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容 正文

德育故事:《二十四忠》【初集卷三】

因果报应2024-05-19 09:59
简介初集卷三 《二十四忠》忠篇一、【龙逢极谏】龙逢谏君。深谋远虑。冀其少悛。立而不去。【原文】夏桀、暴虐。灭德作威。矫诬上天。流毒下国。谏者辄死。关龙逢进谏曰。古之..

初集卷三 《二十四忠》 

忠篇

一、【龙逢极谏】

龙逢谏君。深谋远虑。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原文】

夏桀、暴虐。灭德作威。矫诬上天。流毒下国。谏者辄死。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爱民节用。享国之日长。今王用财若无穷。杀人若弗胜。人心已去。天命不佑。亡无日矣。盍少悛乎。不听。龙逢立而不去。桀怒。遂杀之。

夏桀凿山穿陵。谏者辄被杀。耆老或谏。桀又杀之。又见箓书云。亡夏者桀。于是大诛豪杰贤者多出奔。龙逢继起而为最后之极谏。冀君少悛。桀终不悟。怒而杀之。宜乎天变地崩。翌年即亡其国矣。

【白话解释】

夏朝的末代皇帝。单名叫做癸的。因为他最喜欢多杀人。所以人家把他一个谥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灭除了道德。专凭着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对着上天说出种种的妄言妄语来诬蔑。对着自己所属的诸侯国里。流毒横行到极点。倘然有人去劝阻他的。他必定拿来处死。那时候有一个大忠臣。叫关龙逢。进了一番劝谏的话。说道。古来的皇帝。爱惜百姓。节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够长久做着国里的君主。现在你君王的用度没有限制。杀人不眨眼。天下的人心已经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这国家的灭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过一些呢。桀王不肯听他。关龙逢立着不肯出去。桀王大大的生了气。就把他杀死了。

二、【比干死争】

比干强谏。尽其忠诚。纣王淫泆。遂以死争。

【原文】

殷比干、为纣少师。见纣淫泆。叹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强谏。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遂剖而视之。武王伐纣。封比干之墓。

姜履曰。忠臣不畏死。以仁存心也。比干谏而死。孔子与微箕二子同称为三仁。夫仁也者。使人身名并全。微子是也。使人爱身而后名。箕子是也。使人杀身以成名。比干是也。录其谏死之忠。以觇其仁。

【白话解释】

殷朝的末代皇帝。名字叫受辛。因为他十分残忍。除灭正理。所以大家送他一个谥法。把他叫做纣了。那时候纣王的叔父名叫比干的。在纣王的身边做着少师官。看见纣王这样的荒淫游佚。叹气着说。皇上暴虐得这个样子。不去劝谏。那就是不忠了。为了怕死。不敢说话。那就是不勇敢了。皇上有了过失。就去劝谏。不用我劝谏的话。那末就死。这才是忠到极点的。皇上有了过失。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争。那末这一班百姓。究竟有什么罪呢。于是比干就到纣王那儿去强谏。纣王生气着说。吾听说圣人的心上有七个窍。就把比干的肚子剖开来看。后来周武王带领了诸侯讨伐纣王。灭了殷朝。就造了比干的坟墓。

三、【张良复仇】

张良狙击。为韩复仇。灭秦假手。从汉依刘。

【原文】

汉张良、以五世相韩。秦灭韩。良散家财。为复仇计。得力士。狙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始皇大索不得。后从汉高祖灭秦。韩立成为王。良归韩为相。及成被项羽所杀。良复归汉。灭项羽。定天下。以功封留侯。

张良屡为汉高划策。以统一天下。其心实忠于韩。而假手于汉以灭秦楚。为韩复仇也。不然。明哲如张良。岂不知汉高之为人。狡兔死。走狗烹乎。故汉业既成。韩王已没。即辞官辟榖耳。

