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六集)

入门知识2023-07-23 11:03
简介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一百一十九页,第一行:

【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

这一段经文是给我们说明我们这一个世间的真实状况。这个『若曹』就是讲你们大家,『当知』,应当知道。『十方人民』,这不仅是娑婆世界,其它的世界也有类似的情况,都有三界六道。三界当中只有苦,没有乐,我们感受到的乐,只是苦暂时停歇,那个不是真的乐。如果不是佛在这里提醒我们,可能我们就把这件事情疏忽了,感觉到在这个人生当中还不错,还挺快乐,这个是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

『永劫以来』,这是讲在时间上非常的长远,没有办法来计算。『辗转五道』,这个「五道」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六道,五道是没有阿修罗,是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总共五道。如果说六道,就在天当中分出阿修罗道。那么阿修罗实际上天道有、人道有,饿鬼道、畜生道都有,地狱道里没有,因为阿修罗他是有福,地狱里面的人没有福。阿修罗虽然有福,可是他们没有德,在修福的时候,有嫉妒心、有瞋恚心。譬如说你做好事,做着做着不耐烦了,这就是瞋恚心,这瞋恚心修福最后就变成阿修罗。要是修的福、行的善比我更大,我就起嫉妒,这都是阿修罗的因。阿修罗道福报虽然大,但是造业也大,阿修罗死了以后一般都是堕地狱。那么这个五道当中,天道他是享福的,可是不懂得修福,他太快乐,把修福修慧这个事情忘掉了。三恶道又太苦了,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神来修福,他也不会造很多的业,他只是受报。唯独是人道苦乐参半,说苦也不算很苦,比三恶道要好多,说快乐也比不上天。人道寿命比较短,在五道当中寿命最短。那么说老实话幸亏寿命短,如果寿命长,造业也就多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假如没遇到佛法,那造多少业!

这个五道当中实际上都是『忧苦不绝』,天道虽然享福,可是福享到头了,他就要堕落,堕落那就忧苦了,他以前愈快乐,死的时候愈苦。不像三恶道的众生,苦到头了,死的时候他乐,他出离了。所以你看看这有生死就有苦。生死,佛告诉我们,实际上只是身体的生死,我们的灵性是不生不灭的。那么有这个身,确实这就是苦的根源。你想想就是人吧,这人身,是很大的一个拖累,你饿了就觉得苦了,就得吃饭,困了就得睡觉,不睡觉也很苦,所以有这个身体你就有苦,生老病死那都是因为有身。

底下又讲『生时苦痛』,这是先说生老病死这个生。生老病死人人都不能避免,生之苦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刚刚出生的时候,其实在投胎的时候就开始苦。佛告诉我们,投胎都是找有缘的父母,这个缘不外乎四种缘,讨债的、还债的、报恩的、报怨的,没有缘不会感召到一家人。我们自己如果有儿女,大概也就知道自己的儿女是讨债的还是还债来的,报恩的还是报怨的,大概你也就晓得了。有的人也跟我提过这样的问题,我这个儿女怎么都是报怨来的,真是冤亲债主,让我很苦恼,不孝顺。那我就提醒他,为什么你会感召这个报怨的人来?你想想你对别人是施恩多,还是施怨多?如果我对旁边的人常常都爱护、常常都关怀,用善心善意对待周边的一切众生,那你肯定感召来报恩的来,为什么?你心地善良,那你肯定感召那个心地善良的小孩投胎你家,这叫物以类聚。假如我一天到晚看到这个也不顺眼,那个也看不惯,整天就是生怨气,那你不招感冤亲债主,谁招感?所以报恩报怨的全是自己感召的。

那么神识遇到有缘的父母来投胎,投胎一入胎那就没有自由了。没入胎前这个神识是到处的游动,这叫中阴身的时候,到处游动。这桩事情孔老夫子都知道,你看他在《易经系辞传》里面说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是讲父精母血结合的这个受精卵,这是生命的一个载体;游魂就是神识,为变,入胎了,变成一个生命,变成人身,这个事情孔老夫子也知道。那么一入胎之后就不能再动了,不能自由了,佛比喻胎狱,把胎比喻成地狱一样,非常的痛苦,得受十月怀胎的这个罪。不仅是母亲十月怀胎苦,肚子里的孩子也苦。

你看这个孩子在肚子里面动弹不得,母亲喝一口热茶,他就感觉到像火烧一样;母亲喝一杯凉水,他就感觉到像寒冰一样;母亲要是动得比较厉害一点,他就觉得好像是地震、海啸了。那么长大,慢慢长大,这头朝下,脚朝上,倒悬着,这很辛苦的。你不信你自己试一试,找一个大木桶,然后你自己抱着这个膝蹲进去,然后别人把这个桶口朝下这么一盖,把你盖在里头,你就在这木桶里待一天,你试试看,看是什么感觉。这一天都受不了,更何况十个月。所以这个用胎狱来作喻,一点没有。十月怀胎终于熬到头了,然后一朝分娩,一生出来,婴儿的皮肤非常的细嫩,接触到外面的空气,就感觉到像针刺一样,非常的苦。所以一出生之后那婴儿都哇哇大哭,为什么哭?因为他苦!如果他快乐,他应该笑,你们有没有见到婴儿笑眯眯的出来?没有,都是哭,苦啊苦啊,要苦一辈子!你看,生的时候苦。

