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入。」又说:「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
「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的三个阶级,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称「三界二十八天」。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是都属于迷界,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为圣者所厌弃。
《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化城喻品〉说:「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意思是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因为三界迷苦的领域有如大海的无边无际,因此三界又称苦界、苦海。一般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出离三界,勤求解脱涅槃之乐。
贰·三界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一、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间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罗,下至畜生、饿鬼、地狱等,因为此界为男女杂居,多诸染欲,因此称为欲界。
二、色界
色界指远离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也没有女形,众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宫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为此界尚有色质,因此称为色界。
三、无色界
无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之物,也没有身体、宫殿、国土,只有心识,住在深妙的禅定之中,因此称为无色界。
叁·二十八天
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禅十八天、无色界的四无色天。
一、六欲天
欲界六天又分为地居天与空居天。
1.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1)四天王天:东为持国天,住须弥山黄金埵,由提头赖咤天王统领干闼婆(香神或乐神)、富单那(热病鬼)二部。西为广目天,住须弥山白银埵,由毗留博叉天王统领毗舍阇(啖精气鬼)、毒龙等。南为增长天,住须弥山琉璃埵,由毗留勒叉天王统领鸠盘荼(厌魅鬼)、薜荔多(饿鬼)二部。北为多闻天,住须弥山水晶埵,由毗沙门天王统领夜叉、罗剎(速疾鬼)等二部。四天王天的各部合称天龙八部。
(2)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须弥山顶,中间为善见城,天主为释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为三十三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所载,分别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地天、住俱咤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天、清净天等。
地居天由于居于须弥山,因此名为地居,天神的男女淫事与人间无异。
2.空居天: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1)夜摩天:夜摩意思为时分,此天对于欲境知道节制有分,以相抱为淫事。
(2)兜率天:兜率意思为知足,对于欲境知道止足,以执手为淫事。
(3)化乐天:乐于变化,欲心微薄,以相笑为淫事。
(4)他化自在天:于五欲境界自在变化,欲心渐无,因此以相视为淫事。
二、四禅十八天
色界四禅天依禅定的深浅粗妙而分四级,共有十八天。
1.初禅三天:指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烟火,因此没有鼻、舌二识,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惟的能力。
2.二禅三天:指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以上只有意识,没有眼、耳、身三识以及寻伺思惟,因此只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3.三禅三天:指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只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4.四禅九天:指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四禅天只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
三、四无色天
无色界的有情,虽然没有物质,但依定力相应而感得的业报有深浅不同,因此也分为四级。
1.空无边处天:指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欣求虚空无边,由加行入空无边处定为因,所得定地的果报。
2.识无边处天:指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的果报。也就是思惟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识之相,观察照了无边的识相,以先思惟无边的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定,称为识无边处。
3.无所有处天:指厌患识无边处,舍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动,到了加行成就时,不但所思惟的空没有了,连观无边心识的能观心也没有,因此名无所有处天。
4.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因此称为非想;此天尚有细想,因此称非非想。此天位于三界九地的顶上,因此又称有顶天。
肆·天界的殊胜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邻人道,两者都是苦乐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胜之处。根据经典所载,天人有以下几点殊胜:
一、寿命长久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寿命五百岁,约等于人间九百万岁;忉利天寿命一千岁,约等于人间三亿六百万岁;夜摩天二千岁,约为人间十四亿四百万岁;兜率天四千岁,约为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岁;化乐天八千岁,约为人间二百三十亿岁;他化自在天一万六千岁,约为人间九百二十一亿六百万岁。
色界天中,初禅的梵众天寿半劫,梵辅天一劫,大梵天一劫半;二禅天的少光天二劫,无量光天四劫,光音天八劫;三禅天的少净天十六劫,无量净天三十二劫,遍净天六十四劫;四禅天的福生天一百廿五劫,福爱天二百五十劫,广果天、无想天五百劫,无烦天千劫,无热天二千劫,善见天四千劫,善现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
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二万劫,识无边处天四万劫,无所有处天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天八万大劫,约等于世间成住坏空八万次。天人寿量之久,可见一斑。
二、身体高大
四天王身高半由旬(约人间十里);忉利天身长一由旬(约二十里);夜摩天身长二由旬(约四十里);兜率天身长四由旬(约八十里);化乐天身长八由旬(一百六十里);他化自在天十六由旬(三百二十里);色究竟天一万六千由旬(二十二万里)。月球距离地球平均只有二十二多万里,色究竟天的人,手不必举,便能摘下月亮,宇宙虚空之广大无边,及天人身体之高大,实非凡人智识所能想象。
三、衣食殊妙
天界众生身体越高,穿的衣服越轻。如欲界四天王天衣长二十里,重半两;忉利天衣长四十里,重六铢(一两有四十八铢);夜摩天衣长八十里,重三铢;兜率天衣长一百六十里,重一铢半;化乐天衣长三百二十里,重一铢;他化自在天衣长六百四十里,重半铢。
色界的梵众天穿衣与否,并没有分别,随着身形自然有光明胜妙的天衣披身。
其次说到饮食,欲界的众生吃自然食、净揣食,以衣被细滑为食、澡浴感受为食;色界有情以法喜为食,以禅悦为食;无色界有情则以意识为食。
四、禅定法乐
从色界乃至无色界的众生,已经不再以世俗纷乱动荡的欲乐为满足,而能安住于甚深禅定之中的静谧轻安。
天界虽然有许多殊胜妙乐,但是天人一旦福报享尽,难免五衰相现,依旧要堕落到六道轮回受苦。
另外,天界仍属三界之内,仍然难逃成住坏空的劫难,当世界坏灭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打三禅的三种苦难,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无色界也逃避不了国土危脆、诸行无常的现象,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报,但是天界并不是一个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因此,学佛的人不应以求生天界为最终目标。所谓「三界如火宅」,如何出离三界,如何解脱生死,获得究竟涅槃之乐,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天堂与地狱
壹·前言
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之中,一般人的思想、意识所及,除了今生所依存的世界之外,其次就是天堂与地狱。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认为人死后不是上生天堂,便是堕入地狱,天堂与地狱介乎人道的上下,一个代表享乐,一个代表受苦,这就是一般人对天堂与地狱的认识。
然而,以佛法来讲,人死后不一定就上生天堂或堕入地狱,天堂与地狱只是十法界中的其中二界,上生天堂有上生天堂的条件因缘,堕入地狱有堕入地狱的业力道理,二者各有其不可混淆错乱的因缘果报。
贰·天堂和地狱的种类
各种宗教都认为有天堂地狱的存在,佛教也肯定有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事实。
一、天堂
佛教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
1.欲界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2.色界十八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为初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为二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为三禅三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普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为四禅九天。
3.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二十八天的介绍详如上讲「三界二十八天」,此处不再赘述。
二、地狱
地狱有十八种之分,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十八地狱,即: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等十八个极苦的地方。
1.八热地狱:指等活、黑绳、堆压、叫唤、大叫唤、烧炙、大烧炙、无间(阿鼻)等八个炎热的大地狱。
(1)等活地狱:又称想地狱。是说众生犯杀生重罪堕入此道,手生铁爪,其爪长利,互相瞋忿,怀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堕落;或受到斫刺磨捣等刑罚,闷死过去之后,经凉风一吹,皮肉还生,马上苏醒复活,继续受苦。
(2)黑绳地狱:此狱中狱卒,以热铁绳絣牵罪人,然后斩锯,复有恶风吹热铁绳,笼络其身,烧皮彻肉,焦骨沸髓,苦毒万端,故称黑绳地狱。
(3)堆压地狱:又称众合地狱。凡是犯杀生、偷盗、邪淫者堕入此道。此地狱中有大石山,罪人进入后,山自然合起,堆压其身,骨肉糜碎,故称堆压地狱。
(4)叫唤地狱:是说受罪众生既到此狱,狱卒即将其掷入大镬中,沸汤烹煮,受诸痛苦,号啕叫唤,所以称叫唤地狱。凡是犯杀生、偷盗、邪淫、饮酒者堕入此道。
(5)大叫唤地狱:是说狱卒既将罪人沸汤烹煮已,业风吹活,又捉向热铁中煎熬,痛苦极切,发声大叫,故称大叫唤地狱。凡是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者堕入此道。
(6)烧炙地狱:又称焦热地狱、炎热地狱。此地狱中以铁为城,烈火猛焰,内外烧炙,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所以称烧炙地狱。
(7)大烧炙地狱:又称大焦热地狱、大极热地狱。是说狱卒将罪人置于铁城中,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炽盛;其坑两岸,复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着于火中,皮肉糜烂,痛苦万分,故称大烧炙地狱。