【白话解释】

汉朝起初的时候。有个张良。因为他家里。有五代在韩国里做宰相。所以当时秦国灭韩国的时候。张良就把家里的财产都散去了。打算着报仇的计划。后来得到了一个大力士。用了一个大铁锥。学猿狙般暗暗里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地方。可是错击中了一乘侍从的车子里。秦始皇下了命令。很严紧的去搜捕。可是捉不到他。后来张良跟了汉高祖名叫刘邦的灭了秦朝。韩国的旧地方。就立了一个名叫韩成的做了韩王。张良就回到韩国去做韩国里的宰相。等到韩成给楚霸王名叫项羽的杀死了。张良再回到汉朝。帮汉高祖灭了楚霸王。定了天下。因为他的功劳很大。所以封做留侯。

四、【纪信代死】

纪信诳楚。假作汉王。易服代死。救主荥阳。

【原文】

汉纪信、事汉王为将军。项羽攻荥阳急。汉王不能脱。信乃自请与汉王易服。乘汉王车。黄屋左纛。出东门以诳楚。汉王乘间出西门而遁。信遂被焚。后立庙于顺庆曰忠佑。诰词云。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当荥阳围急之时。纪信不忍汉王束手就擒。愿杀身代之。仁也。知楚人之无识。乃易服诳之。智也。乘汉王车。坦然以赴死。勇也。一举而三达德兼全。岂仅忠而已哉。

【白话解释】

汉朝起初的时候。有一个姓纪单名叫做信的。服事汉王刘邦。做将军的官。住在荥阳城里的时候。有个楚霸王姓项名羽的。攻打荥阳城很是厉害。到了极危急的时候。汉王逃不脱身了。纪信就自己请求和汉王换了衣服。坐了汉王的车子。车子里面都是用黄色的缯绸做里子的。左边竖起了牦牛尾子做的大纛旗。堂堂皇皇出东城门去诳骗楚国。一方面汉王就乘了这个当儿。扮了一个普通的人。打从西城门逃走了。纪信因为这一回事。竟被楚国里的人用火烧死。后来汉王打定了天下。做了汉高祖皇帝以后。就在顺庆的地方。替纪信造了一座庙。叫做忠佑庙。汉高祖下来的诰词里面说。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五、【苏武牧羊】

苏武持节。啮雪餐毡。牧羝海上。一十九年。

【原文】

汉苏武、持节送匈奴使归。单于欲降之。武引刀自刺。气绝。半日始息。幽置大窖中。武啮雪与旃毛。咽之。旋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居十九年。得还。宣帝赐爵关内侯。

许止净谓苏公之忠义。真千古无两者。试思居北海上冰天雪窖中。人身必需之衣食住三字。一无所有。而积年既久。依然无恙。岂非忠义格天。有鬼神呵护耶。亦其心中浩然之气。有以致之耳。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著名的大忠臣。姓苏。单名叫做武。拿了做使臣的节旄。送匈奴国差来的使臣回国。到了匈奴国里。匈奴国的单于要他投降。苏武不肯。就自己拿了刀来自杀。已经断了气的。再过了半日。才有了呼吸。仍旧活转来。匈奴的单于把苏武幽囚在大地洞里面。没有给他吃的东西。苏武便吃着雪和节上的毡毛。吞下肚里去充饥。后来单于又把苏武搬到北海边上。没有人的地方。叫他牧养着雄羊。要等到雄羊有了奶乳。才放他回到汉朝。苏武便掘了野老鼠和收藏的草实吃着。这样的住了十九年。才得回到汉朝来。汉宣帝赐他封爵。叫做关内侯。

六、【日磾笃慎】

日磾杀子。恶其淫乱。愿副霍光。不使轻汉。

【原文】

汉金日磾、本匈奴王子。入汉。为黄门养马。其长子为武帝弄儿。与宫人戏。磾怒。杀之。上为之泣。而心敬日磾。欲纳其女后宫。不肯。上病。属霍光辅少子。光让日磾。磾曰。臣外国人。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

