有很多佛学资料和讲经音像,还可以接触并熟悉不少削发师父,足不出户便可听闻妙法,请益受教。可以说,现代人进修佛法的机会远比前人更多、更便利。

在这个看似“轻易”的过程中,相关问题也就产生了:我们若何分辨法义的真伪、邪正?我们虽然见多识广了,但真正产生感化的有若干?落实于心行的又有若干?我们不妨卖力检查一下:修学佛法之后,烦恼减轻了没有?对人生的熟悉改变了没有?假如谜底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又出在何处?

学佛的关键,不仅在于接触了若干窍门或读诵了若干典籍,而在于所学能否落实于心行,转化为改造生命的力量。佛法虽然浩如烟海,谈理论有三藏十二部典籍,论实修有八万四千窍门。但基本方法是共通的,核心部分也并不太多,这恰是古德所说的“佛法无多子”。

那么,哪些是佛法的根本呢?

一、人身的价值

首先,必须熟悉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死活轮回中,我们历经若干劫的沉沦漂浮才有机会生而为人。虽然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但从六道轮回的角度来看,和无穷无尽的空间中难以计数的生命总量比拟,又是多么眇乎小哉。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得以生而为人者几何?正如佛陀告诫我们的那样: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茫茫宇宙间,我们有幸获得人身,是今生所能拥有的最大福报。除此而外,即使贵为帝王,其价值也无法与之比拟。当我们谈到价值时,往往只想到家中的房子、汽车值若干,想到自己的孩子、事业有多重要。我们关注的,无非就是这些,天天的用心也无非纠缠于这些,似乎人生的所有价值就蕴涵个中。或以日进斗金为人生价值,或以身居高位为人生价值,或以生活奢华为人生价值。当然,也不能说这一切就毫无价值,只是对人生而言,其意义是短暂而非永远的。可悲的是,这些面前利益反而成了很多人终生不悔的追求。

我们学佛,应明确何为真正的价值。和财富、地位比拟,拥有人的身份显然更有价值。当然,社会上也有很多要钱不要命的莽夫,为赚钱一切都在所不惜。但深究起来,这些人往往是存有侥幸心理,若必须一对一地交换,一边是钱,一边是命,又有谁愿意杀青这笔交易呢?当生命和金钱弗成兼得时,再贪婪的人也会意识到生命之宝贵:若是一命呜呼,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财富、地位,照样事业、情感,在灭亡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而言,曾经孜孜以求的这一切,不再有任何意义。即使我们再执著、再留恋、再不舍,也只能两手空旷地离开这个世界。在那个时刻,财富不过是空洞的数字,事业不过是逝去的旧梦,家庭不过是难以割舍的牵挂。往往是,生前拥有得越多,离开时的遗憾也就越多。

不仅是生命,甚至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比财富、地位更为重要。一般人不会意识到,健康的眼睛或四肢有多鸿文用。因为我们习惯于应用它们,习惯得感到不到它们的存在。唯有落空时,才会发明它们的价值:没有眼睛,就会落空五彩的世界;没有耳朵,则会落空音声的世界。

人类之所以贵为万物之灵,正在于我们拥有的色身和身份。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又强调“人身可贵”。因为我们的所有追求必得依附这个身份才能实现,尤其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精神追求,如艺术生活、宗教生活。遗憾的是,多半人并未有效应用这一身份,反而成为色身的奴隶,平生只为饮食男女忙碌,为接踵而至的欲望操劳。不仅为此付出了今生,更为这份执著做作各种必须了偿的恶业,殃及未来生命。尤其在世风日下的今天,稍有不慎就会沾染各种不良习惯。经常是事业做成了,心态和品行却做坏了,其实是得不偿失。因为事业是暂时的,而干事过程中积累的心行却不会过时作废。

事实上,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追求,也不在于通俗的精神追求,而是成就佛陀那样圆满的慈悲和聪明,如诸佛菩萨那样尽未来际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否则,即使因积德而感得人天果报,终是流转死活的有漏之因。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明: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聪明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其余,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渊之别。原因何在?因为我们是活在凡夫心的层面,所作所为都不曾超越凡夫心。无论如何努力,所成就的利益也是有限的。若想实现生命最大的价值,独一的途径,就是开辟我们本具的佛菩萨般的品德,这才是生命的无价之宝,尽虚空、遍法界的财富皆不能与之比拟。

