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钟茂森:当生成就第一法门_无量寿经大意(第一集)

入门知识2023-07-26 11:36
简介钟茂森:当生成就第一法门_无量寿经大意(第一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邹律师,法藏文化协会的各位大德,以及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 末学承蒙师父上人的慈..

钟茂森:当生成就第一法门_无量寿经大意(第一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邹律师,法藏文化协会的各位大德,以及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

末学承蒙师父上人的慈命,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今天开始为大家讲《无量寿经》。这次开讲这部大经的因缘很殊胜,为什么?在二十年前,我们恩师在香港第一次开讲这部经,是一九九0年七月份,我们现在是二0一0年的七月份,整整二十年。在师父的带动下,香港确实已经不少同修对于净土法门有深入的认识,而且也有不少同修在这个法门上面得到了成就。二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再次来研习这部经。现在我们师父也在协会,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讲《无量寿经大经解》,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所以,从各种缘分来看,这次我们一起研习这部经的因缘很可贵。师父命我用广东话来讲,老人家很慈悲,主要就是考虑到有些本地的同修可能对于国语不一定听得很明白,刚好我是广东人,这样就可以用广东话做一个复讲。

本来我在协会主要是讲解这些基础的经典,现在正在讲《论语》,都是用国语来讲的。但是师父老人家有一天跟我说,「现在世界灾难很多,我们希望要化解灾难,为世界,特别为我们东南亚、香港这个地区消灾祈福,一定要讲佛经,佛经的效果更为殊胜」。我本人对于《阿弥陀经》比较喜欢,我就想,「既然这样,我不如讲《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的《要解》」。但是师父说,「不行,你要讲《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是净土的第一经」。师父这样一点化,我就立即有所悟,老人家很慈悲,真是念念想到为众生消灾免难。要用什么法门能够最大效果的实现这个目标?确确实实唯有《无量寿经》。你看我们师父一直以来都在讲《华严经》,讲了有十二年,但是今年突然把《华严经》都暂停,讲《无量寿经大经解》,从这个举动我们就可以得到很深的启示。

其实《无量寿经》也是中本《华严经》,这是清朝彭际清老居士以前说的话,他是深入《华严经》而行归净土。既然《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中本,《阿弥陀经》就应该是小本。因为《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一本,两部经本来在理论、方法、境界上面是无二无别的。但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阿弥陀经》因为讲得太浓缩了,很难看出里面的深义,所以可能在受持方面就未必有这么得力。而《无量寿经》是比较详尽的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介绍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介绍我们如何能够往生的方法,介绍得非常全面,受持起来比较方便。真正要化解灾难,和今生我们要得到成就,确确实实这部经是最适合,这个法门是第一殊胜。在《阿弥陀经》里面讲到,这部经典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看一切诸佛,十方所有的佛,不是说只是释迦牟尼佛,不是说只是阿弥陀佛,是所有的佛都护念这部经,都护持修这部经典、修这个法门的同修,当然也都护持我们所修学的环境。所以对我们自身成就,和对于化解现前灾难来说,这部经确确实实是最殊胜。所以我们这次的讲题叫做「当生成就第一法门」。这个题目不是我自己起的,是二十年前师父在香港开讲这一部经用的题目。我们为了纪念他老人家在香港开讲这部经二十周年,用同一个题目进行复讲。

这部经确实要讲起来时间很长。像现在我们师父讲《无量寿经大经解》,讲到今天第八十九集,差不多一百八十个钟头,才刚刚讲到第一品。所以你想想,要详细的这样讲,时间用得很多。可能有的同修心比较急,说:「我想很快的了解《无量寿经》究竟讲什么,既然这样殊胜的法门,我想很快速、很简单的能够明白这部经到底讲什么。」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为了满足同修们这个需要,所以我们只是打算用七天的时间为大众介绍《无量寿经》的大意,从头到尾介绍一遍,起码大家有个印象。否则,听师父讲不知道听到何年何月才讲得完,觉得心里面有点放不下。那我们先一睹为快,先明白一个大意。讲完大意之后,我们还会详细的、逐字逐句的为大家用广东话来讲解。

我们这次用的经本就是师父一贯以来所提倡的、夏莲居老居士所会集的《无量寿经》,题目就叫做《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为什么用这一部经?因为《无量寿经》其实自古以来翻译的版本是最多的。从历史的记录上来看,这部经在历史上总共翻译了十二次。在中国,从汉朝到宋朝以来,有十二个翻译的版本,其它经典没这么多。在翻译的这些版本当中我们仔细看一看,其实就可以明白了,这些不同版本不是说同一部经有十二个人来翻译,翻译的不同,不是这样。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虽然文字上有些出入,但是义理上,大概的内容都会一致。但是我们看到《无量寿经》的不同版本,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有五种版本,有七种已经失传了,很可惜。就是用五种版本来看,它们的内容都是很大的不同,证明什么?释迦牟尼佛不是讲一次,他是多次宣说这部经,所以翻译梵文的原本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知道佛对这个法门非常重视,一生以来讲了很多次。如果是一般的法门他就讲一次,不会讲这么多次,讲这么多次说明这个法门非常重要。

在现存的五种原译本当中我们看到,因为版本有很大的出入,有的内容这个版本有,那个版本没有。这样就确实要会集起来,把各个版本里面所讲到的内容集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个事情宋朝人就已经开始做了,宋朝的王龙舒老居士第一次做一个会集本。但是很可惜,他手上只有四个版本,其中有一部,《宝积经》里面《无量寿如来会》这一本经他没有看到,他只用四个版本来会集,当然就很遗憾了。加上他有一些会集方面的瑕疵,因为他有改动了原文,这个是印光大师批评得最厉害的,因为会集不可以改动原经文。王龙舒居士会集经典的功德很大,他自己是站着往生的。但是毕竟他会集的版本有瑕疵,所以之后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彭二林居士,就是彭际清,他做了一个节校本,是专门用《无量寿经》其中的一个版本,曹魏康僧铠的原译本。现在很多净土的学人都用康僧铠的原译本,因为五种原译本里面,这个版本算是最好的,但是毕竟还是有些内容疏漏了。在清朝咸丰年间,魏源居士做了第二次的会集,但是他也没避免王龙舒的错误,还是有增改经文。一直到民国时期,夏莲居老居士会集这部经,真正吸收了前人的教训,避免了前人的过失。他会集的这个版本用了十年的时间,用了很多的工夫,非常认真把这五个原译本真正会集得很好,不改动原译本一句经文,一个字都没改,而把这个意思会集得非常圆满。当时民国的时候,梅光曦老居士对这本会集本非常赞叹,认为是《无量寿经》的最善本,确确实实是最完善的一个版本。在民国时期,佛门的大德慈舟老法师也专门用夏莲居老居士所会集的版本(当时他会集的是初稿,三十七品的那个版本)来讲解了一次,而且为这个版本做了一个科判,就是分科,证明慈舟老法师对于这个会集本的肯定。