爱子、人所袒护也。而磾怒其淫乱。杀之。纳其女于后宫。人所荣幸也。而磾乃不之允。辅少主而相之。人所求之不得也。而磾以非汉人。恐匈奴轻汉为辞。笃慎如此。宜其七世内侍。世名忠孝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姓金名叫日磾的。他本来是匈奴国王的儿子。到了汉朝来。做了个黄门养马的官职。他的大儿子。年纪还幼小。是武帝身边供玩弄的人。有一天。他的大儿子偶然和宫里的人戏谑。金日磾见了大大的生气。就把他的大儿子杀死了。皇上为他流了许多眼泪。但是心里很敬重金日磾。皇上要想把金日磾的女儿娶到后宫里去。可是金日磾一定不肯。后来皇上生了病。嘱咐大臣叫霍光的。辅助少子。霍光把这个重大的责任让给金日磾。金日磾说道。我是一个外国人。假使我当了这个大责任。那末使匈奴国看轻了汉人。以为汉朝里是没有人的了。于是金日磾就做了霍光的副手。

七、【丙吉护储】

丙吉护储。闭门拒使。宣帝登基。不道前事。

【原文】

汉丙吉、治巫蛊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知无辜。保养之。后诏系狱者无轻重皆杀之。吉闭门拒使曰。他人无辜死、犹不可。况亲曾孙乎。使还奏。帝因赦天下。宣帝即位。吉绝口不道前事。

许止净曰。博阳侯闭门拒使者之时。岂不知批逆鳞、有连坐之诛。惟其不忍有一人无辜受戮。不惜掷身命以死争。此其阴德已不可限量。况宣帝立后。绝口不道前事。非所谓上德不德者乎。

【白话解释】

汉武帝时候。有个臣子姓丙单名叫做吉的。管理当时女巫用邪术来诅咒人、这一桩案子的牢狱。那时候、宣帝才生下来只有几个月。他就是武帝的曾孙。因为坐了卫太子名叫据的、捕斩江充、发兵造反的事情。也一同关在牢狱里。丙吉晓得他是没有罪的。就保护他。养育他。后来武帝下了一道诏旨。凡是关在牢狱里的。不论犯罪轻重。一概都杀死。丙吉关了门。拒绝使者说、假使别人家没有罪的。拿来处死。尚且不可。况且是皇上的亲曾孙。那里可以呢。使者回去奏明了皇上。武帝因此大赦天下。到后来宣帝即了皇帝位子。丙吉口里也绝对不讲起从前这一回的事情。

八、【朱云折槛】

朱云借剑。请斩佞臣。攀折殿槛。忠直无伦。

【原文】

汉朱云、字游。平陵人。少轻侠。年四十改行。成帝时为槐里令。上书愿借上方剑。斩佞臣张禹。上怒。命斩之。御史将云去。云攀折殿槛。呼曰。臣得从龙逢比干游地下。足矣。上怒回。乃赦之。命勿治槛。以旌直臣。

朱云、一槐里令耳。乃敢借上方之剑。以斩佞臣张禹。是其身未从龙逢比干游地下。而其心早已从龙逢比干于地下矣。成帝虽非贤明。亦不愿自侪桀纣。非特不治罪。且不治槛以旌之。有足多者。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著名的大忠臣。姓朱名叫云。他的表字。是单单叫一个游字的。他是平陵地方的人。从小是轻财好侠。年纪到四十岁的时候。就改变从前的行为了。成帝的时候。朱云做着槐里县的县官。上个奏章到皇帝那儿说。情愿借一借上方宝剑。去斩那奸臣张禹的首级。皇上大大的生了气。就叫把朱云去斩了。御史就拉了朱云去。朱云攀住了殿上的阑槛。竟把殿上的阑槛折断了。大叫着说。我能够跟着关龙逢比干在地下同游。我心里也很满意了。这时候皇上的怒气也消化了。就叫把朱云赦了回来。并且教人不要修好这个攀断的阑槛。以便表扬正直的臣子。

九、【李善乳主】

李善乳主。哺养辛勤。虽在孩抱。如奉长君。

【原文】

汉李善、为李元苍头。元家死殁。惟孤儿续始生数旬。而资财千万。奴婢谋杀续分产。善不能制。乃潜负续逃隐。亲自哺养。乳为生湩。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后续为河间相。