好了,生出来了,不断的长大,身体不断的老化,也停止不了的。像我们在孩提时代就觉得时间挺长的,愈长大就觉得时间愈短,以前盼着春节,盼来盼去都盼不来,现在春节一个接一个的快得很。愈到晚年,你就觉得时光愈快。自己老苦要受,行动不方便了,头脑不灵活了,慢慢如果有病了,还要人照顾,这都很苦的,苦和痛。你说我不想要老苦,那也不行,你非得有。你要是不想要老苦,那你只能短命,那你不想短命,你就得受老苦,所以老人都很苦。很多人说我们没老过,就不能够体会老人家的苦,这是真话。所以如果能够好好的照顾老人,这就是修大功德了,这是修无畏布施。老人不仅要让他的物质生活要充足,衣食饱暖这个要保证,而且更重要的要有精神生活,如果光有物质生活没精神生活那也很苦。

我们也曾经去过老人院看,老人院条件最好的可以说是澳洲,那么澳洲的老人真的是算有福报,老人院照顾得很好。我们去参观老人院的时候看到,老人家房间里面都有按电铃,随时一按的时候,服务员就来了。三餐都是保证的,自己喜欢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再出去外面溜达溜达,或者是在房间里看看电视、看看书,另外有病的时候那都有不同的级别的那种服务。如果卧床不起的,那个床本身它那个澳洲非常发达,那个床垫本身就有感湿器,你这尿床的时候,它这个感湿器就发出讯号,服务员就来换尿布。所以这个物质生活方面确实很周到,但是还是缺乏精神生活。有的老人因为他天天都享受,没什么好想的,一天到晚就坐在那儿发呆,然后看看隔壁的房间里的人被抬出去了,过两天又看看,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也送火葬场了,想想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所以坐吃等死这个感受也不好受,所以精神生活也很重要。那么让老人有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是有信仰,要给他教学,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学是无止境的,到老了如果不学头脑就僵化了,那会得老年痴呆症,所以愈到老,愈得学。所以我们这里有老菩萨就做好样子,老人了还得要听经闻法,这是什么?你不会老化,至少不会老化得那么快,你的这个头脑还能比较的清醒,那最好的当然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我们也曾经去过念佛的老人院,那一个个老人都精神抖擞,天天都绕佛,绕一天都不累,他们什么?很有冲劲,为什么?他们有目标,有方向,所以有动力。人如果一生没有方向目标了,那心死了,这是最可悲哀的。所以照顾老人确实要在物质、精神两方面细心的去照顾。我们师父上人提倡修养老乐园这个理念,弥陀村这个理念,这就是最好的老人院,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能够放下一切念佛求生净土。所以年轻人如果能够发心照顾老人,这就是修很大的福报。照顾老人的,你自己不会有老苦,你修无畏布施,修无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长寿,等你老的时候真的动不了了,也会很多人照顾你。

下面说『病极苦痛』,这是有病的时候,尤其是重病,自己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人家来照料,这个也很苦。很多人也不想得病,为什么偏偏得病?病的根源在哪里?病的根源还是因为心不清净。你想不得病,心要清净才行。清净是什么?对一切法都不要有控制的心,不要有占有的心,不要有贪瞋痴慢,不要有这些是非恩怨。心这些牵挂都要放下,放下,你的心才得清净。如果你不肯放下,那你心就很难清净,心不清净,身也就会得毛病,特别是中年以后就会发现了。四十岁前可能你还没觉得,四十岁以后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不行,什么毛病都产生。那是什么?前面四十年心地不清净得到的这个果报。

所以我们想要身得到轻安健康,心要清净。尤其是要放下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特别是欲望,欲望太浓了,那就往往会有很多的病。另外是什么?脾气大的也会很多病。所以要把自己的心,这些烦恼要调伏、要放下。那我们想说到临终的时候,不要有病苦,自在往生,最关键的就是你现在就得放下。我们也送过不少人往生,给临终助念,往往看到临终人有病苦的,都是因为他平常没放下。你想要自在往生,甚至预知时至,没有别的方法,只有放下。现在如果早放下,你的心清净,你甚至很早就能够预知什么时候往生,要不然这个死的苦痛就得受。『死极苦痛』,这个苦真的是到极点了,佛比喻说犹如生龟脱壳,那乌龟活的你把牠的肉体从壳里面拔出来,你想想牠多痛苦。人的神识从肉体里出来也是一样,除非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那是蒙佛力加持,那可以一下子就走了,一点苦都没有。像我们前几天二月十五刚送走的这个净悟老法师,她就是,她临终还是有苦,她有病,但是头脑算清醒,念着阿弥陀佛,念着「佛」就走了,这是什么?决定是往生。如果说他临终的时候没有念佛,没看到佛来接,即使你给他助念也不能保证他一定往生。所以这个死的痛苦,我们还没死过,所以没这个感受,可是佛给我们这样讲我们得相信,你再去看看那些临终的人就在眼前,你要警觉。所以我为什么很喜欢去助念?助念真有好处,让自己有高度警觉心,看到别人走,想想自己走的时候怎么办?这是自利,自利利他。