我们做为末法时期的众生很幸运,因为佛跟我们讲过,在末法时期要靠净土法门成就。而净土法门第一经因为历史上没一个好的善本,所以往往我们都没办法依据它来学习。你看中国人,自古以来依据的是《阿弥陀经》,很少听说依《无量寿经》来修学。我们现在居然能够得到《无量寿经》的最善本,这可以说是末法时期里面的正法时代。我们这一生如果真正依教奉行,一定能够成就。这次因为时间很短,我们重点式的来介绍这个经,介绍的重点是「如何修学」这个角度。因为师父常常提示我们,学佛一定要真干,一定要落实。这样我们在讲解过程中比较重视行门。但是净土法门「信愿行」这三资粮都是同等重要,行当中一定带有信和愿。

现在我们先看这部经的经题,这个经题也是会集的版本,根据五种原译本会集起来的,会集得非常好,意思很圆满。因为经题一般来说有七种立题的方法,所谓「人法喻」。如果经题只有人,那就是人题;如果讲的只有法,那就叫法题;如果只用比喻,那就是喻题。有些可能是一对,人、法,或者人、喻,或者法、喻;有的可能是人、法、喻全都有的,这三个方面都讲到的。所以七种立题当中,这部经是以什么?以人法喻,很圆满的立题方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个佛是人,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另一个名字就叫做无量寿佛。所以这部经上面有两土导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他们两位佛都跟我们有开示。讲到法,庄严清净平等觉是讲法,是佛对我们的开示。大乘是比喻,这个乘就是车,交通工具,有小乘、有大乘。小乘就是只能坐一个人的,叫做鹿车,以前是用梅花鹿来拉的车,它只能拉一个人,叫小乘;如果用马来拉的,马又叫做大白牛,大白牛车叫做大乘,可以拉很多人,这个比喻用来讲大小乘。这部经是大乘经,是释迦牟尼佛普度一切众生的法门,所以它不是小乘,是大乘,这部经里面第四十三品专门讲到「非是小乘」。所以,我们一切众生能够依据这个法门来修学,统统都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门古德讲「万修万人去」,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都可以去,所以它肯定是大乘,而且是大乘当中最殊胜的。

我们讲经,必定是讲经题要多花点时间,为什么?因为经题本身是整部经内容的浓缩,我们看了经题之后,基本上这部经的大意都能够明白,所以有必要多讲几句。首先我们看「佛说」这两个字,所有的经典都是佛说的,为什么有些经的题目有佛说,有些经的题目没佛说?这个是有规矩的。如果这部经里面正宗分当中第一句话是佛先讲出来的,这个经题就应该冠上佛说两个字;有的经是弟子请问的,不是佛主动讲的,只是回答弟子问题,这个经的正宗分第一句话是弟子讲的,请法的人讲的,就不用佛说,是有这样的体例。但是这个佛说当中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因为这个「说」在古字当中就是喜悦的悦,竖心边的,就是佛很喜悦。佛有什么很喜悦的?我们知道,佛最希望是我们所有的众生用最快速度成佛,这个是他希望的。假如有一个法门能够使一切众生最快速度成佛,他讲起来是最欢喜的,这个法门正是在这部经里面。佛看到众生成佛的因缘到了,所以他欢喜、喜悦。你看在第三品里面讲到,佛那种欢喜、现光,我们一般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佛在讲这部经的时候精神特别爽,发的光跟一般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师父讲这部经也是跟讲其它经不一样,你注意留意一下,师父讲其它经的表情、神采不如讲这部经那么好。我们明白了,这部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所加持,所以你讲这部经一切诸佛都加持。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师父要我讲这一部经,不但讲的人得到一切诸佛加持,听的人也都得到一切诸佛加持。

善导大师,这是净土宗第二祖,他讲过一句话,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世尊、如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道,为了什么来的?善导大师把这个秘密揭示出来。原来,释迦牟尼佛是为了跟我们讲这个法门的,是为我们讲明白阿弥陀佛本愿海,四十八大愿。但是很可惜,不是个个都能够信,这个法门叫做难信之法。既然我们不信,释迦牟尼佛没办法,只好讲其它法门,像五时说法,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最后讲法华、讲涅盘,讲这些为了什么?为了接引你入净土。所以如来为什么兴出世,为什么出世来讲经说法?就是为了最后导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华严经》里面你看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老人家是等觉菩萨,《华严经》的三圣之一,他跟文殊菩萨都是毘卢遮那佛的左右手。他们两位大菩萨带领华藏世界所有的法身大士,最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证明这个法门是一切经典所指归的。所以善导大师讲这两句话真正指出我们这一生当生成就、当生成佛的光明大道。在座各位真是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很赞叹,不但我在这里赞叹,十方诸佛如来都赞叹。因为你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到了,往生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

我们这个世界现在确实很乱,孔子当年说这个乱世叫做「礼崩乐坏」。礼乐如果不兴的话,这个世界就叫做乱世。我们现在看看这个世间,确实大家都不懂礼,对于伦理道德观念很淡漠。这个乐是讲艺术,你看这些艺术现在是什么艺术?电视里面的节目,这些文艺的表演,确确实实离古圣先贤所希望的目标离得太远。人心确实堕落得很厉害,我们在香港的同修应该会有感觉。我住的寮房下面有一个看门的老人家,他有时跟我发牢骚说,「现在的人跟我们四十年前的人完全不一样。原先四十年前的人还有人情味,现在的人什么人情味都没有了,只是讲功利、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我们看到现前的灾难不是没有原因的,必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未来我们的社会如何?这个我们都不敢想。我们师父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生前,就是临终的时候,特别嘱咐学生说,「现在这个社会,即使是诸佛菩萨、神仙再来,都没办法挽救,唯一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要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是老人家苦口婆心最后的遗言。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不求名、不求利,一切的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心里面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这一生一定要去极乐世界;如果不去极乐世界,未来的日子很难过,即使是你再轮回作人,人作起来都很辛苦,灾难太多了。

