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汉传人物2024-06-02 12:02
简介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一辛三、后建立摄(分三科) 壬一、标依如来住及依如来到究竟地,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在..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一

辛三、后建立摄(分三科) 壬一、标

依如来住及依如来到究竟地,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

在菩萨地这一科里边,有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广辨一一」。广辨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普摄学果」,分三科,第一科「标释品类」。「标释品类」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别释」。「别释」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摄」,第二科「次相等摄」,现在是「后建立摄」。这个建立怎么讲呢?因、果,因是能建立,果是所建立的,这一品就谈到佛的果,所以叫做建立品。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依如来住及依如来到究竟地,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依如来住」,就是前面〈住品〉,就是有十三住,十三住最后一住就是如来住。「及依如来到究竟地」,这是那个〈地品〉,〈地品〉有七地,七地中最后就是究竟地。究竟地里边也包括法云地,加如来地,合起来名为究竟地。就是根据〈住品〉的如来住,〈地品〉的究竟地,从这两个位次来看,「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这一切佛总有一百四十种不共于其他的人的特殊的功德,这就是所建立的果。这是「标」,下边列出来这个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壬二、列

谓诸如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

「谓诸如来三十二大丈夫相」,这是三十二不共法,这个大丈夫相,这表示特别的殊胜,其他的人不能与之相比的。另外有「八十随好」,有八十种庄严、妙好的一种果报。这个相是一种大的部位的庄严,这个八十种好是庄严这个相的。「四一切种清净」,一切种清净也有四种。另外又有「十力」,十种智慧力。又有四种无所畏惧,还有三念住,还有三不护,还有大悲,还有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这几种合起来就是一百四十不共法。

这是标列,下面第三科就解释,解释这一百四十不共法。分两科,第一科「别显」,「别显」,就是一样一样地显示,分十科,第一科是「诸相随好」,就是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好,这是第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果摄」,说他由因所得果,在果上来赞叹它。分两科,第一科是「列相好」。又分两科,第一科先标列「三十二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壬三、释(分二科) 癸一、别显(分十科) 子一、诸相随好(分二科)

丑一、果摄(分二科) 寅一、列相好(分二科) 卯一、三十二相(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这是「征」。下边就是列出来,也就是回答。

辰二、列

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是大丈夫大丈夫相。二者于双足下现千辐轮,毂辋众相,无不圆满。三者具大丈夫纤长指相。四者足跟趺长。五者手足细软。六者手足网缦。七者立手摩膝。八者瑿泥耶[跳-兆+专]。九者身不偻曲。十者势峰藏密。十一者身相圆满如诺瞿陀。十二者常光一寻。十三者身毛上分。十四者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十五者身皮金色。十六者身皮细滑尘垢不着。十七者于其身上两手两足两肩及项七处皆满。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师子王。十九者肩善圆满。二十者髆间充实。二十一者身分洪直。二十二者具四十齿皆悉齐平。二十三者其齿无隙。二十四者其齿鲜白。二十五者颔如师子。二十六者其舌广薄,若从口出,普覆面轮及发边际。二十七者于诸味中得最上味。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二十九者其目绀青。三十者睫如牛王。三十一者其顶上现乌瑟腻沙。三十二者眉间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是大丈夫大丈夫相。

「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这个等和案应该连起来念。具大丈夫的足,这个足有什么特别呢?「善安住」,善者能也,就是能站得住,这事也不容易。「等案地相」,就是这个足接触地面的时候是平等的。可能我们一般人这个足下面案在地上有空的地方,有一部份是空的,没有接触地面。佛的足是平等地都案在地面了,这个足有这样的相。「是大丈夫大丈夫相」,这个大丈夫的相是这样子。这是第一。

「二者于双足下现千辐轮」,前面这个「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在后边看,佛的足是不触地面的,与地面距离有四寸,但是这句话就表示佛的足下面是平的。「二者于双足下现千辐轮」,佛的双足下面有千辐轮相。佛走路的时候,这个足是没有触到地面,但是从那走过的时候,这个地上现出来千辐轮的相,千辐轮的痕迹。那个轮有千辐,有一千那么多的。「毂辋众相,无不圆满」,那个轮也有毂,也有辋,众多的相都是圆满的,这是第二。

「三者具大丈夫纤长指相」,这个足有指,足那个指是很长的。你注意的话,我们人与人也不一样,有的人足的那个指短,有的人足指长,不一样。佛的这个足,那个指是长的,「长指相」。

「四者足跟趺长」,佛的足的跟也是长。我们一般人足的跟就是从上面一直下来,不长。佛那个跟好像还向后边伸,长。趺就是足背,跏趺坐就是趺跏在腿上。

「五者手足细软」,佛的手和佛的足都是很微细,都很柔软,不是那么粗糙。

「六者手足网缦」,这个手指、足指之间还有网,手足网缦。像我们看那个鹅,鹅的足,它那个指之间还有一个连结的,连结起来,像个网似的。佛的手足指也有这个,网缦。这个「网」,就是形容那个指与指之间相连结像网似的;这个「缦」,就是它还有光彩,是这个意思。

「七者立手摩膝」,佛立在那里,这个手垂下来能摩到膝盖,有这一点。我们看《三国志》,刘备也有这个相,他的手能够摩到膝盖。这个手能摩到膝盖,那就表示手长,手长什么意思呢?就是坐在这里,这个手能拿到很多东西,是这个意思,就是福报大,就是这个意思。佛的大慈悲能教化一切众生,是这个意思,立手摩膝。

「八者瑿泥耶[跳-兆+专]」,这个「瑿泥耶」是什么呢?「瑿泥耶」翻到中国话,翻个金色,黄金的颜色。这个是什么呢?是鹿王的名字,一个鹿王的名字叫做金色鹿。这个[跳-兆+专]就是膝盖下面那个小腿的腿肚子,叫做[跳-兆+专]。就是那个鹿王它腿的下面小腿肚那个地方非常的美好,是这个意思;说佛那个部位也是非常美。

「九者身不偻曲」,这个身体它不弯,不弯腰驼背,是这个意思。

「十者势峰藏密」,其他的翻译也翻个马阴藏相,现在玄奘法师他就直接翻个势峰藏密,它能收藏。

「十一者身相圆满如诺瞿陀」,「诺瞿陀」是个树的名称,这个树的躯干长得非常圆满,现在佛的身相也是非常圆满,这样意思。

「十二者常光一寻」,这是玄奘法师他这么翻,翻个常光一寻。这个其他的经论上就是身光面一丈,佛的身相有光明,各方面都有一丈那么大。但是这个一寻和一丈,我查字典上,这个寻,人这个两个手一伸开就叫做一寻。有说八呎,有说七呎、六呎,这个也还有点差别。

