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行善要及时
简介行善要及时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候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里的水快干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里倒几杯水。
于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后再将西江水引来这里救你,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就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干了!庄周的生活非常贫困,他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本不必多求其他东西,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于布施。然而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贵在诚意、贵在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学佛是要学习简单、朴实的人生真理,唯有身体力行,将佛法生活化,才能落实慈悲喜舍的精神,造福人类。
总之,行善要及时,渴时点滴如甘露;若不能时时刻刻把握因缘,或不愿做小善,只想行大善,甚至拖延等待,不伸出援手;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会误人误己,甚至误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损害。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能适时付出点点滴滴的爱,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如此才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上一篇:七种素食让你离恶疾更远一点!
相关文章
-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道宣 (南山律师)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罗刹鬼是什么_罗刹鬼的故事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佛陀是怎么面对谩骂的?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学会接受无常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修行20多年却一无所获,皈依佛门便证得罗汉果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佛陀阿难的故事:一个佛家弟子的修行路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丑王子与他漂亮的妻子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人必有一死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国王荒淫无度引全民愤怒,终被活活打死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女孩出生便有白布裹身,出家为尼白布变五衣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待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志得意满的天人因执着而受轮回苦报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罗汉并非尽男人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不可轻蔑小善行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金刚公主的故事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释迦牟尼佛的嘱咐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不听忠告的小仙人
-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钵底婆比丘的开示
评论问答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