经题里面第二部分是「大乘」,经题里面特别指出这部经是大乘经,不是小乘经。大乘经跟小乘经不同的地方是,大乘帮助我们这一生能够成佛,小乘最高的成就是能够离六道、出轮回,成就阿罗汉果。但是阿罗汉果再往上还要修,有辟支佛果、菩萨果、十法界里面的佛果。再放下分别妄想,然后才可以出离十法界,入一真法界,这样才叫做成佛。但是这部经是教导我们这一生就能够出六道轮回,不但出六道轮回,还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因为极乐世界就是一真法界,使我们这一生一生成佛。所以这个是大乘当中最殊胜的,不但是大乘,而且是一乘。

古大德公认的,这么多经典当中,一乘了义的只有三部经,一部是《华严经》,一部是《法华经》,一部是《梵网菩萨戒经》。这三部经叫做一乘,就是这一生当中可以成就圆满的佛果,是大乘中的上乘。但是《无量寿经》跟这三部一乘经典比起来,它是一乘当中的一乘。为什么这么说?师父跟我们分析过,他说,隋朝、唐朝这个时代就有古大德已经做了个评论,所有佛经当中哪一部经是最殊胜的?大家公认是《华严经》。因为《华严经》叫做根本法门,所有佛经都是从这个根本当中演化出来,佛成道之后第一部讲的是《华严经》,定中所讲。但是《华严经》到了最后,你看「入法界品」最后一卷就讲到,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经到了最后压轴的一出戏,就是普贤菩萨为我们做表演,表演我们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可以现前圆满十大愿王。换句话来说,如果普贤菩萨不往生到极乐世界,那个十大愿王都有一点不圆满。就好像《法华》、《华严》这些一乘经典,好像十四的月亮,还差一点没圆满,到了《无量寿经》就是十五的月亮,最圆满了。所以这部经是十方诸佛共同赞叹的经,其它经未必是个个佛都要讲的,唯有这部经是所有的佛都向众生宣说的,没一尊佛不讲这部经,个个都讲。

这部经题里面的第三部分讲的是「无量寿」,无量寿就是讲我们的真如本性。禅宗里面修学的目标是明心见性,见我们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什么样子?无量寿就是这个代表。其实在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的心性里面,一切都是无量的,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无量的财富、无量的才华,一切都是无量。但是佛跟我们讲无量寿,用寿命做代表,为什么?所有无量当中,寿命是第一德。你想想,如果一个人没有寿命了,即使有无量财富都是假的,带不走、用不到,人有寿命才可以享用一切的无量,所以无量寿是做为我们的第一德。当然一即一切,寿命无量也代表一切无量,六祖大师讲的自性当中本自具足,一切都圆圆满满的。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为了证得无量寿,得到一切无量。

下面讲「庄严」,庄严就是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庄严。庄严是讲尽虚空遍法界、无量诸佛剎土都是庄严,我们这个世界、十法界都是庄严。讲到这个庄严,用我们世间人的话来说,就叫做真善美慧,这个叫庄严,个个都希望得到。我们这个世界真善美慧叫做有名无实,不是真的,不可以长久的,唯有往生到净土当中,那个庄严才是长久的。所以我们学佛,求无量寿、求得到真正的庄严、得到真正的受用。经题下面就教导我们如何得到。

我们知道无量寿好、庄严好,用什么方法得到?「清净平等觉」就是我们的方法。这个是讲什么?要修清净心、要修平等心、要修正觉心。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三宝,佛法僧三宝,因为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就是佛宝。所以,这个经题里面三宝具足,不但三宝具足,三学都具足。三学是学佛修学的总纲领「戒定慧」,一切法门都是修戒定慧。持戒得定,修定得慧,开慧。智能是目标,怎样去修?持戒修定,这个是我们的方法。你看经题里面,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就是智慧,所以清净平等觉三学具足。用三藏来套也是一样,经律论三藏,经是定学,平等是经;律是戒律,清净的戒律;论是讲智慧,觉是论藏。所以,这个经题有三宝、有三学、有三藏,很圆满。从这个归纳里面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一切法都圆圆满满涵盖在这个经题里面,在这部经里面都有体现。

我们这一生很幸运,饮水思源,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幸运,何以能够得到这部经?是我们师父上人一生不遗余力在弘扬这部经。他老人家弘扬这部经历尽了千辛万苦,因为全世界的人只有他一个人在弘扬。到了现在,一些人逐渐逐渐认识了,才慢慢开始重视这部经、讲解这部经。像我们法藏文化协会邹律师,在他协会那里也是开讲这部经,在香港这边也是很难得,我觉得为数很少。所以,想到我们师父为了弘扬这部经所历尽的千辛万苦,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是恩德弘深,使我们这一生真正有机会可以当生成就。

这部经对于初学来说,可能有些人觉得读起来比较长,如果你刚刚开始读,可能要读二、三个钟头。当然,现在已经有粤语的读诵版,像我们邹律师那里也有,在网上也有。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搜集,我们协会这里好像都有这个读诵版本。常常读这部经,最好能够一天读一次,为什么?这部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一天读一次,一切诸佛都护念你、都加持你,这个利益太殊胜了。但是有些人觉得,「这部经这么长,读起来我没有这么多时间」,特别是香港人,都是争分夺秒,读哪一品比较好?经里面有四十八品,我们师父说你可以读第六品「发大誓愿」,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这个可以做为我们的早课。每天读这一部经,就读第六品,读了第六品就等于把全部经读了,为什么?因为全部经的内容其实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详细批注。