许止净谓奴隶名词。令人轻贱者。亦自贱之也。惟其奴于贪欲之心。遂致自贱耳。若李善者。士君子见之。且当望尘而拜。孰敢轻视之。故光武拜为太子舍人。再迁太守。流芳千古。居下者可以兴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姓李名叫善的。是李元家里的老苍头。李元家里的人都死完了。只剩一个孤儿。叫做李续的。才生下来只有几十天。但是李元遗下来的产业金钱。总共有一千万。所以李家里的男女用人。预备把李续谋杀了。然后瓜分他的财产。李善没有法子、可以制服他们莫干这桩事。就暗地里背了李续。逃出去隐下了。可是没有乳汁弄给李续吃。就拿自己的乳头、亲自哺给李续含着。居然两乳竟生出了乳汁来。这时候、李续虽然还是个在怀抱里的小孩子。但是李善待他、和大主人一样。等到李续的年纪有十岁了。李善才和他一同回到了家乡。修理旧日的产业。后来李续做了河间王的相官。

十、【嵇绍卫帝】

嵇绍卫帝。独力依依。飞箭雨集。血溅御衣。

【原文】

晋嵇绍、字延祖。康之子也。事母孝。累官至侍中。会河间成都二王举兵。绍从惠帝与王战于荡阴。大败。百官皆奔。侍卫尽散。惟绍独以身捍卫。飞箭雨集。死之。血溅御衣。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

古者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事母至孝。故能移孝作忠。且秉其父忠烈之气。卒以单身卫帝而被害。史载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见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不见其父耳。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一个姓嵇单名叫做绍的。表字叫延祖。就是嵇康的儿子。事奉他的母亲。极其孝顺。后来做官一直做到了侍中。这个时候、刚逢着河间王和成都王两个人起了兵造反。嵇绍跟了惠帝。和他们在荡阴地方打仗。惠帝大大的吃了败仗。所有跟随的百官。都奔逃了。卫士们也都散尽了。只有一个嵇绍、单独用自己的身子卫护惠帝。可是飞箭像雨一般的射过来。嵇绍竟被他们射死了。他的血溅到了皇帝的衣服里。等到这场乱事平定了以后。皇上身边的人。要给惠帝去洗这一件血衣。惠帝说道。这个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的。

十一、【敬德瘢痍】

敬德忠主。赠金固辞。人言其反。解衣示痍。

【原文】

唐尉迟恭、字敬德。事秦王时。隐太子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固辞。秦王称其心如山岳。非金所能移。后谓恭曰。人言卿反。何也。对曰。臣从陛下百战定天下。何反为。遂解衣投地。出示瘢痍。上流涕抚之。

鄂国公之忠至矣。观其辞金器之言曰。秦王赐再生之恩。唯当杀身以报。于殿下无功。不敢当重赐。若怀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之。此书情词悱恻。忠言宛转。可谓万古千秋法。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双姓尉迟。单名叫一个恭字。表字就叫敬德。当初他在秦王名叫李世民的部下时候。隐太子写了一个信去叫他。并且送了他一车的金器。尉迟恭很坚决地辞谢了不受。秦王称赞他的心。好像山岳一样。不是金子可以移得动的。后来秦王做了皇帝。就是唐太宗。有人在太宗皇帝面前。说尉迟恭的坏话。太宗就对尉迟恭说。别人家说你反了。这是为了什么呢。尉迟恭回答道。我跟了皇上、经过了几百次的战争。才打定了天下。又为什么要反呢。就把衣服解去了。抛在地上。把战争受伤的疤疤瘢瘢的痕迹。指给太宗皇帝看。太宗流着眼泪。替他抚了伤痕。着实安慰他一番。

十二、【元方举知】

元方免官。荐书复上。举其所知。不问仇党。

【原文】

唐陆元方、擢天官侍郎。或言其荐引皆亲党。武后怒。免官。令白衣领职。元方荐人如初。后让之。对曰。举臣所知。不暇问仇党。后知无他。复拜鸾台侍郎。临终。取奏稿焚之。曰、吾阴德在人。后当有兴者。卒如其言。

