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帕奥禅师:无上的布施3

南传人物2024-08-15 14:25
简介甚么是四圣谛呢?一、苦谛(dukkha-sacca):苦谛指五蕴。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了知苦谛,这观智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二、集谛(samudaya-sacca):这是苦的缘..

甚么是四圣谛呢?

一、苦谛(dukkha-sacca):苦谛指五蕴。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了知苦谛,这观智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

二、集谛(samudaya-sacca):这是苦的缘起。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了知缘起,这观智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

三、灭谛(nirodha-sacca):这是涅盘。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证悟涅盘,这证悟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

四、道谛(magga-sacca):这是八圣道分,换句话说,就是观智(vipassana-bana)与道智(maggabana)。如果弟子透过老师的指导而具足观智与道智,这些智慧远比以尊敬、四事供养报答老师更珍贵。因为这些智慧能使他解脱生死轮回,而尊敬与四事供养不能直接使人解脱生死轮回。不过,四事供养可以间接地作为修行止观,证悟涅盘的助缘。

在此,我要更进一步地解释。五蕴是苦谛。五蕴当中包括色蕴(rupa-khandha);色(rupa)以色聚的状态存在。当我们分析它们时,可以透视到二十八种色法。请思考这个问题: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他老师能教导这些色法及它们的分类。唯有佛陀及其弟子才能辨识这些色法,并教导这些色法的分类。又五蕴当中也包括四种名蕴(nama-khandha);除了有分心(bhavavga)之外,这些名法依心路过程而生起。佛陀精确地教导在一个心识刹那中,有多少个心所(cetasika)伴随著心(citta)同时生起,以及辨识与分类它们的方法。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他老师能清楚地显示与教导这些名法,因为没有其他老师彻底地了解它们。然而,如果佛陀的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导,而有系统地精进修行,他们将能清楚地辨识这些名法。这是佛教徒的绝佳良机,你不应错过这个机会。

其次,缘起是集谛;佛陀也教导弟子如何辨识缘起。当佛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导而辨识缘起时,他将彻底了解因果之间的关系,将得到过去因产生现在果,以及现在因产生未来果的观智,了知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中没有造物者创造任何结果,也没有任何事物是无因而生起的。这智慧只能从佛陀的教法中得到,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再者,当弟子识别缘起时,他将见到过去世与未来世。如果他辨识许多过去世,那么他的观智将使他明白何种不善业使人投生恶道,以及何种善业使人投生善道。唯有佛陀的教法谈到有关三十一界的道理及业果法则(业的法则)。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没有其他人了解三十一界及造成投生於每一界的业果法则。因此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接著,如果弟子能辨识未来世的因果,他将见到名色的息灭,将彻底地明白自己的名色何时将灭,这是灭谛。唯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得到这种智慧,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

还有,佛陀也教导达到寂灭境界的方法,那即是止观法门。止观即是八圣道分:分析名色的智慧与辨识因缘的智慧是正见(samma-ditthi);透视名色息灭的智慧也是正见;透视八圣道分的智慧亦是正见。将心投入四圣谛的心理现象(寻心所)是正思惟(samma-savkappa)。以上二项属於观禅。要修行观禅,我们必须依靠止禅的帮助。止禅就是正精进(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与正定(samma-samadhi)。修行止观时,我们必须以清净的戒行(sila)为基础,那即是正语(samma-vaca)、正业(sammakammanta)、正命(samma-ajiva)。因此,以戒为基础而修行止观即是实践八圣道分。八圣道分只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因此你也不应错过这个良机。为什么呢?因为四圣谛的观智能使人解脱生死轮回。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