我们看三藏十二部所有经典,刚才分析的,浓缩起来可以说是《华严经》,《华严经》是根本法门;《华严经》导归极乐,讲来讲去原来是为了叫你信这个法门,所以导归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再浓缩,原来是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如果再浓缩一下,四十八条哪一条最重要?十八愿,叫「十念必生」。这是四十八愿当中的核心,阿弥陀佛接引真正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的众生,乃至十念都能够往生,念十句阿弥陀佛都能够往生,但是一定要至心信乐。十八愿其实讲什么?至心信愿求生净土,念一句阿弥陀佛,所以一句名号就是大愿的核心。所以,如果你把释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经典归纳起来,原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你看这个净土法门多方便。阿弥陀佛谁都会念、谁都懂得念,即使没文化的人,不明白道理、不会读经、不会听经,他会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太方便了。《华严经》里面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落实到我们这个法门,一是什么?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一切是什么?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经,乃至十方所有诸佛所讲的一切经,浓缩起来原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只要念这句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下去,也等于得到诸佛如来的法藏。所以这个法门,夏莲居老居士有一句诗讲,说很难相信的,「佛云难信诚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万亿人当中才一个、两个真正明白,所以这一个、两个才可以老实念佛。如果道理不明白、老实不了的,念念就想东想西,想到今天我做了些什么、今天有什么人说我什么话。那些人我是非放不下,那些牵肠挂肚的事情放不下,为什么?没明白道理。所以我们一起来研习这部经,为了什么?真正明白道理,能够对这个法门生起恳切的信心,我们念起这个佛就不一样了,叫做「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我们一起来看这部经(经题我们介绍完毕了),这个版本里面我们看第二页,所有的经典都可以分为三分,就是三个部分。好像人写文章一样,有开头的部分,有中间正文的部分,有最后结束的部分,经典也是一样。这部经分为三分,第一是序分,秩序的序。序分是开头部分,蕅益大师说,序分比喻人的头,五官都具足。看一个人的头,这个人是什么人?特别懂得看面相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了。所以看一部经的序分,你如果懂得看,也明白这部经究竟讲些什么。第二部分是正宗分,序分是前面头三品,正宗分是从第四品开始到第四十二品。正宗分如同一个人的身,里面五脏六腑都俱全。四十三品到四十八品,最后的六品是本经流通分,流通分好比人的手足,可以运行。

我们先来看本经的序分,第一品,第一品叫做『法会圣众第一』。这一品经里面就介绍了六种成就,这是所有佛经的体例,和其它文章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六种成就。第一个成就是信成就,就是第一句『如是我闻』,这个里面有信成就、有闻成就。我们只能简单的讲,因为讲如是这两个字,讲十个钟头都未必讲得完,里面涵盖了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经典。《大智度论》里面介绍「如是」这两个字就有很长的经文,我们只能简单介绍。因为这部经是阿难尊者复讲出来的,他结集经典的时候用复讲,然后记下来,所以「如是我闻」是阿难本身讲的。阿难尊者是佛的常随弟子,他是佛的堂弟,听经听得最多的,多闻第一。而且记性特别好,听一次就全部都记得,很难得,比计算机还厉害,只要讲一次,永远记住。所以这是讲阿难自己说,「我从佛那里听来的」,如是我闻,「不是我自己讲的,是佛讲的」。如是这两个字其实就是代表自性性德,一切经典都是如来自性当中流露出来,这部经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这部经跟其它经典不同的地方,这个是如来自性性德圆满的流露,其它经典未必是圆满的,这个是圆圆满满。刚才我们分析了,连《华严经》、《法华经》最后都要导归到这部经上,所以是最圆满的。

六种成就,因为是讲大意,就不逐一讲了。『一时』是讲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就是教主,哪个人讲经?释迦牟尼佛讲。在哪里讲?『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在这个地点,佛常常在这个地点讲经,这个是处成就。『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等等,在人里面,大比丘一万二千人。还有第二品到最后介绍,比丘尼有五百人。比丘尼是出家女众,比丘是出家男众,受了比丘戒的。清信士有七千人,就是在家学佛的男信众,清信女有五百人。你数一数,一共有两万人参加这个法会。除了人之外还有诸天、佛菩萨,非常庄严的法会,这个是众成就。所以六种成就这里都具足。

我们先介绍经典第一品里面所列出的五位代表,往往从经典里面代表的听众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经有什么特点。第一是『尊者憍陈如』。这位尊者是佛弟子当中第一个开悟证果的人。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开示,第一次讲经说法,座下五比丘听法,第一个证得阿罗汉果的就是这个憍陈如,他第一个证果。所以他代表什么?代表如来第一弟子。这部经最后第四十三品里面提到,你修学这一个法门正是如来第一弟子。所以,这位尊者所代表的就是第一弟子,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其它经典很少见到憍陈如尊者列为上首的,很少见到他,舍利弗、目犍连我们见得多,但是他很少。证明这个法门不同于其它,是第一法门,这部经是第一经,我们修学这个法门是如来第一弟子。

下面是『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舍利弗是佛弟子当中智慧第一,最有智慧的,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在其它经典里面我们都会见到他们两位,但是在这部经典里面,我们见到他们两位有所不同,因为他们排列在憍陈如尊者后面。憍陈如尊者是第一,第一开悟,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上面还冠一个第一,第一当中的第一,智慧、神通都是第一的。说明你能够修学这个法门,就是第一智慧,你将会能够有第一神通,非常殊胜。下面:

『尊者迦叶,尊者阿难』,这两位分别是禅宗的初祖和二祖。迦叶尊者是富贵人家出身,我们师父今天讲经刚刚讲到他。他修苦行、持戒,「以苦为师,以戒为师」,释迦牟尼佛对他非常赞叹,说因为有苦行的修行人,修头陀行的人,我们这里才有正法常住。所以我们修学一定要记住佛的这个教诲,要「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这样才不容易堕落;如果我们太享受了,觉得这个世界很好,就不想出离了,不想去极乐世界了。苦一点有出离心,有好处。迦叶尊者是禅宗的初祖,释迦牟尼佛在会上,大梵天王供养他一朵花,释迦牟尼拿这朵花向大众示意一下,大家都不明白究竟佛是什么意思,唯有迦叶尊者看了之后微微一笑。然后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付嘱摩诃迦叶」,给迦叶尊者了,以心印心的禅宗就这样传下来了。迦叶后来传给阿难,阿难是二祖,一直传到最后,达摩祖师传到我们中国,达摩是我们中国的禅宗初祖,是这样传下来。迦叶尊者本身是代表什么?禅宗的人都要来听这个经、都要修学这个法门,代表禅净不二,真正禅上大通家一定会转过来修这个法门。譬如说我们净土祖师当中,永明延寿大师,这是净土宗的六祖,十二祖彻悟大师,统统都是禅宗里面大彻大悟转过来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的。