许止净曰。元方忠心报国。毫无城府。故虽残忍如武后。亦能以诚感之。至自信后代必兴。与于公同为美谈。盖天道本去人不远。非信子孙当兴之难。唯自信阴德在人之难耳。

【白话解释】

唐朝的陆元方。升到了天官侍郎。有人说他所举荐引进上去的人。都是他的亲戚乡党。这时候、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正做着女皇帝。就大大的生气。把陆元方革去了官职。叫他用白衣人的身分。管理职务。可是陆元方仍旧和从前一样的荐人。武后就着实的责问他。陆元方对答道。我是举荐我所晓得的人。不去问他是我的仇人。或者是我的亲近人。武后知道他是没有什么的。就再用他做了个鸾台侍郎的官。他到了临死的时候。先把从前做的奏章草稿。一概拿火来烧掉了。说道。我积下了阴德在人间。我的后代。将来一定有大兴旺起来的。后来果然应了他的话。

十三、【金藏剖心】

金藏工籍。赤胆忠诚。皇嗣不反。剖心以明。

【原文】

唐安金藏、在太常工籍。睿宗为皇嗣。有诬其异谋者。诏来俊臣问状。金藏呼曰。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刺腹。肠出而仆。武后舆至禁中医治。阅夕而苏。后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汝忠也。即诏停狱。

许止净曰。按本传。金藏母丧。庐墓侧。躬造石坟石塔。昼夜不息。原上旧无水。忽涌泉自出。有李、盛冬开花。犬鹿相狎。卢怀慎上闻。敕旌其闾。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信然。

【白话解释】

唐朝有一个姓安的。名叫金藏。是在太常寺乐工籍里的人。这时候、唐高宗皇帝的儿子。名叫李旦。后来就是做睿宗皇帝的。有人诬告他有谋反的计划。武后就下诏。叫来俊臣去审问他。安金藏就大喊着说。我可以剖开心来。表明皇子是没有谋反的意思。说完了话。就拿了一把刀。刺进了自己的肚子。肚里的肠子都流落出来。身子也跟着倒了下去。武后就叫轿子把安金藏抬到皇宫里去医治。过了一个夜。才渐渐的苏醒了转来。武后叹了口气说道。吾有了儿子。自己不能够明白。及不来你的忠心耿耿呵。就下诏叫把这件事的狱停止了。

十四、【真卿劲节】

真卿讨贼。倡义誓师。惟知守节。希烈谢之。

【原文】

唐颜真卿、为平原太守。禄山反。真卿独倡义讨之。玄宗方叹河北无忠臣。闻之曰。朕不识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李希烈反。诏使劝喻。希烈欲降之。真卿叱曰。汝知吾兄杲卿、骂贼而死乎。吾惟守节。希烈谢之。

禄山反。杲卿起义兵。传檄河北。河北二十四郡。惟真卿一人倡义讨贼。无怪玄宗闻而奇之。杲卿为贼将史思明执送洛阳。大骂禄山为营州牧羊奴。禄山节解之。犹詈不绝口。一门双忠。流芳千古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个大忠臣。姓颜。名字叫真卿的。在平原府里做着太守官。这时候、有个安禄山起兵造反。只有颜真卿独自倡议去讨伐他。玄宗皇帝正在叹息着河北地方。没有一个尽忠仗义的臣子。忽然听得颜真卿起义勤王这一回的事。就说道。我不知道颜真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竟能够有这个样子的忠心。后来又有一个李希烈造起反来。皇帝就下诏叫颜真卿去劝谕李希烈。李希烈就要颜真卿投降他。颜真卿就大声的叱着李希烈说道。你晓得我的哥哥杲卿、骂贼骂到死的事情吗。我是只晓得守节的。李希烈听了颜真卿这一番话。就谢了罪。

十五、【李绛善谏】

李绛直谏。以尽忠忱。屡触帝怒。卒启君心。

【原文】

唐李绛、善谏。上欲罪白居易。绛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群臣敢谏。居易志在纳忠。今罪之。恐天下箝口矣。上悦而止。上尝责绛言太过。绛泣曰。臣畏左右。爱身不言。是负陛下。言而陛下恶闻。乃陛下负臣也。上怒解。

先君曰。李丞相、良臣也。好直谏。不与小人为伍。李吉甫虽逢迎。宪宗每以绛言为是。盖以其知无不言。言无不中。故虽屡次犯颜。触怒上意。而仍能转辗陈言以启帝心。非立心忠正者。焉能至此。