「十三者身毛上分」,佛的身体周身的汗毛,它那个毛头向上而不下垂,所以叫做上分。

「十四者身诸毛孔一一毛生」,佛的身体,周身的毛孔,每一个毛孔都有一个汗毛,是这样子。「如绀青色螺文右旋」,那个汗毛如绀青色。这个绀说是青色,但是里面也有多少红,所以叫做绀青色。这个汗毛像那个螺似的,螺是向右旋,佛的毛孔的毛也是右旋,向右旋。

「十五者身皮金色」,佛这个身表面上是黄金颜色。

「十六者身皮细滑尘垢不着」,佛的这个身体,那个身的表皮非常微细而滑润,尘垢不着,不着尘垢。这个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

「十七者于其身上两手两足两肩及项七处皆满」,在佛的身上有两手,和两足、两肩及项,「七处皆满」,都是饱满的。

「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师子王」,如师子王那个上半的身体,就是非常的雄壮。

「十九者肩善圆满」,佛的这个肩膀也是非常圆满。

「二十者髆间充实」,这个两个肩髆中间非常地充实、健康。

「二十一者身分洪直」,就是佛的身体非常地广大,洪直。

「二十二者具四十齿皆悉齐平」,佛有四十颗牙齿,这个牙齿和牙齿是平的,都是一齐的,不是有高有低,不是的。

「二十三者其齿无隙」,那个齿与齿之间没有空隙,就是很紧密。

「二十四者其齿鲜白」,佛那个牙齿很新鲜、白净。

「二十五者颔如师子」,就是佛这个牙床很方正,像师子似的。

「二十六者其舌广薄」,佛的舌头广大而薄,这是一个相貌。「若从口出」,若是这个舌头从口伸出来,能「普覆面轮及发边际」,能盖覆到全脸,这个舌头能有这么大,一直到发的边际。

「二十七者于诸味中得最上味」,佛要吃饭的时候,饭到口中能得到最上味。原来这个味是什么样子,但是到佛的口中就变了,变到最上的滋味。

「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这是第二十八,是说佛有梵的清净的音声。「言辞」,在说话的时候,他那个音声「哀」,哀者爱也,就是那个音声你听到以后,就感觉到佛有慈悲,慈爱众生。雅者正也,那个音声正而有德。「能悦众意」,能喜悦众多人的心意,你听见了心里欢喜。「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就像那个妙声鸟的音声似的。「其声雷震犹如天鼓」,佛的声音像雷震那么样的有威势,犹如像天鼓的声音似的。这是用两件事来譬喻,一个是妙声鸟的音声,一个是天鼓的音声。

「二十九者其目绀青」,佛的眼目也是绀青的,就是青里边还有点红。

「三十者睫如牛王」,佛的眼睛睫毛像牛王的睫毛似的,是那么样的庄严。

「三十一者其顶上现乌瑟腻沙」,「乌瑟腻沙」翻到中国话,翻个肉髻。这个髻,就是有的人是用头发挽起来像个髻似的。但是佛是有两种情形,一个是骨头凸起来,那个头骨凸起来,当然骨也应该有肉,所以也可以说是骨,也可以说是肉髻,在顶上有这样的相好。

「三十二者眉间毫相」,这个两眉之间有一个,毫者毛也,有一个毛的这么一个相。「其色光白」,那个毫相的颜色是白色的,而还有光明。「螺文右旋」,也就是那个白毫也是右旋,旋在那个部位那里。「是大丈夫大丈夫相」,这个白毫相,其实这都是大丈夫相。那么这个「是大丈夫大丈夫相」,这是总结前面这一段文,这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这三十二大丈夫相都列出来了,下面是八十随行好。这是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征」。

卯二、八十随好(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如来八十随好?

「随」这个字应该就是普遍的意思,就是佛的身体普遍都是庄严的,所以叫做随好。这句话是「征」,下面第二科是「列」。分两科,第一科「于下身分六十随好」,这「八十随好」分两部份,一个下身分,一个上身分。

辰二、列(分二科) 巳一、于下身分六十随好

谓两手足具二十指及以节爪并皆殊妙,是即名为二十随好。两手两足表里八处,手四足四,并皆殊妙,是即名为八种随好。两踝膝股六处殊妙,是即名为六种随好。两臂肘腕六处殊妙,是即名为六种随好。腰缝殊妙,各一随好。两核殊妙,为二随好。阴藏殊妙,为一随好。两臀殊妙,为二随好。臗胪脐三并皆殊妙,各一随好。两胁腋乳并皆殊妙,为六随好。腹胸项脊,各一随好。如是所说,除颈已上,于下身分,六十随好。

「谓两手足具二十指」,佛的两个手、两个足,那么就是二十指;手有十指,足有十指,加起来就二十指。「及以节爪并皆殊妙」,就是足指的节、手指的节,加上节的边际,还有爪,这些部位都是非常美好的,「是即名为二十随好」。

「两手两足表里八处,手四足四,并皆殊妙,是即名为八种随好」,这个两手、两足有表有里,有向外面、有里面,那么加起来就是八处。「手四足四,并皆殊妙」,那么表里,有表有里,手四足四,加起来就是八处。「并皆殊妙,是即名为八种随好」。这个「手四」,一个手有表里,两个手有表里,不就是四了。足也是,两个足都有表里,那么加起来就是八种随好。

「两踝膝股六处殊妙」,这个踝就是小腿和脚连结的有两个骨头,两踝。膝,两个膝盖。这个股应该指大腿骨说的。这样子,两踝是两个,两膝有两个,两股有两个,这是六处殊妙,「是即名为六种随好」。

「两臂肘腕六处殊妙」,两臂,两个肘,两个腕,这又是三个,都是两个,二三是六,六处殊妙,「是即名为六种随好」。

「腰缝殊妙,各一随好」,这个腰就是腰部,这个腰缝就是应该是两个部份,两个部份中间应该是有个缝,腰缝,也是特别殊妙的,「各一随好」。「两核殊妙」,两核指什么呢?就是坐在那里,压在下面的那一部份,叫做两核,也是殊妙的,「为二随好」。

「阴藏殊妙,为一随好。两臀殊妙,为二随好」,这个两臀是哪个部份呢?就是这个两核是坐在那里压在下面是两核,臀就是在后边的,后边就是和腰相连结那一部份,叫臀,也是殊妙,「为二随好」。