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是代表教下,就是我们学的教。教下跟禅宗不同,禅宗讲究一步登天、立地成佛,如果你不成佛,跌下来可能就很惨。六祖惠能大师讲过,禅宗接引的是上上根人,普通人修这个很难成就。一般人,上中下根人都来修教下,一起来学教,学教是慢慢爬楼梯,一步一步、一级一级上。就好像我们上十一楼,禅宗是坐电梯,一下就上来了;教下是爬楼梯,一级一级上,最后上来都一样。所以用的方法不同,我们中下根人用教下的方式,最后都能够达到目标。阿难尊者这里表什么法?表的是教下都要修净土。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天台宗的祖师,从智者大师开始,他们都是修教下,但是大部分祖师都是求生净土。这里是介绍了第一品的五位尊者,这是撷取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五位代表。

下面就介绍菩萨,我们来看:『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这些菩萨众,菩萨这里也是表法。普贤菩萨是第一位,这里三位,普贤、文殊和弥勒,这三位都是《华严经》上面的三大士。文殊、普贤两位不用讲了,这是毘卢遮那佛的左右手,华严三圣。弥勒菩萨也是在华严会上有他的地位。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中,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学生。文殊菩萨在华严会上面,他自己是求生净土,所以他教的这个弟子,善财童子是他的入室弟子,一定是跟老师一起念佛求生净土。而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参,吉祥云比丘,他就是修念佛法门。经上说,在别峰经行,他九十天在那修什么?在那里修般舟三昧,就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他是不坐、不睡,在那里经行九十天。所以,善财第一个参访的善知识是教他念佛法门,所谓先入为主的法门,他肯定是修这个法门。到了五十三参的普贤菩萨就更明显了,导归极乐。弥勒菩萨是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在普贤菩萨之前。在本经会上弥勒菩萨是当机众之一,他跟阿难尊者两位当机。我们知道,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下面,现在是后补的,下面一尊成佛的,所谓龙华三会,普度一切众生。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我们问他将来来到人间成佛的时候,他会讲什么法门?这部经已经显现出来了,释迦牟尼佛嘱付弥勒菩萨要护念这个经典、要宣传这个法门。所以,将来弥勒菩萨下生在人间示现成佛,他肯定是讲净土法门,劝导大众求生极乐世界。与其我们等到那时,什么时候?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等那么久我们才听弥勒菩萨叫我们去极乐世界,不如现在就去,何必要受这么多罪,等五十六亿年这么长?所以,这三位大士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这个净土法门的殊胜。

不但三位大士,还有贤劫中一切菩萨。我们现在处在贤劫这个大时代当中,佛告诉我们,在贤劫这个大劫当中总共有一千位佛出世,这一切的菩萨现在都是补处菩萨,后补的,他们会陆续成佛。弥勒菩萨是下面一尊,我们释迦牟尼佛是一千位当中的第四,弥勒菩萨是第五,到了第一千位就是我们的韦驮菩萨。他们原来统统都来到这个会上面,听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我们就可以知道,贤劫当中一千位佛讲什么法门?肯定都是讲净土法门,劝导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法门真是十方诸佛所共同宣说的。

在第二品『德遵普贤第二』里面讲:『又贤护等十六正士。』这里是讲十六位大菩萨,以贤护为首,这十六位菩萨统统是在家菩萨,他们是什么地位的菩萨?是等觉菩萨,是补处菩萨,就是他再证一级就成佛了。跟文殊、普贤、弥勒这些大菩萨是一个地位,只不过他们是在家菩萨。前面出家菩萨列了普贤、文殊、弥勒三位为代表,这里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等等,统统是在家菩萨。这个法门我们就知道了,原来更适合在家人,为什么?因为特别列出十六位在家菩萨,出家只列了三位。一般人觉得在家很难修行,因为牵挂很多,要出离生死确实不容易,出家人就比较容易,在家人很难。但是如果你修这个法门就不难了,你看贤护等十六位菩萨就为我们做样子,他们是在家人,在家人修这个法门一样可以平等得度,跟出家菩萨没两样。贤护菩萨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其它十五位菩萨是他方世界的菩萨,你看他们同来集会,也代表这个法门确实是一切如来所宣说的。今天释迦牟尼佛在耆阇崛山中讲这个法门,这些大菩萨从他方世界同来集会,来庄严道场,共同来沾受法益。这个就是讲到十六位菩萨。

下面讲『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句话很重要,因为佛在《华严经》里面曾经讲过,菩萨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所以普贤大士之德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修普贤行,你成不了佛。我们这个法门当中个个都是修普贤大士之德,也就是说我们修这个法门,确实都是可以这一生得到成就,成的是佛果。当然,要成就普贤大士之德,也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个十大愿王下面有基础。如果没基础,这个十大愿王是没有办法成就的,变成空中楼阁。什么是基础?我们师父在讲经当中反复的强调,有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十大愿王是最后一个科目,前面有四科,三福是基础,这是《观无量寿经》里面教导我们的观经三福。

《观无量寿经》也是净土宗的三经之一,三经第一是《无量寿经》,第二是《阿弥陀经》,第三是《观无量寿经》。这部经发起的因缘是,当时的一个皇后韦提希夫人,因为遭受到家庭的变故。她的儿子不孝,杀他的父亲、害他的母亲,把他母亲幽禁起来要饿死她。当时韦提希夫人已经对人生完全失望,厌世了,所以她求佛为她开示一个能够尽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往生到一个好的世界当中,远离这些烦恼。释迦牟尼佛在没跟她讲经之前,首先为她示现,用神通示现出一切诸佛国土,要她自己选。佛教学很民主、很开放,他不会硬来,说「你一定要修这个法门」,不会。妳自己选择,全部示现出来给妳看,所有的国土当中妳喜欢哪个,妳自己选。韦提希夫人很聪明,看了这么多之后,她说,「我要选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的国土」。释迦牟尼佛很赞叹她,「妳选得不错」。没教给她怎样念佛求生净土之前,先讲三福,也就是说我们修学这个法门,三福是基础。不但是这个法门的基础,佛告诉我们,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就是一切佛之所以成就,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我们没这个基础不可以成佛,而且不可以往生,所以这个很重要。