【白话解释】

唐朝有个宰相。姓李。单名是一个绛字。很能够直谏。有一次、皇帝要办白居易的罪名。李绛说道。因为皇上能够容纳正直的说话。所以一班臣子们才敢尽心劝谏。白居易的本意。是贡献他自己的忠忱。现在皇上倘然把他办了罪名。恐怕天下的人。后来都要箝住了口嘴不敢讲话了。皇帝听了李绛的话。很是欢喜。才把这个办罪的念头停止了。有一次。皇帝责备李绛说。你的说话也太过分了。李绛就流着眼泪说道。假使我为了怕惧皇上身边的人。爱惜着自己的身子。不肯讲话。那是我负了皇上。假使我说了话。可是皇上不要听。这是皇上负我了。皇帝听了这一番话。怒气便消灭了。

十六、【孟容制强】

孟容执昱。贷债令偿。不奉诏旨。抑制豪强。

【原文】

唐许孟容、为京兆尹时。神策军吏李昱贷富人钱。不偿。容收昱械系。立期使偿。上遣中使宣旨。送昱回本军。容曰。臣不奉诏。臣为陛下尹畿。非抑制豪强。何以肃清辇下。钱未偿。李昱不可得。上嘉许之。京城震栗。

许止净谓富人重利盘剥。固为害。而贷者抗债不偿。尤为害。故袒护富民。自非良吏。若矫枉过正。袒护贫民。佃田抗租。欠钱赖债。致信用丧失。风俗败坏。更进一步。即为攘夺。此孟容所以抑制豪强也。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个姓许名叫孟容的人。在京兆做县官的时候。有一个做神策军官的。姓李名叫昱。借了富人家的钱。不肯偿还于他。许孟容就把李昱捕了去。并且上了锁。把他关了起来。限了一个期限。教他如数偿还。皇上差了太监。传着圣旨。叫把李昱送回本军里去。许孟容说道。这是我却不能够奉诏的。我在皇上京师里的近地做官。假使不是把豪强的人抑制了下去。怎么可以肃清京师里的地方呢。所欠的钱、没有偿还清楚以前。李昱是不可以放出去的。皇上也就应许了。并且很称赞他。这一件事情、传遍了京师里。京师里的人。都觉得很有怕惧了。

十七、【李沆不阿】

李沆不阿。直奏殿陛。公事公言。深恶密启。

【原文】

宋李沆、为相时。屡取四方之水旱盗贼直奏之。上问治道所宜先。对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上尝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何独无。沆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密启者。非谗即佞耳。

先君曰。李文靖、史称其内行修谨。居位慎密。不求声誉。遵法度。识大体。人莫能干以私。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观其奏对各语。及深恶密启之言。与史之所称品行相仿。足见其守正不阿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文靖公。姓李。单名叫一个沆字的。做宰相的时候。屡次把四方的水灾旱灾和盗贼的事情。一概直说的奏了上去。并不把民间痛苦、不给皇上知道。做那粉饰太平、欺瞒君上的事。有时候、皇帝问他治理天下的大道理。那一件是最要紧的。李沆就回对道。不可任用那些性情浮薄、新进官阶、喜欢生事的人。这是第一件最要紧的了。有一次、皇帝对李沆说。别人家都有秘密的启事。为什么独是你一个人没有呢。李沆说。我既然当着宰相的官职。那末国家里的公事。当然应该堂堂皇皇的说。又何必用秘密的启事呢。凡是用秘密启事的人。不是谗害的。便是奸佞的呵。

十八、【王旦荐贤】

王旦为相。荐举至公。寇准数短。反称其忠。

【原文】

宋王旦、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上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隐。益见忠直。准私求为相。旦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及除节度使。同平章事。上具道旦所荐。准愧叹。

魏国公从容大度。为国荐贤。己忠反称人忠。史称平日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即此小事观之。足见其度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姓王名叫旦的。做了宰相。那时候有一个姓寇名叫准的、在皇上面前、好几次说王旦的坏话。可是王旦专门称赞寇准的好处。皇上说道。你称赞他好。可是他专说你的不好呵。王旦回答道。我在宰相的任上很长久了。那废阙和过失的事。必定很多。寇准没有隐瞒。讲了出来。愈加可以见得他的忠心正直了。寇准私下请求要做宰相。王旦道。将相的大任。难道可以自己请求的吗。寇准因此很恨王旦。等到后来寇准升了节度使。并且做了宰相。皇上就对他说。这都是王旦所推荐的。寇准觉得很惭愧的叹息了一回。