「臗胪脐三并皆殊妙,各一随好」,臗就是臗骨,胪是指这个腹部,腹部向前这一部份,脐就是肚脐,「并皆殊妙,各一随好」。

「两胁腋乳并皆殊妙」,两个胁,还有腋下,佛也有两个乳,这三个部位「并皆殊妙,为六随好」。

「腹胸项脊,各一随好」,这个胪是腹的向前,其它一部份就算是腹了,在胸前一部份,在颈子一部份,这个脊骨一部份,「各一随好」。「如是所说,除颈已上」,在颈部以上不算在内,「于下身分」,总计起来有「六十随好」。

《披寻记》一六三三页:

于下分身六十随好者:前说腰缝殊妙为二随好,腹胸项脊为四随好,并余所说,故成六十。

这是第一科「于下分身六十随好」,下面第二科「从头以下二十随好」。

巳二、从头以下二十随好

上下齿鬘并皆殊妙,为二随好。[齿*虚]腭殊妙,为一随好。两唇眷属并皆殊妙,为二随好。颐善圆满为一随好。两颊圆满善安其所,为二随好。两目眷属并皆殊妙为二随好。两眉殊妙,为二随好。其鼻二孔并皆殊妙,为二随好。其额殊妙,为一随好。角鬓、两耳并皆殊妙,为四随好。头发殊妙,为一随好。如是所说,从颈已上,二十随好;

「上下齿鬘并皆殊妙」,这个齿有上下,那个齿好像是个鬘似的,「并皆殊妙,为二随好」。[齿*虚]腭殊妙,为一随好」,这个[齿*虚]腭是什么?就是牙根,牙所住处,也是殊妙,「为一随好」。「两唇眷属」,这个上唇和下唇能相配合,所以叫做眷属,「并皆殊妙,为二随好」。「颐善圆满为一随好」,这个颐就是表面上有两颐,也是非常圆满,「为一随好」。「两颊圆满」,这个颊车,也是圆满,「善安其所,为二随好」。「两目眷属并皆殊妙」,这个左右两个目也是互相配合,所以叫做眷属,「并皆殊妙为二随好」。「两眉殊妙,为二随好。其鼻二孔并皆殊妙,为二随好。其额殊妙」,佛的额头,那个部位也非常的美好,所以也是一个随好。「角鬓」就是额角这个地方,还有两耳,「并皆殊妙,为四随好」。头发,佛的「头发殊妙,为一随好」。「如是所说,从颈已上,二十随好」。

辰三、结

前有六十,后有二十,总合说为八十随好。

这是结束这一段。

寅二、简差别(分二科) 卯一、辨已得等(分四科) 辰一、初获异熟

如是诸相及诸随好,若诸菩萨始入净胜意乐地时,已得异熟。

这是第二科「简差别」。前面列出来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好,这一科结束了。下面第二科是「简差别」,分两科,第一科「辨已得等」,分四科,第一科是「初获异熟」。

「如是诸相」,这三十二相。「及诸随好」,有八十种。「若诸菩萨始入净胜意乐地时」,若是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密的菩萨,「始入净胜意乐地时」,就是开始得无生法忍的这个时候。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成就了般若波罗密,也有大悲心,所以他的心,他的愿、行都是特别殊胜,特别清净的。「已得异熟」,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得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果报。因为在胜解行地的时候,他发无上菩提心,长时期地修六波罗密,那么现在得无生法忍这个时候,也就得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果报了。这是「初获异熟」,初开始得到果报。下面第二科「殊胜清净」。

辰二、殊胜清净

从此已上,诸相随好,展转获得殊胜清净。

「从此已上,诸相随好」,就是从初极喜地以上,二地、三地、四地以上,那个诸多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展转获得殊胜清净」,因为他继续不断地修六波罗密,修诸功德,栽培善根,所以他展转地获得殊胜清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逐渐地进步了。

《披寻记》一六三三页:

已得异熟等者:相及随好、菩萨始入地时创初获得,名得异熟。由是菩萨异熟相故,如下自说如是相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从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此应准知。

「已得异熟等者:相及随好、菩萨始入地时创初获得」,就是那时候才开始,创就是开始,开始的时候就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那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所以若提出来问题,从什么时候得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呢?从初欢喜地的时候得到了,「名得异熟」。「由是菩萨异熟相故」,由是菩萨他有这个异熟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下自说」,下面的文会讲的。「如是相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那个时候就是有这样的种子,有相好的种子。「依身而住」,以身为依止,在那里存在,那就是在阿赖耶识名之为身了。

「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从修彼能得方便」,这位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修六波罗密,这个时候就是在胜解行地。在这个位次的时候,「始从修彼能得方便」,才能够创造彼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得的方便之因。「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这个时候,入圣位的时候,才得到果报。「菩萨若在诸余上地」,他继续地修学圣道,修学六波罗密,由初地到二地、三地、四地,若在诸余上地呢,「如是相好,转胜清净。此应准知」,就是从初开始,就是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乃至到第十地,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有展转殊胜的不同。

辰三、一切圆满

当知乃至坐菩提座,方乃证得其余所有四一切种妙清净等不共佛法,善净圆满。

这是第三科「一切圆满」。当知道乃至坐菩提座,就是超过了第十法云地,到如来地的时候,就是坐了无上菩提座了,就是得无上菩提了。这个时候「方乃证得其余所有四一切种妙清净等」,前面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四一切种妙清净等不共佛法。「善净圆满」,这四种功德才能够清净地圆满成就了。

《披寻记》一六三四页:

四一切种妙清净等不共佛法等者:谓一切种所依清净,一切种所缘清净,一切种心清净,一切种智清净,是名四一切种清净。等言、等取十力等不共佛法,此中义显相好及余一切不共佛法,于佛果位,说名善净圆满。如下自说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故。先菩萨时亦已成就,然是下劣,故不建立。

