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第十二、佛灭后的「大师」
第十二佛灭后的「大师」
佛陀八十岁那年,在竹林村最后的雨季安居期中生病了,患了严重的腹泻。那时,因为当地饥荒,只有尊者阿难随侍在侧。
眼看着佛陀病了,又没有其它人在,尊者阿难既担忧又惶恐,但想到佛陀尚未对比丘们有任何的遗命,应当不会入灭,就宽心了不少。
待佛陀病好转,可以出房走动时,尊者阿难才放了心,并将他的想法告诉了佛陀。
佛陀听了,回答尊者阿难说:
「阿难!我对大家的教导,一向是毫无保留的,大家还期待我指示什么呢?如来从不以自己为领导者的,只有自认为是领导者,才会留下遗命。我已经老了,八十岁的身体,就像一部中古车一样,只有靠不断地维修,才能勉强维持。所以,大家是不能一直想依靠我的,应当依靠自己;依靠法,因为除此以外,就没什么好依靠的了。
怎样才是依靠自己,依靠法呢?那就是应当努力在自己的身体、感受、心念、想法上专注觉察,来止息一切忧愁烦恼。我入灭后,能够这样修行的人,一定能够达到最高的成就,那就是我真正的弟子了。」
之后,佛陀又继续往西北方游化。最后,在末罗国首都波婆城接受铁匠纯陀的菇茸供养,引发更严重的腹泻,勉强走到拘尸城,为一位名叫「须跋」的婆罗门说了八正道,引导他证入阿罗汉后,就在城中沙罗林中的双树间入灭了。临入灭前,告诉尊者阿难说:
「阿难!你们之中,如果有人以为『大师的教导没有了,我们再也没有大师可以依靠了』,阿难,可别这么想啊!我成佛以来所说的经法与戒律,就是你们的大师;你们的依靠。」
※※※ 佛陀入灭后不久,尊者阿难在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迦兰陀竹园的竹林精舍。
这天早上,尊者阿难打算入城乞食。
由于时候尚早,尊者阿难就顺道去探访一位名叫「瞿默目揵连」的婆罗门。见面寒暄后,瞿默目揵连就问:
「你们当中,有哪一位比丘的能力,与尊者瞿昙(佛陀)一样的吗?」
尊者阿难回答说:
「没有!因为世尊是法的先觉者、教导者,所有比丘,都是依从佛陀的教导而成就的,就从这一点来说,是没有任何比丘能与世尊等同的。」
此时,奉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之命,在王舍城督导建设,以防御跋耆国来犯的大臣禹舍,也正好来访,就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大臣禹舍对佛陀入灭后,僧团的运作方式也感到好奇,就接过话题,问尊者阿难说:
「你们当中,既然没有一位比丘能和世尊一样,那么,有没有哪位比丘,是沙门瞿昙生前所指定的接班领导人,来成为你们的依靠呢?」
「没有!」尊者阿难回答。
「那么,有没有哪位比丘,是僧团大众推举出来的领导人呢?」
「也没有!」
「如果是这样,那你们如何保持僧团的清净与和合呢?」
于是,尊者阿难就告诉大臣禹舍说:
「我们是『依法不依人』。我们沿着村落游化,在每月十五日集会布萨,大家依法、律,以彼此发问的方式反省检讨。如果有过失犯戒的,就依法、律的规定来处置,所以我们僧团得以维持和合。」
大臣禹舍再问:
「你们当中,有值得恭敬、尊重,让比丘们愿意跟着他学习的吗?」
阿难回答说:
「有的!如果有具足持戒圆满、多闻深入、作善知识、身心远离、乐于禅观、衣食知足、正念成就、精进修行、圣慧明达、漏尽解脱等十种成就的比丘,就是大家恭敬、尊重,乐于跟他学习的对象。」
大臣禹舍当下深表赞叹,并且叙说过去一次自己拜见佛陀的经验,认为佛陀赞叹一切禅修。
尊者阿难不同意大臣禹舍的想法,因而纠正他说,佛陀对没有离贪、瞋、昏沈、掉悔、疑等的禅修,并不赞叹,佛陀经常赞叹的是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的禅修。
最后,尊者阿难又为瞿默目揵连婆罗门澄清:佛陀、慧解脱与俱解脱阿罗汉三者的解脱,并没有差别,也没有哪一种比哪一种殊胜,然后就在瞿默目揵连婆罗门家中,接受了午斋供养。
按语:
一、本则故事前段取材自《长阿含第二游行经》、《长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经》、《相应部第四七相应第九经》,后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连经》、《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连经》。
二、印顺法师在其《妙云集华雨香云》中,有一篇文章,题为〈佛灭无大师〉,即说明佛灭后,僧团依法、律而行,并没有所谓领导者的继承制度。本则故事之篇名,是依《长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经》之经文「依我为汝等所说之法与律,于我灭后,当为汝等之大师」而定,名称看似与该篇相反,实则意涵相同。