(8)无间地狱:又称阿鼻地狱、无救地狱。是说有罪众生,于此狱中受苦,无有间歇,故称无间,是极苦的地狱。凡是造五逆罪、诽谤大乘者堕入此道。
2.八寒地狱:指頞浮陀、泥赖浮陀、阿咤咤、阿波波、虎虎婆、嗢钵罗、钵特摩、摩诃钵特摩等八种寒冷冰冻的地狱。
(1)頞浮陀地狱:译为疱。指受罪众生因严寒逼身,皮肉疱起。
(2)泥赖浮陀地狱:译为疱裂。是说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疱即拆裂。
(3)阿咤咤地狱:是说受罪众生由于寒苦增极,唇不能动,唯于舌中作此咤咤之声。
(4)阿波波地狱:是说受罪众生寒苦增极,舌不能动,唯作此波波之声。
(5)虎虎婆地狱:同于上述二者,都是因寒苦增极而发出异声。
(6)嗢钵罗地狱:译为青莲花。是说受罪众生由于寒苦增极,皮肉开拆,似青莲花。
(7)钵特摩地狱:译为红莲花。是说受罪众生由于寒苦增极,肉色大拆,似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地狱:译为大红莲花。是说受罪众生因寒苦增极,皮肉冻裂,全身变红,似大红莲花。
此外,孤独地狱、近边地狱都是由各人的罪业所招感,孤散四处,或在四洲之中,或在山谷间,或在山顶上,或在旷野,或近江河,或在地下、虚空之中,处所不定。
另外,八大地狱各有十六眷属地狱,又称十六小地狱;乃至无量无数的地狱,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
总而言之,只要众生造作恶业,就有地狱的存在。
参·天堂地狱概况
根据《金光明经》、《起世经》、《立世阿毗昙论》等经论记载,将天人的生活概述如下:
天人形象:身有光明,齿白方密,璎珞披身,自然无垢。
天人寿命:由五百万岁至八万四千劫。
天人饮食:欲界天人随其贵贱,好恶不同,色界天人则以禅悦法喜为食。
天人仆乘:有象、马、孔雀,诸龙乘骑及天鸟等。
天人语言:皆作圣语。
天人眷属:四天王天有九十一子,忉利天有千子,夜摩天以上有男女相匹配,不可具说其数目。
天人婚礼:欲界有男、女相,有嫁娶;色界无有男、女相,无嫁娶。
天人衣服:着天衣,光色具足。
天人奏请:观察人间善恶,奏闻帝释及忉利天。
天人住处:四天王天在日月星中,三十三天在妙高山顶,夜摩天以上在空中,密云如地。无色界天,因无形色故,无别住处。
天人贫富:欲界报有厚薄、贫富之别;夜摩天乃至色界诸天,则贫富皆等。
天人身光:欲界以施、戒、定等,身常光明,不须日照;色界行禅离欲,身出妙光明,胜日月,皆由心清净故。
天人送终:诸天若眷属死亡,不送、不烧、不弃、不理,身如光焰,没有尸骸,以化生故。
天堂代表快乐,相对的,地狱是痛苦的表征,是三恶道中最苦的一途。地狱最难忍受的痛苦是求死不能,地狱的众生是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绵绵不断,无止无尽的「无间」痛苦:
1.受苦无间:接受种种的苦刑,亦杀亦剁,亦剁亦杀,如是众苦反复展转,毫不间歇。
2.身形无间:地狱众生的身体同时布满一切狱中,接受一切的苦刑。换句话说,一切地狱的痛苦同时加在众生身上,因此苦不堪言。
3.时间无间:罪业众生受刑闷死过去以后,经业风一吹,再度苏醒过来,继续接受刑罚,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尽。
4.罪器无间:无间地狱各种刑罚的罪器充满,众生忽而上刀山,忽而下血河,忽而抱火柱,忽而灌烊铜,痛苦之酷烈,实非人间所能想象。
5.罪类无间:种种众生同时受苦,毫无间隔。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五事业感,故称无间。」就是指无间地狱由上述五事招感所成,因此称为无间。
肆·上天堂和下地狱的因缘
上生天堂或下堕地狱,各有其因缘、条件。
一、人天三福行
欲生天堂,要修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
1.布施: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惠施福利给人,分财施、法施、无畏施。布施不仅能摄受众生,自己也能舍弃悭贪的根本烦恼,尤其能招感人天福报,是自利利他的法门。
2.持戒:受持五戒必可升天。如持不杀戒,生四天王天;持不杀、不盗戒,生三十三天;持不杀、不盗、不邪淫戒,生夜摩天;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戒,生兜率天;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且受持严谨,生化乐天及他化自在天。
3.禅定:禅定是上生天堂的要道之一,因为布施、持戒是修福德,福德具备了,更要进一步修慧,欲得智慧,必须契入甚深禅定,由定而发慧。尤其色界以上诸天,都要有禅定才能修得。
二、地狱三原则
入地狱的三原则是:神通、业力、大愿。
1.神通:神通可以自由出入地狱天堂,无所障碍。譬如家喻户晓的「目连救母」的典故,目犍连***能够到地狱去救度母亲,就是凭仗着神通的力量。
2.业力:佛经上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业力是有情行为造作,招感果报的力量。有情众生造作无量无边的五逆重罪,这些罪业形成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依有情众生所造的行为后果,将有情众生牵引至地狱受报。因此众生堕入地狱,不是由天神阎君所主宰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业力。业报自作自受,丝毫不会混淆。
3.大愿:重罪众生轮回地狱是由于恶业牵引,而诸佛菩萨示现地狱是由于悲心大愿。譬如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愿,使地藏菩萨能够游化地狱,救拔倒悬。
伍·结语
天堂地狱在那里?就在我们生活的人间。譬如现代的社会,人人丰衣足食,吃穿是锦衣玉食,住的是高楼大厦,不但地毯铺地,而且有冷暖气设备,出门有轿车代步,甚至搭乘飞机轮船,一日千里;联络事情,有电话可以马上沟通远在天边的对方;观赏电视传真报导,剎那间可以看到千山万水以外的状况;计算机、摇控的使用,可以随心所欲,运用自如。我们享受着这么多的福德因缘,过着极其平静幸福的生活,这不就是天堂吗?
天堂可以在人间实现,地狱也可以在人间看到它的惨烈状况。譬如到菜市场、餐厅饭店走一遭,但见鸡鸭猪羊等,倒悬提挂,切剁宰割、活剥生烤,这不就是倒悬地狱、刀山地狱、火烧地狱吗?到医院手术室、病房等,也处处可闻哀号声,可见地狱惨状。
天堂地狱在那里?就在我们的心里。天台家说我们的心「一念三千」,唯识家则说一切万法「唯心所变」。我们的心瞬息变化,捉摸不定,忽而诸佛圣贤的心,忽而三涂恶道的心,一天之间,在十法界中上下浮沉,去来无数次。成佛希贤端在一心,堕落轮回也系乎一念。譬如有时候与人计较,不能满足,猜疑忿恨,心中充满贪瞋痴,那就是地狱;有时对人慷慨布施,欢喜赞叹,处处以慈心待人,那就是天堂。
《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如果能够时时保持一颗明净的心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个世界便是天堂,便是净土。因此,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第三篇三千大千世界