「四一切种妙清净等不共佛法等者:谓一切种所依清净」,这个四一切种清净,第一种是什么呢?「一切种所依清净」,就是一切种功德的依止处清净,那就是佛的身清净。一般的说法就是身清净,但是再明白一点说,实在就是心清净;心为一切法的依止处。「一切种所缘清净」,就是一个所依,一个所缘。这个所依是一切功德的依止处,心清净。现在一切种所缘清净呢,就是心面对一切法的时候,一切法是它的所缘,也是清净,所缘的一切也都是清净,就是他没有有所得的执着,他那个清净的大智慧缘一切法的时候也是清净的。「一切种心清净,一切种智清净」,这样说呢,这个地方说一切种心清净,那前面一切种所依清净,那应该说是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色受想行识,这不单是心,这叫所依清净。那么现在单独说一切种是心清净。「一切种智清净」,这个心是王,智慧是心所法,这个王和臣,和心所法在一起活动。这个在凡夫地的时候,心是无记的,就是这个无记的心和智慧在一起活动,或者是和烦恼在一起活动,凡夫有这样的差别。等到相信佛法以后,逐渐地修学圣道,乃至到佛的时候呢,完全都是无漏的;心也是无漏的,智慧也是无漏的。这时候心清净,一切种智慧也是清净的,「是名四一切种清净」。

「等言、等取十力等不共佛法」,这上面说还有个「等」字,「四一切种妙清净等」。这个「等」字,就是等取十力、四无所畏这些,也都是佛所具足的特别殊胜的功德,不共于其他的众生的。「此中义显相好及余一切不共佛法,于佛果位,说名善净圆满」,这一段文的大意也是显示佛的相好,及佛其余的一切不共佛法,在佛果位的时候,说名叫做善净圆满,都是到这个时候才是圆满的。「如下自说」,下面文会说这件事。「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故」,下面说这句话,「若在如来到究竟地」的时候,「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故」,都是特别殊胜的,所以叫做无上。「先菩萨时亦已成就」,没成佛的时候,在成佛之先,作菩萨的时候,也是成就这些功德。「然是下劣,故不建立」,故不说有这样的功德。

辰四、下劣成就

若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成就。

这是第四科「下劣成就」。「若下劣者」,就是成佛的时候才是善净圆满,没有成佛的时候,这些功德虽然是有,是下劣的。先在菩萨的时期也是成就这样的功德的。

卯二、辨其资粮(分二科) 辰一、无差别

始从清净胜意乐地,一切所有菩提资粮无有差别,能感一切相及随好。

「始从清净胜意乐地」,这下面是第二科「辨其资粮」,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功德呢?就是有因缘的。分两科,第一科「无差别」。

「始从清净胜意乐地」的时候,「一切所有菩提资粮无有差别,能感一切相及随好」,在清净胜意乐地,就是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由那个无所得的智慧和大悲心,所作的六波罗密的这些菩提资粮。「无有差别」,是没有差别的。所有的这些功德都是一样的,能感一切相,能感一切随好的。那么这是说「无差别」。下面第二科是「有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标」。

辰二、有差别(分二科) 巳一、标

又此一切菩提资粮,略有二种:谓去菩提,若远若近。

「又此一切菩提资粮,略有二种」不同,「谓去菩提,若远若近」,有远近的不同。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远」。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远

此中远者:谓未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

这说这个菩提资粮怎么叫做远呢?就是这个时候,这位菩萨还没成就诸相随好的果报,那就是你以前修一切的菩提资粮的时候,还停留在因的阶段,那么这就叫做远。

午二、近

所言近者:谓初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或从此上,展转获得殊胜清净。

「所言近者:谓初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这个近是怎么讲呢?就是他初开始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果报了。「或从此上,展转获得殊胜清净」,或者说从得无生法忍以后,逐渐地向上进步,展转地得到殊胜清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这个前面是说「无差别」,这里面说「有差别」;这个「有差别」是前后为论,若同时说呢,是「无差别」,这样意思。

丑二、因摄(分三科) 寅一、出由业因(分二科) 卯一、广相似业(分三科)

辰一、标

又薄伽梵由所化力,为众宣说造种种业,感得如是相好随果。

这前面是说「果摄」,属于果,这下面说因。分三科,第一科是「出由业因」。分两科,第一科「广相似业」。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世尊。「由所化力,为众宣说造种种业」,由于佛有教化众生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心,佛的大智慧由教化众生的时候显示出来。显示什么呢?「为众宣说造种种业」,为所化的众生宣说,这个果报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就是你身口意创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力,由如是业力「感得如是相好随果」,当然是六波罗密等等功德,才招感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果报的。那么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以故?

什么原因是这样子呢?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总说因缘」。

辰三、释(分三科) 巳一、总说因缘

所化有情于其种种恶业现行,深生喜乐。如是种种现行恶业,是所对治;感相随好种种善业,是能对治。彼闻如是种种殊胜大果胜利,便于如是大果胜利深生爱乐。由是因缘,当离诸恶,当修诸善,是故为说。

「所化有情于其种种恶业现行,深生喜乐」,这个所教化的众生,「于其种种」,听佛说法之后,有了智慧,对于他以前没有听闻佛法的时候有糊涂,就是无明缘行,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由这个恶业就「现行」,于其种种恶业的活动,对于这件事「深生喜乐」,生了欢喜心。恶业现行有什么欢喜呢?这地方有点儿问题。我想了一想,想了两想,也还不明白。我现在有个想法:这个听佛说法,由因而得果,由恶因得恶果,心里面欢喜。欢喜什么?原来这个果报是自己的业力招感的,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天老爷给我的,是我自己的业力招感的。那我若不造如是业呢,就没有这个果报,所以心里欢喜,心里就是欢喜了。就是知道是缘起的,这个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改变为如意。若是说是不是缘起的,自然是这样子,你没有办法改变,那心里就不欢喜,所以从这里欢喜。各位同学再想一想,看用什么理由来解释这句话。

「如是种种现行恶业,是所对治」,我以前糊涂,我有各式各样现行的恶业。这个现行指恶业说,就是你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然后由贪瞋痴烦恼去创造,罪业就现行了。这些事情不是决定的,是可以消除的,「是所对治」。我们若学习佛法,我们也能够去学习、去创造呢,它有力量消除现行的恶业。「感相随好」,就会招感,就会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种种善业」,这个「感相随好」是谁呀?就是「种种善业」,各式各样的善业,它有这个作用能招感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它有力量能对治以前的种种现行的恶业,能消除一切业障。

