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钢筋水泥的森林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愈加冰冷生硬,激烈残酷的竞争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物质上飞速的发展使我们变得无所适从。《进化论》中,动物之间适者生存的法则再次应用于我们的人类社会。这让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强大、具有竞争力。似乎那些温柔、含蓄、感性的心灵体悟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的节奏,只有知识、理性的头脑培养才能成为在这个社会里互相厮杀的武器。
过分重视头脑,而忽略了培养心灵的情感是现代教育的失败之处。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课永远都是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也不甘落后,可是绘画、音乐等课程却成了副科。大街小巷都挂着辅导班的招牌,奥数班、微机班办得如火如荼。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们、中学生们一个个都很聪明,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却在行为处事上很难得到长辈的认可?不要再说是因为小孩子们娇生惯养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要说孩子们什么生存技能都不会,更不要说孩子们只会上网、打游戏,要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心灵教育的缺失啊。
我们现代教育没有意识到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知识,不仅仅是公式理论,同样还有相对抽象的心灵感受力的培养。
看看教育这个词,古人把其中的道理都已经告诉了我们了。先看这个教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孝代表着继承,要把前辈的东西继承下来,把先人的发明创造、经验文明、乃至知识文化传承下去,就是孝;再把这些继承下来的东西,立于文字,传授给下一代,传授给别人,这就是教。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育字,古人造字,上面一个云,下面一个月。云和月都是无形的东西,云是瞬息万变、飘流不止的,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是遥远而抽象的一个意境。那么云和月代表着什么呢?我们有一首歌唱得好月亮代表我的心啊。所以这个育所代表的就是指我们对于心灵感受力的培养。
教育、教育,要教更要育。教的是知识技能,育的是做人之道,所以才叫教书育人。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教育的真正含义后,我们就要好好反省一下,好好反思一下现今的教育。心灵的培养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教育。身为父母,不要再天天逼着孩子上这个辅导班、上那个考前班了,如果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去亲近一下自然,在山水花鸟中培养孩子对于生活的热爱。家长们也不要总是想着别人的孩子成绩多么好,自己的孩子又怎么能输在起跑线上?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快乐呢,还是想看到你的孩子天天挂着一副与年龄不相符的表情,时不时地喊叫着要自杀、要离家出走?
竞争力的强弱并不完全是由头脑来决定的,试想,一个聪明绝顶但冷酷无情的人,和一个资质平平但是有修养有活力的人,哪一个更容易让你亲近呢?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够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我们与人交往,更多时候是希望能够从别人那里感受到愉悦与安宁。
重视心灵的培养,要去学会感受爱,感受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感受人生的厚重,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自然的博大。
相关文章
- 第三章 阿奴卢塔的心灵之道
- 太虚大师:论教育
- 黄威南: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慧的无常法门
- 玄奘精神 第13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6)
- 李利安:法显精神对现代心灵环保的启示
- 净土法门法师:谁能提倡因果教育,这个人会积很大福
- 香道公益课——心灵疗愈
- 黄夏年: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
- 佛陀正法本意佛教文化教育工作室恭制
- 智慧大广济龙王赞歌
- 吴甘霖: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顺是智慧、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
- 杨笑天:永明延寿与僧伽教育
- 兴办教育(2)
- 周齐:现代佛教与现代佛教教育刍议(未成稿)
- 达真堪布:这样修行,若没有智慧摄持的话,将来只能成为神或仙
- 释迦牟尼佛的左胁待,一定是专司“智慧”的他
- 隆波田禅师:培养觉知·生起智慧 Developing Awareness Gives Rise to Wisdom
-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八讲 五根(第二部分)
- 净土法门法语:有高度智慧,才能真正做到福慧二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