底下说『恶臭不净,无可乐者』,这是讲我们的身体,你看要是一个礼拜不洗澡,身上就有臭味很难闻,这是什么?所谓新陈代谢,身体的细胞都要排那些污垢,排出来的东西要是不洗干净,那确实就会变成「恶臭」。臭是果,恶是因,为什么我们身上会排这些臭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心中有污垢,那就是恶,有恶念!什么是恶念?自私自利就是恶念。凡事先想自己,不想别人,那就是恶念。那我们想一想,这一天到晚想别人的多,还是想自己的多?你要是想自己多,那难怪身上就有恶臭,愈是造恶的人,身上味道愈难闻。一个人修善积德,他身上还比较清爽一些,如果能够持戒念佛的人,这个心清净,身也就比较清净。所以这世间哪有什么可乐?「无可乐者」。万法无常,都在剎那剎那的生灭,根本都不是真实的。你要想在这里头得到快乐,告诉你,这打妄想!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宜』是应该,你应该要下定决心,要『决断』,决断生死,要出离六道轮回,生死轮回是太苦了,我们一定要有出离心。有出离心的人就叫觉悟,如果在这世间还不想出离,还觉得这世间还很有滋味,还有很多很多没干完的事,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计划,这种人没有觉悟,当然他也就不可能决断了。甚至学佛了的人,刚学佛的时候发心勇猛,真的是非常的精进,用心也很纯正,可是学着学着,受到社会的各种染污、各种诱惑,心就开始退了。一退可能好多年都不能够回头,这是真的。

你看看,我自己就是例子。我二十四岁那年,在达拉斯,师父上人主持佛七,在佛七上开示,并且给最后一批悟字辈的法师剃度,当时我在场,看到那些报名剃度的人,我心里都很想参加,那时候心很勇猛。师父上人鼓励我好好学佛,送我一套《华严经》。我当时从我的寮房三步一拜,拜到师父座下接受《华严经》,发愿要好好的读《华严》,好好学《华严》,将来要弘法利生。二十四岁,我那时候在美国读书。结果那时候因缘没有成熟,没出家。把《华严经》捧回自己宿舍读,读啊读,觉得这个经典的意思也不明了,慢慢就觉得好像没有那个趣味了。那学校功课也很忙,忙着做这些世间的事,所以拿博士,拿完博士在美国大学教书,教书在美国教了四年,然后又到澳洲,澳洲又是大学教书教了四年,你看这又好多年了。当然这中间都有听经,但必定是被这世法染着,到了二00六年才开始真正觉悟,那也是师父上人的慈悲接引,鼓励我发心,要走弘法利生的道路。这个愿我几乎都忘掉了,十多年了,师父再提起来的时候,才触动了原来的善根,然后就坚定不移要把这个工作放下。辞了工作以后,跟着师父上人学经教,学到现在将近五年了,天天很努力的学,所以把那个善根又重新补足了,又有点像二十四岁那个时候,又想出家了,这种心才把它重新唤回来。十多年了,二十四岁到今年我三十八,虚岁三十九,十四年,那个善根就被埋藏住,不容易把它重新发掘。所以要决断,不可以犹豫,不可以拖泥带水,特别是了生死、出三界这个大事,没有坚定的决心斩断世缘,怎么可能成功?对世间你只要有一样放不下,那你临终的时候都是障碍。

所以佛劝我们要『洗除心垢』,我就感觉到我的心垢很厚重,虽然是很早就开始接触佛法,已经比很多人要好了,但是在这世间上染污了这几十年,那心垢也是很厚,垢就是染污。现在觉悟了,要去洗,要想洗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洗掉的,你想染了几十年了,哪能说几天就能洗干净?我辞掉工作了天天干、天天学经教,学了五年,心垢还有很多。心垢本来没有,本来是清净本然的自性,现在这自性全被这些垢障给挡住了,那我们要慢慢的洗,慢慢的开发自己的自性。用什么方法来洗最好?那最好的方法可以说就是执持名号,这个方法快。佛讲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帮你洗除心垢的,把你的真心显发出来,他的目标都是一样,就是明心见性,把这个垢障洗干净了就明心见性了。有的人用参禅,有的人用持咒,这都是方法。那么参禅,说老实话也不容易,为什么?参禅你要有专门的环境,要有很清净的环境,你在禅堂里面用功,那么一离开禅堂可能这个功夫就断了。那么持咒也是,密宗讲持咒有很多的仪规,修行起来也有不方便。相比之下念佛法门是最方便的,念阿弥陀佛,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随时随处你都可以用功,你佛号可以不间断。所以这个法门来得方便,更何况他有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所以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靠自力更靠佛力。其它的法门靠自力就很难。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么多法门当中选择净土,这是最方便最容易,而且证的果位也是究竟圆满的,你一往生极乐世界,你就证得阿惟越致菩萨,你就一生不退作佛。在极乐世界什么心垢都洗除干净了。