壹·前言
在佛教里,宇宙和人生,统名为世间。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世间又是「宇宙」的意思──古往今来的时间是「宇」;上下四方的空间是「宙」,所以宇宙其实就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时间与空间,具体的说,主要指此方世界、他方世界等国土世间,又叫「器世间」。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实,我们所生存的地球面积只有太阳的一百三十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太阳是地球的一百三十万倍大,而在敻辽的虚空之中,一个银河系就大约有两千亿个太阳,宇宙里的银河系又多达几百万个,如此一想,宇宙真是无比的浩瀚深广。
若从小的微尘方面来说,现代物理学把物质分解成最小的单位,叫做原子、电子、中子,而微尘比中子更细微。平常我们看牛毛是很细小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度的显微镜放大来看,还可以发现更多更小的成份,这种比一般观念还要细微了几万倍的情形,就是微尘。
在佛教里,大的空间叫佛剎、虚空,小的叫微尘,名称虽然不同,却都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从佛法上说,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泛指宇宙,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无量无边,无垠无涯的。
贰·世界的构造
构成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个小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九山八海(内侧七个海是淡水,靠近最外侧的铁围山是咸水),以及日月星辰,乃至色界的初禅天以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如此世界称为一小世界。换句话说,一个小世界包含了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乃至天道的欲界天、色界初禅天,以及日月星辰,相当于一个太阳系的世界。有的经典则认为一小世界总含三界。每一个小世界的最下层是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是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是一层金,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就是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的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的最中央。
一、须弥山
须弥山,又称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等,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在佛教的宇宙观中,它耸立在一个小世界的中央,周围有四大洲、九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个世界,也就是一般所称的自然界。
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也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山势笔直,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的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的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的门、墙、窗、栏、树等,都是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的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是帝释天居住的地方。
二、九山八海
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说,须弥山的四周,环绕着八座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八山加上须弥山本身,合称为「九山八海」。八山分别为:
1.伽陀罗:译为担木或空破。高四万两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围绕于须弥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达八万四千由旬,水上遍覆无量的优婆罗华、钵摩华、拘牟陀华、奔荼利迦华等诸妙香物。此海中又有弗婆提(东胜身洲)、阎浮提(南赡部洲)、西瞿耶尼(西牛贺洲)、郁单越(北俱庐洲)等四大洲,各分布于东、南、西、北四方。
2.伊沙陀罗:译为持轴或自在持。高二万一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绕于伽陀罗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四万二千由旬,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遍覆水上,出种种香,香气充满一切处。
3.游干陀罗:译为双持,高一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伊沙陀罗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二万一千由旬。
4.苏达梨舍那:译为善见。高六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游干陀罗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一万二千由旬。
5.阿输割那:译为马半头或马耳。高三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善见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六千由旬。
6.尼民陀罗:译为持边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马食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二千四百由旬。