三福教导我们,第一福是人天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很重要。这个是我们师父常常强调的,要扎三个根。第一个根是《弟子规》,儒家的根,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教我们这个。你落实了这条,落实了《弟子规》,就做到孝亲尊师了,这是三福的第一福的第一、第二条。第二个根是道家的根,叫《太上感应篇》,我们要学《太上感应篇》,明白因果,知道起心动念都有报应,对一切人都不可以伤害,不可以伤害一切众生,这叫做慈心不杀,所以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应篇》上面。修十善业就是佛家的根,《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所以人天福很重要,如果这个人天福的基础没有了,我们无论怎样念佛,念到风吹不动、雨打不湿,没用,古德说「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人天福。第二福是二乘福,所谓「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是小乘的基础。第三福是菩萨福,大乘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发菩提心很重要,黄念祖老居士说《无量寿经》的宗旨,就是修学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很重要,没菩提心,我们跟大乘就不相应。

菩提心是什么?希望普救一切苦难众生。我现在要求生净土,为什么去的?不是说我为了享福,极乐世界应有尽有,黄金铺地,想吃东西的时候,突然间百味饮食全部在面前,吃完了还不用洗碗,这么好的生活一定要去。这是只为自己享福,为个人打算,还是自私自利,这样的心不行,跟净土、跟阿弥陀佛的心愿不相应。一定要发出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阿弥陀佛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立刻成佛、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心。即使我们没有阿弥陀佛这样的能力普度众生,但是我们起码要有这个心,有心无力,也起码有个心,发菩提心很重要。「我现在有心无力,怎么办?」不要紧,你去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加持,你就有这个能力,你就可以马上向阿弥陀佛顶礼三拜,「我现在很怜悯娑婆世界的那些同胞,我可不可以现在就回去普度他们?」阿弥陀佛点下头,「可以,你去吧」,你马上就可以化身无量,回到这个世界普度众生。所以,一定要发出普度众生的心,这个是菩提心,这样才能够跟净土相应。

深信因果也很重要,这个因果不是说普通的因果。当然普通因果我们一定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因果我们是必定要相信的。学佛人信了因果才叫做真学佛,因果都不信的,学佛是假的,愈学就变得愈来愈不像佛弟子了。所以,真正深信因果的人,他的人都变了样,起心动念自己都会谨慎。但是这里说的菩萨的大乘福,不是讲这么简单的因果,它说的深信因果是什么因果?《华严经》里面讲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是大因果。如果你不念佛,你没办法成佛,「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地菩萨就是在佛前的大圣的地位,到了十地的菩萨,上面就是等觉菩萨,再到妙觉就是圆满成佛了。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始是初地,终是十地,从初地到十地不离念佛,为什么?因为唯有念佛才可以成佛。我们现在念佛原来修的这个因,跟这些大菩萨的因是一样的,因相同,果一定相同,所以这个法门是平等普度的法门。等觉菩萨、十地菩萨修这个因,我们也是修这个因,大家因相同,果就相同,平等普度。

具足《观经》三福,总共十一句,你才叫做「善男子、善女人」。经上面常常讲到善男子、善女人,拿什么做标准?三福就是标准。没有三福,这个善我们不够格。所以,我们读到《阿弥陀经》里面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讲得这么明白。有些人说,「若一日至若七日念佛,打佛七我都不知道打了多少个了,别说七天,我七年都不止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都好像很渺茫,一点消息都没有,为什么?经上讲得很明白,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的标准是三福。首先我们自己扪心自问,我们符不符合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对照三福,如果不合这个标准,别说念七天,七年、七十年都不行。所以基础很重要。为什么我们师父反复强调要扎根,没有这个根,确实你再用功念佛,往往都是很难成就。这是三福。

六和,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最近就提倡修六和敬僧团,邹律师代表法藏文化也参加我们这里的「学习六和敬大会」。我们师父五十多年一直向往,希望能够在世间出现一个六和敬僧团,可惜他说一生都没看到,为什么?想想在道场里面,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都会吵架,那你说六和敬,六和敬僧团要四个人以上修六和敬才叫做僧团,两个人都搞不好,怎么会有六和敬?但是六和敬我们一定要修,为什么?第一要帮助世界化解灾难。佛家里面说,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六和敬僧团出现,确确实实做到六和,这个地方一切诸佛护念、一切的龙天拥护,这个地方不会遭到灾难,就是因为这个僧团里面四个人的功德。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落实。六和敬我们就不展开讲了,我在协会这里用广东话讲过我们师父的一篇六和敬的倡议书,光盘也有,我们大家可以拿来参考。

这里讲到六和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自己跟别人和,和谐,不可以要求别人跟我和。要求别人跟我和,永远都得不到和,为什么?你要求人,有要求就有对立。人家说:「为什么你要求我跟你和?你自己跟自己和就行了。」他没办法接受我们。我们要求人的这个心有控制的念头,控制就是对立。只能是什么?要求自己。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都能够和谐相处、我都心里面没对立、我都能够随顺一切的人事物,「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自己做到了,我就可以有资格成为六和敬僧团中的一员。这个僧团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只要有四个人,无论在家出家,修六和敬,这个团体都叫做僧团。但是出家人修六和敬就更加殊胜,在家人也是可以的。譬如说我们这个协会道场,大家一起共修六和敬,真正做到六和,这个团体也是僧团。每个人只是要求自己跟别人和,绝对不要求别人。假如有四个人都是有这样的理念,这样去修学,只要求自己,反求诸己,绝对不要求别人,四个人碰在一起了,这个就是僧团,这个地区众生福报现前;碰不上,那就没福报。但是这个我们不要求别人,我们只要求自己做。