「彼闻如是种种殊胜大果胜利」,佛这样说法,彼那些听法的人,听闻了佛说的这些法门,种种的殊胜大果胜利。你修学六波罗密,种种的功德,能得到相好的果利。「便于如是大果胜利深生爱乐」,所以就是这样的大果胜利深深地生了欢喜心。这个我们世间上的人,不管信佛不信佛的人,都是希望得到相好光明的果报,得到如意的果报的。但是怎么样得?不是完全明白的,不是完全明白。只有佛教徒听闻佛法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所以「深生爱乐」。「由是因缘,当离诸恶」,由于听闻佛说因果的道理,那我们应该「当离诸恶」,应该远离一切恶事,不要作恶。这个我们凡夫还有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善根,就是欢喜好,就这一念心是作一切功德的本源了。但是我们可知道,你心里面若发忿怒,发瞋心来了,是丑陋的因缘;瞋心一动就是丑陋。所以你想要得到相好光明,就是要发慈悲心,不要忿怒。「当修诸善」,就不要做恶事,应该努力地修学善法。「是故为说」,所以佛就为这一切众生宣说这个道理。这是说总说的因缘,「总说因缘」。下面「别广诸相」,一样一样地说诸相的因缘。分两科,第一科「指」。

巳二、别广诸相(分二科) 午一、指

广如诸相素怛缆说。

若是详细的诸相,「素怛缆」就是经,诸经里面说到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功德,因缘。这是「指」,指到诸经上说。很多的经,《大般若经》也有说,《大集经》都有讲。下边第二科是「列」,分二十七科,第一科是「足下善安住相」。

午二、列(分二十七科) 未一、足下善安住相

谓诸菩萨于戒禁忍及惠舍中,善安住故;感得足下善安住相。

「谓诸菩萨于戒」,就是所受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戒里面加个「禁」,就是错误的事情不可以做。「忍」就是要容忍,不要忿怒。「及惠舍中」,就是施波罗密。「善安住故」,你能够安住在戒波罗密、忍波罗密、施波罗密中。「感得足下善安住相」,你就会成就了足下善安住的这个大人相,就成就这个。

未二、足下千辐轮相

于其父母种种供养,于诸有情诸苦恼事种种救护,由往来等动转业故;感得足下千辐轮相。

「于其父母种种供养,于诸有情诸苦恼事种种救护」,下面第二科「足下千辐轮相」,这个千辐轮相怎么得到的呢?就是你对于父母,要种种的供养父母,要有孝顺父母的心情,要供养父母。不但是供养父母,于其他的一切有情,他们有苦恼的事情,你要发慈悲心来救护他们,叫他们离苦得乐。「由往来等动转业故」,你供养父母,做这件事的时候有往有来;救护众生的时候,也是有往有来的这些动转业故。「感得足下千辐轮相」,将来就成就这个相。

未三、纤长指相

于他有情,远离损害及不与取;于诸尊长先语省问,恭敬礼拜,合掌起迎,修和敬业;于他有情深心所喜所爱财位,不令乏短;及能摧伏自憍慢故;感大丈夫纤长指相。

这是第三「纤长指相」,这个足有纤长指,手也有纤长指。「于他有情」,你要有慈悲心,要「远离损害」,不要损害他。「及不与取」,不与就取来了;要远离损害、远离不与取。不与取就是偷盗,不与而取就是盗了。「于诸尊长先语省问」,这前面远离两样过失。对于这个尊长,所尊重的师长。前面说父母,这里说师长。要「先语」,先要和师长说话。「省问」就是问安,这些事情。「恭敬礼拜,合掌起迎,修和敬业」,你要修这个和顺恭敬的功德业。「于他有情深心所喜所爱财位」,前面是说师长,尊长,这下面说于他有情,别的有情有什么事情呢?这有情「深心所喜所爱财位」,他所爱的财位,他深深地喜爱这个财。「不令乏短」,你要生慈悲心,不要叫他们缺少财。「及能摧伏自憍慢故」,同时也自己调伏自己的憍慢心,对于他有情,不但对于师长、父母有恭敬,对于其他有情也要有恭敬心,你不要瞧不起他。你若有如是功德呢,「感大丈夫纤长指相」,你就会成就这个大丈夫纤长指这样的德相。

未四、足跟趺长

即上所说感三相业,总能感得足跟趺长。是前三相所依止故。

这是第四科「足跟趺长」。「即上所说」,就是前面这段文,这几样。前面这是三科,第一个是足下善安住相,第二足下千辐轮相,第三纤长指相,这是前面。即前所说的感三相的那个业,那个善法业。「总能感得足跟趺长」,那三种业总起来,就能够成就佛的足跟趺长的德相。「是前三相所依止故」,也就是足跟趺长是前三相的依止处。

未五、手足网缦

由四摄事,摄诸尊长;是故感得手足网缦。

这第五科「手足网缦」。「由四摄事,摄诸尊长」,四摄事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诸尊长」,恭敬供养诸尊长,「是故感得手足网缦」这个德相。下面第六科「手足细软」。

未六、手足细软

奉施尊长涂身、按摩、沐浴、衣服;是故感得手足细软。

「奉施尊长涂身」的用品,和「按摩」的事情,还有「沐浴」的事情,还要奉施师长的「衣服」等这些事情,「是故感得手足细软」。

未七、立手摩膝

修诸善法不生喜足,令诸善法展转增长;是故感得立手摩膝。

「修诸善法不生喜足」,这第七科,第七科是「立手摩膝」。「修诸善法不生喜足」,说「我的善法到此为止,我满足了」,你不要生喜足心。「令诸善法展转增长」,你作了一些功德不要生知足想,你要继续地作诸善法,使令善法展转地增长,展转地增多,「是故感得立手摩膝」,这就是感得这个德相。

未八、瑿泥耶[跳-兆+专]

自于正法如实摄受,令得究竟,广为他说;及正为他善作给使;是故感得瑿泥耶[跳-兆+专]。

这是第八科「瑿泥耶[跳-兆+专]」。你自己对于佛法,「正法」就是佛法,「如实摄受」,真实地去学习,叫做「如实摄受」。「令得究竟」,使令我对于佛法学习到圆满的程度,然后广博地为他人去宣说。「及正为他善作给使」,这是说是你学习佛法,为人师的这件事。「及正为他善作给使」,为别人服务,给别人做事情,「是故感得瑿泥耶[跳-兆+专]」,感得这个功德。

未九、身不偻曲

于其正法渐次等显续索转故,于身语意种种恶业皆能止息;