7.毘那多迦:译为障碍、或犍与,又称象鼻。高六百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尼民陀罗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
8.斫迦罗:译为铁围山。高三百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所成,绕于象鼻山之外,二山间的大海,阔六百由旬。铁围山为世界之外廓,环状绕于金轮的最外侧,出了铁围山便是太虚。
三、四大洲
根据《起世经》卷一记载,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这是十法界中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四大洲分别是:
1.毗提诃(东胜身洲):位于须弥山东方的咸海中,本洲的众生人身殊胜,因此以胜身为名。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说:「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其土正圆,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圆,像彼地形。」但是《俱舍论》卷十一则说:东毗提诃洲地形如半月,东狭西广,三边各二千逾缮那,东边三百五十逾缮那,住民的面相也呈半月形,身长八肘,寿二百五十岁,也有中夭者。本洲有三事殊胜:土地极广、极大、极妙。
2.阎浮提(南赡部洲):位于须弥山的南方,因此又称南阎浮提、南赡部洲。此洲因为盛产阎浮树,又出产阎浮檀金,因此又有胜金洲、好金土等译名。
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载:「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俱舍论》卷十一载:「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此洲人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于其它三洲及诸天。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国土,就是南赡部洲。
3.西瞿耶尼(西牛货洲):位于须弥山西方,以牛做为货币而行买卖交易,因此又称西牛货洲。
根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载:此洲为半月形,纵广八千由旬,住民也面如半月,身长三肘半,寿命二百岁,常以牛、羊、摩尼宝易物为生。《俱舍论》卷十一则说:此洲形状犹如满月,人面也如满月,身长十六肘,寿命五百岁。此洲也有特殊的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4.郁单越(北俱卢洲):据《大楼炭经》卷一载:北俱卢洲位于须弥山北的咸海中,洲形正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静、净洁、无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北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乐,没有忧虑。
此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器物多是金银、琉璃、水晶所制成,并且为大众所共同拥有,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斗争的事。本洲众生寿足千年,命终之后,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于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八难之一。
参·三千大千世界
佛教的宇宙观主张:宇宙是由上述的无数个小世界(相当于一个太阳系)所构成。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换句话说,一百万个小世界(太阳系)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也就是说,十亿个小世界(太阳系)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因为是由小千、中千、大千等三个千数重叠而成,因此又称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一个银河系。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的化境,称为一个佛土,至为辽阔浩瀚,而宇宙中有无数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存在其中,佛经称为「十方恒沙世界」、「十方微尘世界」,可见宇宙之至大至广。
肆·结语
在广大的宇宙里,森罗万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佛法将之总括归纳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
有情世间指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的色身,器世间是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器世间不但提供我们活动的空间、场所,并且供给我们赖以生存所必须的事物。譬如山河大地、各种矿物以及水火风电等,乃至太阳所发出的光热,都是我们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可以说,器世间提供我们生存的条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理应关心我们的宇宙世界,诚如理学家陆象山说:「宇宙的事,乃我们自己份内的事;我们自己份内的事,也就是宇宙份内的事。」
然而,以我们的浅薄知识,实在无法了解广大无边的世界,因为宇宙之大,即使利用最快速的光,也无法绕遍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实在无须向心外世界探讨,而应向心内追求。王阳明先生说:「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佛经说:「悟者所居之外,大地无寸土。」又说:「心外无一法。」唯识家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些都告诉我们,世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朵云彩而已。因此,我们如果能将宇宙纳于胸中,对宇宙万物便可以了然于心,因为法界之宽,其实也只在当下一念。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