三学是戒定慧,六度是菩萨六度,这些我们都不展开讲了,这都是十大愿王的基础科目。真正按照这五个科目来修学,我们这一生一定稳稳当当能够成佛。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可以说我们师父用这五个科目很完善的总结出来,教导我们如何生活。最主要是学习佛菩萨的用心,佛菩萨用心不为自己,为一切苦难众生,凡夫的心是为自己。即使是儒家说的君子(君子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是这样想,就想到别人),还是有个自己。佛菩萨心里没有自己,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统统是为一切众生做榜样,启发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菩萨行,六度里面第一个是布施,这个布施最重要,布施是叫我们放下。试想一下,我们现在想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放不下,你叫做叶公好龙,假的,不是真的。一定是这个世界统统可以放下了,你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个心才是真的。我们师父在讲经当中提到,他自己所得到的收入,就是四众同修的供养,统统拿出来布施、服务大众。他自己一开始学佛的时候很穷,什么钱都没有,他的老师章嘉大师启发他:「你先从一毛、一块这些小钱开始布施,慢慢练出布施的心。」要知道愈施愈多,钱不要存在自己的银行卡里,存在银行卡里的钱未必是你的。譬如说我们师父是从来不买医疗保险的,他说:买医疗保险的钱我要拿去布施。布施给什么人?布施给那些病苦的人,这个才是真正的保险。你把你的钱拿去布施了,这是无畏布施,帮人解脱病苦,无畏布施。你有无畏布施才真正健康长寿,这个不就是真正的保险吗?如果说把这些钱留下来让自己将来有医药费,那将来你肯定会有医药费的支出,你留出来了;如果你没有预备这个支出,留这些钱没有地方用,你用出去了、布施出去了,你就不会有这个支出。我听到师父这样说,我也学。我在美国工作四年,在大学教书,大学里面都有很好的医疗保险计划,让我买,我不买,我也拿这些钱去布施给那些病苦的人。去澳洲也是在大学里面教了四年书,也从来不会买医疗保险。现在已经辞职了,没收入了,专心跟我们师父学经教,更加不用买了,身体很健康。所以,确确实实相信师父,这个信心很重要。先从自己的身外物开始布施,师父教导我们愈布施愈多,我自己就证实了,我想做实验。现在都讲究拿出证明来,那我们自己从身上做证明。

为了跟师父学经教,师父常常鼓励我们要发大心,要弘扬正法、救度苦难众生、绍隆佛种、弘法利生,讲了很多次,终于把我讲明白了。所以,四年前,二00六年,当时澳洲昆士兰大学给我终身教授这个职务,一般人很羡慕这个工作,很多人奋斗很多年都得不到这个终身的Tenure。我当时三十二岁,学校破格提升我,工资也不错,自己又有房、又有车,在澳洲生活环境也很好,比香港确实空气、阳光各方面是好很多的。但是师父的这个鼓励,我们要听师父的话,要放下,所以辞职了。辞职之后,再检验一下,师父说布施财可以得财富,布施无畏可以得健康长寿,布施法可以得聪明智慧。我现在是布施身外物,算是财了,我想想布施财我究竟得什么财富?后来突然间明白了,原来是什么?虽然现在我银行的账户已经关闭,没有什么数字显示了,但是得到了自在,有财富未必换来自在。我把一套房子布施出去了,我去到哪里都有房住,而且不用住自己的房子更好,自己的房子还要去打理,还要麻烦;住别人的房子,很多地方请我们去演讲,我们住的是很好的招待酒店,住完就走了,卫生都不用自己打扫。把车布施出去了,现在发现去到哪里不用自己开车,有人为我们开车。把薪水布施出去,没钱了,发现现在用不上钱。你看在这里,我每天的工作是在协会讲课,中午协会为我送一餐饭,我住在一个寮房那里,小小的,一个人住,很自在。真是什么都不用自己买,生活很简单,一天吃两餐就够了,真是用不上钱。我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包的,古人说「置金银于无用之地」,渐渐有一点体会。这种自在,确实不是钱可以换得来。把名位布施出去了,什么教授的头衔全部都不要了,现在发现大家更加尊重我了。孟子说的,我们不要人爵,要天爵,天上给的爵位,人的那些头衔可以不要了。但是人恭敬你,天人恭敬。你看释迦牟尼佛成佛,天人之师,这个我们要向往。

所以确实通过做实验我们证明,愈布施愈自在,愈自在就说明你幸福,你的那个财富是真正内在的财富,更加殊胜。所以明白人生苦短,几十年光阴很快就度过了,我们忙忙碌碌过一世,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古人讲得好,「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带得去的只有你善恶的业。造善业好,你可以去人天享福,那个享福,师父说叫「消福」,你的福很多,去那里消,消完之后再堕下来,那个福享不享都罢了;如果造恶业就惨了,造恶业消业是去三恶道那里消,那个就苦。所以,明白人世间就是这么一场,觉悟之后要回头。这一生有幸得到了,真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当生成就的第一法门,净土法门,一定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放下,什么都可以不要。别说身外物,身体都可以放下,阿弥陀佛随时来接我们,我们随时走。我现在就是这样想的,我现在在这里讲经,别人说讲经是弘法利生,功德很大、使命很重,个个都跟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干,你将来有大使命、大任务」。我说,「我希望早点去往生。如果阿弥陀佛现在来接我,我经都不讲我就走了」,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现在走不了而已。所以真是什么都放下,甚至做功德的事我们都放下。什么是最大的功德?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最大的功德。你看你去到极乐世界就成佛了,有什么比成佛的功德更大?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对这个世界一无所求,你走得一定殊胜。

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一个例子,就在今年,有一位黄齐秀老居士,一位女众,在今年的四月初九往生,往生得很殊胜,坐着走的,预知时至。大家看看这张相片,是她往生二十六个钟头之后,断气二十六个钟头之后的样子,你看好像入了禅定一样,盘腿而坐,这个是真人真事,相片都有放出来。在网络上一位朋友告诉我,是他们辗转相识的一位老居士。我简单介绍下这位老居士的生平和她的修学经历。黄齐秀老居士,四川人,她是一九三四年出生于四川省一个农民家庭,今年往生,七十六岁。从小家境很贫苦,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折磨,所以练就了她不怕苦、不怕累的这种精神,宁愿自己多吃苦、多吃亏,也绝对不会去损人利己。为人很厚道、很老实,真正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她真正做到。即使是别人给她很大的委屈,她都是忍气吞声,绝对不会跟别人计较,忍耐的功夫很难得。这个是什么?真正的善女人。