『言行忠信,表里相应』,这是佛教我们做人,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要以「忠信」为准则,忠就是心要中正,不偏不倚。如果心有自私自利,那就是偏了,你肯定有不忠。一定是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做到忠,他无我,无我这心就正了。信是言语、行为要有诚信。忠信有个根本,根本是什么?孝敬,孝敬是根,忠信是外表。你看「表里相应」,表是表现在外,人家可以看到的,言行别人看不到。里是内心,这里是讲的心行要一致,心口要一致,那真的要从孝敬来下手。所以你看三福当中,第一福头两句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教孝敬,这是学佛的大根大本。佛法的成就,就是孝敬的成就而已。假如佛的教诲我们不能落实,我们不是洗除心垢,而是天天染污自己的真心,那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这就不孝不敬。言行不忠信,那就是不孝敬。那么那个心垢,垢是污染,往往都是由于情执而来,情执是垢污。我们天天如果还感情用事,不能理智的去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不是洗除心垢了,是增长心垢。那障碍,所谓业障就增加了。所以佛在这里劝我们,天天改过自新。底下经文说:

【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

你自己能够洗除心垢,你就叫『自度』了,佛教我们先要自度,才能够度他。如果我们自己不能自度,想要帮助别人,不可能。譬如说你自己要是没往生的把握,你说你帮助自己的父母往生,这个不可靠,因为佛讲的,不能自度而能度他,无有是处。所以你想真正帮助父母往生极乐世界,那你自己先要拿到往生的把握。那怎么才能拿到往生把握?我们说得太多了,你要放下。你不肯放下,就往生没把握,往生不是说你念佛念多少,即使你一天念二十万佛号,你要不肯放下,等于没用。只是念的时候口善而已,比骂人好,念佛总是比骂人好,口善。心呢?心没有放下。所以我们自己要先要成就。那么你真放下了,你这个功夫很容易成片,这句阿弥陀佛很容易就能够不断,功夫高一点,也不用很高,《弥陀经》上讲一心不乱,用不到一心不乱,只要功夫成片到上品,你就有自在往生的能力,这个每个人在这一生都能达到。所谓自在往生,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走,甚至你可以随时随处走,想要在这世间多留几年可以,想要早点走也可以。

有的人说我很想往生,如果阿弥陀佛现在来我就会走。问题是你知不知道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你不知道,那说明你没这个能力,你生死不自在,那要修。你看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居士,他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就生死自在了,他在大庭广众下就告诉大家,我自己拿到往生把握了。我们相信他绝对不是打妄语,没有真本事他哪敢这么说?拿到往生把握不难,你只要有功夫成片就可以。那么李炳老是九十七岁才往生的,你看七十多岁,二十多年前就知道自己能往生。往生前两年他宣布,说我讲经再讲两年就不讲了。大家听到李炳老这么一说不知道什么意思,跑去问我们师父,我们师父说,他是两年之后往生。因为李炳老在这个世间唯有一个目的,就是讲经说法,假如说他两年之后不讲了,那就是两年之后往生。果不然,真的两年之后往生。你看两年之前他就预知时至,这心就清净,所以他有这个感知。心不清净,没有这个感知。不仅是感知什么时候往生,其实你很多事情你都知道,你有预感,你自己会提早做安排,不要等到临几天前,再临急临忙的去做准备,那就不太自在。所以这个预知时至是愈早愈好,及时做准备。

你能够有自度的能力了,那么你也不能够丢下众生不管,这时候我就劝你最好多待在世间别走,为什么?你在世间能够帮助众生,你『转相拯济』,你能在这世间多带几个人往生。像刘素云居士,师父给好印证了,得念佛三昧了,那是决定有把握往生,那我们就启请她老人家别那么快走。师父上人那肯定更是功夫在她之上,他也是自在往生,那我们也要请佛住世,启请师父上人多住世,别那么快走,「拯济」苦难众生,拯是拯救,济是济度。尤其是现在这灾难这么多,确实要这些大菩萨们在这世间救度众生。如果菩萨都走了,那众生就更苦了,就好像没有依靠一样。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文,自己要发心,不能说我去靠别人,我去靠师父,你这样想就麻烦了,你永远不能自度。靠自己!我自己要拿到往生把握,我自己要做众生的依靠,你要有这种承当。