成佛的修行,唯有人的身份才能成办。若拥有人身而不加珍爱,精勤道业,未来又将流浪六道,不知何时方为了期。愿望人人莫要蹉跎岁月,否则将是今生最大的浪费。

二、发心

发心代表着人生的目标和指向。不仅学佛要发心,成办世间利益同样需要发心。人们愿望成家立业、升官发家,也属于发心的一种。世、出世间任何工作,都要心的介入方能成就。在干事过程中,人们平日只关注外在结果,却疏忽了心的介入及在介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

我们要知道,同样的行为,以不合的发心来做,结果会天差地别。对于凡夫来说,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本上。那么,凡夫心又有哪些特点呢?

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根本原因是在于无明。无明,别名不觉。当我们每产生一种设法主意、情绪或念头时,无法在当下以聪明去观照并照破,也就是《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的当下,一头就栽进这些设法主意、情绪或念头中,被它们阁下数天、数月甚至持续平生。就像武侠小说描写的那样,一辈子沉浸于爱恨情仇中,似乎生命的全部意义皆维系于此。

作为观察迟疑者,我们或许会为这种畸形的人生认为不值。事实上,我们自己也经常扮演类似的角色。每一种设法主意、情绪或念头出现时,因为缺乏聪明的观照,我们那颗四处攀缘的心就会粘附其上,进而产生执著。当心落入这些陷阱后,念头又会持续攀缘念头,最终越陷越深。对我们所憎恶的人,不时想到他的诸般不义,如斯,负面情绪越想越大。一旦成为主宰我们的力量,苦楚自然在所难免。假如在这些设法主意萌芽之时,我们能以聪明进行观照,便能将烦恼消融于觉照中,使之不能持续产生感化。

无明而外,我执也是凡夫心的重要力量。凡夫的特点是处处想着自己,一切皆以自我为单位,如我的设法主意、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健康等,痴迷于自我感到中。而这种关于“自我”的错觉,恰是一切贪嗔痴烦恼的根本。我们所以会起贪心,是因为“我”爱好,于是想占为己有;所以会起嗔心,是因为“我”憎恶,欲除之而后快。

佛法的缘起观告诉我们:一切现象本无“我”及“我所”。当我们粘上自我的感到后,它就成为烦恼之源。比如这个茶杯,本是人缘和合的产物,无“我”及“我所”,更不会对我们构成任何影响。但我们买下茶杯后,急速在上边粘附了自我的感到,认为茶杯是“我的”。于是乎,当这个茶杯丧失或损坏时,我们难免会受到影响。

其实,世间时刻都在发生各类天灾人祸,但并不是所有变故都邑对我们构成伤害。能使我们为之动心的,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与我们有关的人和事。世间天天都有无数孩子患病甚至灭亡,一般人只会对此认为同情,甚至缩手观察迟疑的也大有人在。但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病痛就是优等大事,若不幸夭折,更难以从丧子之痛中摆脱出来。原因就是母亲在孩子身上粘附了“我”的感到。可见,真正构成伤害的,并非某个孩子的健康状况,而是这种“我”的感到。

凡夫心的力量,还包括贪心、嗔恨心、我慢心、嫉妒心。这些力量阁下着我们的一切心行,渗透于我们所做的每件工作。即使学佛之后,我们还会带着这些心行习惯进入佛门。比如,我们会贪著寺院的情况,贪著崇拜的师父,贪著所修的窍门。外面来看,我们似乎也在学佛,也在修行,但心行仍滞留于凡夫心。

若不能及时熟悉到这一点,最后成就的也只能是凡夫心。

懂得凡夫的心行之后,便能明确以如何的心学佛。凡夫往往带着世俗的功利心亲近三宝,无非是保安然、求福报。若以这样的目的学佛,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佛陀的教法,是让我们懂得生命本相,进而赞助我们实现人生最高价值,这才是佛法的不共之处。