这是第九科「身不偻曲」。「于其正法渐次等显」,就是对于佛法能渐次地,这个不可能同时的一切法一剎那间就毕业了,不可能的。你只有渐次地,要忍耐一点,你不能着急的。渐次地,就是按照次第,一样一样地学习。「渐次等显续索转故」,这个「等显」,渐次学习,这个「等」也有个阶级的意思,一等一等地。去「显」示,为人说法叫做显。这个「续」,是要相续不断地。「索转」,索者求也。就是你继续为人说,为人宣扬佛法,是显示;你自己还要去求法。「转」也是相续不断的意思。相续不断地学习佛法,相续不断地为人开示佛法,就是这个意思。「于身语意种种恶业皆能止息」,这个「渐次等显续索转故」,这是解,理解佛法。「于身语意种种恶业皆能止息」,这是行。一个解,一个行,就是在身种种恶、语种种恶、意的种种恶业都能够停止。这句话应该是修止观的意思;你不修止观的时候,你能做得主吗?我不做恶事,能做得主吗?所以「皆能止息」这是行,就是修止观的意思。

《披寻记》一六三五页:

于其正法渐次等显续索转故者:此中等显,谓遍开示。〈摄异门分〉说:遍开示者:谓无间演说,不作师拳,无所隐覆。(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又自觉了法已等相续起,名续索转。

「于其正法渐次等显续索转故者」,这是《披寻记》的解释:「此中等显,谓遍开示」,这时候这个「等」当个普遍讲,普遍地为人开示佛法,叫做等显。「摄异门分说:遍开示者:谓无间演说,不作师拳」,这个不间,无间断地为人演说佛法,这个不间断指前后说。或者是也没有怨亲的差别,平等地为众生说法,那也叫做无间演说。「不作师拳」,这我们前面学习过。「无所隐覆」,不作师拳的意思,就是无所隐覆,不隐藏。你自己的特别的心得,你也一样地为人宣说,不要隐藏起来,不要保密,这个意思。「(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

「又自觉了法已等相续起,名续索转」,又是自觉了,觉了佛法以后,又能平等地、相续地把它发动起来,为人宣说,那叫做「续索转」。

于疾病者卑屈瞻侍给施良药;病力羸顿,能正策举;饮食知量,于诸欲中曾不低下;是故感得身不偻曲。

「于疾病者卑屈瞻侍给施良药」,这又是一种功德。对于有病的人,「卑屈瞻侍」,你要卑下一点,你对病者表示恭敬、尊重,你自己也谦虚一点,来「瞻侍」,来照顾他,为他服务。「给施良药」,给他好的药,治疗他的病。「病力羸顿」,那个病者因为病的关系,病的力量,使令他羸弱,就不精神。「能正策举」,你还能够如法地为他说法,使令他精神振作起来,能劝导他这件事。这前面是「于疾病者卑屈瞻侍」,这件事也不容易,这个「病力羸顿」还能「策举」也不容易。

「饮食知量,于诸欲中曾不低下」,这个饮食的时候要知道量,不要是贪心很大,要吃很多。「于诸欲中曾不低下」,不只是饮食,还有其他的事情,是凡是心里面有贪心,一活动起来,诸多的欲中,「曾不低下」,你不要向它低头,不要向烦恼低头。你能够调伏烦恼,就叫做「曾不低下」。「是故感得身不偻曲」,你若有这样的功德的时候,你就会成就这个身体它就不会弯腰驼背,不会这样子。

《披寻记》一六三五页:

于诸欲中曾不低下者:谓于诸欲不生贪故,不为诸欲所制伏故。

「于诸欲中曾不低下者:谓于诸欲不生贪故」,不生贪心。「不为诸欲所制伏故」,被这个欲心战胜了,你自己输了,不要这样子。下面第十科「势峰藏密」。

未十、势峰藏密

于被他摈无依有情,以法以正慈悲摄受;修习惭愧;施他衣服;是故感得势峰藏密。

「于被他摈无依有情」,对于别的人,那一个人被人家驱逐了,他没有依止处了,这样的人。「以法以正慈悲摄受」,你要「以法」,很如法地,合乎佛法;你要用「正」,就是你的动机要有慈悲心。有的人讲的佛法完全都是如法的,但是心不善,心里面别有用心,利用佛法的名义做了很多的害人的事。现在不是,佛法也讲得有道理,而你本身动机也要良善,这样的有慈悲心来摄受那个无依怙的人。「修习惭愧」,要修习,一有一点错误要生惭愧心,这样子。「施他衣服;是故感得势峰藏密」,这个马阴藏相是这么样获得的。

未十一、身相圆满如诺瞿陀

于身语意,能自防禁;于自摄受及诸饮食,皆善知量;施病医药;于不平等事业摄受及不平等所受用中,皆不随转;于界互违能令随顺;是故感得身相圆满如诺瞿陀。

「于身语意,能自防禁;于自摄受及诸饮食,皆善知量」,这是第十一科「身相圆满如诺瞿陀」。「于身语意,能自防禁」,对于自己身语意这三业,能够自己要保护它,不要做恶事,保护清净、不要做恶事。「于自摄受及诸饮食」,这个「于身语意能自防禁」这句话是不要做恶事,「于自摄受」呢,要做善事。若利益人的事情、修学圣道的事情,你要努力地去成就。「及诸饮食皆善知量」,「及诸饮食」这些事情,你要知道量,不要太过头。「施病医药」,布施病人的医药。他有病了,请医生给他治疗,给他买药,做这个功德。

「于不平等事业摄受及不平等所受用中,皆不随转」,不平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得摄受,就是成就不合道理的事情。「及不平等所受用中」,就是不合道理的受用。这个所受用是这件事出现了,不是你主动去成就,但是这件事出现了,这叫做「不平等所受用」。这个「不平等事业摄受」,是你自己主动地做这个有罪过的事情。那么这两个都是不合道理。「皆不随转」,你能够控制住自己,不要去随顺这个不合道理的事情去活动,你自己不要主动地做错误的事情。说是这个不平等的因缘出现了,你不要随它去活动。「于界互违能令随顺」,这句话可是有事情。这个「界」应该是指地水火风,就是四大,四大互相违反。互相违反的时候,你就容易有病了。「能令随顺」,你叫它互相随顺,而不互相伤害,你要这样子。谁有这个力量呢?当然这个人可能不是平常人,他能转变四大,令它能互相随顺。

这是前面这一段文说你要做这样的功德,「于身语意,能自防禁;于自摄受及诸饮食」这一段文。会得到什么样的功德呢?「是故感得身相圆满如诺瞿陀」,你若能成就这样的功德的话,你就能感得身相圆满,像诺瞿陀树那么圆满。

未十二、身毛上分

由业感得立手摩膝,即能感得身毛上分。

这是前面「立手摩膝」,前面那一段,「立手摩膝」,就是「修诸善法不生喜足」那一段。「由业」,由那样的功德感得立手摩膝的相。「即能感得身毛上分」,那样的功德也同时能够成就身毛上分的相好。