在本经里面,前面我们读到经文,「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你即使供养恒沙圣人,那是修福,修福不如你自己坚勇求生净土。要求往生,这个要紧!这是自度。你做再多的好事,假如不能往生,还搞六道轮回,那你所修的善只是变成人天的福报,那个福会有享完的时候,享完了又堕落。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自度为我们的重心。假如自己没真正得度,就是没有真正把握往生,那我就不能把全部的精神、时间放到度化众生上,这不可以的。要把主要的精力、时间放在自度上,放在自己念佛、研习经教上,信愿行三资粮要具足。等你自度了以后,你就可以全副时间、精力用于度众生,当然那也会受影响,但是影响要有个底限,底限是什么?你一定能往生,哪怕是下下品往生也行,但是不能够比下下品再低了,不能往生我去度众生,那个牺牲就太大了,这也是佛不赞成的。

你看过去天台智者大师,他担任寺院的执事,带领大家修行,这对他有没有影响?会有影响,但是人家保证能往生。所以他临终的时候弟子们问他,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智者大师说是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中品,这个品位不算高,以他的这样的一种德行,这种对经教的深入,他完全可以上上品,但是因为执事,做很多的事情,影响自己修行,所以品位降低了,功夫不够,品位就降低。但是他有个底限,一定能保证往生才行。然后帮助众生,你也才能够帮得更得力。那么帮助众生最重要的就是把佛法介绍给他们,尤其在现在,灾难为什么这么多?我们知道,因为众生造业感召的。拯济,第一个你要让他回头,别再造业了,这是第一步的拯济,首先把他们从灾难当中拯济出来。用什么方法?用教学,尤其是因果教育,因果教育挽救世道人心最有效,印光大师说的。印光大师是民国初年的人,距我们现在将近一百年,他说,若要挽救世道人心,如果舍离因果教育,哪怕圣贤佛菩萨再来也没办法。换句话说,你想要拯救人心,只有靠因果教育,把因果报应的道理和事实要给大家讲清楚。人懂得了因果自然生敬畏心,他不敢造业了,知道造业必定受报应,他就会收敛,这是拯救现前社会灾难的最好的途径。然后要把佛法介绍给他,首先得让他回头,回头之后,他才肯学佛,他心安了才能学佛。灾难化解了,佛法才能兴盛,所以我们师父老人家现在极力提倡大家要念佛,回向这个世间消灾免难。如果这世间都是灾难,我们想要学佛也很难成就,没有这个环境。那么众生接受佛法之后,还要给他介绍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殊胜方便的,而且又究竟圆满的法门,让他一生能成就。这是对不同根性的众生一步一步的去接引他,让他的根机愈来愈成熟。

底下说『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这两句是讲我们如何用心,「至心」就是真心,「求愿」就是希望自己的愿能够得到兑现、得到满足,那我们有什么愿?只有求生净土的大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广度众生。现阶段以自度为主,方便度众生,随缘来度众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那就以度众生为主,这是我们的愿。除了这个愿可别再有别的愿了,别再想着什么升官、发财、事业顺利、将来儿女成群,这些东西都是娑婆世界里头的,要放下,放下不一定说你什么都不做,你做还得要做,敦伦尽分,但是心可不能执着,一执着就坏了。

「积累善本」,这是讲积功累德,断恶修善。那么善,我们常常都提到净业三福,善的标准在净业三福,你把净业三福做到了,才可以称为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是大乘经典里面讲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那详细的说明净业三福的就是《地藏经》,所以《地藏经》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为什么?它是我们这个《无量寿经》的基础,也是一切大乘法门的基础,它就是让我们修三福。那么三福是善,善之本是什么?本是根本,善的根本就是一句名号。你能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不停,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你这三福全落实。你所修的正是大势至菩萨的法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善本。

『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我们现在已经得到善本了,关键是看我们肯不肯修,肯修决定成就,这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而且根本不难,是易行道。遇到易行道你不能成就,那只能怪自己,自己什么?懈怠、因循、自欺。修道人最怕是自欺,自欺是什么?自己不肯真干,遇到了这么好的法门当面错过,不肯精进努力,对不起自己,这叫自欺。所以佛劝我们虽然一世精进勤苦,只是「须臾间耳」。这一世就是我们一生,纵然你活到一百岁,不也就是一百年吗?一弹指间就过完了,要精进、要努力的修行,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现在再苦再累,熬过去了,一转眼工夫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这个光阴似箭,我们可不能够浪费时间,不能让光阴空过,要努力去念佛,要真正的修善积德。底下我们再看经文:

【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

你看我们一世精进勤苦,换来的是『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太值得了!无量寿国就是极乐世界,短短这几十年光阴过去了,一生到极乐世界,那是「快乐无极」,没有边际的快乐,极乐。这个极乐是没有苦的乐,没有苦就叫极乐。我们这世间不能没有苦,你看三界里有三苦,欲界里有八苦,我们都离不开。把这个三苦、八苦离开了,那就是快乐无极。为什么不肯努力?为什么不能真干?