所以,我们要发大心,立大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在因地提议宏愿才成就的。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成就西方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上发十二大愿,成就东方净琉璃世界。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也都是从发菩提心开始,为利益一切有情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以为成佛是无法兑现的妄想。在因地上,那些业已成就的诸佛菩萨,也曾和我们一样是可怜的众生。我们之所以修不起来,是因为菩提心尚未提议。而我们现有的凡夫心是异常狭隘的,很难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必须赓续强化自己的发心,同时以正见剔除世俗菩提心中的杂质,由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如斯,距离佛道就不再遥远。因为菩提心具有觉悟、平等、无限、无所得的特点,当我们以一切众生为利益对象并将心量扩大到无限时,就能和佛菩萨响应。这恰是《华严经》所说的“初发心即成正觉”。

我们平日认为:发心是起点,成佛是终点。而起点和终点之间三大阿僧祇劫的距离,足以使心力羸弱者退却。但我们要知道,发心的心和成佛的心是一而非二,并无本质差别。所不合者,只是发心的纯度尚未圆满。若发心发得准确、到位、究竟,当下这颗心和成佛所成就的心,就是无二无其余。由此可见,成佛并非遥弗成及,更不是天方夜谭。因为成佛所应具备的品德,众生心中本已具足,只需将它圆满开辟出来。

若何开辟呢?首先要发出离心,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这就必须以放弃现世享乐为前提。若我们仍贪著现世安逸,是无法摆脱凡夫心的,这也恰是古德特别强调的“舍弃今生”。其次是要发菩提心,不仅自己愿望出离,更发愿赞助一切众生解脱。

发心,是修行能否成就的关键。假如发心准确,修行就成功了一半;假如发心圆满,也就是修行的圆满成就。以《华严》的看法来说,发心圆满即等同于修行圆满。同时,猛利的发心还可对治贪著等诸多烦恼。若我们提议猛利的出离心,不再贪著世间五欲六尘,再去念佛、修行,便能与道响应。一般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多是因为对现世的贪著太深,故一句佛号很难念得响应。

三、皈依

许多人只是将皈依当做获得佛教徒资格的形式,很少意识到它对修行有多么重要。其实,全部佛法修行都未离开皈依的内涵。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缺少任何一宝,都是不完整的。学佛,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最终在自己生射中实践内在的三宝,涵盖了从修行到成就的全过程。

皈依三宝,关键在于对三宝生起强烈的依附之心。平日,大家都有自己依附的对象,包括情感、事业、金钱、地位等,并以此作为人生追求。但我们必须熟悉到,这些依托都是弗成靠的。我们依附情感,但亲人可能会变心;我们依附孩子,但孩子长大后未必听话。于是有人说,世间唯有金钱最靠得住,因为它永不变心,但世间天天都有破产的人,即使将钱财锁在保险柜中,通货膨胀也会使它们大幅度缩水。

以佛法的聪明来看,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世间一切依附都是弗成靠的。而轮回之路是曲折的,稍有不慎就会造下无穷恶业。在茫茫的死活苦海,在无尽的险恶轮回,我们随时可能落入三恶道中。人们只是被一些暂时的快乐所蒙蔽,看不到自身所处的险境。

灭亡何时光降?我们没有涓滴把握。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下世投身何处?我们更是茫然蒙昧,唯有跟着业风飘荡。赓续地念死无常,赓续地思维恶道之苦,才能珍爱现有的分分秒秒。同时,对三宝产生强烈的依托感。在死活大海中,三宝如同赞助我们逃离苦海的独一舟航。离开这条救度之船,只能独安闲海中挣扎。不少佛学生虽皈依三宝,却未将三宝视为生命的依怙,甚至不曾在心坎占据重要地位。在我们的心目中,照样金钱好,照样儿女好,照样事业好。即使碰到挫折时,也不肯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萨所揭示的生命本相,宁愿信任那些似是而非的道听途说,信任街头摆摊者的信口开河。这样的皈依三宝,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并未在我们的心行产生感化。

皈依三宝,应赓续忆念三宝功德。就像那些追星族,天天都在听着偶像的歌声,模仿偶像的装扮,汇集偶像的消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偶像就在其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地位。我们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也应赓续思维佛陀无量的慈悲、聪明和功德,确信唯有佛陀才能将我们从死活中救拔出来,唯有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唯有僧宝才是修行弗成或缺的助伴。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将佛法深入于心坎,念念与三宝功德响应,最终成就三宝的功德。