未十三、毛绀青色螺文右旋

自善观察,亲近明智,能思微义,尊所居处能净修治,敷举沐浴。唯一住故;依一友故;入微义故;草叶等秽能蠲除故;又能除去客尘垢故;感身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

「自善观察,亲近明智」,这是第十三枓「毛绀青色螺文右旋」。「自善观察,亲近明智」,你要自己用你的智慧观察一下,不能够不加观察就采取行动的。你要观察、思惟,什么事情?「亲近明智」,说这个人他是不是善知识,你要观察一下。观察以后,你要亲近这个明智的善知识,你亲近他。「能思微义」,这个善知识是你的外缘,「能思微义」是你内心的努力,你要能够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要这样子,「能思微义」。「尊所居处能净修治」,这上面是说「自善观察,亲近明智」,是你要亲近善知识,这句话的意思。「能思微义」,就是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就是如理作意的事情。

「尊所居处能净修治」,就是你所尊敬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你要去为他服务,给他修治得好好的,他的住处你要清净地修理它。「敷举沐浴」,那个地方修治的时候怎么样安排?你给它沐浴,叫它清净。「唯一住故」,就是这一个地方是他的住处。若深一点讲,那当然是第一义谛是住处,「唯一住故」。「依一友故」,这个「能思微义,尊所居处能净修治,敷举沐浴」,那这是属于住处的意思;「依一友故」,就是「亲近明智」的意思,唯有这一位善知识,这个明智的人是你的好朋友。「入微义故」,就是「能思微义」,你本身也要努力,靠善知识的教导,但是你本身要努力就是「入微义」,悟入微妙的第一义谛。「草叶等秽能蠲除故」,这是解释这个「尊所居处能净修治」这里。这个草叶等秽能够蠲除,能够把它清除去。「又能除去客尘垢故」,若是这句话对草叶来说,草叶是一个很粗显的尘垢,这个「客尘垢」是征细的,或者粗细的分别。或者说是除去尘垢,你心里面的尘垢叫客尘垢。「感身毛孔一一毛生」,你若做这个功德呢,你就能招感身毛孔一一毛生,一毛孔生一个毛,「如绀青色螺文右旋」。

《披寻记》一六三五页:

唯一住故等者:〈闻所成地〉中说:善法可爱生展转住,谓于善法不放逸者,于现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于后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陵本十三卷十二页)即依此义,名唯一住。一种佛教所应知处所建立故,此释前说自善观察。依止善友,不依恶友,名依一友,此释前说亲近明智。审谛思惟,如其所闻,如所究达诸法道理,名入微义,此释前说能思微义。草座叶座及余敷具,由能修治,名能蠲除草叶等秽及客尘垢。谓由数数翻举蠲除彼秽,及由沐浴去彼尘垢故,此释前说尊所居处能净修治,敷举沐浴。

「唯一住故等者:闻所成地中说:善法可爱生展转住」,这个善法能令你得可爱的果报,所以你要展转地、不断地使令善法现前,「展转住故」。这个「住」就是心的依止处,叫做住。我们做善事的时候,心就以善为住,善为心的住处。你若做恶的时候,恶就是心的住处。现在是「善法可爱生展转住」,就是展转地以善为住。「谓于善法不放逸者,于现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初开始学习一般的善法而不放逸自己。「于现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若是你肯不断地努力,不要说当来,不要说是来生,就是现生,在现生之中能得涅槃,能得圣道了。「于后法中往善趣故」,你现法得涅槃的时候,得无生法忍,那你将来一定到好的地方去的,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的,所以「于后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那个时候你内心里面有般若的智慧、有大悲心,你能做出来很多有意义的事情。「(陵本十三卷十二页)」,这一段文是出在那里。

「即依此义,名唯一住」,这个论文上是「唯一住」,这句话应该这么讲。「一种佛教所应知处所建立故」,这个住处是佛法里面所应该知道的,那就是涅槃是你的住处;而涅槃这个道理,你修行不修行都是现成的,但是你还非要努力,你才能达到那里,是所建立故。「此释前说自善观察」,这一段文是解释前面「自善观察」这句话。

「依止善友,不依恶友」,叫做「依一友」,「此释前说亲近明智」这句话的。「审谛思惟,如其所闻」,「审谛思惟」就是认真去思惟这个道理。这个思惟是思惟什么呢?「如其所闻」,就随顺你所听闻的圣教,根据圣教去思惟的。「如所究达诸法道理」,你所闻的道理呢,也就是你圆满地通达的诸法的道理。圆满通达应该是到了修慧的时候,「如其所闻」是闻慧,「审谛思惟」是思慧。「名入微义」,还是闻思修三慧具足了,叫做「入微义」,「此释前说能思微义」这句话的。

「草座叶座及余敷具,由能修治,名能蠲除草叶等秽及客尘垢」,是这个意思。「谓由数数翻举蠲除彼秽」,这上面说「尊所居处能净修治」,那就是你要去,或者自己亲手做,或者请其他的人数数地翻举这个地方,蠲除彼秽。这个「数数翻举」就是修治的相貌。「蠲除彼秽,及由沐浴去彼尘垢故,此释前说尊所居处能净修治,敷举沐浴」的意思。前面这是十三科,下面第十四科「身皮金色常光一寻」。

未十四、身皮金色常光一寻

能施悦意发喜饮食、骑乘、衣服、庄严具等资身什物;离诸忿恚;是故感得身皮金色常光一寻。

「能施悦意发喜饮食」,就是你能够布施令人悦意、令人发喜的饮食,你能布施能令人悦意、能令人发喜的「骑乘、衣服、庄严具等」,你布施这些东西,能令人悦意发喜。「等资身什物」,各式各样的东西。「离诸忿恚」,你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不是做些伤害人的事情,所以「离诸忿恚」。「是故感得身皮金色常光一寻」。

未十五、身皮细滑尘垢不着

由此业感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当知即此复能感得身皮细滑尘垢不着。

这是第十五科「身皮细滑尘垢不着」。「由此业感」,也就是前面说这一段文的业感,由此的清净的善业,感得「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当知即此复能感得身皮细滑尘垢不着」的这个大丈夫相。下面第十六科「于其身上七处皆满」。

未十六、于其身上七处皆满

以其广多上妙清净肴馔饮食,惠施大众皆令充足;由此感得于其身上七处皆满。

「以其广多上妙清净肴馔饮食」,如果这一位菩萨他能够用很多的最好的清净肴馔,「肴馔」就是饮食。「惠施大众皆令充足;由此感得于其身上七处皆满」的功德。这是第十六科,下面第十七科「其身上半如师子王」。