『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这是讲你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了。你要再回到六道里头就不是凡夫身了,那是菩萨身,你是乘愿再来的,愿力受生,不是业力受生。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你才能真正帮助一切的众生,现在我们虽然有一个善心想帮助众生,但是很难帮,而且帮助都不圆满,往往是事与愿违,一个是自己智慧能力不足,一个是众生业力深重,你帮不了他。那如果帮不了那就赶紧念佛求往生,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你要回来帮就方便了,你在极乐世界看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家亲眷属跟你有缘的人,他们现在在哪一道上,在受苦还是受乐,你完全看到,你清清楚楚,那你慈悲心很重,你想赶紧帮助他们,行不行?可以,你一往生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磕个头,说「阿弥陀佛,我很怜悯这些苦难众生,可不可以让我立刻就回去乘愿再来、广度众生?」阿弥陀佛一点头,准你,去吧!你立刻就六种神通具足,那你回头来的时候可真的是大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你在六道当中也没有生死的苦,虽然示现的跟他们同类身,但是你不会有苦受,你拔除了生死之本了。生死之本是什么?就是执着,你没有执着,你也没有分别,哪来的苦?没有苦恼之患了。你不会害怕苦,你知道那个苦是空的,是因为执着妄想而生。你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哪来的苦?

『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在极乐世界寿命之长,不可计劫,时间太长久了。而且是不老,你说寿命长了,老那也很辛苦,现在人恭祝你长命百岁,很多老人可能听了,我不要长命百岁,我够辛苦的了,早点走更好。为什么?有老苦、有病苦,那个长命确实不是乐,不是幸福。要老,健康才值得,不健康的老那真的是生不如死。在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那真长寿,寿命千万劫,但是永远年轻,真的叫长生不老。那福报之大,前面经文我们看过了,自在随意,得大自在,一切是随心所欲。后面佛劝勉我们,我们来看经文:

【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

这是教我们应该各人精进,『求心所愿』,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遇到有缘的人也愿意帮助他们认识净土,这也是我们应该有的心愿,那我们自度度他。『无得疑悔,自为过咎』,对于经教不可以怀疑,尤其是对这个净土法门。这个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信心,有怀疑了那是大障碍。那么修这个法门也不要后悔,看到别人修的法门好,你觉得那个人修得很不错,我应该改修他的法门,这就悔了,这就中断了,往生可能就不可靠。那一般的人往往都有两种疑惑,第一种怀疑,经上讲的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接引我们往生,这事可不可靠?阿弥陀佛纵然有,他接这么多的众生接得过来吗?怀疑佛,怀疑极乐世界,但是他也念佛,他念佛也很精进。听别人说念佛好,他就使劲念,反正他心里想,念佛要是能往生极乐世界,真的像经上讲的那么好,那当然好,万一不能往生那就算了,反正我也没亏什么。他这么个想法,试试看吧,用这种心态。这种心不健全,念佛精进这是很好,能不能往生?如果他念到心清净,他念到功夫成片,心清净,这种人他能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边地疑城,后面经文我们会讲到,主要是因为带着怀疑来念佛。

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谈到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有怀疑,纵然是不间断、不夹杂,你只能往生边地。如果你念不到不夹杂、不间断,那往生不了,这个我们要懂。所以怀疑是很大的障碍,而且这是「自为过咎」,自己设的障碍。这个咎也是过失的意思,自己自取的过失。那么往生到边地,这边地也很不错,那个境界跟夜摩天,跟天那种境界享受是一样的,只是他们不能够见佛,不能闻法,时间有多长?五百年,五百年当中他们在里头闷着,边地疑城,五百年之后他自己忏悔了,知道自己怀疑是错误的,然后一忏悔就能出来了,就能见佛。那这『五百岁受诸厄也』,这个「厄」是什么?厄运,在极乐世界本来是功德殊胜,无量的智慧德能现前了,但是他没有,这是边地疑城。那么刚才讲的疑惑第一种怀疑佛。