十九、岳飞报国

岳飞兵寡。善破众军。尽忠报国。盖世功勋。

【原文】

宋岳飞、善以少击众。朱仙镇之役。以五百人。破金兀术众十余万。秦桧与兀朮通。矫诏召飞父子下狱。令中丞何铸推鞫。飞裂裳示铸。背涅尽忠报国四字。铸以白桧。桧改命万俟卨复鞫。竟以莫须有三字定案。

岳武穆、忠勇之将也。每出师。号令严明。秋毫无犯。凡有所举。尽召诸将谋之。故有胜无败。猝遇敌。无敢退者。每升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惟其有人无我。故所向无敌耳。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一个大忠臣。名叫岳飞。最能够用少数的兵丁、去战胜那多数的军队。朱仙镇地方这一场战争。岳飞只用五百个的兵丁。就攻破了金邦里兀朮的兵十几万。后来有个奸臣秦桧和金兀朮私通。就假造了诏书。把岳飞父子们召回来、下在牢狱里。叫那御史台里举察非法行为的官、名叫何铸的。去推求审问他。岳飞把上身衣服裂开了、给何铸看。背上有他母亲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字。何铸就把这一番情形对秦桧说了。秦桧又改换命令叫万俟卨去复讯。竟用莫须有三个字定了案。把岳飞父子们暗地里弄死了。

二十、【洪皓就鼎】

洪皓不降。愿就鼎镬。此真忠臣。光明磊落。

【原文】

宋洪皓、使于金。至云中。金人迫事刘豫。皓曰。万里衔命。不能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愿就鼎镬。粘没喝怒。将杀之。旁一校曰。此真忠臣也。为皓跪请。乃得流冷山。绍兴十二年始归。卒谥忠宣。

皓为秀州司录。时大水。白郡守发廪。损直以粜。浙东纲米过城下。白守留之。守不可。皓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其子适遵。同中博学鸿辞科。幼子迈。亦中第。高宗曰。此忠义报耳。

【白话解释】

南宋朝时候有个洪皓。奉了皇帝的使命、到金邦里去做使臣。到了云中的地方。金邦里的人强迫他在刘豫部下去做事。洪皓说道。奉了皇上的使命。走了万里的远路。不能够侍奉了两宫回到南边去。只恨我自己的力量单薄。不能够把逆贼刘豫、一刀一刀地杀死了。难道忍心去替他办事吗。我情愿你们把我的身子、放在鼎镬里煑死好了。粘没喝听了大大的生气。就要把他杀死。旁边有一个小校说道。这个是真正的忠臣。就替洪皓跪着请求。才得保全了性命。把他流放在冷山地方。一直到了绍兴十二年才回来。后来死了。他的谥法叫做忠宣。

二十一、【孝孺斩衰】

孝孺斩衰。草诏四字。振笔直书。燕贼篡位。

【原文】

明方孝孺、性刚直。燕王召用。不屈。令草诏。孝孺斩衰入见。悲恸彻殿。王曰。我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王曰。伊***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左右授笔札。孝孺大书燕贼篡位四字。王大怒。夷十族。

方学士、真大忠臣也。同时御史景清。伏剑被收。嫚骂。抉其齿。且抉且骂。含血直噀御袍。御史练子宁。出语不逊。断其舌。子宁手探舌血。大书成王安在四字。忠烈之气。至今闻之。犹凛凛在目也。

【白话解释】

明朝的方孝孺生性刚直。在建文皇帝时候做官。后来靖难兵起。燕王攻破了京师。建文帝不知道那到儿去了。燕王就召方孝孺来。要任用他。方孝孺不肯屈服。燕王又叫他草一封诏书。方孝孺就穿着了斩衰的丧服。进去见燕王。那时候、他的悲伤恸哭的声音、布满了宫殿。燕王对他说道。我不过效法周公的辅翼成王吧了。方孝孺说。成王在什么地方呢。燕王道。他自己烧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做皇帝呢。左右的人把纸笔给了方孝孺。方孝孺就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燕王大大的生了气。就把方孝孺灭了十族。