未十七、其身上半如师子王

于诸有情随所生起如法所作,能为上首而作助伴;离于我慢,无诸犷悷,能为有情遮止无利安立有利;由此感得其身上半如师子王。于一切事,禀性勇决,如师子故。

「于诸有情随所生起如法所作」,做什么样的功德得这样的大人相呢?「于诸有情随所生起」,就是诸有情随顺他各式各样的因缘,他生起了一件事,发动一件事,这件事是「如法所作」,是合法的,他所做的事情是合法、是有意义的。「能为上首而作助伴」,你能够为他一个重要的助手,帮助他成就这个功德。「离于我慢」,你内心里面不要有我慢,不要说:「我了不起,那个人是个饭桶。」你不要这样子。「无诸犷悷」,不要有一些粗犷、有罪过的行动。「能为有情遮止无利安立有利」,你的能力。「离我慢」这句话,表示这个人有特别的优越的地方,容易有我慢。现在说是你有特别的才华,你利用你的才华能为有情遮止那些无利益的事情。「安立有利」,来建立有利益的事情,你去做这件事。「由此感得其身上半如师子王」,那么样的勇猛的一个相貌。「于一切事,禀性勇决,如师子故」,有了这个相,表示这个人是什么样呢?对于一切的事情应该怎么样处理,他所有的心性特别地勇猛决定,「如师子」,像师子那么样的决定。

未十八、肩善圆满髆间充实

即由此业,当知复感肩善圆满髆间充实。

也就是由这样功德会得到这个大人相。

未十九、身分洪直

由此业感纤长指相,复即感得身分洪直。

这是第十九科是「身分洪直」。「由此业感」,也就是由前面所说这个业,能感得纤长指相;「复即感得身分洪直」的大人相。

未二十、具四十齿齐平无隙

远离一切破坏亲友离间语言,若诸有情已乖离者,能令和合;由此感得具四十齿,皆悉齐平,其齿无隙。

「远离一切破坏亲友离间语言」,这是第二十科「具四十齿齐平无隙」。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要「远离一切破坏亲友离间语言」,人家是亲友,偏要说破坏的话叫他们变成了怨家,你不要做这个事。「若诸有情已乖离者」,他们互相间,彼此之间没有智慧的修养,就是原来是亲友,原来是感情很好,现在乖离了。「能令和合」,你要用智慧为他们说法,能令和合。「由此感得具四十齿,皆悉齐平,其齿无隙」的大人相。

未二十一、其齿鲜白

修欲界慈,思惟法义;由此感得其齿鲜白。

这是第二十一科「其齿鲜白」。「修欲界慈」,就是这位菩萨他在欲界这里,在这个地方,他在欲界这个地方他修慈悲,修这个慈悲观。「思惟法义」,思惟佛所说的法义。「由此感得其齿鲜白」,他的牙齿不黑,能够鲜白。

《披寻记》一六三六页:

修欲界慈者:谓修慈无量定对治瞋恚,此对治已,出离欲界,是故说言修欲界慈。

「修欲界慈者:谓修慈无量定」,这个四无量定有慈悲喜舍,现在是修慈无量定,那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对治瞋恚」,对治这个瞋恚的心,对治内心的瞋恚。「此对治已,出离欲界」,这个瞋恚被消灭了以后,这个人就超出欲界了。因为得了色界的四禅,超出欲界,「是故说言修欲界慈」。这个意思是说,这个人还没得色界定,他是在欲界;在欲界他修色界定的时候,同时也修这个慈悲观,成功了,就超出欲界了,这样解释这段文。下面第二十二科「颔如师子」。

未二十二、颔如师子

若诸有情有所希冀,随其所乐正舍珍财;由此感得颔如师子。

「若诸有情有所希冀,随其所乐正舍珍财」,若是有很多的有情,他心里面有所希望。「随其所乐正舍珍财」,这位菩萨,发菩提心的菩萨,就随那个有情所欢喜的,能正舍珍财,就能够如法地布施自己的珍财给他,令他满愿,「由此感得颔如师子」。

未二十三、于诸味中得最上味

视诸有情犹如己子,爱念救护净信哀愍,给施医药澄净无秽;由此感得于诸味中得最上味,施法味故;尝法味故;能净修治变坏味故。

「视诸有情犹如己子,爱念救护净信哀愍」,这是二十三科「于诸味中得最上味」。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视诸有情」,他看诸有情犹如自己的儿子似的。「爱念救护」,爱念这个众生,救护这个众生。「净信哀愍」,他自己也净信,他又救护众生,令众生净信佛法生大悲心。「给施医药澄净无秽」,这个医药的作用就是能消毒,使令他的身体里面没有秽;秽者毒也。「由此感得于诸味中得最上味,施法味故」,前面是说施舍医药,这里说施法味,就是也布施他佛法的最上味。「尝法味故」,这个布施法味是一件事,尝法味是自己用功修行的意思。「能净修治变坏味故」,你在佛法里面用功修行自己,就能转变那个贪瞋痴的味,所以叫「变坏味故」。

《披寻记》一六三七页:

施法味故等者:此施法味,释前爱念救护,为彼说法令得义利故。此尝法味,释前净信哀愍,令于圣教生净信故。此能净修治变坏味,释前给施医药澄净无秽,谓以此法究竟能治内心病故。言变坏味者:义显烦恼令心变坏,为变坏苦之所逼触故。

「施法味故等者:此施法味,释前爱念救护,为彼说法令得义利故」,这一段文「施法味」这么讲。「此尝法味,释前净信」,前面说是净信哀愍的事情,这个尝法味是解释前面净信的。「哀愍,令于圣教生净信故」,哀愍众生,使令众生对于佛法生净信故。「此能净修治变坏味,释前给施医药」,这么样解释这一段话。「澄净无秽,谓以此法究竟能治内心病故」,若在佛法上讲,给他医药来治病,从佛法上讲呢,就是以佛法来治他内心的贪瞋痴的病。「言变坏味者:义显烦恼令心变坏」,你若有烦恼的时候,就是破坏了自己的清净心了。「为变坏苦之所逼触故」,你这个烦恼若变坏了你内心的清净,就是烦恼来逼恼你,就苦恼了。「能净修治变坏味故」,就得味中上味了。那这样说,得味中上味是得第一义谛了。

更新于:5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