第二种他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曾经造过很多的罪业,业障深重,恐怕是往生不了。这个情形,我奶奶有这个问题,她总说自己脾气不好,而且过去也堕过胎,造过不少业,自己恐怕不能往生了,她怀疑自己。我就劝她,我说,「妳不可以这样怀疑,要相信阿弥陀佛一定有能力接妳,妳再重的业,这个业好比是一片雪花,阿弥陀佛的愿力好比是一个大的炼钢熔炉,几千度高温,这雪花还没有进到这个熔炉里头早就消散了,妳可以带业往生,是多重的业都能带,这是阿弥陀佛愿力深重」。慢慢去开导她,不可以相信自己业障重不能往生。所以这种情形,我们遇到了要懂得开解,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家人,让他们真正生起信心。那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弥勒菩萨是我们听众的代表,他在这里说的这几句话也是代表我们说,这个话我们自己想想,是不是我自己的心里话?弥勒菩萨说,『受佛明诲,专精修学』,接受了佛陀的明白的教诲,有没有真正明白?有没有真正的觉悟?如果是真正明白觉悟的,一定是『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你肯定是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专学《无量寿经》,专念阿弥陀佛。师父教我们,这《无量寿经》首先念上三千遍,念得滚瓜烂熟,把它背熟了,这是第一步,咱们有没有做?第二个,念熟了之后要深解义趣,你得听经闻法,然后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能提得起这些经文的教诲,你才能够力行,如教奉行。『不敢有疑』,千万别再怀疑了。怀疑如果还有,那就要多听经,把这怀疑给断掉,断疑生信,那你就真有福,你极乐世界才能真去得了。那么这一章经文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十五品的经文: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这一品经文是世尊为我们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社会种种的恶苦的情形,这三千年前说的情况,我们现在看看这个社会确实跟佛讲的一样,真是五浊恶世,众生苦不堪言。我们来看经文: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首先佛是赞叹弥勒菩萨,以及当时在法会上的这些菩萨弟子们,说你们能在这个世间『端心正意』,这是严持戒律,为世间做最好的榜样,这个是非常的难得。众生由于愚迷,不辨善恶、不辨是非,甚至连利害都不能分别,所以造作很多的罪业。那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跟这些众生接触,能不能够不受他的污染?能不能够也跟这些菩萨们一样端心正意,『不为众恶』?这确实不容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这个恶众生在一起,难免受他们的影响。如何能保持我不受污染、不会堕落?我们师父老讲,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你天天经教不断,天天跟佛菩萨学习,听佛菩萨的教诲,才可能保住你不为众恶,不去干坏事,不会堕落。所以在这个世间你能够天天不离经教的,你就可以不堕落,那就是『甚为大德』,这就是我们世间的大善知识了。如果离开经教,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三个月,你要是不学经教了,你肯定会堕落。这我自己就有体会,我用不上三个月,三天就肯定完蛋了。假如说你要是三个月不听,你行吗?烦恼一定起现行,这个世间就是浊恶,想修行、想进步太难,想堕落太容易了。所以这第一句经文佛告诉我们,等于是这一品经文的总纲领,非常重要。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再造恶。什么叫恶?想自己就是恶,你不能再想自己,你要想到正法,要想到苦难众生。如果是什么事情都是要随着我的意思去办,那是想自己,用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你自己的行为,那就是作众恶,把自己放下,我要想着为正法为众生,做什么能够真正为佛法为众生我才做。要是跟佛法和帮助众生有抵触的,甚至不相干的我们都不做。底下具体给我们说明: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这是佛说明为什么在这个世间,你能够「端心正意,不为众恶」就是大德,因为『十方世界』都是『善多恶少』,比较容易『开化』。这是讲我们娑婆世界现在特别的浊恶,比起他方世界来讲,真的是浊恶到极处。其它的诸佛世界比我们这儿好,没有那么浊恶,众生没有像我们这里的众生那么样的不道德,那么样的自私自利,所以在那个世界里要教他们比较容易,他们也不会堕落得很厉害。我们这儿不一样,我们这儿堕落起来是一日千里。那么十方世界是他们因为善很多、恶很少,环境不会受污染,就容易「开化」,佛菩萨去教化那里的众生,开是开导,化是教化,开是因,化是果,众生听了佛陀的教诲就能觉悟,就有转变,这就是化。

这里底下说『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五恶世间」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时代是不是?你说众生自私自利是不是到极处?我是听说这新闻报导上讲,说有一个人开车撞伤了人,结果撞伤之后本来他自己就应该感觉到非常的歉意,应该赶紧做补救措施,这才是个正常人。结果没想到他下了车之后,就把那被他撞伤的人就杀了,为什么?他觉得这个人如果活着会对他带来很多麻烦,干脆先下手为强把她干掉。这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听了简直是怵目惊心!现在人你看自私自利到这个极点了,觉得有麻烦就把他杀掉。那人与人之间是这样的一个心理状态,到大的范围,国与国之间也是这个心理,那大国看到小国,小国不听我的,不把石油给我,我就打你,这么麻烦,把你干掉了就不麻烦了,他也是这个心理。所以你看现在的人心比十年前就差很多,那个人心之巨变真叫「剧苦」,剧苦就是因为人心险恶而得来的。那再过十年,如果地球还在,十年之后地球在不在不保险了,假如地球还在,你再想想那时候的人心,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觉得麻烦就把你干掉,那以后就是哪个国家觉得你这很麻烦,一个原子弹把你扫平了就不麻烦了。

所以在这样的世间当中,那个众生的苦难就太多了。所以灾难为什么这么频繁?全是恶业招感。所谓看一叶而知秋,一个例子你就能想到现在社会的人心是什么样子的,那你就可以预卜将来那个苦难、灾难是愈来愈严重。这个根本原因在什么?没有圣贤教育,没有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人心都学坏了。只要有这个教育,人心就能变好。人学好也不难,你得给他好的这些教学内容,人性本善,只要你真正接触了这些好的这些教学内容,很快就能变过来。所以我们自己觉悟了,真的也要有这个义务去帮助众生也觉悟。所以我自己也是发心,这一生专门从事佛陀教育,佛陀教育真正能够最快速度的转化人心,这是帮助世人离苦得乐的究竟法。这个五恶世间的五恶,本品的经文就是下面会说到,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讲五戒所对应的五恶,杀、盗、淫、妄、酒,这是一种说法。这杀盗淫妄我们底下看到的经文很明显,酒这是最后一个段落的酒,有的古德看法是说这是讲十恶里头的意恶贪、瞋、痴,这两种说法都很好。合在一起看,这五恶实际上也包含了十恶,杀盗淫妄这是身和口的恶,意有三恶,合在一起十恶。所以这一品经是教我们修五戒十善,这才能够远离剧苦,巨大的苦难。而真正究竟离苦得乐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你想在这个世间真正得到乐是不可能。下面经文我们再看:

【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降生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他为什么要示现成佛?目的就是『教化群生』,所以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教导众生认识宇宙人生真相,他明了了人生真相以后,他才能离苦得乐。这个「群生」包含的范围就很广,不光是人,包含九法界一切众生,让他们怎么样?『令舍五恶』,把杀、盗、淫、妄、酒断掉,把十恶永除。那么「舍五恶」就能『去五痛』,这个「痛」是苦痛,在我们这世间所受的苦,你看日本的海啸、地震,这人就受苦。为什么会有苦?这个把根本的原因说出来不好听,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众生造恶业,那过去的罪业就不说了,日本曾经在侵华战争中所造的这些罪业,《易经》上讲「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殃还没报应,先辈造下的罪业,子孙得受报应。那还有一个是现前这些人也在造恶业。你看看这次海啸当中被摧毁的一个城市叫气仙沼市,这是日本一个最大的渔业基地,它是世界四大渔业基地之一。我们看到那些图片,它那些鱼类的加工厂,那鲨鱼尸体堆积如山,鲨鱼抓上来之后,先把鱼翅给砍了,然后就开始破膛,清理这些里头的内脏再卖,那个杀生的场面惨不忍睹,血流遍地。所以这次海啸我们看到那个图,这个城市整个被毁了,被水淹、被火烧,这是五痛五烧,都是因为五恶得来的,尤其是杀业。那五痛是现报,五烧是来生,要到恶道里面去报,这个五烧尤其是讲地狱,地狱里面都是猛火。所以佛劝我们要离开五恶这个因,才能离开五痛五烧的果。

『降化其意』,这个「降」是降伏,这个「意」是念头,自己心中所想,想什么?现在人想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欲望,想这些,这些要把它降伏掉,让自己的心地回归到清净、纯善。『令持五善,获其福德』,这个五恶的反面就是「五善」,离开了恶就是善,因为善是自性中本有的,你把恶给去掉了,那就是善。断恶修善,要努力去做,你才能获得福德。福的基础在德,如果是没有德,那个福保不住。我们看到很多现前大富大贵的人家,往往不是富不过三代了,富不过三十年,这一代就完了。你去看看那些造恶业的人,他可能有大富大贵,可是他没到命终,福就给享完了,享完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形?他遭灾难了,生有重病,或者什么?家里不和,争斗、争财产,或者是什么?他可能因为犯罪被抓起来,锒铛入狱。中国也曾经评过几个首富,有好几个都在监狱里蹲着。这是说明什么?福如果没有德做根基,那福很快就享尽。所以修福最重要是积德,积德能够让你保住你的福报。为什么古人讲富不过三代?因为第一代人他积德,他有福;第二代享福了,他就忘了积德;到第三代没有德了,光是来这里穷凶极欲的来享受,很快就败家了。现在因果报应特别快,真的不用等来世,你在这一世就能看分晓了,快则三、五年,迟的也就是十几、二十年就能看到。凡是说积善之家那肯定是会有很好的福报,灾难来了也不会受很大的损失。那不积德,不肯修福,不肯布施,灾难来了他是首当其冲,那就苦了。

所以这是佛教我们断恶修善的原则,真正对因果报应要深信不疑,你这个断恶修善就很自然,凡是因为不肯、不能够相信因果,那就是他不能够断恶修善,他断恶修善也不会彻底。那么更有甚者是什么?不仅不肯断恶,还遮掩自己的恶,文过饰非,给自己申辩,不肯忏悔,那恶就断不了,然后他也不肯修善。或者是什么?他修的那个善为了沽名钓誉,扮成一个慈善家的模样出来,向世人证明,你看我修多少布施,我做多少慈善,生怕别人不知道,希望媒体使劲报导。而且他布施的时候用傲慢的心,高高在上,好像要别人来跪着接受他的布施才行,用这个心态,这都不是修善,这实际上都是造恶,损自己的福。做那么一点点布施,是有一点福,马上这个福就报了,这新闻媒体一报导,他福就报掉了,出了名了,名也是福。你看《了凡四训》讲,名亦福也,造物所忌,天地鬼神忌恨的是那个老是爱出名的人,往往这些世间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你去冷眼观察一下这个世间,那些所谓的大慈善家,沽名钓誉的,你看看他有几个好死的?你冷静观察不难发现,真是「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一切要从真实心中做去,不可以搞邪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要懂。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我们来一起合掌恭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更新于:2023-07-23 11:03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