二十二、【铁铉背立】

铁铉背立。不朝燕王。死生如一。寸磔何妨。

【原文】

明铁铉、官山东参政。屡破燕军。燕王篡位。执铉至京师。陛见。背立廷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顾。爇其肉。纳铉口。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临死。犹骂不绝口。

铉死后。燕王纳尸油镬。顷刻成煤炭。使其尸朝上。展转向外。终不可得。王令用铁棒十余。夹持之。使北面。笑曰。而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呜呼、烈矣。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铁铉。在山东地方做着参政官。靖难兵起。铁铉屡次把燕军打败了。后来燕王篡了皇帝位子。把铁铉捉到了京师。送到殿上去见皇帝的时候。铁铉就背转身的立在朝廷里。正色地讲着话。不肯屈服。燕王叫把他的两只耳朵和一个鼻子割去了。铁铉终究不肯回头来看。燕王又把他身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火里煮熟了。又放到铁铉的口里叫他吃。问他甜呢不甜。铁铉大着声音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甜呢。燕王竟把铁铉身上的肉。一寸一寸地割死了。铁铉到临死的时候。口里还不绝声的骂着。

二十三、【于谦勤王】

于谦忠烈。日月争光。驾陷土木。调将勤王。

【原文】

明于谦、谏止英宗亲征也先。不听。驾陷土木。京师大震。莫知所为。谦檄各军赴援。募民兵守御。也先遂拥英宗去。后也先愿归上皇乞和。谦谏景帝迎归。石亨等谮之。遂弃市。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

忠肃公、声绩卓著。及遘艰虞。缮兵固圉。身系安危。功在社稷。乃夺门变起。徐石辈力挤之死。然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烈与日月争光。卒后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于谦劝谏英宗皇帝、不要亲自去征伐蒙古国里瓦剌部的太师、就是简便叫法、叫做也先的。英宗不肯听。后来英宗在土木地方败了下来。给也先虏去了。京师里起了大大的恐慌。不知道怎么样做才好。于谦飞檄叫各地方的军队赶紧去援助。又募集了民兵守御着。也先见得没有空隙可乘。就拥了英宗去了。后来明廷立了景帝做新君。也先也情愿归还上皇请求讲和。于谦劝谏景帝把上皇迎回来。石亨等一班人。在英宗面前反说于谦的坏话。于是英宗就把于谦杀死了。死的那一天。天上布满了阴沉沉的黑云。天下的人。都说于谦冤枉得很。

二十四、【守仁求心】

阳明学问。自求诸心。宸濠犯上。束手受擒。

【原文】

明王守仁、在龙场。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后盗贼蜂起。乃亲率锐卒。破四十余寨。八十余巢。平数十年巨寇。宸濠反。下九江。薄安庆。守仁袭南昌。濠还救。大破之。遂执濠。

文成公初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后以兵部主事抗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万山丛薄。苗獠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伐木为屋以栖之。其一生学问事业。全从格物致知、自求诸心得来耳。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大理学家。叫做阳明先生。是姓王名字叫守仁。他贬官在龙场地方的时候。忽然悟彻古人所谓格物致知的道理。应当在自己的心上去探求。不应当在外边事物上去寻求。就叹息着一声说。大道就在这里了。后来各处的盗贼起来。像蜜蜂乱飞的这样多。王守仁就亲自带领了精兵。攻破了四十多个盗寨。八十多个贼巢。平靖了几十年的大强盗。宸濠造起反来。攻下了九江。又进来攻打安庆的城头。王守仁就趁这个机会。偷袭了南昌的地方。宸濠回转兵去救。王守仁就趁势把他们大大的打破了。于是把宸濠捉了来。

【绪余】

夫忠、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故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则敬。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注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笺曰。尽己之谓忠。故忠有诚义。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记曰。丧礼、忠之至也。又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观于此数者。可以知忠之义。所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

 

更新于:6个月前

评论问答