她在早年,一九七0年代,有个邻居是一位李王氏老菩萨,也是一女众,这位邻居是吃素、念佛、求生净土。那时真是不简单,一九七0年代正是***时代,她居然在念佛。当时黄老菩萨还是四十多岁,这个李老菩萨当时就教她念阿弥陀佛、教她往生极乐世界。她听到这个法门半信半疑,但是听到了,因为她很有善根,听了之后也觉得应该去修学,也很向往极乐世界,但是信心没有真正坚定。后来这个李老菩萨告诉她说,念阿弥陀佛可以离苦得乐,临终可以不生病,可以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了脱生死轮回。这个李老菩萨自己做个好样子,她在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一日也预知时至,告诉自己的子女、亲朋好友说,「我过几天,二月十五日就要走了」。家人不信佛,说这个人是不是疯了,说这样的话?果然到了那天,因为大家好奇,都来看看她到底怎么死法。见到她坐在椅上大声念佛,念着念着,念了一会之后,大家发现天上金光闪闪,还有很好听的音乐,然后这个李老菩萨跟大家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讲完之后大声念阿弥陀佛念了三声,念到第三声就断气了,真是走得很痛快。在场的人个个都闻到异香,他们家人全部都得度了,全部都信佛、念佛了。这位黄齐秀居士当时在场,亲眼目睹这个场面,信心大增。

所以我们知道,想度人念佛往生,最要紧自己要拿出好样子。你自己往生极乐世界了,做出这个样子出来,看见的人个个得度。而且你往生的时候通知我一下,我来为你助念,为你拍下录像,将来可以做为我们讲经的一个很好的素材,这样普度众生。所以黄齐秀居士从此以后就专心念佛。后来一九九四年就得到我们净空老法师讲经说法的录音带、录像带,就开始专听我们师父讲经。修学可以说是很精进,每天三百拜,有时候念佛、拜佛都是通宵的。后来到了二00一年,因为年纪大了,加上有点心脏病,所以拜佛就减为一百拜。但是一直是以苦为师,自己从来不享福。譬如说家里人吃的饭菜有剩的,掉到饭桌、掉到地下的她都捡起来吃,很惜福。每天听经至少是四个小时,只听师父一个人的经,真是非常专精。儿女供养她的钱她自己舍不得用,统统拿去布施给那些贫苦的人,或者是拿来印经、印光盘,拿来放生。到了二00四年,她自己心脏不好了,实在是有毛病,就停止了拜佛。但是改为每天一万声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我们现在所学的夏莲居老居士的版本,就是读这部《无量寿经》,每天一部。早上从四点钟起床就开始念,一万佛号、一部《无量寿经》、三千南无观世音菩萨,平日行住坐卧一句佛号不间断。自己经常去佛堂服务,去做义工、去帮助大众,很慈悲、很有忍辱的精神、很忠厚老实。就是在家里念佛、念经和去道场服务,她不到处跑道场,其它地方都没去过,而且认准一个老师绝不动摇。

到了二00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她觉得这个人世间灾难太大,要念佛为众生回向,所以提早到早上三点钟就起床念佛,愈加精进。她知道,她常常提醒人说,「这个世界灾难很多,一定要坚定求生净土」。在二00九年年初的时候,她就已经预知时至,她跟一位居士说她要往生。这个居士还说:「妳往生不要挂在嘴上,拿出实际行动来,要往生一定要静静的走,不要敲锣打鼓,这样到时候妳往生不了岂不失信了?」她说:「好,我一定往生。」到了二00九年六月十七日,她跟她的外孙女讲:「外婆明年就要走了,要去极乐世界成佛了。」她的外孙女不信佛:「不要讲这些不吉利的话了。」后来她又跟她的女儿说自己要往生了。她的女儿以为她年纪太大了可能精神上有些毛病,都不相信她。

结果,后来等到二00九年八月初九,她已经说她往生有把握了,而且交代给一个居士朋友,请他们安排后事。到了二0一0年四月初八,就是她往生前一天,这天是佛诞日,这位老菩萨一早就来到佛堂念佛,而且晚上不回家了,就在佛堂念一夜的佛,愈来愈精进,这个佛号真是不间断。到了第二天她跟大家说,「今天我要回家了」,向大家道别,很正经的、很严肃的向大家三问讯。大家觉得有点奇怪,回家就回家了,用得着这么大礼吗?因为他们以为她回自己家里,没想到她往生。然后她就跟大家说,「我要回家了,离回家的时间很快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听师父上人净空老和尚的教导,一定要乘上最后一趟末班车去极乐世界,要听师父的话,把往生西方的船票拿稳」,这是她最后的遗言。然后大家各自去休息,她就去到佛堂的一个侧面,就在那里打坐。大家休息完之后就回来,下午还有功课念佛,就叫她,叫她又不应,看她坐在那里端端正正,用手探一下她的鼻子,已经断了气,坐着走的。念佛二十六个小时之后,大家才开始给她换衣服,发现她全身柔软如绵,而且有异香出来。当时她这个佛堂后面有个窗口,对面楼的住户就说(就是她往生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她往生),他见到那个地方有很耀眼的银白色的光从窗口那里射进去,而且闻到很香的味道,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时候老菩萨往生。所以往生很有瑞相,而且最后烧出来有舍利子、舍利花。

为她火葬的火葬场人说,「做了十多年烧死尸,从来没有这么香的味道出来」。这些人都说没有闻过,都是臭味,怎么会有这么香的味道?而且火炉里面还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这些都是难得的瑞相。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出,一个人真正万缘放下,一心求生极乐世界,最重要是什么?要落实师父的教导。听老菩萨最后的遗言,一定要听师父教导。一定要一门深入,好好受持《无量寿经》,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一生我们个个最后都有老菩萨这么殊胜。谢谢大家!末学初次讲《无量寿经》,有很多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法师,邹律师,各位大德多多指导,多多批评。


更新于:2023-07-26 11:36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