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养生就是学会个人健康管理
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影响健康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 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
由此可见,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健康生活方式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之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尝试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但常常半途而废,这与缺少健康知识不无关系。
自我观察
就是通过自己的感官,通过看、听、嗅、摸等方法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目的在于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同时,多注意身体变化,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调理。
自我判断
当身体出现异常时,要进行自我判断,对判断无把握时,应向医生进行咨询,不可自以为是,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自我治疗
比如微小的外伤,就不需要到医院就诊,可用家中准备的药品,以及采用饮食、生活调理等手段进行自我治疗。
自我护理
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做到自我保护、自我照料、自我调节和自我参与。如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卫生,保护皮肤清洁,避免久坐不动等。
自我预防
每月定期测量体重,计算体重指数,<23为正常。定期测量血压,120/80为正常。
贯彻三级预防方针。
一级预防是无病早防,不生病;
二级预防是有病早治,防止疾病发展和恶化;
三级预防是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等,提高生存质量。
定期体检
每年查体防疾病。疾病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所不同者只在于轻重而已,医疗界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平日,自己应当多学点疾病自查知识,发现不适时应及求教医生,力争每年检查一次身体,防微杜渐。
自身和家庭要有“四个保健”
即学习保健知识;关照“保健伴侣”;建立“保健档案”;预备保健药箱。
掌握这些健康知识,就能够走出很多生活误区,只有以健康知识来支撑养成健康习惯,才能激发久久为功的自觉。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功能,一方面是抵抗外来病毒细菌的感染和入侵,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一种“免疫监视”作用,能够及时清除那些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对人体免疫力的损伤,从而增加了人体感染、患病甚至发生肿瘤的概率。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正确看待治疗与健康的关系,理性看待医院和医生的作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健康,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一种认知偏差,即认为现代医学能够为所有疾病兜底。
现代医学确实获得了很大进步,但医学、医生和医院都不是万能的,对于大多数慢性病,药物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更进一步,我们还需要破除对用药和检查的迷信,用药应坚持“需要用的时候再用”的原则,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而像CT、X光等射线检查,本身就会因其放射性对人体构成伤害,同样不能滥用。
从大健康的视野来看,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也需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