在佛法修行中,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经教,经由过程闻、思、修的熏习,依循持戒、得定、发慧的步骤进行。一是直接以佛陀为榜样,以佛陀所行作为自身观修和临摹的对象。我近期所讲的《普贤行愿品的观修道理》,恰是对这一修行方法的具体阐述。《普贤行愿品》出自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看法高超、至圆至顿的修法。虽有很多人以诵念《行愿品》为日常功课,却极少有人熟悉到个中蕴涵的观修方法,更无法运用于修行实践。我在研习《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中,认为这一窍门极其殊胜,乃“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成佛的临摹方法”。《普贤行愿品》的修法,是根据佛菩萨的心行而设定,每一愿皆以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为利益对象。所以,修学《行愿品》不应仅仅逗留于念诵,更要熟悉并实践诸佛菩萨的功德,以《行愿品》揭示的心行特点调剂我们的心,从而使生命内在品德发生变更。

同样,忆念三宝的过程,也恰是念念成就三宝功德的过程。皈依三宝,就应以三宝为今生依托,经由过程诵经、拜佛、观想,树立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皈依不仅是纯真的典礼,也不仅是学佛的开始,而是自始至终贯穿戴全部修行过程。

四、深信业果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信任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照样“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异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死活?做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感得苦果?恰是因果规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为什么能成就佛果?同样取决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唯有深信业果真实不虚,我们才能自觉地止罪积德,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每小我都关心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还会做出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原因就在于不曾深信业果,从而怀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是那个逃脱恶业处分的幸运儿。久而久之,对因果的敬畏日渐淡薄,甚而流于习惯性的麻木。假如我们留意观察,会发明生活中充满因果的实例,只是以往未加留意罢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声声信任因果,却毫无顾忌地做作恶业。这种所谓的“信任”,只是虚假的装饰而已。同时也说明,他们对业果的熟悉是极为浮浅的。

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三世论,不仅贯穿戴我们的今生,也贯穿戴无尽的以前和未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个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对于不具备宿命通的凡夫来说,既看不到以前,看不到下世,也看不清现在,所以才会心存侥幸。若何才能加深对因果的熟悉?必须时常亲近善常识,卖力闻思经教,以此强化业果在心坎的警策力。

事实上,因果的另一层面是我们当下可以感到到的,那就是心行的变更。当我们与贪嗔痴响应时,心坎的负面力量随之增长,人道也随之腐化。一个贪婪无比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心知足足的快乐;一个嗔心炽盛的人,永远感触感染不到心平气和的安闲。那么,贪嗔痴从何而来?恰是我们逐渐培养出来的。我们对金钱、色欲的执著,就是滋长贪嗔痴的养料。即使外在一切并未因我们的贪嗔痴有所改变,但这些不善的心行力量仍会对自身生命构成过患。每件善行甚至一念之善,将使人道中善的力量获得声张;反之,人道中恶的力量也会随之增长。世间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很自我,有的很开放;有的很尖刻,有的很宽厚;有的很吝啬,有的很大度……每一种性格,都是生命的无尽积累。个中的负面身分,恰是苦楚的源泉。

假如我们深知:每一件善罪行为必将对生命构成影响并留下痕迹,还会随意率性做作罪行吗?事实上,不仅一切行为如斯,甚至起心动念也是功不唐捐的。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忠实记录着输入的每一份资料。即使我们可以骗尽世界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也绝无可能逃脱因果的自然轨则。

“业决定”的事理告诉我们:有所为必将招感业果。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何起心动念及外在行为,必将在心坎形成力量。二是今生的乐果皆来自以前世的善业,而今生的苦果则来自以前世的恶业,所谓“业不作不得,业已作不失”。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已做作的恶业背负沉重的心理累赘,因为焦炙和自责皆于事无补。当我们熟悉到曾经犯下的恶业后,应至诚地发露懊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懊悔。”以如法的懊悔清洗人格,荡涤各种罪业。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从此深信业果,慎护身口意三业,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决不做作新的恶业。如斯,才能生生增上,在菩提大道上一往无前。

以上给人人供给了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认知。佛法虽然浩瀚,但所有修行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序递次论》中,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作为学佛修行的道前基本及共下士道的内容,又以“发心”贯穿三士道的修行。可见,这四点不仅是学佛之路的需要基本,也是修行成就的根本保障。

 

评论问答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