三、僧团虽然不设领导权,不过僧团中确有依止某位有成就大德修学的一群群聚集,这种状况,在《杂阿含第四四七经》、《相应部第一四相应第一五经》、《增壹阿含第四九品第三经》均有明白的叙述。而值得比丘依止修学者的十种标准,《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连经》与《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连经》所说并不一致,大体来说,《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连经》是重于禅定与神通成就的,《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连经》则否,这或许是不同部派的所重不同。本则故事的叙述,是依《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连经》的说法。
四、佛陀、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的解脱并无差别一段,《中部第一○八瞿默目犍连经》无,但在《杂阿含第一二二七经》、《杂阿含第七五经》、《杂阿含第六八四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五八经》中,都有相同内涵的叙述,故依《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揵连经》编入。
五、佛法的修学,生死的解脱,除了依靠自己对法的实践外,再没有其它依靠了。这样的遗教,明白显示了佛法自力解脱的精神,与后来传出的一些他力法门不同。所依靠的法,佛陀简要地说,是「四念处」。有些鼓励修四念处的经、论,会特别强调四念处的重要性,但佛法的修学,有其整体性,如果参考其它《阿含经》,佛陀一生的教说,最能表示这整体性的,其实是「八正道」。例如,佛陀初转*轮时,说了「四圣谛」与「八正道」,入灭前,度化最后一位弟子须跋时,也说「八正道」。再依《杂阿含第二八一经》来看,在「四念处」修学之前,要有「正见」、「六触律仪」、「三妙行」的成就为基础,而「四念处」成就之后,还要「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修「七觉支」,才契入解脱(参看故事第九二〈萦发目揵连的参访〉)。《杂阿含第六二四经》、《相应部第四七相应第一六经》也表示了要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的意思,都值得参考。
六、佛法有关禅定的修学内容有很多,例如「四禅、四定、八解脱、三三昧」等。如果参考其它《杂阿含经》的叙述,佛陀所偏重的,确实像本则故事中尊者阿难所说的,是从初禅到第四禅的「四禅」。
七、依《阿含经》经文,佛弟子间所称呼的「大师」,都是指佛陀。这与现代常以「大师」为某些法师的敬称,广用「大师」称号的情形不同。
相关文章
-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十二讲 第八识颂
- 风水大师告诉你:2015穿这3种颜色开运哦!
- 星云大师:佛氏门中“看风水”最透彻,心是一个人最好的龙穴!
-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3
- 星云大师:为人处事十二个法则,看完受益一生
- 觉音尊者:清净道论 第十二 说神变品
- 阿弥陀佛第十二大愿_光明无量愿
- 金刚经及六祖慧能大师开示善法
- 弘忍大师:宗镜录卷第三
- 道信大师:杨惠南: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
- 道信大师:真心任遍知
- 弘忍大师:宗镜录卷第六
-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1
-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3
- 星云大师:赞美就能化缘;
- 星云大师:佛陀的本来面目04
- 俱天大师的故事
-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二讲02
- 星云大师:为孕妇的祈愿文
- 星云大师:《心经》第16课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